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協議引發內閣辭職潮,英國「蕭牆之禍」威脅脫歐進程

2020-12-22 澎湃新聞

脫歐協議引發內閣辭職潮,英國「蕭牆之禍」威脅脫歐進程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邊靜

2018-11-16 08:27 來源:澎湃新聞

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拉布(Dominic Raab)宣布辭職。視覺中國 資料

14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已得到內閣支持的講話言猶在耳,到15日內閣便出現一波辭職潮,英國脫歐事務部部長、北愛爾蘭事務部部長、工作與養老金大臣、脫歐部事務部次長以及國會私人秘書相繼辭職,以此表示對這份脫歐協議草案的不滿。

自2016年起,脫歐始終就是歐洲與世界各國的熱點話題之一。從2016年6月23日脫歐公投至今,英國以及歐盟對脫歐方案存在顯著意見分歧,談判過程波折不斷,令人深思。本月13日英國與歐盟終於達成脫歐協議草案,可謂是邁出了英國脫歐的關鍵一步。豈料英國內閣的辭職潮又使脫歐的前景增添了更大的變數。而這份脫歐協議草案能否在英國議會通過也令人難以樂觀。距離2019年3月29日英國正式脫歐還有數月的時間,但英國政局的動蕩似乎已預示了脫歐的最後衝刺仍然荊棘載途。

草案看點

就草案來看,長達585頁的草案包含下列方面:

1.將避免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重新出現硬邊界;

2.英國將確保「公平競爭」,保持歐盟關於環境標準,勞工權利,國家援助,以及某些稅收的規則;

3.英國將支付390億英鎊的分手費;

4.320萬生活在英國的歐盟公民以及100萬生活在歐盟的英國公民將保留現有權利。

簡言之,現有制度大多保存。據報導為了使11月底前讓歐洲理事會順利召開特別會議,這份協議草案及時出臺。

反對派指出,這份草案對許多問題並沒有做出對英國有利的建議,並表示抵制。可以預見今後英國在移民、醫療、金融、安全、農業、教育、旅行等諸多領域,仍會有很多不明確性。但不可否認,英國社會長久以來形成的制衡能力對解決某些技術層面的問題是有效的。

主要困難

相較於上面這些困難,英國國內分歧和黨派內部問題才是對英國順利脫歐更嚴重的威脅。

一是國內分歧繼續加大。

在2016年6月23日的全民公投中,51.89%的公民支持脫歐, 48.11% 支持留歐。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壓倒性的對比。此後,英國的留歐派不斷遊說,來自歐盟的各種壓力也在不斷增強,英國公民更是持續受到隱形威脅, 例如脫歐之後蔬菜要漲價,英國人民最愛之一的巧克力也會面臨價格增高等,緊張的氛圍持續增強。筆者自己經常讀到英國各個媒體的預測,某物品面臨脫銷,某物品在歐洲將會比在英國便宜之類。甚至英國人民非常關注的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 NHS)也不斷被用來做話題。這種氛圍使得公投之後英國社會的分裂狀態持續發展。脫歐派與留歐派的鬥爭不斷, 在2018年10月20日甚至在出現一場要求二次公投的大遊行,據報導有70萬人參加。

儘管留歐派要求的二次公投未能達成目的,可以想像,這種鬥爭將會長期存在。 而從目前已經得知的草案內容來看,這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主要問題並未得到有效解決。英國社會將面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內部分歧。

二是黨派領導能力不足。

近三十年來英國社會長期存在的「職業政治家」現象,依筆者觀察,實際上這在很多方面極大程度地削弱了各黨派領導人的領導能力,因為這些政黨領導人往往缺乏真正第一線的職業與生活經驗。政黨為了爭取選票,向選民給出了各種不現實的許諾,很多其實並不能兌現。因此相關黨派也失去了民心,從而繼續激化了公民對政黨的不信任感。2017年的提前大選結果反映了這一現象。

就黨派內部來說,缺乏強有力的核心人物也是一個巨大問題。現在,這個問題的負面效應更是明顯。特雷莎·梅作為卡梅隆時期內政部長的業績並不顯眼,移民問題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其能力已經不斷地被民眾質疑。在脫歐談判中她缺乏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所需的強有力的執行力,也不斷被英國民眾詬病。在2017年6月的提前大選中,保守黨未能取得過半議席,不得不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組建聯合政府,也使得她失去一些內部支持。如今保守黨內部更是爭議不斷,此次內閣辭職潮發生後,更是傳出了保守黨議員呼籲罷免特雷莎·梅的聲音。

這份脫歐協議草案已經被反對者稱為「對選民的背叛」,可以預見,英國社會的分裂和保守黨內部的「蕭牆之禍」將使這一場艱難的脫歐「離婚」大秀還會有更多風波出現。

(作者系格林威治大學法學院教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脫歐,英國,歐盟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英皇金融:英國內閣辭職與「無協議脫歐」受阻有何關係
    英皇金融國際力爭成為中國內地一流的貴金屬交易服務商,本著第一時間傳遞最新、最熱、最專業市場分析報告原則,接下來將帶大家一起看看英國現在又發生了什麼新動態。在英皇金融國際的觀察下發現,和「嘴炮」川普相比,英國右派首相詹森除了發了一口好聽的英式英語,應該就沒啥不同了。自上任以來,其做事風格,不斷增加的辭職內閣人員人數,簡直就是複製粘貼。
  • 英國無協議脫歐僅剩百日 無協議脫歐是什麼意思 英國無協議退歐後果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報導,英國脫歐已進入倒計時100天,為儘量減小英國無協議脫歐給歐洲帶來的影響,歐盟委員會已公布部分對應措施,涉及運輸和海關,數據保護、氣候政策以及金融產品等領域。與此同時,英國準備撥款20億英鎊,並調派3500名軍人待命,協助處理無協議脫歐可能產生的狀況。
  • 英媒:特雷莎梅擬提議正式排除無協議脫歐
    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6日,為避免議員倒戈,擾亂脫歐進程,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將正式提議,排除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目前,隨著脫歐期限的一天天臨近,特蕾莎梅仍致力於修改現有的脫歐協議,以爭取通過議會表決。
  • 成也脫歐敗也脫歐!德蕾莎·梅伊宣布辭職日期,恐成英國史上任期最短...
    當地時間24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在與「1922委員會」主席布雷迪會面後宣布,將於6月7日辭去黨首職位,並於6月10日開始的一周開啟保守黨領導權爭奪戰,在新任黨魁選出後,她將卸任首相一職。英國原定3月29日正式「脫歐」,但由於「脫歐」協議連續四次遭到議會下院否決,「脫歐」進程陷入停滯。
  • 特雷莎梅脫歐協議新法案遭反對 或今日宣布辭職
    中新網5月24日電 綜合報導,英國脫歐至今懸而未決,首相特雷莎梅21日提出的新脫歐草案令內閣不滿,黨內要求特雷莎梅辭職的呼聲越來越高。《泰晤士報》報導,特雷莎梅24日會與「1922委員會」主席布雷迪討論去留,她最快可能在會後宣布辭職。
  • 脫歐協議草案獲英國內閣批准,還須闖過本國和歐洲兩大議會關
    視覺中國 圖久拖不決的脫歐進程終於迎來了解決的曙光,但英國首相梅與歐盟剛剛達成的脫歐協議文本草案在14日下午艱難地被內閣通過後,還將面臨歐盟特別峰會和英國議會的考驗。11月13日,英國首相辦公室發布聲明,稱英國政府與歐盟在當日已就脫歐協議文本草案形成共識。14日,草案內容被正式公布。
  • 囤貨潮正席捲英國 「無協議脫歐」將至?
    囤貨潮正席捲英國 「無協議脫歐」將至?英國「脫歐」過渡期定於今年12月31日截止,英歐就未來關係的談判懸而未決。「無協議脫歐」的前景似乎越來越近,英國多家超市忙著囤積食品和其他商品。藥品和醫療器械供應商更要為應對新冠疫情做足準備。英國今年1月31日「脫歐」,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英歐3月啟動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期待在過渡期內達成協議。
  • 英國議會否決「無協議脫歐」 外界猜測內閣可能試圖迫使梅下臺
    圖片來源:攝圖網據《紐約時報》消息,在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提出的脫歐計劃兩次遭到英國議會否決後,周三,英國議會再次挑戰了她的權威——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反對在任何情況下「無協議脫歐」。在美上市的iShares安碩MSCI英國ETF上漲1.3%。外界猜測:內閣可能會試圖迫使梅下臺周三美股收盤後半小時,英鎊兌美元最高觸及1.3381,日內漲幅擴大至2.3%或超300點。路透調查顯示,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英鎊將立刻從當前價位跌至1.20美元。但多數受訪分析師預期,雙方最終能達成自由貿易協議。
  • 女王批准脫歐協議!然而脫歐在即,美國卻威脅英國要搞貿易戰?
    要聞 女王批准脫歐協議!然而脫歐在即,美國卻威脅英國要搞貿易戰? 2020年1月24日 06:42:15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英倫房產圈」。就在剛剛過去的1月22日,英國脫歐協議法案(WAB)順利通過了英國上下兩個議會的全部流程。而23日,女王親自批准了該法案的生效。
  • 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 4年分手大戲迎來"大結局"
    在歷經4年多談判,換了3任首相之後,英國與歐盟之間藕斷絲連的關係終於被釐清了。英國和歐盟經過10個月的緊張談判後,終於傳來新消息。據多家外媒當地時間23日消息,英國與歐盟距離達成「脫歐後協定(Post-Brexit Deal)」僅差一步之遙。
  • 脫歐大臣再換引連鎖反應 英國脫歐「權力遊戲」如何收場?
    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導 外媒稱,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6日提拔副衛生大臣、疑歐人士史蒂芬·巴克利出任新的脫歐事務大臣。據法新社11月16日報導,巴克利是出任該職、監管英國退出歐盟事務的第三人。他的兩位前任多米尼克·拉布和戴維·戴維斯都因抗議梅的看法而辭職。
  • 撕裂英國政壇和社會 英國「脫歐」大事記
    【「黑天鵝」飛出】  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脫歐」舉行公民投票。52%的民眾贊成、48%反對,「脫歐」選項過關,成為當年震動世界的一大「黑天鵝」事件。時任首相、保守黨黨魁戴維·卡梅倫支持英國留在歐盟,但主張交由公投決定,因而黯然辭職。  同年7月13日,原內政大臣特雷莎·梅出任首相。
  • 歐盟英國就北愛爾蘭問題達成協議,但「脫歐」僵局仍未打破
    中新社12月8日報導,歐盟—英國聯合委員會8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就英國「脫歐」一大難題北愛爾蘭問題達成協議,據此英國將撤回引發歐盟強烈不滿的涉北愛爾蘭法案條款,仍以歐英「脫歐」協議為準處理北愛爾蘭問題。 聲明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謝夫喬維奇與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戈夫7日舉行會晤,確認歐英就北愛爾蘭問題達成原則性協議。
  • 英國脫歐愛爾蘭邊境問題爭議再起
    」,英國保守黨脫歐派領袖雅各布·裡斯-莫格(Jacob Rees-Mogg)日前發表的這一主張,近日來引發英國政界新一輪爭議。這位英國保守黨內脫歐運動領袖表示,非常關注愛爾蘭邊境問題,認為邊境檢查將充分保障進入英國方式不會出現管理漏洞,以防止暴力、恐襲等事件的發生。  英國北愛爾蘭與愛爾蘭邊境目前處於自由通行狀態。英國脫歐後的邊境管理問題,一直是英國與歐盟在脫歐談判進程中最為棘手、懸而未決的難題之一。
  • 英國新首相豪賭:要麼脫歐,要麼滅亡
    硬脫歐,準時脫歐,有沒有協議都要脫歐,都是詹森爭奪相位時的口號。但他還沒當上首相,英國內閣已經颳起了一陣「離職潮」,教育大臣安妮·米爾頓、大法官兼司法大臣大衛·高克、外交國務大臣艾倫·鄧肯在內,多位內閣成員主動請辭。安妮·米爾頓甚至在一封寫給前首相德蕾莎·梅伊的信中明確表示,對英國不達成協議就脫歐「感到非常擔憂」。
  • 「脫歐」僵局、政治博弈與英國政治轉型
    跌宕起伏的英國「脫歐」進程已走過兩年半時間。2018年11月25日,英歐雙方就「脫歐」協議達成了一致。然而,該協議只給英國有序「脫歐」帶來短暫的希望。很快英國更加激烈的國內政治博弈令「脫歐」進程再度陷入僵局。
  • 每經專訪英國內閣前首席經濟學家波特斯:「無協議脫歐」 十年內或...
    每經專訪英國內閣前首席經濟學家波特斯:「無協議脫歐」 十年內或致英國GDP萎縮8%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
  • 新首相詹森強勢脫歐,將對英國經濟造成怎樣的衝擊?
    無協議脫歐對英國的負面衝擊3. 詹森就任首相對脫歐進程影響3.1 脫歐進程回顧3.2 內閣成員大換血,脫歐派主導3.3 詹森政策新主張,道阻且長正文1.脫歐問題。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之前,詹森曾就加入哪一派猶豫了很長時間。2017年在推特上發文「所有人在特蕾莎的領導下為了美好的脫歐(努力)「,但出任外交大臣後,他提倡強硬「脫歐」,反對特雷莎·梅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並以辭職表明立場。綜上,詹森政策反覆的態度已經延申到了脫歐問題中。
  • 從「脫歐」到「拖」歐:英國國內的政治邏輯
    儘管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盡力周旋,英國依然沒有在脫歐截止期限2019年3月29日完成脫歐進程。自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民眾以52%比48%選擇脫歐開始,到德蕾莎·梅伊經過議會授權,觸發《裡斯本條約》第50條,兩年多的時間內,脫歐進程變成了「拖」歐進程,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在英國下議院的投票中已經被否決了三次(分別是2019年1月15日432∶202;3月12日391∶242;3月29日344∶286)。
  • 英國「脫歐」面面觀
    歐洲一體化進程放緩  過去十年間,在內外因素衝擊下,歐洲一體化腳步明顯放緩。英國「脫歐」成功將會進一步減緩歐洲一體化進程。  德國總理默克爾稱「脫歐」給「德國和歐盟留下一道深深的傷口」。力圖扛起歐洲一體化大旗的法國總統馬克龍1月31日發出警告,稱英國「脫歐」是對歐盟的一次打擊,也是一個「歷史性警報」,應該激勵歐洲人建立一個更加強大而高效的歐盟,推進改革勢在必行。可見,「脫歐」對歐洲政治精英觸動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