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老,各種骨關節就開始老化出毛病,但真正折磨中老年人的其實是軟骨老化,50歲後軟骨一旦受損,幾乎不能再生!中老年人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軟骨?想要防護你的軟骨健康,不如從現在做起~
● 軟骨是包繞在骨頭外面的彈性結構,厚度因人而異,3~7毫米不等。一般而言,軟骨越厚,關節壽命越長。人體所有的關節部位都有軟骨覆蓋。
● 健康的關節軟骨表面非常光滑,富有彈性,能減少相鄰兩骨的摩擦,緩衝運動時產生的震動。
● 30歲後,人體軟骨就會生理性地老化變薄,含水量變少、脆性增加、粘彈性降低、抗磨損性能下降。尤其是50歲後,受損傷的軟骨幾乎不能再生。
● 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磨損後變得粗糙不平,甚至軟骨被磨掉,使關節活動時骨頭磨骨頭,引起關節疼痛。
● 軟骨磨損後的碎片掉到關節腔內,會刺激滑膜組織分泌出大量關節液和炎性介質,使關節出現酸脹和疼痛。
● 關節受損時,軟骨變薄、變脆弱,結構被破壞,骨關節的間隙變窄,導致硬骨直接接觸、磨擦,引發代償性骨質增生並累及滑膜及周圍組織,導致疼痛、僵硬、發炎、腫脹。
● 關節滑膜分泌滑液不足、超氧化自由基等因子損害軟骨細胞,人體內產生直接分解破壞軟骨基質的酶等也會造成軟骨病變。
蹺二郎腿:蹺二郎腿會增加膝關節內部結構的壓力,加快軟骨磨損。
盤腿坐著:這個動作會讓膝蓋軟骨在受到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加重關節負擔。
蹲著幹活:蹲著洗衣服、擦地都會傷害關節軟骨。坐個矮凳子幹活,有助延長關節壽命。
頻繁爬樓:關節用得太狠,容易導致機械磨損,破壞軟骨。頻繁爬樓、爬山等非常傷害軟骨。
運動過激:軟骨受損主要有兩大原因:負重過大和運動過量。足球、籃球等爆發性強、動作幅度大且頻率高的運動很容易傷到關節。
適當減肥
肥胖會加重關節的負擔,加速關節軟骨面的磨損。控制體重可以有效減少關節及軟骨的磨損。45歲以上的人尤其應控制體重,減輕膝關節負擔。
鍛鍊膝部肌肉
關節病變,不能單靠養,而要養練結合,遵循「休息關節,鍛鍊肌肉」的原則。推薦遊泳和散步,既不增加關節負重,又能鍛鍊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
避免外傷
外傷造成關節軟骨、半月板、韌帶損傷,引起關節不穩,激發滑膜炎,導致關節退變。關節病變患者不宜久蹲馬步、蹲下起立、上下樓梯、登山等。注意關節受潮、受涼,應注意保暖。
補充鈣和維生素D
鈣、膠原蛋白和氨基葡萄糖是關節軟骨的重要成分。適量攝入牛奶、豆製品、蝦皮等食物有助不改。氨基葡萄糖可以從貝類中攝取。
● 走大猩猩步:雙膝屈膝,內翻下蹲,還可以行走。如果走大猩猩步感到疼痛,預示軟骨有損傷,這是測試半月板完整程度比較嚴格的方法。
● 蹺二郎腿後,用手摸膝關節膝眼的位置,順著凹陷的地方一直往下摁,如果有酸的感覺說明沒有太大問題。如果摁的時候疼痛特別明顯,說明半月板明顯損傷。
資料來源:老年之聲、健康時報、杏仁醫生等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
【主持人】王蛟
【直播抽獎獎品】DGI黑燕麥片
【直播熱線電話】400-920-9400(可在直播時段撥打)
退休俱樂部諮詢熱線:021-62227302
退休微商城服務熱線:400-920-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