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個問題如果問到你你會怎麼回答?

2021-01-13 掌財學堂

「媽媽,咱家有錢嗎?」「爸爸,咱家有多少錢啊?」「媽媽,壓歲錢我可以自己保管嗎?」

相信不少的家長肯定都被自己的孩子或多或少的提過這樣的問題。

馬上也快過年了,其實對很多小孩子來講,過年有那麼重要嗎?或許很重要,但重要的絕對不是因為過年這件事,更多的或許是因為【壓歲錢】吧!

就像我妹妹一樣,每逢過年的時候說白了就是為了壓歲錢,倒不是多愛錢,只是她知道現在每年的壓歲錢不會再『充公』了,不用上交給爸爸媽媽,那是她每年實實在在能得到的一筆『巨資』。

但是根據小漲的了解,很多小孩子的壓歲錢還是上交給了家長,因為家長覺著小孩子不懂錢,亂花錢,也不安全。

其實錢這個概念不一定是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才能去理解,更多的應該從小時候就去培養孩子對錢的概念,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固然很重要,但是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財商觀念更為重要。

01.灌輸金錢知識

現在很少會用到現金,但如果有時間,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時一定要備上現金,超市的商品都會有價格標籤,假如一包薯片5元錢,一袋果凍3元錢,我們可以利用手機計算器讓孩子計算出此次花費一共多少錢,然後問家長諮詢並計算此次一共需要多少現金才能完成此次支付,並且找零多少多少錢。

家長也可以在家裡與孩子玩一些遊戲,沒有現金的也可以製作各種面值的模擬貨幣,然後把家裡的物品貼上價格標籤,讓孩子自己列出購物清單,可以媽媽買孩子賣,也可以孩子買媽媽賣。

這不僅是很好的金錢概念的啟蒙,也是很好的數學啟蒙。

02.發放零花錢,購買存錢罐

在孩子認識到金錢的大小、多少概念之後,就可以固定的給孩子發放零花錢,但是一定不要多,開始可以很少,可以隨著孩子對金錢的管控能力增強後而增加零花錢。

其次給孩子準備一個存錢罐,因為花錢、賺錢很重要,但存錢更為重要,要讓孩子知道存錢的重要性。

03.引導孩子管理錢、自己賺錢

給孩子發放零花錢後,就要教孩子去管理零花錢。

可以告訴孩子「衣服、牛奶、書籍等爸爸媽媽會給準備。那你還有什麼需要的嗎?」

如果孩子說沒有什麼需要的,就告訴他,可以把錢放入存錢罐,這樣一段時間後他就有更多的錢了。

如果孩子有想要的,比如像彈珠、貼畫等,那就可以告訴孩子這次買了後,如果看到好看的文具袋就沒有錢買了。

並不是要阻止孩子購買,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去權衡利弊。

這也是一種延遲滿足,延遲滿足往往更能有效管理孩子的『衝動消費』。

同時也可以告訴孩子,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賺錢,比如刷一次碗、拖一次地板、整理好衣櫃的衣物……家長就可以發3~5元錢。

要讓孩子有通過自己努力就能賺到錢的概念。

·End·

財商觀念要從小培養,雖然我們現在很少用到現金,但生活處處與錢息息相關,要讓孩子從小用錢去做正確的事,擁有駕馭財富的能力。

培養財商觀念的同時,又培養了孩子的數學能力、生活觀念,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三觀。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記得關注我哦,我是陪你們「抱」富的小漲!

相關焦點

  •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01 媽媽,咱家有錢嗎?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 「媽媽,你一個月掙多少錢呀?」 你家的孩子會問你這些問題嗎?
  • 當孩子問「咱們家有錢嗎?」這位爸爸的回答讓人拍案叫絕!
    今日,幫媽從一家鋼琴班門口走過,無意間聽到一對父女的對話,爸爸問:「寶貝,今天學了什麼歌?」女孩回答到:「爸爸,我都不想彈鋼琴,我今天什麼都沒有學會。」爸爸有點生氣了說:「你這一節鋼琴課這麼貴你不好好學就是在浪費爸爸媽媽的血汗錢。」女孩轉臉問爸爸:「爸爸,咱家不是很有錢嗎?」
  • 孩子問你「我從哪裡來」,你會怎麼回答?
    親愛的年輕的寶爸、寶媽們,你們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呢?四五歲的寶寶好奇心特別強,基本上就是個隨時隨地的十萬個為什麼,每天都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當他問你「我從哪裡來」,你會怎麼回答呢?遇到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坦然的態度是回答這個問題必備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再尋找合適的回答,如果你迴避問題,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他就會通過其他方式去尋找答案。
  • 「為什麼別人家那麼有錢?」你的回答,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和天天一家人告別之後,奕奕突然向媽媽提出了這個讓她茫然無措的問題。奕奕與天天的對比其實並非個例,而與奕奕類似的問題也困擾著無數家長。自己家經濟條件不如別人,被人比下去了,還被孩子問出來了,這叫家長怎麼回答?
  • 孩子問你,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人嗎?你怎麼回答?
    今年這願望,聖誕老人能滿足嗎?本來想給聖誕老人寫封信的,但考慮到沒有郵筒,便改寫了卡片。結果,今天丫頭和姐姐玩瘋了,剛才睡前告訴我卡片不見了。急的眼淚汪汪,非得叫我幫她重寫一張。說沒有卡片,聖誕老人就不知道她想要什麼禮物了。無奈之下我依了她,又重新寫了一遍。心內不覺好笑。
  • 爸爸媽媽,別去上班了在家多陪陪我好嗎?面對提問你是如何回答的
    「爸爸媽媽,你們難道就不能在家裡多陪陪我,為何非要去上班呢?」相信這是很多孩子都會問的一個問題。這時候不少爸爸媽媽可能都會這樣回答:「孩子,這樣才可以賺錢啊,有錢了就可以給你買新衣服,買抱抱熊,買很多好吃的。」
  • 「媽媽,為什麼咱家窮」,2位媽媽不同回答,孩子的未來被影響了
    當一個孩子提問題,家長的回答方法會影響他的一生。家長在素質方面和文化方面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孩子向父母提問題的時候,父母應該好好思考,再回答,不可以隨便說。可能家長隨便說的話就改變了孩子的將來。
  • 「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問孩子這話的人可以閉嘴了!
    這個世界上,不講武德的大人真的多了去了。就拿「逗孩子」這件事來說,大人們問孩子的一些問題簡直是自帶「坑娃」屬性。相信沒幾個人童年沒被人問過「爸爸媽媽你更喜歡誰?」這個問題吧?這可謂是繼「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來,給叔叔阿姨表演一個」之後深刻毀童年的問題之一。
  • 當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來的?」你可以這樣回答
    「媽媽,我是從哪來的?」是不是絕大多數孩子都問過這樣的問題。這是一個關於性教育啟蒙的問題,到底應該怎麼回答呢?當你說:「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相信孩子一定很失望,也會很膽怯!他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媽媽會像扔垃圾一樣,再次把他丟到垃圾桶。
  • 如果孩子問你他從哪裡來,你該怎麼回答?給你一個完美答案
    文|文兒記得我小時候問過家裡人我是從哪裡來的,家人說我是大路上的卡車拉來的,還說弟弟是從後院的土裡刨出來的。後院的土看著不像會長出孩子,倒是大路上的車裡可能會有。於是我每次過大路總要在路邊站一會兒,看看會不會來個裝滿小孩的大卡車。
  •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認為對孩子來說死亡教育有必要嗎?在你小的時候,或者你的孩子,有問過你這樣的問題嗎?「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當時收到的回答,或者你對孩子的回答還記得嗎?
  • 孩子問:為什麼我們家這麼窮?這位媽媽的回答很出彩
    而且每次接過零花錢之前,都要聽我媽分析一堆我家的經濟問題,以至於後來我都不好意思再問我媽要零花錢。長大以後才發現,這是我媽的一種策略,就是為了騙我少花錢。其實家長對待金錢的觀念和看法,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孩子的金錢觀一般都是小時候形成的,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如果孩子問你:為什麼我們家這麼窮,別人家都那麼有錢?家長的回答很關鍵。
  • 「媽媽,過年你會給我多少紅包?」這媽媽的回答,盡顯高情商
    每次過年長輩都會給小孩子發紅包,孩子有點長大後就會很關心紅包裡有多少錢這個問題,家長從小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這很重要。 案例 張女士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叫小明,現在不是還有一個月左右就要過年了嗎,小明有一天回到家就問張女士:"媽媽,過年你會給我多少紅包?"
  • 三歲寶寶被問「爸爸媽媽你更愛誰」,嚇得哇哇大哭
    有天,我正在和三歲小侄女玩的時候,我堂哥就走過來和我們一起玩,玩了一會,堂哥問小侄女「妮妮,爸爸陪你玩,開心嗎?」小侄女開心的說「可開心了」,我堂哥又問「開心啊,那你是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呢?」,沒想到小侄女聽到這句話後,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這讓我和堂哥措手不及,我使出洪荒之力才把她哄好,最後,小侄女偷偷的在我耳邊說「爸爸媽媽我都喜歡,他們為什麼老是讓我選擇呢?」
  • 當孩子問「我從哪裡來」時,你是如何回答的?這樣的回答給滿分
    文|文兒「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樣的問題,相信我們小時候也同樣問過媽媽吧。那麼當時媽媽都是怎麼回答的呢?外國父母的回答「你是上帝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爸爸媽媽結婚後,媽媽肚子裡有了一個蛋,你就是從那個蛋裡面爬出來的」,「媽媽是插座,爸爸有插頭,通電之後就有了你呀」。
  • 當兵,成為一名軍人,你後悔過嗎?如果問你,你會怎麼回答?
    當兵,成為一名軍人,你後悔過嗎?如果問你,你會怎麼回答? 從參軍到退伍,你會悔嗎? 每當在疲勞的訓練過後,你是不是不禁也望著排房外的萬裡晴空捫心自問自己,當兵,我後悔了嗎? 當兵的人到底後悔不後悔?我們一起聽聽這些士兵的回答。
  • 當孩子問你,我是從哪裡來的,作為家長你們是怎麼回答呢
    這讓我很尷尬,要是刨腹產吧,我就直接告訴孩子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可偏偏我是順生的,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解釋,講的很清楚吧可我又覺得尷尬。不解釋吧!孩子不停的問,到底這個問題該如何解答,需不需要說很清楚,幾歲說合適?
  • 面試時被問這個問題,如果這麼回答,註定你沒戲了!
    你們是怎麼分工的?你擅長什麼?這個問題聽說80%的小可愛都會說自己是主設,從風格定位到最後規範都是自己一個挑大梁。其實非常不建議大家這樣去編故事,除非事實真的如此。但是面試官都是很敏銳的,過度渲染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反而容易畫蛇添足。5.
  • 媽媽你為什麼有「小翅膀」?5歲女孩洗澡時質疑,媽媽回答很機智
    妞妞總是對身邊的新鮮事物十分好奇,為了激勵孩子大腦的思考發育,爸爸媽媽十分支持妞妞提出的各種問題,也十分樂意回答妞妞提出的各種問題。有天晚上,妞妞和媽媽一起洗澡的時候,妞妞注意到了點什麼。於是她指著媽媽的腋下問:"媽媽,你那裡為什麼長了小翅膀呀?我為什麼沒有小翅膀呢?"媽媽一開始十分疑惑,小翅膀?什麼小翅膀?
  • 如果孩子問「小雞雞為什麼會翹起來」 你該怎麼回答?
    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該如何回答?是落荒而逃?支支吾吾對付過去?還是正面教育?父母在幼兒「性教育」問題上的啟蒙,直接影響著未來孩子是如何正確看待、對待自己身體的態度。能否正確引導,也將影響孩子的生活觀。 長期以來,中國人對「性」問題的避諱,曾導致多少悲劇。就像閨蜜說的:「對於孩子來說,這完全是一個平常的話題,就像白紙一樣,其實是你自己不好意思,為這個話題塗上了各種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