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前,47歲的鄧女士在中山市人民醫院複查彩超時發現,身體左側乳房有3個腫物。考慮患者乳腺腫物較小,良性可能性大,中山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黃志華建議採用超聲引導下左乳腫物微創切除術,切除腫物。
然而,數天後,病理報告卻讓鄧女士遭受晴天霹靂。原本,考慮的良性腫物,結果卻呈現出惡性,鄧女士被確診患有乳腺癌。一般而言,乳腺癌手術需要切除3個腫物,且在不同象限(地方),強行乳腺癌保乳術,可能會導致乳房嚴重變形,影響外觀。
讓鄧女士憂心的問題來了:得了乳腺癌會失去乳房嗎?對於一向愛美、對美好生活充滿期待的鄧女士來說,失去乳房是巨大的打擊。
近日,中山市人民醫院乳腺外科醫療團隊為鄧女士完成的中山市首例超高難度乳房重建手術——保留乳頭乳暈複合體加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加游離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乳房重建術(下稱「DIEP」),為鄧女士往後的生活帶來了希望。
游離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乳房重建術(下稱「DIEP」)
中山市首例:
10小時手術實現乳房重造
為了保全患者完好的乳房,中山市人民醫院乳腺中心主任凌飛海及醫療團隊開始了一系列的研究、深入的討論。隨後,他們發現,鄧女士腹部脂肪組織豐富,可提供的自體組織容量大。切除多餘腹部組織,能更好地達到乳房外形重建,同時使得腹部更為平坦美觀,疤痕也可以比較隱密。
在討論後,醫療團隊決定為患者施行腹壁下動脈游離皮瓣乳房一期重建術,該手術屬於中山市首例,能在高難度乳腺癌手術後,幫助患者實現乳房完好重造。
但這個手術存在不少的難點。凌飛海表示,尤其是需要準確找到並分離出直徑只有2~3mm的腹壁下血管,並將腹壁下血管與胸廓內的血管進行吻合,讓移植的組織能夠存活。
這些需要分離、吻合的血管只有「米線」一般粗細,對醫生而言,這樣的顯微外科操作是重大考驗。由於手術難度極高,凌主任特邀廣東省著名乳房重建手術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逸仙乳腺腫瘤醫院、李順榮教授及朱李玲教授前來指導。
9月26日,由教授李順榮、教授朱李玲、中山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黃志華主刀,腺外科團隊、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的緊密合作下,成功開展了中山市首例腹壁下動脈游離皮瓣乳房一期重建手術。
將腹部的皮膚連脂肪重新連接血管,替代切下的患病乳房
手術期間,因鄧女士腹部有手術疤痕黏連,血管條件差,醫生團隊們經歷了6次反覆血管吻合後,驚險的手術經歷經近10小時後取得了圓滿成功。鄧女士不僅切除了病灶,保留了左側乳腺的乳頭乳暈等中心結構,還完美地重建了與原來相差無幾的乳房。
術後,醫生多次利用彩超觀察皮瓣血運情況,均提示轉移皮瓣血運良好。鄧女士恢復良好,3天即下床活動,對日後運動的影響很小,手術效果也令她十分滿意。出院當天,她拉著凌醫生的手,連聲道謝。
女性癌症發病首位:
乳腺癌一定要「一刀切」嗎?
乳腺癌是最為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2019年中國最新癌症報告》顯示,乳腺癌居女性發病的首位,每年發病約30.4萬人。
《中山市2018年惡性腫瘤報告》顯示,中山市2015年女性發病前 10 位惡性腫瘤依次是肺、乳腺、宮 體、結腸、甲狀腺、宮頸、肝、腦及神經系統、鼻咽和直腸等部位惡性腫瘤。20-39歲、40-59歲女性以乳腺癌為高發疾病。
迄今為止,手術切除癌腫仍是乳腺癌臨床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儘管保乳手術已得到較大推廣。但由於患者的主觀及客觀原因,在我國約70%以上的乳腺癌病人仍然接受了全乳房切除手術。乳房缺失給病人帶來心理創傷,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及家庭和諧。
在過去,傳統「一刀切」,即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是首選。隨著保乳手術的開展,患者的乳房得以保留,能在療效相當的基礎上兼顧功能和外型。仍有部分患者因為就診較晚,或多灶性病變、特殊類型比如瀰漫鈣化等原因,不能選擇保乳手術。對於這些患者來說,是不是只能忍受乳房缺失帶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呢?
乳腺癌手術不一定選用傳統的「一刀切」
中山市人民醫院乳腺中心專家表示,即使患者不符合保乳要求,一樣可以再重新造回來。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矽膠隆胸手術外,還有更高難度、更複雜的手術,那就是利用自身皮膚脂肪組織重建乳房。
近年來,儘管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已經受到臨床醫師的廣泛關注,但國內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的比例仍然不高。其實,「DIEP」是一種術後併發症較少的手術,適應症廣泛,是目前乳腺癌乳房重建的優選技術。但該技術集中在一線城市的大型乳腺中心,目前該手術的病例例數較少,全國開展並不廣泛,中山市此前從未開展過該手術。
中山市人民醫院乳腺中心專家提出,這一手術的特點是既能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手術後又能讓再造乳房的形態保持,它不會推遲輔助的放療和化療,也不會增加局部的復發,並減少二次住院的時間與費用。
通俗地講,該手術就是將腹部的皮膚連脂肪重新連接血管,替代切下的患病乳房。該手術優勢主要為腹部組織量大,重建乳房的大小調節度較好,術後雙側乳房更對稱,外形自然,還有利於減除腹部脂肪。
對於不幸罹患乳腺癌、不得不施行乳房切除的女性來說,乳房是她們心中無可奈何的痛。如何既保留住女性自信象徵的乳房,又能確實地切除腫瘤,減少轉移和復發,這成為乳腺癌患者心中最為關注的焦點。
【南方日報記者】曾豔春
【通訊員】林茹珠 唐柳青
【作者】 曾豔春
醫聊所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