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膚護理, 要注意的六大問題

2021-03-05 嬰兒寶寶護理

新生兒出生後,爸爸媽媽在護理方面會特別小心,只為了呵護好寶寶的健康。在新生兒皮膚護理方面,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狀況,爸爸媽媽們可要注意了哦!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包括脫皮、毒性紅斑、痤瘡、脂漏性皮膚炎、汗疹、尿布疹等,該如何處理?

1.脫皮

脫皮是正常現象,因為胎兒還在母體時,皮膚泡在羊水,寶寶出生後皮膚會慢慢脫落換成新的皮,新生兒換皮屬於正常現象,寶媽們不用太擔心。

2.毒性紅斑

毒性紅斑的特徵為一塊塊紅疹,像蚊子咬、中間會起小水泡。全身都可能會長毒性紅斑,不過幾小時後立即消失,也許早上長,下午就不見了,變成正常皮膚;但沒多久發現其他部位又長一顆。

通常小孩在出生約5~6天開始會長,滿月過後就比較不會。老一輩的人稱為「胎毒」,認為媽媽懷孕時沒注意飲食,造成毒素停留體內,但實際上沒有任何醫學根據、而且沒有毒性造成。不過,並非每個新生兒都會長。

3.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座瘡的原理跟青春痘一樣,當寶寶還在寶媽體內,媽媽身上的女性荷爾蒙會經由胎盤跑到他身上,所以嬰兒剛出生時血液含有很多女性荷爾蒙,加上生殖系統還沒發育、無法自行分泌荷爾蒙。因此,從出生時很高的女性荷爾蒙會瞬間降低,產生劇烈變化,因而長痘痘,如果沒發炎則不用刻意擦藥,而寶寶體內帶有的母體荷爾蒙約半個月至一個月會慢慢消失,痘痘也就煺掉。

對於新生兒座瘡的好發部位,可能在額頭、臉頰、下巴、脖子附近,特徵為紅紅、細細、小小,像米粒狀的疹子。但如果疹子的面積愈來愈大、有點化膿、甚至滲出液,例如:青春痘化膿或皮膚看起來爛爛的,滲出透明色、黃色的液體,表示發炎情況嚴重,即要就醫。

4.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看起來一塊塊,像傷口結痂、會起黃色的屑,常出現在頭皮、眉毛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脂漏性亦即脂肪漏出來,因為皮脂腺過於旺盛,兒科醫師表示,有些新生兒的皮脂腺旺盛可能與母體荷爾蒙有關。此為過渡現象,通常1~3個月後情況會變少,只要進行一般清潔即可,不用擦嬰兒油或藥物。

5.汗疹

長汗疹的情況冬天多於夏天。因為夏天熱,父母會讓寶寶穿得少,但冬天天氣冷,會讓小孩穿很多,大人穿兩件,可能讓寶寶的穿4、5件,造成體溫過熱因而長出紅斑紅點,如果保持透氣、涼爽,疹子過幾天就會消掉。

當寶寶被包覆過多時會增加排汗,汗水蒸發則可以散熱,而且四肢末端散熱較多,於是手腳變得冰冷,更讓父母擔心寶寶手腳冰是因為冷,繼續幫寶寶加衣服,但其實完全相反。其實,父母不妨檢查寶寶的身體,如果寶寶的手腳冰冷,但身體在流汗,此時,正確做法是將他身上的汗擦乾、減少衣服讓身體散熱,過一些時間手腳會慢慢回暖。

6.尿布疹

將寶寶的屁屁包得太厚,或大小便後沒有立即換尿布,很容易紅屁屁。另外,有些尿布疹會引發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種黴菌,人的皮膚都有黴菌,如果皮膚沒有發炎或缺損,它無法傷害皮膚,但在悶熱、溼熱的環境,身上的黴菌就會侵入正常的皮膚造成發炎。

至於辨認方式,尿布疹是紅紅的一片,念珠菌感染是圓圈狀紅疹伴隨脫皮脫屑,一般尿布疹不需治療,念珠菌感染則需要局部擦藥。預防方法,建議別讓寶寶穿得太多、注意換尿布,除此,餵母乳的嬰兒很容易解便,也容易有尿布疹,因此新生兒要勤換尿布。

至於其它皮膚問題,除了寶寶的皮膚接觸不潔的空氣而引起過敏,有時喝奶也會造成過敏,像有些過敏體質的寶寶因無法適應奶蛋白,會有出疹子情形。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及護理
    新生寶寶皮膚柔嫩、角質層薄而富於血管,局部防禦能力差,易受損傷,再加上免疫功能不足,皮膚黏膜屏障功能較差,常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易患各種皮膚病,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對新生寶寶的皮膚、黏膜進行細心的觀察。認識常見的新生兒皮膚問題,有助於對不同的皮膚疾患採取相應的護理對策,本期帶大家簡單了解下新生兒常見的生理性皮膚問題。
  • 新生寶寶皮膚護理 要重視六大問題
    在新生兒皮膚護理方面,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狀況,爸爸媽媽們可要注意了哦!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包括脫皮、毒性紅斑、痤瘡、脂漏性皮膚炎、汗疹、尿布疹等,該如何處理?  1.脫皮  脫皮是正常現象,因為胎兒還在母體時,皮膚泡在羊水,寶寶出生後皮膚會慢慢脫落換成新的皮,新生兒換皮屬於正常現象,寶媽們不用太擔心。
  • 寶媽要注意的新生兒皮膚6大護理常識!
    >新生兒護理、健康、成長等諸多相關優質內容,關注我們還能在論壇裡與更多的粑粑麻麻交流喲  新生兒降生後,爸爸媽媽在護理方面會特別小心,只為了呵護好寶寶的健康。在新生兒皮膚護理方面,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狀況,爸爸媽媽們可要注意了哦!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包括脫皮、毒性紅斑、痤瘡、脂漏性皮膚炎、汗疹、尿布疹等,該如何處理?
  • 全面呵護寶寶柔嫩皮膚,新生兒洗澡的六大注意事項
    那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給寶寶洗澡的注意事項:1、選擇新生兒專用清潔用品新生兒寶寶的皮膚還與嬰幼兒寶寶的皮膚不同,新生寶寶皮膚更加嬌嫩,因此,家長們在給寶寶洗澡時,需要選擇新生兒專用的清潔用品,例如沐浴露、洗髮水、潤膚露等等,這其中所添加的清潔成分也較天然溫和,不會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
  •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診斷護理(全文)
    剛出生的寶寶皮膚特別嬌嫩,可能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皮膚問題,下面介紹有關常見嬰兒皮膚問題的症狀、成因、治療及護理,爸爸媽媽學習起來,遇到以下狀況要悉心照料寶寶哦~
  • 常見的新生兒皮膚問題小結及護理辦法
    最近天氣特別炎熱,三十幾度的高溫居高不下,很多寶媽疏於護理,一不小心就讓「痱子君」乘虛而入,圈子裡很多寶媽都在問寶寶痱子怎麼處理,還有一部分寶媽把溼疹誤當成痱子,下面針對於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及處理辦法,我總結以下幾類,如有不對,請大家幫忙指出,育兒的道路上,我們一邊學習一邊互幫互助
  • 【分享】新生兒皮膚護理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幕氏控服:米唐新生兒皮膚具有細膩、柔嫩、溫軟、平滑和紋理不清的特點。新生兒表皮角質層很薄,只有成年人的十分之一,保護能力弱,一些輕微的摩擦和外力,就會造成損傷。這樣的損傷不一定都能發現,但都容易引起感染。新生兒的皮膚護理,是很重要的一項日常護理。
  • 小寶寶難帶的六大症狀,家長要格外注意護理
    提到這個問題,估計一半多的媽媽們會覺得自己的寶寶難帶,感嘆為什麼「天使寶寶都在別人家」呢?其實,每個小寶寶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例如脹氣、便秘、腹瀉、頻繁吐奶、消化不良等症狀,寶寶因此會煩躁、哭鬧,這往往令很多新手媽媽束手無策。那麼,讓我們來了解下需要家長格外注意護理的小寶寶最難帶的六大症狀有哪些吧。1.哭鬧。
  • 新生兒護理有講究,這幾方面要注意?新生兒護理12大禁忌也要記
    剛出生的寶寶就像一團小肉球一樣,身體軟軟的,皮膚非常嬌嫩,骨骼沒有發育完全,運動也非常少,每天不是吃就是睡,特別的乖巧,但是護理起來問題卻非常多。出生後即發出高亢、響亮的哭聲,小手、小腳有力地擺動。寶媽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當感到寶寶從身體裡出來、聽到寶寶哭聲的那一刻,內心瞬間輕鬆了。
  • 新生兒10種常見皮膚問題如何護理?資深月嫂分享護理經驗
    寶寶皮膚嬌嫩,尤其在秋冬季節,寶媽一疏忽,就容易乾燥起屑,嚴重時甚至會引起皴裂。其實寶寶的皮膚問題遠不止這種,新生兒出生後的30天內,有可能出現的皮膚問題就高達10種,每一種幾乎都能讓寶媽寶爸心驚膽戰。怎麼辦?快來看看有經驗的月嫂是怎麼護理的吧!!!
  • 夏季注意新生兒四類皮膚問題
    作者: 本報記者 楊鳳立來源:  寶寶的皮膚可以說是最嬌嫩的,許多媽媽都特別喜歡寶寶滑嫩的皮膚。不過,由於新生兒皮膚薄而嫩,媽媽們要特別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因為新生兒可能面臨幾種皮膚病的威脅,如在皮膚的褶皺處,可能因出汗、奶汁、大小便等引起糜爛或感染。
  • 新生兒如何護理 新生兒護理要牢記以下幾點
    護理要點新生兒的護理需要特別細緻周到,護理新生兒初步要注意以下要點:1、清理口腔胎兒娩出時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黏膜薄嫩,易受損傷。如果出現「鵝口瘡」─—口腔黏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可輕輕塗擦制黴菌素藥水。
  • 新生兒怎麼護理皮膚?家長應了解新生兒皮膚的3大特性!
    原標題:新生兒怎麼護理皮膚?家長應了解新生兒皮膚的3大特性!   新生兒的皮膚非常的嬌嫩,孩子出生之後媽媽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尤其要注意在護理時和大人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家長要了解新生兒的皮膚特性,以更好去護理寶寶。   新生兒的皮膚特性有哪些?
  • 新生兒的皮膚出現的這些問題,如何去護理好?
    原標題:新生兒的皮膚出現的這些問題,如何去護理好?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30天內,皮膚變幻莫測,往往是早上看還好好的,不一會便到處一塊一塊紅,或是嬰兒一覺醒來,突然手腳又粗又幹開始脫皮,讓父母又驚又慌。
  • 溼疹、痤瘡、尿布疹……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如何護理?
    主要症狀是皮膚表面出現紅斑、米粒樣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炎症反應明顯,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和癢感。溼疹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覆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兒童期溼疹大多是由幼兒溼疹延續而來。溼疹可以提早預防:大約有近一半的新生兒有這樣的問題,出生沒幾天就在臉上長出不少像青少年臉上起的「青春痘」。
  • 新生兒皮膚嬌嫩易出問題,這份皮膚問題處理方法指南,家長要收好
    其實像小劉家寶寶出現的這種尿布疹,在很多寶寶身上都有出現過,但是有的新手媽媽卻並不知道,寶寶遇到了類似的皮膚問題該怎麼辦?這幾個常見的皮膚問題怎麼處理其實很多新生兒的皮膚問題,並不是真正的皮膚問題,只是剛剛出生一段時間,對於外界環境以及所使用的東西不太適應,因此表現出了這種症狀。
  • 新生兒臍部如何護理?護理新生兒臍部需要注意哪些?
    新生兒出院以後的第一周,在護理寶寶的工作中,臍部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寶寶出生以後,臍帶殘端通常需要7-10天左右才會幹燥脫落,在此階段,需要家長正確地護理寶寶的臍部,避免發生感染。
  • 新生兒護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寶寶的臍帶沒有脫落之前都要注意寶寶的肚臍的安全健康。因為新生兒調節體溫的功能差,易受冷引起肺炎、感冒等病,故要保持理想的室溫。一般以攝氏20-24攝氏度為宜。早產兒的體重越低,越要注意保暖。可以用熱水袋,有條件的可用空調設備取暖。
  • 【兒科】新生寶寶皮膚護理 要重視六大問題
    新生兒座瘡的塬理跟青春痘一樣,當寶寶還在寶媽體內,媽媽身上的女性荷爾蒙會經由胎盤跑到他身上。所以嬰兒剛出生時血液含有很多女性賀爾蒙,加上生殖系統還沒發育、無法自行分泌賀爾蒙。對於新生兒座瘡的好發部位,可能在額頭、臉頰、下巴、脖子附近,特徵為紅紅、細細、小小,像米粒狀的疹子。但如果疹子的面積愈來愈大、有點化膿、甚至滲出液,例如:青春痘化膿或皮膚看起來爛爛的,滲出透明色、黃色的液體,表示發炎情況嚴重,即要就醫。之所以寶寶的皮膚會發炎,因為他在母親的肚子的羊水裡時,是無菌的環境。
  • 新生兒出生時的護理要注意,不然受罪的是寶寶
    從出生後臍帶結紮開始到28天的這段時間定為新生兒期,新生兒期是胎兒的繼續,需要好好的護理以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新生兒剛出生時醫生會對他進行一些護理,那麼出院後在家我們對新生兒的護理又要注意哪些呢?1、經常擦洗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