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學生年均閱讀8.42本課外書 距父母期望值還差7本-閱讀交流...

2020-12-17 東方網

  原標題:上海小學生年均閱讀8.42本課外書距父母期望值還差7本

  

  圖說:思來氏數據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申城小學生閱讀報告來源:思來氏閱讀數據報告

  忙碌的學習生活之餘,上海小學生有多少時間看書?哪些書最受歡迎?歷時一年,對上海102所小學94000名學生進行閱讀習慣跟蹤研究,思來氏數據研究中心今天公布了一份申城小學生閱讀報告。數據顯示,申城上海小學生年均閱讀8.42本課外書,近4成家庭每年消費200至500元為孩子購買課外書。

  17%小學生能保證每天閱讀1小時

  在使用小思閱讀平臺的9萬餘名學生中,每周讀書平均時間為3至5小時之間最多,約為30%。其次依次為1至3小時(23%),5-7小時(21%),7小時以上(17%),1小時以內(9%)。也就是說,17%的學生能夠保持平均每天1小時以上的閱讀時間。相比低年級學生群體,小學高年級學生群體中,閱讀時間在每周7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較高,超過了2成。

  家長問卷顯示,7成父母認為孩子一年讀15本書以上比較合適,但僅4成的孩子達到了這個水準。經計算,上海小學生年均閱讀8.42本課外書。

  

  圖說:申城上海小學生年均閱讀8.42本課外書。來源:思來氏閱讀數據報告

  4成小學生家庭每年為孩子購書200至500元

  據悉,本次數據採集時間從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數據除了涵蓋其小思在線閱讀平臺的172萬條學生閱讀記錄外,另回收9082份家長有效問卷。調查顯示,近3成家庭每年消費500至800元為孩子購書,消費在800元以上的家庭約為2成,另有1成家庭為孩子購書花費在200元以下。其中,6成家長會在網上商城購買童書。

  調查顯示,家長購書主要參考學校書單和孩子意願,低年級家長會更多參考身邊家長分享的信息。高消費家庭在購書時會傾向於參考、整合多方面的信息,會較多的參考學校書單或查看網上商城書籍排行榜、專家和微信公眾號推薦以及豆瓣圖書網站評分。對於學校書單、網上商城書籍排行榜、專家推薦這三類信息參考來源,低消費家庭的利用程度不高。

  小學生家長最愛買故事書

  在上海家長為孩子購買的書籍中,故事類(69.64%)、科普類(62.41%)、繪本類(40.96%)圖書佔了前三甲。家庭購書消費力與購書類型交叉分析結果顯示,購書消費較高(年購書500元以上)的家庭,會更傾向於購買科普類、歷史類書籍,相比低消費家庭(年購書200元以下)高出近30%。

  近5成家長贊同電子閱讀

  如今,電子閱讀和有聲閱讀正逐漸被家長們所接受,53%的家長贊同電子閱讀,52%的家長支持有聲閱讀的方式。家長也希望孩子除了能一個人靜心讀書,也能通過線下讀書活動、線上閱讀交流等方式,獲得更豐富的閱讀體驗。

  

  圖說:最受上海小學生歡迎的十本書。來源:思來氏閱讀數據報告

  【相關連結】

  最受上海小學生歡迎的十本書

  《小王子》《<父與子>全集》《查理九世》《爺爺一定有辦法》《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小豬唏哩呼嚕》《窗邊的小豆豆》《三體》《最美的科普·大地時鐘》《花木蘭》

  上海小學生最愛的十本繪本

  《爺爺一定有辦法》《猜猜我有多愛你》《不一樣的卡梅拉:我想去看海》《大腳丫芭蕾》《熊爸爸》《南瓜湯》《蚯蚓的日記》《三隻小豬》《鴨子?兔子?》《愛心樹》

  上海小學生最愛的十本科普書

  《最美的科普·大地時鐘》《蚯蚓的日記》《奇妙的數王國》《可怕的科學·醜陋的蟲子》《一粒種子的旅行》《神奇校車·在人體中瀏覽》《昆蟲記》《神奇校車·穿越颶風》《博物館奇案》《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相關焦點

  • 2018安徽居民閱讀狀況調查報告:人均閱讀紙質書8.93本
    數位化形式閱讀量增幅超過紙質形式閱讀量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8.93本,較2017年增加了0.19本;紙質報紙閱讀量為41.26份,較2017年增加了34.62份;期刊的閱讀量為5.68期。
  • 小學生必讀課外書目錄推薦,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導語:望子成龍,每個孩子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學習情況,除了平時在學校學習的課本外,很多家長也都會買一些課外書,就是為了多讓孩子增長見識,拓展視野,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寫起作來也能躍然紙上。那麼每個階段的孩子適合看哪些課外書籍呢?
  •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整理
    這樣有目的的進行課外閱讀,既能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質量。 班級讀書會也是小學生在學習夥伴間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導學生用一段課外時間讀一本教師或同學推薦的書,然後用一個集中的時間由同學和教師共同對該讀物自由討論,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學的讀後感等。可以讓閱讀成為遊戲一樣的童年生活。
  • 家長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有效課外閱讀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小學生由於受年齡和思維的限制,迫切需要指導,當前很多家長都較以前更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然而,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如何指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今天就此問題,筆者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給您一些建議和幫助。
  • 人均紙書閱讀量4.67本,第16次國民閱讀報告還釋放了哪些信號?
    紙質報紙的人均閱讀量為26.38期(份),低於2017年的33.62期(份)。紙質期刊的人均閱讀量為2.61期(份),低於2017年的3.81期(份)。我國成年國民中,11.5%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此外還有7.1%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電子書。
  • ​2019年中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5本 青少年閱讀量最大
    來源:站長之家 | 2020-04-20 15:38:36 | 據北京日報報導,今日,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布。
  • 退休校長推薦:適合小學低年級的18本課外書,對孩子成長非常有益
    退休校長推薦:適合小學低年級的18本課外書,對孩子成長非常有益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有著30多年教學經驗的退休小學校長整理的書單,為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推薦了18本課外書,這位退休校長認為這些書非常有教育意義,而且很適合低年級的孩子閱讀,建議各位家長把這份書單收藏起來,和孩子一起把這些課外書看完。
  • 7本必讀橋梁書,帶孩子從親子閱讀走向獨立閱讀
    今天為大家挑選了七本3-8歲孩子必讀的高分橋梁書,每一套都深受孩子們喜愛。孩子從親子閱讀到獨立閱讀,就靠它們了!1. 杜嚕嘟嘟的假期來杜嚕嘟嘟的魔法世界,你就是動畫電影中的主人公!開闊小朋友的閱讀視野,延續「神校」痴迷神話!推薦理由:這套書延續《神奇校車》的幽默故事,為小「神校迷」們提供全新的科學知識以及有趣的社會研究課題,全套20本,一次過足「校車癮!」
  • 56本教育部推薦小學閱讀書目(文學類)介紹之《兒歌300首》
    2020年,教育部發布最新《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其中小學部分,共110本書,文學類(含繪本)56本。文學類圖書在兒童學習閱讀方法、提升寫作能力和增強文學素養和審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昨天介紹了56本小學課外閱讀文學類圖書的第2本《沒頭腦和不高興》,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3本——《兒歌300首》。作品光環:兒童啟蒙教育之書,孩子的親密小夥伴。
  • 小學生課外閱讀手抄報圖片模板大全,不可多得的讀書手抄報模板!
    閱讀的習慣需要我們從小培養,多閱讀一些課外知識,往往能夠讓我們受益終生。亦舒也曾說過,「讀書的唯一用途是增加氣質,世上確有氣質這回事。當那些愛讀書的人,沉浸於書本的世界時,他們本身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在閱讀練習中,孩子沒有主動權,是一個被動閱讀的狀態,這不利於對閱讀建立興趣,更無法去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大部分不知道選什麼書的家長,我總是建議,先從語文書看起。家長們還看不起語文書,覺得課文都學過,也沒什麼可擴充的知識點。
  • 孩子不愛讀課外書?用這4個方法,讓孩子輕鬆愛上閱讀
    「老師,我家孩子挺喜歡語文課的,但就是平時不愛讀課外書,怎麼辦呢?」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這是我在執教5年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問題。尤其是2019年,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改用「部編本」語文教材之後,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還「揚言」:「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 50本適合8-16歲孩子閱讀的經典書籍!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哲人也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培養閱讀習慣,當你的孩子愛上閱讀,他將同時學會愛的方式,他會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   一、閱讀社會   閱讀社會,感受思想,建設人生,請你從這幾本書開始吧!   1.《蘇菲的世界》(一本風靡世界的哲學啟蒙書,已翻譯成54種語言出版,它可以讓你學會思想)   2.《傅雷家書-學生版選注本》(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它可以讓你學會理解與感恩)   3.
  • 2019年人均讀書4.65本 你的閱讀達標了嗎?
    從成年國民對各類出版物閱讀量的考察看,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略低於2018年的4.67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較2018年的3.32本減少了0.48本。 我國成年國民中,11.1%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此外還有7.6%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電子書。
  • 小學數學課外書單,暑期給孩子真正的數學閱讀!
    《數學遊戲故事繪本》(第一輯8本,第二輯10本) (日)中野弘隆, 崔晶、崔荔函譯, 新蕾出版社 5.《聰明孩子的數獨》 數獨編寫組編 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7.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小學生,表達能力也差,這是連鎖反應。到了四五年級,想考閱讀大量圖書來提高閱讀能力,幾乎很難。那麼語文究竟該怎麼學?到了四五年級閱讀能力差就沒救了嗎?小島老師想分享一些學習經驗,希望對廣大家長有一些啟發和借鑑。
  • 5本超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書單(老師力薦)
    前不久,小編給大家推薦了適合中低年級的小朋友閱讀的數學課外書籍。今天呢,小編會為大家推薦適合高年級的同學們閱讀的課外書籍。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希望大家都能堅持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當量變發生質變的時候,你將感受到積累閱讀為你帶來的進步。
  • 百所名校推薦小學生70本閱讀書目
    下文是百所名校強烈推薦的小學生閱讀書目(70本),學好語文,寫好作文,有沒有訣竅?答案只有一個「閱讀」,不少家長留言,希望我們分享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以達到擴展視野、積累知識、提升素養和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為此,我們將國內100餘所名校的必讀和選讀書單進行了綜合整理,選出140本優秀圖書(小學階段70本),並對每一本圖書做了簡要推介。小學部分來自清華附小、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重慶謝家灣小學等40多所學校的閱讀推薦書目(含寒暑假)。
  • 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文學作品《洗河》
    文學作品本身可以細分為兒童文學、科幻小說、長篇歷史小說、青春文學、紀實文學、散文、世界文學名著、人物傳記、社會倫理等,目前較為吃香的是兒童文學書,幾乎成了眾多出版機構都在搶食的一塊市場蛋糕,不過兒童文學面對的是學前教育及小學生。到了中學之後,初中生與高中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顯然兒童文學不太適合中學生群體,這時候就需要找一些適合自身年齡段閱讀的圖書。
  • 中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出爐:人均4.77本(圖)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7.8%,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均較2012年有所上升。  圖書閱讀率上升,報紙期刊閱讀率雙降  調查顯示,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7.8%,較2012年的54.9%上升了2.9個百分點;報紙閱讀率為52.7%,較2012年的58.2%下降了5.5個百分點;期刊閱讀率為38.3%,較2012年的45.2%下降了6.9個百分點;數位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