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才琴
世界衛生組織4月25日對外宣布,墨西哥因感染豬流感病毒致死的人數已經達到68人,全國範圍內的確診病例有1004人。世衛對該病毒表示「非常擔心」,認為這種病毒明顯帶有轉化成流行性病毒的潛在可能。世界衛生組織25日還警告說,墨西哥和美國發生的豬流感疫情已構成「具有國際影響的公共衛生緊急事態」,所有國家都應加強對非正常暴發的流感類疾病和嚴重肺炎的監控。(4月26日中新網、新華網報導)
近日,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在世衛日內瓦總部舉行的電視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種已在人際間傳播的豬流感病毒很明顯地存在演變成流行性病毒的可能。有科學家指出,打噴嚏、咳嗽和物理接觸都有可能導致新型豬流感病毒在人群間傳播;人感染豬流感病毒後的症狀與感冒類似,會出現發燒、咳嗽、疲勞、食欲不振等。應該說,這種豬流感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
為我們所熟悉的「人畜共患」疾病,一個是SARS,另一個是禽流感。SARS和禽流感前幾年都在我國一定範圍內發生,並引起了一定的恐慌。而類似SARS和禽流感的「人畜共患」疾病,其實還有很多。據報導,目前,全世界已證實的人與動物共患傳染病和寄生性動物病有250多種,其中較為重要的有89種,我國已證實的人與動物共患病約有90種。在這其中曾有數十種引起大規模的殺傷性傳播。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鬧得沸沸揚揚的愛滋病、狂牛症、李斯特菌、SARS、禽流感、猴痘、西尼羅熱等等,都屬於「人畜共患」疾病。
當前,「人畜共患」疾病好像越來越多,而且危害也是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大。這其中可能有這幾種原因。一是人類不斷侵佔野生動物領地。隨著人類發展步伐的加快,人類已經越來越多地侵佔了野生動物們的領地,而在人類侵佔野生動物領地的同時,野生動物也將其所攜帶的病菌傳染給人類,並形成「人畜共患」疾病。而且,這種「人畜共患」疾病會隨著人類侵犯野生動物領地擴大而擴大。二是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喪生在人類的口下。現在,很多人喜歡吃「野味」,而且在有些地方,只要是「野味」,好像是無所不能吃的。殊不知,不少從深山老林中捕捉到的野生動物,身體中很有可能潛藏有不知名的病毒,一旦誤食含有病毒的「野味」,很有可能導致新的傳染病流行。三是一些飼養寵物的人和寵物「親密無間」。不管是什麼寵物,物體內潛藏有各種病毒和有害的細菌,這些病毒或者細菌可以通過和人體的密切接觸,如親吻、撫摸、共寢等傳播給人類。
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發生,最根本的是要野生動物們有自己的屬地,人類不要輕易侵犯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同時,不要將野生動物吃盡殺絕,人和動物也要和諧相處。另外,講究衛生、和動物「親密有間」等,也是防範「人畜共患」疾病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