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期,身體抵抗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都比較薄弱,如何選擇合適的保險成為了一些父母很頭疼的事情。
特別是在投保過程中,遠慮君經常遇到兩類父母,對兒童保險的理解實在欠妥:
第一類:覺得隨便買點就好了,反正都是小孩子;第二類: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最全的保險都給孩子配上要知道,保險是一種無形的商品,購買之後很長時間內都無法感知到產品的好壞,花錢多的不見得就是最好的。今天遠慮君就給大家講一講兒童保險配置的核心思路。主要內容如下:
兒童投保4大誤區兒童科學投保順序孩子生過病,如何投保?不同預算、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保障方案
一、給孩子買保險,這些誤區要避免
當你急於把最好的給孩子時,不知不覺就會陷入以下誤區:
誤區1、先給孩子買,大人卻裸奔
遠慮君見過太多家長給孩子買了一大堆保險,從頭武裝到腳,自己卻什麼保險也不買,幾乎就是在「裸奔」。
比如,一個很普通的工薪家庭,每年給孩子交近1萬的保費,僅這一項就佔了過多的家庭預算,等到大人想給自己買時,才發現根本沒剩多少錢了…
其實對於一個家庭來講,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一旦父母倒下,不僅孩子的正常生活不能維持,整個家庭也將遭受巨大打擊。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大人,後小孩。推薦閱讀:《投保前的5大原則》
誤區2、返還類保險就是好
「能返錢嗎」,是大多數家長在買保險時最關心的問題。要知道,大部分人的預算是有限的,有錢返的同時,往往就會逼不得已地降低保額。
返還型保險的本質就是保險公司多收取一部分保費去投資獲利,滿期時如果被保險人仍生存的話,便會返還所交總保費和一定的利息。但由於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都不高,返本型保險到期返還保費,看似划算,但從收益的角度講,我們是完全佔不到保險公司的便宜,而且還會大大增加交費壓力。
大家千萬要記住,保險姓「保」,最需要保的就是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失。建議閱讀《返還型重疾險》、《一文避開保險99%的坑》。
誤區3、過分追求終身型產品
遠慮君一直強調,買保險是一個動態配置的過程,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沒必要一次到位,尤其是給孩子買保險。
孩子的人生才剛剛起步,以後完全有機會買更好的產品,預算不足,只需重點為其成人過程中提供充足的保障就可以了,等孩子成年後再自行補充。
如果預算充足,也可給孩子一次性配置到位,畢竟,一旦得過輕症/重疾後就再難買保險了。
誤區4、用保險做理財
理財歸理財,保障歸保障,一旦混淆,便會顧此失彼。但遺憾的是,國人都喜歡儲蓄,買保險也是傾向於優先選購帶有理財性質的保險。
其實,理財類保險幾乎是沒有核心風險保障的,一旦罹患重疾,不會像重疾險那樣賠付幾十萬。所以,對於普通工薪家庭,相比投資收益,預防疾病、意外風險,明顯更為重要。
二、不想白花冤枉錢,這樣投保最合理
給孩子買保險,初衷都是希望即使在孩子不幸生病或發生意外的情況下,作為家長,可以不用為錢擔心,可以放心地去選擇最好、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所以想把錢花對,想把保障買足,大家就得掌握這些要點:
少兒醫保是基礎投保順序要科學預算分配需合理
1、少兒醫保是基礎
在之前的文章中,遠慮君多次灌輸一個觀念:一個保障齊全的兒童保險方案,應該包括少兒醫保、意外險、重疾險以及醫療險。其中,醫保作為國家福利性政策,具有「低水平、廣覆蓋」的特點,無論哪個群體,醫保都是第一位的。
因為,醫保有很多優勢,以少兒醫保為例:
①保費很便宜:投保金額一般在200元左右,其中國家還會補貼40%-60%,大部分家庭都負擔得起。②投保限制少:不會因為孩子的健康狀況而被拒保,哪怕有病史或先天、遺傳性疾病,都可以獲得長期而穩定的保障。③可報銷疾病類門診費用:寶寶的抵抗力差,可能會經常出現咳嗽、發燒等小問題,會造成不少經濟負擔,少兒醫保可以報銷門診醫療費。
有了醫保之後,再去買商保,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最全面的保障孩子。推薦閱讀:《父母必須要懂的少兒醫保,一文講清!》
2、重疾險早買早好
兒童重疾險必須買,越早越好。因為一旦發生重疾,對整個家庭財務的打擊是最大的。如何選購重疾險呢,這裡要注意兩點。
注意1:重疾保額一定要足
(少兒重疾治療康復費用一覽)
從原則上說,孩子的重疾險,保額至少要覆蓋常見重疾的治療、康復、護理費用,最好還能覆蓋父母中收入較低者的年收入,因為要考慮到父母辭職或請假照顧孩子的誤工費、收入損失等。
以少兒常見重疾白血病為例,其治療費用一般30-100萬,治療周期一般2~3年;假如父母中年收入較低者是10萬左右,那麼孩子的重疾險保額至少40-50萬;如果預算允許,可以買到50-100萬;想給孩子更長久的保障,還可以考慮保到 70 歲,或者保終身的重疾險。
但大多數普通家庭,預算不是很多,建議選擇保30年的定期重疾險。
注意2:要重視少兒高發重疾
我們知道,保監會統一規範的25種重大疾病的理賠率佔到了重疾險的9成以上。
但是,兒童期的高發病種和成人是不同的,比如常見的有腦膜炎、白血病、重症手足口病、嚴重川崎病、嚴重幼年型類風溼關節炎等。所以,我們挑選產品時,一定要關注是否包含高發的少兒特定疾病。
3、意外險必不可少
小孩活蹦亂跳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弱,所以,意外險是必不可少的。
意外險一般包含3大保障責任: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但國家對未成年人的身故責任有明確限制:
0-9周歲:不能超過20萬;10-17周歲:不能超過50萬。
另外,小孩沒有家庭經濟責任,所以不必太在意身故保額的高低,重點應關注意外險中的意外醫療部分,判斷標準如下:1-3萬的意外醫療報銷、不限社保用藥範圍限制,100%報銷的更好;免賠額越低的越好。
關於具體產品的選擇,建議閱讀《兒童意外險》。
4、百萬醫療是標配
一般來說,給孩子買醫療險主要有兩種:小額醫療、百萬醫療。
無論是哪種醫療險,都有一定的不足,不過保險主要是保障無法承受的風險,小病小災自己完全可以承受,或者通過醫保也能報銷。
如果預算充足,建議優先考慮抗風險能力更高的百萬醫療險。
5、關於門診險、學平險、專項險、教育金
多數家長在給孩子買保險時,很容易被誇大的高收益所吸引而買錯;另外,每天也有不少的家長諮詢遠慮君,學平險、門診險、白血病險等保險,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買。
我們的建議是:視乎情況而定。
6、小孩的保費控制在多少?
家庭總保費的支出,之前說過,應控制在年收入的10%左右,對應的保額做到年收入的10倍。而小孩的保費支出,建議不超過家庭總預算的三分之一,要是經濟緊張,這一比例還可進一步壓縮。
但是若父母預算充足,多花也沒問題,前提是在方向正確的情況下。
三、孩子生過病,如何投保?
一般情況下,孩子出生滿28天就可以投保。這裡要注意不能帶病投保,身體有異常的話可能被保險公司加費承保或者直接拒保,比如以下幾種情況:
不過現在很多產品都有智能核保功能,很多對健康告知不太確定的家長,不妨試下智能核保,或者多家投保、核保,從中選擇最優的承保條件,買起來會更安心。
遠慮君說
作為家長,把最好的給孩子,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但是遠慮君想再多說一句:不管是買保險,還是其他事物,我們真正要做的是給孩子需要的,適合的;而不是我們理所當然認為的。了解越多,才能越專業而不盲從。希望每個孩子都有一份優質實用的保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