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中醫醫院骨科成功應用3D列印技術完成高難度 腫瘤關節翻修術

2020-12-03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陳麗羽 通訊員 劉元濤 臨沂報導

近日,臨沂市中醫醫院骨二關節骨科在副院長何勇帶領下,利用3D列印技術個性化定製假體,成功為一例腫瘤髖關節術後近10年鬆動脫位的患者實施了關節翻修術。

患者邢某,2012年因右股骨近端軟骨肉瘤於臨沂市中醫醫院行右髖關節腫瘤假體置換術,2017年患者出現右髖疼痛,拍片示右髖髖臼假體鬆動,當時建議手術翻修治療,患者拒絕。2020年,患者因疼痛加重,行動不利就診,給予拍片及CT掃描,發現右下肢體短縮5cm,髖臼假體鬆動脫位,且髖臼周圍骨質缺損嚴重,必須手術翻修。但常規假體不能滿足髖臼翻修要求,手術難度極大。

初次置換術後

入院術前DR片

雙下肢全長正位

經過對患者病史的詳細了解,何院長和骨二科全體醫師對患者的CT數據、實際情況仔細分析,在進行多輪方案研討後,決定通過利用3D列印技術,定製個體化假體來解決這個難題。

3D列印試模

個性化假體的製作過程較為複雜,首先利用醫院雙源CT對患者髖臼進行掃描檢查,通過3D重建精確掌握髖臼周圍骨質缺損情況,同時將CT數據傳輸至3D製作中心,經多次設計、調試,最終製作出最適合的假體。

3D列印假體

何院長帶領骨二科手術團隊成功實施了這例腫瘤關節翻修手術,手術歷時一個半小時,順利為患者植入3D列印個性化假體,術後患者病情穩定,右髖關節活動正常,肢體長度基本恢復。

翻修術後DR

3D列印技術在巨大骨缺損有兩方面優勢:一是可以個體化定製精準匹配的內植物;二是內植物加工成微孔結構以供骨組織長入,使內植物與相鄰骨骼有良好融合。

臨沂市中醫醫院骨二科率先應用3D列印技術完成高難度腫瘤關節翻修手術,解決了髖關節翻修手術中巨大骨缺損的技術難題,填補了臨沂市在該項領域的空白,標誌著臨沂市中醫醫院關節翻修手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相關焦點

  • 臨沂市中醫醫院應用3D列印技術完成腫瘤關節翻修術
    近日,臨沂市中醫醫院骨二關節骨科在副院長何勇帶領下,利用3D列印技術個性化定製假體,成功為一例腫瘤髖關節術後近10年鬆動脫位的患者實施了關節翻修術。解決了髖關節翻修手術中巨大骨缺損的技術難題,填補了臨沂市在該項領域的空白。
  • 萊州市中醫醫院成功完成首例3D列印骨科手術
    來源:萊州市中醫醫院近期,萊州市中醫醫院骨傷一科團隊成功完成一例3D列印骨科手術,3D列印精準醫學首次實踐應用,標誌著正式進入3D列印精準醫學時代,這在骨科發展道路上具有裡程碑意義,也必將在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重建髖關節+3D列印 南京同仁醫院完成關節外科金字塔頂尖難度水平手術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花婷)得益於現代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十分普遍也極大改進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73歲的安徽張大娘對於自己因為股骨頭壞死置換的髖關節卻很是苦惱。南京同仁醫院骨科主任孫文建為其接診。考慮到張大娘年事已高,關節假體已經鬆動、移位,無法下地走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必須重新進行手術。因此,孫文建主任及其團隊決定為她實施右側全髖關節翻修術。
  • 江蘇雲仟佰3D列印髖關節助力關節外科應用高難度關節置換手術
    近日,江蘇雲仟佰(上海交通大學MESEA數字醫療技術聯合研發中心)3D列印技術輔助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應用於關節外科,成功為一例雙側 CroweⅣ型發育性髖臼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isa of the hips,DDH)患者完成高難度全髖關節置換術
  • 重建髖關節+3D列印 南京同仁醫院完成關節外科金字塔頂尖難度水平...
    即便是拄上雙拐,她走起路來依然很困難,穿襪子、穿鞋這些最簡單的事,自己都沒法完成。「太疼了,疼的渾身發抖。」張大娘今年實在忍受不了疼痛和不便,來到南京同仁醫院就診。南京同仁醫院骨科主任孫文建為其接診。考慮到張大娘年事已高,關節假體已經鬆動、移位,無法下地走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必須重新進行手術。因此,孫文建主任及其團隊決定為她實施右側全髖關節翻修術。
  • 九江市中醫醫院運用3D列印技術實現骨科手術私人定製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以3D列印技術為基礎的骨科醫療器械開始在人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個性化定製醫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日,九江市中醫醫院骨傷一科成功完成一例右三踝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目前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 撫州六院自主完成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翻修術
    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胡彪良報導:近日,撫州六院骨科在科主任李繼鋒的帶領下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翻修手術,該手術是繼開展成人發育性髖關節不良等複雜性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以來,再次突破人工關節置換頂尖技術的一項高難度手術。
  • 3D列印技術在脊柱腫瘤和脊柱矯形中的應用
    且在骨科治療方面有著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中心關節外科脊柱組以王浩主任為團隊的醫療團隊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也將3D列印植入假體運用於實踐,成為新疆首家應用3D列印植入物治療脊柱腫瘤和脊柱矯形的科室。
  • 哈醫大一院完成我省首例金屬3D列印三翼髖臼假體全髖關節翻修術
    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一病房3D列印團隊,應用3D列印技術,通過術前列印骨骼模型進行模擬假體安裝,成功為一名70歲,全髖關節置換術後15年,髖臼骨缺損巨大,髖臼上部坐骨、髂骨存在巨大空洞型缺損的患者實施了我省首例金屬3D列印三翼髖臼假體(Triflange)+股骨柄假體髖關節翻修術,為患者更換了一個新的
  • 重建髖關節+3D列印 他們完成關節外科金字塔頂尖難度水平手術
    交匯點訊 得益於現代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十分普遍也極大改進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73歲的安徽張大娘對於自己因為股骨頭壞死置換的髖關節一肚子話想說。原來,12年前張大娘因股骨頭壞死在當地一家醫院進行了「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一例高難度全髖關節翻修術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葉安勇報導:近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醫院關節中心黃江主任醫師團隊完成一例高難度全髖關節翻修術,11月1日,患者術後複查及功能鍛鍊恢復良好,順利出院。該翻修手術的成功,標誌著醫院關節外科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撫州六院自主完成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翻修術(圖)
    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胡彪良報導:近日,撫州六院骨科在科主任李繼鋒的帶領下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骨水泥型全髖關節翻修手術,該手術是繼開展成人發育性髖關節不良等複雜性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以來,再次突破人工關節置換頂尖技術的一項高難度手術。
  • 骨科名醫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全髖關節翻修術
    骨科程康教授檢查後初步診斷為:代先生患有左側股骨頭缺血壞死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假體鬆動、髖臼缺損、右側股骨頭缺血壞死、多段胸腰椎陳舊性壓縮性骨折和雙側多支肋骨陳舊性骨折等疾病。經骨科醫生會診討論並進行一系列術前準備後,程康教授決定於9日對代先生進行左髖關節翻修術+自體取骨及同種體骨混合植骨術。
  • 「3D」列印強助力 高難度手術精準完成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3D列印技術已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在醫學上,通過3D列印技術的輔助,已可實現治療的精準性和前瞻性。10月13日,金華廣福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汪立平帶領科室團隊在3D列印技術的輔助下,又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難度肩胛骨次全切除術。
  • 強直患者「竹節樣」頸椎骨折,3D列印輔助完成高難度手術
    祈福醫院骨科中心團隊在先進的3D列印技術的輔助下,精準復位、固定,成功完成高難度手術。術後第4天,患者便恢復行走,目前康復良好。一切準備就序後,劉鋮、李燕南帶領骨科團隊為陳先生進行了頸後路椎弓根螺釘復位內固定術,藉助導向模板的精準定位、定向,手術不到2個小時便順利完成。
  • 華西醫院骨科屠重棋教授:3D列印與工匠精神
    作為這項技術在國內骨科應用的重要探索者和發展見證者,屠教授最不希望看到這項對患者極有價值的新技術淪為概念炒作,更不希望手術者不親自參與「假體設計、製造、驗收、手術、隨訪評估」等流程而就將3D產品用於臨床。在全球3D列印高地,屠重棋教授如何看待3D列印在骨科應用的前景與瓶頸?
  • 對3D列印技術的原理及其在骨科的應用發展進行概述
    本文旨在對3D列印技術的原理及其在骨科的應用進行概述,並對其在未來的發展提出展望。目的是加深臨床醫生對3D列印技術的理解,同時也有利於其臨床轉化,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一、什麼是3D列印技術 3D列印技術又稱為"快速原型技術(rapid prototyping)"或"增材製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
  • 九江市中醫醫院:3D列印技術引領數字骨科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 記者 施明亮 通訊員 胡敏)自七月初在全市骨傷科領域率先實施3D數字列印手術後,市中醫醫院加大了這一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目前,已在骨傷科、腦病科等領域實施3D數字列印手術30多例。
  • 濰坊市人民醫院3D列印技術助力人工膝關節翻修術
    近日,濰坊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二區成功為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假體鬆動患者,運用3D列印技術定製術前模型,實施了精準醫療下的人工全膝關節翻修術。  人工全膝關節翻修術是指膝關節實施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因各種原因出現鬆動、磨損、感染等改變,需再次手術進行膝關節翻修手術。
  • 劉忠軍:3D列印在骨科應用的開拓者
    項目的完成單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大學從2010年起就開始深入合作,共同開發了基於金屬3D列印(EBM)技術、具有完全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革新性理念與國際先進水平的鈦合金金屬骨小梁(TTM)系列骨科植入式醫療器械,並在多孔型金屬骨植入材料、骨組織界面整合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同時著力推進我國3D列印醫療應用的全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