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冢陵的區別
風水師在過去也叫陰陽師,因有不少觀點認為風水就是陰陽,另者風水分陰宅風水和陰宅風水。
陽宅風水,就是活人居住的房子;陰宅風水就是死人居住的房子。
在古代,墳墓是有區別的,墳是墳,墓為墓。簡單講,墳就是老百姓埋葬的,一般壘一個小土包做記號,現代農村常見的一般都可稱之為墳。
墓,從字面看,上面是一個「莫」,下面是一個「土」字。莫字,有不要的含義,字面上看就是不要土的意思。確實是墓葬一般不會用小土包做標記,上面一般是平的,不會凸起來。
冢跟家看著很像,一般古代土豪才會修建冢,把它修建成一個房子的樣子,活人住這房子裡叫家,死人這這房子裡叫冢。
陵,大家比較了解,一般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資格修建陵,如秦始皇陵,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
古代講究階層,人死後也要講究,老百姓只能修建個墳包。
傳統陰宅影響後人觀點
陰宅對後世的影響力同陽宅相比,孰大孰小,一直爭論不休。有把陰宅陽宅影響力之比七三開,也有的是三七開,五五開。
更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是陰宅作用於未出世的人,陽宅作用於已出世的人。頗有點陰宅為先天風水,陽宅為後天風水之意。
但先天風水,又由陰宅風水和陽宅風水構成,主要是指未出世的但已經孕育了生命的受精卵或者胎兒。所以又延伸出孕婦風水一說。
以上的這些這裡不做具體論述,我的觀點是遇到這種事情,先不去否定它,而是肯定它,假設它是對的,然後從他的觀點或者理論中找其合理性,找矛盾,找漏洞。
那麼問題來了,陰宅到底通過什麼影響後人呢?傳統的觀點認為,世界由陰陽構成,陰陽互動產生萬物。活著的為陽,死了的為陰,當你的親人去世後轉為陰的一面,繼續影響著陽的一面。
又說,父精母血育而成人,父母(親人)去世後,得地氣所藏,真氣與穴氣結合形成「生氣」感應繼續影響後人。「是以銅山西崩,靈鍾東應。木華於春,粟芽於室」說的就是感應的事。
又或者,人是父精母血所生,是陰陽兩氣的結合。人活著起凝聚在骨,人死後骨頭還在,所以要找一個有「生氣」的地方下葬,讓骨骸得氣,庇佑後人。
總之,傳統觀點和視角都是以陰陽感應,各種氣來論述。
現代觀點陰宅影響後人
在業內,另外一些人為了解決當下問題,從而提出了新理論新觀點。
當下什麼問題?現代社會教育的普及,科學的推進,和越來越要求火葬的年代,光靠上面那些傳統的觀點恐怕難以服眾,至少對風水來講,是越來越沒市場的。
因此,這個時候需要提出一個具有與時俱進的新理論,新觀點才行。既要能搞定這些受過一定程度教育的人,還要搞定未來火化普及產生的問題。
機智的他們,瞄準了物理學最為玄學的領域——量子力學。因此,他們的觀點就是陰宅之所以對後人有影響力,究其原因是量子糾纏。
你是你父母所生,因此父母去世後,通過量子糾纏來影響你。你的爺爺奶奶跟你關係沒父母那麼親,因此影響力就弱於父母。
如果是火葬的,影響力減弱,因為質量改變了,比較於土葬,畢竟骨灰就那麼點。如果把骨灰撒了,就沒有影響力。
這個理論太完美了,既兼容之前傳統多數觀點認為陰宅中越親的人影響力越大的觀點,又解決了未來可能面臨的上述問題。
反正一般人搞不清什麼是量子糾纏,受過一定教育的還是弄不清量子力學,只知道這個量子力學比較玄。只有把傳統風水與現代結合,在未來才有市場,才有韭菜可收。
按我上面的觀點,先假設這個觀點是對的,然後我們看看這個觀點的合理或矛盾的地方。
什麼是量子糾纏?講實話,我也不是很明白。有興趣的可自己搜索關鍵詞「量子糾纏」,「退相干理論」,「波粒二象性實驗」,把這三者了解下心裡就有數了。
下面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量子糾纏,不算嚴謹,有些不自量力,湊合看吧。
假設有一個粒子,它的自旋為0(暫時不要理會什麼自旋,可看作物理量全都為0),突然這個粒子爆炸變成了2個粒子分別往相反的方向飛去。(假設這兩個粒子一個叫A粒子,一個叫B粒子)
這個時候你去測量(觀察)A粒子,發現自旋為1,根據自旋守恆定律,那麼B粒子的自旋必定是-1,反正他們之和為0就對了。
注意,如果你不去測量,那麼它的自旋是不確定的,準確的說應該是沒有自旋。只有你測量的那一刻,這個粒子經過波函數坍縮後才成為一個確定的值。
有人說,這也沒啥,你不去測量,肯定不知道它的物理量是多少啊。但是在經典物理中,如果發射一粒子彈,你測量不測量,子彈都是有動量的,有速度的,而且你還可以在事先計算出某時某刻的速度是多少。
在量子力學中,它變成了一個不確定性事件,變成了一個概率事件。同樣是上面A粒子中,有50%的概率它的自旋為1,有50%的概率自旋為-1,只有你去測量了A粒子後,發現它的自旋為-1,那麼B粒子的自旋必定為1。
如果你不去測量A粒子,那麼A粒子是沒有自旋的。比喻的更誇張點,你不去看月亮的時候,月亮是不存在的,只有你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月亮發生了波函數坍縮,變成了一個具體的月亮掛在天空中。
只有你去測量了A粒子後,才知道A粒子自旋的多少,並且根據自旋守恆定律馬上可以知道B粒子的自旋,不管AB兩個粒子相隔多遠,哪怕A粒子在天王星上,而B粒子在地球上,這就是量子糾纏和它的超距作用。
通過上面簡單的了解,我們就可以質疑這些陰宅風水影響後人是因為量子糾纏。
假設父母與自己的身體發生量子糾纏,是不是一定要等到父母去世後才發生糾纏呢?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跟自己發生糾纏嗎?
如果父母在世也發生糾纏,為什麼風水師都不強調做子女的要趁父母在世多多孝敬。(注意孝敬和孝順的區別,孝順是一切順從,不可取)
如果父母在世不發生量子糾纏,那麼是因為下葬後這些「粒子」得到地氣的作用才產生糾纏嗎?那問題又來了,地氣又是如何作用於「粒子」呢?是通過量子糾纏嗎?總之也是疑點多多。
根據量子糾纏,2個粒子之間具有相反的物理量。根據這個理論,那是不是要找一個風水不好的地方才行,因為只有祖墳不好,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才是好的。
由於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就算你把骨灰撒了,也應該有作用,而不是沒作用,因為骨灰在地球上的總量沒變,就算把骨灰撒到冥王星,也是應該有作用。
儘管上面對量子糾纏表達的不夠嚴謹,我想那些「風水師」也沒一個真正理解量子糾纏吧,否則的話,在他們言語中,文章中只提及了量子糾纏,絲毫不去討論什麼是量子糾纏以及量子糾纏到底如何作用。
當然,物理中的量子力學本身也在發展,不排除有朝一日會有更新穎的理論出現。但目前強行把風水跟量子力學扯上邊,韭菜們應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