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少動,排便看手機,大便不規律,當心癌症找上你

2020-09-05 醫者仁心2019

我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一個人一生中患癌風險高達百分之三十六,其中約有1.2億人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近600萬人患有腸癌或早期癌前病變。每年中國結直腸癌新發近40萬例,死亡近20萬人,死亡率高達到百分之五十。

大腸癌已經是我國三大癌症之一,每一分鐘就有一位結直腸癌患者被確診,每2分鐘就有一位結直腸癌患者死去,必須要提的是,結直腸癌是近些年發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肺癌、胃癌卻都在下降,而結直腸癌在過去10年間新發病數和死亡數均翻了一番,且還在以年均4%-5%的速度遞增。按此速度,幾年之後,結直腸癌將可能超過肺癌,成為國內第一大癌。


為什麼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暴增呢?總結了以下幾點需要引起大家的 注意:

1.和人們的生活習慣、遺傳密不可分

從遺傳學觀點,可以將結直腸癌分為家族性和散發性。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家族遺傳性非息肉病結直腸癌都有很強的家族性發病的情況,所以腸道有息肉也要當心,或者家族中有多人甚至多代患有結直腸癌,就要我們定期做一個腸道檢查。科學證明,近親中1人患病,其本身患病危險度為2倍,更多親屬有此癌則危險度更大。

2.長期久坐少動,排便不專心,拿著手機坐半個小時等不良生活習慣

久坐少動、上廁所帶手機、肥胖、吸菸、大量飲酒等諸多不良生活習慣,不僅增加了人們患腸癌的風險,而且讓平均發病年齡明顯提前到45歲左右,其中多是30~40歲的中青年。如果長期吸菸飲酒或者肥胖者,特別是年齡大於50歲者更是高危人群

3.高脂肪、大量肉食、水果蔬菜攝入不足等飲食習慣

很多人不注意飲食健康,過量攝入紅肉或加工肉製品、水果蔬菜攝入不足或三餐不規律,給腸胃帶來壓力,而普遍的高脂肪、大量肉食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脫氧膽酸和石膽酸在腸胃內部增加,這兩種物質都有著致癌作用的,是誘髮結直腸癌的重要因素

4.慢性炎症的刺激

由於長期受到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症的刺激,誘發腸黏膜水腫和滲出,最終導致上皮細胞病變,形成慢性肉芽腫以及多發性息肉。而很多息肉是腸癌的前期表現,千萬不能忽視。


如果有符合下列6項之中任一2項者更要注意:

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

癌症之所以讓人談之色變,主要原因就是其發病無聲無息,一旦發現已經是晚期,大多有了轉移,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期。隨著近代醫療器械及體檢機制的發展,很多早期癌症都能夠發現並早期治療,使病死率大大降低。既然是癌症,是一種病,其實早期肯定會有一些表現,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早期症狀,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結直腸癌的6個症狀應予以重視:

腹部不適

腸癌患者因腸道不通暢或者蠕動 習慣的改變或者部分梗阻,會產生腹脹、腹痛,其中腹痛發生率較腹脹的發生率高。其中多見於右側結直腸癌,表現為右側腹部鈍痛,或同時出現牽涉右上腹部中上腹部。也因為病變可使胃結腸反射加強,可以出現飯後腹痛。

排便習慣改變

這個常常是本病的最早症狀,多以血便為突出表現,或有痢疾樣膿血便,有時表現為頑固性便秘,大便形狀變細,也可以表現為腹瀉與糊狀大便,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等症狀。

腹部包塊

50%左右的患者可發現腹部包塊,質硬、形狀不規則。

貧血及全身症狀

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等。晚期患者有進行性消瘦,腹水等。


總之,當身體出現這些異樣時,應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就醫,而不是一味地選擇忽視,拖到最後很可能成了腸癌晚期,得不償失

那麼,哪些人最應該做結直腸癌基因檢測?

以下6類人是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必須要做結直腸癌基因檢測,且越早做越好。


1)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

2)喜歡吃高脂高蛋白食物的人群

3)長期便秘、便血、腹瀉的人群

4)患腸道疾病、膽囊炎等相關慢性疾病人群

5)長期精神抑鬱或經常熬夜的人群

6)長期久坐不動的人群


縱觀世界各國,美國的結直腸癌的患者發病率,死亡率在近些年大幅下降。是什麼原因呢?種族?飲食習慣?其實都有,但不是主要的,下面中美數據做一個對比。

美國:過去20年,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下降了40%以上

中國:過去10年發病率上升了100%


美國:患者5年生存率10年前就已達到67%

中國:目前5年生存率為31%


美國:被發現時2/3是早期,治癒率很高

中國:被發現時2/3為中晚期,治癒率很差

美國曾是結直腸癌大國,但近些年人們對結直腸癌已經不再害怕。對結直腸癌的重視和早篩的推廣是美國結直腸癌形勢發生驚人變化的主要原因。基因檢測和腸癌早篩在這中間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因檢測在中國已經由新鮮事物逐漸被部分人們接受,開始了基因篩查,對自己身體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果在某些方面有危險傾向,就要我們定期做一個臨床複查,讓發病與發現都在最早期,也就是在萌芽狀態就把癌細胞殺死。臨床上除了血液檢查,更常見的是腸鏡檢查。建議40歲以上,有上述易發因素及相關症狀,每三年做一次腸鏡檢查。早檢查,早治療是解除結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一旦患上結直腸癌,痛苦便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化療、放療的痛苦且不說,手術後很多患者都失去了肛門,需要在腹部造瘻(掛一個糞袋)解決大便問題,生活質量很差,甚至人的尊嚴都沒有了。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就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大醫生提醒:

直腸癌初期症狀和腸道疾病、痔瘡相似,如便血、大便次數增多等,其中80% 腸癌患者有便血、50%以上便血為糞便隱血,但肉眼難以發現,到最後很多腸癌病人都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早癌變晚癌,後悔莫及,所以一定要重視定期檢查

積德從善,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大便出現這4種顏色,當心癌症找上你
    ,不經意間看一眼,有助判斷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 如果不是的話,那麼就要當心是不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可引起這個情況的還有食管癌、胃癌等癌症等這些疾病,比較典型的一個表象就是黑便。此外,腸癌引起下消化道少量出血量時,也可能排黑便。
  • 大便出現這4這種顏色,當心癌症找上你
    排完大便先不要著急衝水,先觀察一下大便有無異樣,以便及時發現身體健康的問題,及時治療。如果我們的排便次數多了,或者顏色發生了改變,很多時候意味著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癌症之類的疾病,尤其是便便的顏色發生改變,更要提高警惕。專家表示,如果當你的大便出現這4這種顏色時,要當心是癌症找上門了!哪些顏色的大便說明身體出問題了?生活中有哪些排便的誤區?
  • 上完廁所記得回頭看一眼,大便出現這4種顏色,當心癌症找上你!
    我們都知道,正常便便的顏色是棕黃色,這是由於大便中含有膽道排下來的膽黃素,所以呈現這種顏色。而生活中很多人便便的顏色都不一樣,黑的、紅的、黃的、綠的.方便後,不要急於「毀屍滅跡」,不經意間看一眼,有助判斷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
  • 這4種顏色的大便要當心,警惕癌症找上你!4個妙招改善便秘
    你有觀察過自己的便便嗎?便便的顏色也是健康的信號。如果排除以上情況,那麼就要當心是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癌、胃癌等引起的,此外,有可能是腸癌引起的下消化道少量出血。如果發現了大便的顏色發生了改變,排除了食物、藥物的影響,就要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一定要去及時去醫院檢查,對症治療。英國一項新研究稱,每天排便1-2次是健康頻率。
  • 腸道好不好,看大便能知道!5種便樣要當心,你若沒有,值得高興
    想要了解自己的腸道健康,可以嘗試每天關注自己的便便情況以下5種便樣要當心,你若沒有,值得高興1、柏油樣便柏油樣便可能是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後血液分解,紅細胞釋放出血紅蛋白而血紅蛋白在腸道細菌作用下與大便中的硫化物結合,從而形成黑色的硫化鐵
  • 癌症最喜歡找這10種人!常憋大便易致癌
    帶餡兒的食物可能外面不燙裡面燙,吃的時候尤其要當心。喝熱飲千萬不要用吸管。 蔬果吃得少 大魚大肉吃不夠,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經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千萬別小看這一生活習慣帶來的危害。由著性子吃一是會造成肥胖,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症有關。
  • 這5種生活習慣,你每天都可能做,但要小心得癌症
    第一種:坐下不想動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發裡不想動。千萬別以為久坐的危害只是傷頸椎、脊椎。研究表明,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隨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機率;日本醫學家發現,胃癌患者大多平時吃得太飽和久坐不動;美國的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
  • 哪五種人會註定得癌症 這5類人要當心
    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意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富有還是貧困,只要你有不好的習慣,疾病就會找上門。癌症這種重大的疾病,有五種人要特別的當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希望有這個5種壞習慣的,要趕緊改正。哪五種人會註定得癌症1、老喝滾燙水很多人特別喜歡喝茶,泡好了一定要趁熱喝。其實,這種趁熱喝的行為,就為食道癌打下了基礎。
  • 癌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忠告,排便堅持兩多兩少,癌症才能更遠
    很多人飽受便秘的困擾,排便習慣不規律第一,堅持多在晨起或早餐後一個小時去排便,這樣不僅能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還能有效預防便秘,晨起的時候由於起立反射,腸蠕動會快一點,大便更易排出,而早餐後一個小時則由於進食後引起胃-結腸反射,讓腸道蠕動更快,對於便秘的人群,由於排便毫無規律,可以選擇在上午的時間,定時去蹲一下廁所。
  • 大便出現這4這種顏色,當心癌症找上你!
    黑色的便便要是你察覺到你時不時地會排出這種色的大便,那麼你要重視一些了,然後儘可能地排除一些比較常見的可以誘發黑便的因素,比如看是不是吃了豬血、麻糊等食物或者是不是服用了部分藥物引起的。如果不是的話,那麼就要當心是不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可引起這個情況的有食管癌、胃癌等癌症等這些疾病,比較典型的一個情況就是黑便。此外,腸癌所下消化道少量出血量時,也可能排黑便。
  • 上廁所千萬別隨意看手機!原因很扎心...
    「便意」,便再怎麼「努力」都找不回來。所以,上完廁所不僅要洗手,最好還要定期清理手機表面,去除附著的廁所微生物。當然,最好的做法就是上廁所不帶手機。排便反射可以讓排便更規律,排便過程更順暢。增強運動久坐不動會使腸道蠕動也變得越來越慢
  • 上廁所最好別看手機!原因很扎心......
    「便意」,便再怎麼「努力」都找不回來。所以,上完廁所不僅要洗手,最好還要定期清理手機表面,去除附著的廁所微生物。當然,最好的做法就是上廁所不帶手機。大便時間太久可能會引發很多疾病,如果你的排便過程總是需要很久,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培養排便反射
  • 上廁所最好別看手機!原因很扎心
    「便意」,便再怎麼「努力」都找不回來。所以,上完廁所不僅要洗手,最好還要定期清理手機表面,去除附著的廁所微生物。當然,最好的做法就是上廁所不帶手機。大便時間太久可能會引發很多疾病,如果你的排便過程總是需要很久,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培養排便反射
  • 上廁所千萬別隨意看手機!原因很扎心...
    但是大便時間玩手機一時爽日積月累就慘兮兮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接著往下看大便玩手機容易得痔瘡?除了痔瘡,上廁所玩手機還會一不留神就錯過難得的「便意」,便再怎麼「努力」都找不回來。所以,上完廁所不僅要洗手,最好還要定期清理手機表面,去除附著的廁所微生物。當然,最好的做法就是上廁所不帶手機。上廁所最好別超過多長時間?當糞便積累到一定體積時,會通過直腸刺激傳輸至大腦皮層而產生排便反射。正常排便時,會將儲存的糞便一次性排淨,一般只需3-5分鐘,排便結束後不再產生便意。
  • 十種人易得癌症憋大便懶得動
    原標題:十種人易得癌症憋大便懶得動   很多人一聽到「癌症」這個詞,立馬談「病」色變。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會成為「癌症候選人」,因為在這10年中,癌細胞不僅產生,而且會發展壯大,最終攻城掠地,侵犯身體其他器官。   成為「癌症候選人」,是我們長期「不愛自己」造成的結果。
  • 上廁所千萬別隨意看手機!原因很扎心...
    日積月累就慘兮兮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接著往下看大便玩手機容易得痔瘡?除了痔瘡,上廁所玩手機還會一不留神就錯過難得的「便意」,便再怎麼「努力」都找不回來。尤其是對於排便困難者,越是想通過玩手機來消磨等待的時間,越是會刻意地抑制「便意」的產生,時間久了,「如廁」—「便意」—「排便」的條件反射便會減弱甚至消失,導致便秘。
  • 忍大便、蹲廁久、如廁不專心 痔瘡找上你!
    原標題:忍大便、蹲廁久、如廁不專心 痔瘡找上你!   突然想大便,因為各種原因,只能強忍著,到家再排;進廁所就看報、看手機,一坐就是半個小時……這些壞習慣,如果你有,並且已經很久了,那就等著痔瘡上門吧
  • 你被癌症盯上了麼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和免疫學教授羅伯特·史萊伯發現,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會成為「癌症候選人」,因為在這10年中,癌細胞不僅產生,而且會發展壯大,最終攻城掠地,侵犯身體其他器官。  成為「癌症候選人」,是我們長期「不愛自己」造成的結果。
  • 五種人註定得癌症,遠離癌症候選人名單!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和免疫學教授羅伯特·史萊伯發現,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會成為「癌症候選人」,因為在這10年中,癌細胞不僅產生,而且會發展壯大,最終攻城掠地,侵犯身體其他器官。成為「癌症候選人」是我們長期「不愛自己」造成的結果。
  • 便秘,大便排便困難,用這幾個方法幫你潤腸通便一身輕!
    便秘,大便排便困難,大便過於的幹硬還排不出,確實困擾著很多的人,我們排除相關疾病原因造成的便秘,我們可以從飲食上面,逐步的排查看一看是不是我們吃哪些東西吃的太多了,哪些東西吃的太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