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周圍疼痛、僵硬,所以也被稱為五十肩漏肩風等。嚴重時則會出現肩關節活動不利、手臂後背、上舉、梳頭等動作受限,尤其是睡覺時疼痛感會更加嚴重。對付肩周炎,我們可以選取肩井穴、肩貞穴、肩髃穴和肩髎穴,這幾個穴位都處於肩臂部位,如果配合使用,對於肩周炎、肩部不舉疼痛等症效果非常明顯。
肩井穴的功效,在昨天的文章當中曾經有過詳細的闡述,這裡就不再多做介紹了。下面主要給大家介紹肩貞穴、肩髃穴和肩髎穴這幾個穴位。
肩貞穴
穴位歸屬經絡:手太陽小腸經。
穴位用法:按摩法:被按摩者正坐,按摩者站於被按摩者疼痛的肩膀一側,用大拇指沿順時針方向按揉肩貞穴約兩分鐘,然後再沿逆時針方向按揉約兩分鐘,以穴位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特殊功效:肩貞穴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經常刺激該穴還可以起到清頭聰耳的作用,適用於肩周炎、肩膀疼痛、肩膀不能伸舉等症。
肩髃穴
穴位歸屬經絡:手陽明大腸經。
穴位用法:按摩法:肩髃穴的按摩方法與肩貞穴的方法基本相同,同相是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2分鐘即可。
特殊功效:肩髃穴具有疏通經絡、通利關節的功效,經常刺激該穴還可以起到袪除風溼的作用。適用於肩周炎、肩膀紅腫疼痛、手臂攣急、不能伸舉等症。
肩髎穴
穴位歸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穴位用法:按摩法:刺激肩髎穴可以採用按揉的方式,按摩者站於被按摩者疼痛一側的肩部背後,用拇指按壓在穴位上,然後以穴位為中心進行旋轉按揉,每次按揉3-5分鐘即可。也可以選取和肩貞穴、肩髃穴相同的按摩方式。
特殊功效:肩髎穴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經常刺激該穴還可以起到袪除風溼寒痛的作用。適用於肩周炎、肩膀疼痛、肩部肌肉萎縮、肩胛腫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