喝水對人體的好處確實是非常的多,它可以促進身體代謝,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得身體裡的毒素和垃圾能更快地排出體外,讓身體更加健康。而且人體本身也是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讓維持正常的身體運轉,所以平時我們多喝水是非常有益的。
不知道大家早上有沒有空腹喝水的習慣,其實早上空腹喝上一杯水是可以幫助清理腸道的作用,所以早上空腹喝水確實是一個好習慣。再加上喝水還能夠提神醒腦,能夠讓我們一天能有更好的精神狀態。不過有些人發現,為什麼有人喝的水多以後,排便的頻率就會增加,而有些人喝的水多,但卻半天不排尿,這是怎麼回事呢?到底哪一種更加的健康呢?
1、喝水不多,也頻繁上廁所
在我們普遍的認知裡,好像只要喝水多的人,上廁所的次數才比較的頻繁,其實一些人喝的水並不多,但是依然會出現尿頻的現象。這是因為這些人可能一天喝水量水,導致了尿酸升高,時間一長就導致身體生產尿液的速度加快,這樣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平時一定要喝足夠的水,保證身體的正常新陳代謝。
2、膀胱小
我們知道尿液是存儲在膀胱裡的,而每個人的膀胱大小也是不一樣的。有人的膀胱可能會小一些,這樣他們的尿液存儲量就會比較低,所以這些人可能喝水並不是太多,但是去廁所的次數就會比較頻繁。所以說這樣的情況是不必擔心的,屬於正常的反應範疇。
3、膀胱括約肌鬆弛
膀胱的括約肌是能控制排尿的關鍵部位,如果括約肌的能力強,比較緊緻,即使是人已經有了尿意,但是它還是可以控制什麼時候再去廁所排尿。不過也有一些人可能會因為盆骨底部的肌肉受到了損傷,導致括約肌比較鬆弛,從而一有劇烈一點的活動,就會導致尿液流出。甚至有些人一咳嗽,就會導致尿液排出,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我們上面說了,括約肌能夠控制什麼時候排尿,所以有一些人可能會有憋尿的習慣。對於醫生來講,要求病人憋尿是為了一些檢查,但平時如果你就是愛憋尿,甚至養成了憋尿的習慣,這就非常的危險了。因為它可能讓你的膀胱排尿敏感度下降,引起括約肌的鬆弛,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不能總是憋尿。
「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我們大家都知道,不過還是有些人不愛喝水,每天不能補給身體充足的水分,這樣對身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即便你不是一個愛喝水的人,一天也要保證八杯水的攝入。不過人體素質有差異,對於喝水後的排尿反應確實是會有所不同,上面的原因我們也講得很清楚,大家不要過於的擔心。可如果是真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就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