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一個人一生中患癌風險高達百分之三十六,其中約有1.2億人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近600萬人患有腸癌或早期癌前病變。每年中國結直腸癌新發近40萬例,死亡近20萬人,死亡率高達到百分之五十。
大腸癌已經是我國三大癌症之一,每一分鐘就有一位結直腸癌患者被確診,每2分鐘就有一位結直腸癌患者死去,必須要提的是,結直腸癌是近些年發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肺癌、胃癌卻都在下降,而結直腸癌在過去10年間新發病數和死亡數均翻了一番,且還在以年均4%-5%的速度遞增。按此速度,幾年之後,結直腸癌將可能超過肺癌,成為國內第一大癌。
為什麼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暴增呢?總結了以下幾點需要引起大家的 注意:
1.和人們的生活習慣、遺傳密不可分
從遺傳學觀點,可以將結直腸癌分為家族性和散發性。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家族遺傳性非息肉病結直腸癌都有很強的家族性發病的情況,所以腸道有息肉也要當心,或者家族中有多人甚至多代患有結直腸癌,就要我們定期做一個腸道檢查。科學證明,近親中1人患病,其本身患病危險度為2倍,更多親屬有此癌則危險度更大。
2.長期久坐少動,排便不專心,拿著手機坐半個小時等不良生活習慣
久坐少動、上廁所帶手機、肥胖、吸菸、大量飲酒等諸多不良生活習慣,不僅增加了人們患腸癌的風險,而且讓平均發病年齡明顯提前到45歲左右,其中多是30~40歲的中青年。如果長期吸菸飲酒或者肥胖者,特別是年齡大於50歲者更是高危人群
3.高脂肪、大量肉食、水果蔬菜攝入不足等飲食習慣
很多人不注意飲食健康,過量攝入紅肉或加工肉製品、水果蔬菜攝入不足或三餐不規律,給腸胃帶來壓力,而普遍的高脂肪、大量肉食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脫氧膽酸和石膽酸在腸胃內部增加,這兩種物質都有著致癌作用的,是誘髮結直腸癌的重要因素
4.慢性炎症的刺激
由於長期受到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症的刺激,誘發腸黏膜水腫和滲出,最終導致上皮細胞病變,形成慢性肉芽腫以及多發性息肉。而很多息肉是腸癌的前期表現,千萬不能忽視。
如果有符合下列6項之中任一2項者更要注意:
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
癌症之所以讓人談之色變,主要原因就是其發病無聲無息,一旦發現已經是晚期,大多有了轉移,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期。隨著近代醫療器械及體檢機制的發展,很多早期癌症都能夠發現並早期治療,使病死率大大降低。既然是癌症,是一種病,其實早期肯定會有一些表現,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早期症狀,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結直腸癌的6個症狀應予以重視:
腹部不適
腸癌患者因腸道不通暢或者蠕動 習慣的改變或者部分梗阻,會產生腹脹、腹痛,其中腹痛發生率較腹脹的發生率高。其中多見於右側結直腸癌,表現為右側腹部鈍痛,或同時出現牽涉右上腹部中上腹部。也因為病變可使胃結腸反射加強,可以出現飯後腹痛。
排便習慣改變
這個常常是本病的最早症狀,多以血便為突出表現,或有痢疾樣膿血便,有時表現為頑固性便秘,大便形狀變細,也可以表現為腹瀉與糊狀大便,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等症狀。
腹部包塊
50%左右的患者可發現腹部包塊,質硬、形狀不規則。
貧血及全身症狀
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等。晚期患者有進行性消瘦,腹水等。
總之,當身體出現這些異樣時,應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就醫,而不是一味地選擇忽視,拖到最後很可能成了腸癌晚期,得不償失。
那麼,哪些人最應該做結直腸癌基因檢測?
以下6類人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必須要做結直腸癌基因檢測,且越早做越好。
1)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
2)喜歡吃高脂高蛋白食物的人群
3)長期便秘、便血、腹瀉的人群
4)患腸道疾病、膽囊炎等相關慢性疾病人群
5)長期精神抑鬱或經常熬夜的人群
6)長期久坐不動的人群
縱觀世界各國,美國的結直腸癌的患者發病率,死亡率在近些年大幅下降。是什麼原因呢?種族?飲食習慣?其實都有,但不是主要的,下面中美數據做一個對比。
美國:過去20年,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下降了40%以上
中國:過去10年發病率上升了100%
美國:患者5年生存率10年前就已達到67%
中國:目前5年生存率為31%
美國:被發現時2/3是早期,治癒率很高
中國:被發現時2/3為中晚期,治癒率很差
美國曾是結直腸癌大國,但近些年人們對結直腸癌已經不再害怕。對結直腸癌的重視和早篩的推廣是美國結直腸癌形勢發生驚人變化的主要原因。基因檢測和腸癌早篩在這中間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因檢測在中國已經由新鮮事物逐漸被部分人們接受,開始了基因篩查,對自己身體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果在某些方面有危險傾向,就要我們定期做一個臨床複查,讓發病與發現都在最早期,也就是在萌芽狀態就把癌細胞殺死。臨床上除了血液檢查,更常見的是腸鏡檢查。建議40歲以上,有上述易發因素及相關症狀,每三年做一次腸鏡檢查。早檢查,早治療是解除結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一旦患上結直腸癌,痛苦便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化療、放療的痛苦且不說,手術後很多患者都失去了肛門,需要在腹部造瘻(掛一個糞袋)解決大便問題,生活質量很差,甚至人的尊嚴都沒有了。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就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大醫生提醒:
直腸癌初期症狀和腸道疾病、痔瘡相似,如便血、大便次數增多等,其中80% 腸癌患者有便血、50%以上便血為糞便隱血,但肉眼難以發現,到最後很多腸癌病人都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早癌變晚癌,後悔莫及,所以一定要重視定期檢查。
積德從善,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