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泰國旅遊回來,卻出現高燒不退,全身起紅疹的情況,一查竟是登革熱。記者昨日從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內科了解,經過3天的治療,患者已經退燒,皮疹好轉,症狀穩定,有望於近期出院。這也是今年來溫州市區出現的首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半個月前,市區人小雪(化名)和家人一同前往泰國旅遊,當地天氣炎熱而且蚊蟲較多。回到溫州後,小雪開始發燒,體溫持續在39℃以上,連續三天也沒見好轉,全身還起了皮疹。上周五,小雪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溫醫大附二院感染內科就診。
據接診醫生、感染內科主任金玲湘介紹,患者就診時發燒、眼睛發紅、胸前皮膚紅腫。通過血常規和肝功能檢查,發現血小板下降、肝功能輕度損害。經詢問,患者說自己剛從泰國旅遊回來。於是,醫生立即採集患者的血液送到溫州市疾控中心檢測,最終確診為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蟲媒傳染病。」金玲湘說,登革熱廣泛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國家和地區,如東南亞、太平洋島嶼等,每年7-9月高發。目前,溫州發現的登革熱病例,都是來自國外流行區的輸入性病例,未發現本地感染病例。
在感染科病房裡,醫生為小雪的病床上特別掛起了蚊帳。金玲湘解釋,患上登革熱5天內,患者具有傳染性,如果伊蚊叮咬了登革熱病人或者隱形感染者,約10天後,這隻伊蚊再次叮咬他人,就會傳染病毒。不過,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並不會傳染。「對於登革熱,只有截斷伊蚊傳播途徑,才能真正避免病毒二次傳播,蚊帳、紗窗就成了最好的隔離方式。」
不過,感染登革熱後也不用恐慌。醫生說,這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多數人感染後發病屬於普通型,經過休息和對症治療,一般7-10天就會好轉。醫生提醒,從東南亞等地旅遊回來3周內,出現發熱、紅疹、渾身酸痛等症狀,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一旦疑似或確診,必須即刻防蚊隔離,防止傳播。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孫餘丹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