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東協」添味「中國年」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舌尖上的東協」添味「中國年」

2018-02-11 16:27: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羨

  (新春見聞)「舌尖上的東協」添味「中國年」

  中新社南寧2月11日電 題:「舌尖上的東協」添味「中國年」

  作者 黃豔梅 潘志忠

  「連日來,我從上午9點忙到下午6點,有時甚至到晚上8點,每天向北京、四川、廣東、湖南等地發售東協水果超過10個貨櫃,銷量增長近四成。」在中越邊境廣西憑祥市從事東協水果進出口貿易的陳德禮1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得益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成、零關稅的實施以及便捷的物流通道,昔日昂貴的東協新鮮熱帶水果正以實惠的價格成為中國餐桌上的常客。隨著2018年春節臨近,越南龍眼、火龍果,泰國榴槤、山竹、蓮霧等東協水果走俏中國年貨市場,銷量比平日上漲。

  憑祥與越南一市三縣接壤,是中國—東協水果進出口貿易最大口岸,已連續5年保持「中國水果進出口第一大市」,進入中國的東協水果每500克就有400克是經過憑祥進入。陳德禮介紹說,這幾天,憑祥友誼關、浦寨、弄懷等口岸一片忙碌,水果運輸車排起了長龍。

  浦寨互市貿易點是中越邊境線上規模最大的邊貿市場。據憑祥市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統計,平日裡平均每日進出浦寨運輸水果等貨物的車輛為1100輛左右,臨近春節期間平均每天進出車輛增至1400輛左右,增長了24%。

  11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寧市大型果蔬批發市場五裡亭批發市場,售賣產自越南、泰國的菠蘿蜜攤點前有不少市民在詢問價格。果商梁娟開市以來一直忙個不停,她說:「我們的菠蘿蜜是紅心的,味道很甜,市民很喜歡。雖然臨近春節價格有小幅上漲,但銷量相比平時提高了不少,一天大概能賣200多個。」

  除了東協水果成為眾多中國民眾春節年貨單上的必需品,東協各地的各類糖果糕點等特產也受到中國百姓歡迎。正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中國—東協商品交易中心等地舉辦的年貨節上,越南綠豆糕、菠蘿蜜幹,泰國榴槤糖,馬來西亞咖啡、燕窩,柬埔寨香米等東協特產隨處可見。

  「柬埔寨大米成了今年年貨市場的主角,一月底以來已經賣了800多袋。」南寧華南城東協國家產品體驗館營運部經理盧家榮介紹說,近年來,柬埔寨香米以其香醇口感及獨特香味受到中國民眾喜歡。近段時間,商家開展春節促銷活動,很多市民都選擇拿來送禮或者發福利。

  作為中國—東協博覽會的長期舉辦地,南寧是中國面向東協國家開放合作的前沿和樞紐城市。如今,南寧的大街小巷,搖曳著豐富多彩的「東協元素」。融合東協傳統風格的地標建築拔地而起,「遍地開花」的東協特色菜餚不僅滿足本地人的味蕾,也讓在南寧經商和留學的東協友人找到了故鄉味道。

  位於南寧市繁華商圈萬象城的一家東南亞餐廳主打泰國菜。為了迎接中國春節,餐廳特別推出688元和888元人民幣飽含中國式美好寓意的兩款年夜飯套餐。據工作人員介紹,餐廳除夕夜的包廂早已被訂滿,冬陰功海鮮湯、青檸檬蒸魚、炭燒豬頸肉、檸檬烤雞等泰國特色菜都是顧客年夜飯上必點的菜品。

  除了「舌尖上的東協」四處飄香,南寧市官方還精心烹飪了一場集萃東協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的文化「家宴」——《春天的旋律·2018》跨國春節晚會。這場「家宴」中,廚房搬進了演播室成為第二舞臺,來自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原產食材及風味將貫穿其中,為華人呈現一臺視聽盛宴版的「團圓飯」。(完)

相關焦點

  • 「「年的味道」徵文」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浙江省杭州市勝利小學五(2)班 陳高莜蘭溪肉圓、燒窩、小麥粿、羊羔凍……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與各種各樣美味聯繫在一起的。年味兒,在那一道又一道的美食中變得越來越濃,每年蘭溪老家的除夕年夜飯是深深烙印在我心頭對於"年味"最好的註腳。大年夜,我和爸爸一起張羅著準備年夜飯,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幸福感真是難以言喻。舌尖上的年味-素包,奶奶也叫它豆腐包。
  • 這是舌尖上的年味
    這是舌尖上的年味今天是除夕千千萬萬家庭的年夜飯就在今晚了各地的餐桌上都有什麼好菜?小炒黃牛肉香辣嫩滑腊味合蒸包裹著家鄉的煙火味拉開新年的序幕東北人都愛「整」些啥?
  • 花餜子——舌尖上的金絲峽|年味系列
    小大則親自下手,在面盆裡打入新鮮鴨蛋,放入豬油,撒上白砂糖為製作甜餜子做準備。各項準備停當,小大在柴鍋裡添上清水,將紅心紅薯放入鍋內蒸煮,它將是製作紅薯圓子、紅薯饃的主要原料。大姐將新鮮五花肉切塊,打入鴨蛋,裹上麵漿,等待下鍋炸制,在年夜飯和正月的宴席上它是小酥肉的主要食材。一切準備工作都按著原定的計劃進行著,案板上擺放有序,每年這一天家人都緊密的配合著。各種食材要準備停當後再統一下鍋炸制。
  • 浙江年味最濃的千年古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年味從美食開始
    當城市裡的年味越來越難尋找,而安昌的年味卻是鋪天蓋地得濃烈:熱鬧的水鄉社戲、喜慶的水上迎親、街邊掛著的臘腸醬鴨……紹興幾千年的民俗風情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居於紹興一隅的安昌是浙江最具水鄉韻味的地方。縱使千年的時光流逝,本地居民們仍像祖先一樣延續著最原生態、最自然的古鎮生活。
  • 中國書法大廈:人間至味!舌尖上的自助餐
    數十種特色小吃一定吃到你「舔舔脷」麻辣燙配上書法特色香辣串,幸福感、滿足感頓時湧上心頭。那一刻,舌尖、齒縫與胃,都溢滿對肉夾饃的頂級饃拜。現烤牛羊扒。牛扒、羊排、秋刀魚、魷魚等,即場現點現做,光看著鐵板上的滋滋作響,就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
  • 【中國—東協 建設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互聯互通 區域合作添新機
    【中國—東協 建設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互聯互通 區域合作添新機 2020-11-28 18:45:00   【中國—東協 建設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互聯互通 區域合作添新機  央視網消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遭受嚴重衝擊,但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仍保持穩定增長
  • 泉州特色農產品有哪些 品嘗舌尖上的泉州土味(圖)
    泉州特色農產品有哪些 品嘗舌尖上的泉州土味  石獅沙土蘿蔔、德化官梨、永春葡萄、岵山荔枝、泉港深水海帶……  事實上,泉州依山面海,氣候宜人,物產豐饒。千百年來,泉州人耕田牧海,收穫眾多農特產品。
  • 【新春走基層】舌尖上的年味 特色美食飄香美麗鄉村
    【新春走基層】舌尖上的年味 特色美食飄香美麗鄉村 2019年02月07日 13:38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 給家添點「年味」
    專家指出,多花點心思,就會讓家裡到處瀰漫著濃濃的「年味」,也會讓新的一年充滿樂趣和情調。  添盆蘭花屋裡亮堂  捧一盆嬌豔的鮮花回家過年,既能點綴居室又可愉悅心情;過年買花送給親朋好友,既大方得體,又給親人帶來純自然的享受與春天的氣息。而除了象徵吉祥、寓意財源的金橘、發財樹等傳統節日花外,近些年,蘭花成了許多人的新寵。
  • 舌尖上的年味|東山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年貨大盤點
    >距離春節還有9天有不少東山人已經忙著大掃除、置辦年貨了對於東山人來說這些年貨可是過年必備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說說舌尖上的東山年味製作燻墨魚的方法非常簡單,墨魚先白灼熟→在鍋裡滴幾滴油→放上幾張面巾紙,紙上面放一些紅糖→把墨魚駕在鍋中間,蓋上蓋子不要讓煙跑出來,直到墨魚表面被燻成金黃色就可以了。圖 | 微博@東山島海鮮大哥燻墨魚風味獨特,冷吃也很美味,口感軟嫩厚實,又有嚼勁。
  • 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
    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2013年,我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中國—東協博覽首次線上覆蓋東協十國及巴基斯坦
    11月27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廣西南寧正式開幕,本屆博覽會首次採用「實體展+雲上東博會」的新形式,由阿里雲提供技術保障,可支撐1000萬人同時在線逛展、洽談、會議、交易等,首次線上覆蓋東協十國及巴基斯坦。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月初四暖心開播,這些亮點有沒有讓你流...
    正月初四暖心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2018年2月20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式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總宣傳片天地山河男女老少悉數登場,柴米油鹽煎炒烹炸盡展人生百味,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前方高能!第3季美食預警!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今日勁爆來襲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於今晚20:00勁爆來襲,大家可以選擇在CCTV-1綜合頻道、CCTV-9紀錄頻、CCTV-2財經頻道、CCTV-4中文國際頻道、CCTV-7軍事農業頻道矜持觀看、文明舔屏。新的《舌尖上的中國》共8集,每集50分鐘,8集的主題分別是:《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食養》《時節》《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自帶美食buff聲音的李立宏老師將繼續為舌尖配音。導演卻由陳曉卿換成了劉鴻彥。
  • 等了4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月初四暖心開播
    由陳曉卿擔任總導演的《舌尖1》於2012年5月1日低調首播,卻收穫了無數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3分。畫面中的美食讓人饞涎欲滴,串聯起來述說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的人物故事感動滿滿。但凡是看過此片的觀眾,無不「口水和淚水」橫飛。《舌尖2》於兩年後播出,雖然當時引起了一些質疑,但依然憑藉讓人垂涎的美食,獲得了豆瓣8.4的高分。
  • 東協國家參與2020年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熱情不減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林浩 攝中新網南寧12月1日電 (記者 林豔華 林浩)廣西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林慧超1日介紹,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東協各國參與2020年中國-東協(南寧)戲劇周的熱情不減,目前,已有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
  • 為何《舌尖上的中國3》從頭到尾被全網吐槽
    《舌尖上的中國3》在無數吃貨的期待中第三季終於正式上映與觀眾見面瞭然而節目播出後沒有收到 觀眾隔著屏幕流下食慾的口水 卻受到廣大網友們吐槽的口水,豆瓣評分更是持續走低,低至4.7分小編特地去搜索一下有哪些吐槽的點
  • 吃一碗油飯,告別舌尖上的年
    做油飯一般的材料會有臘肉、臘腸、菜果(芥藍頭)、蝦米、蔥,這些基本不變,其他的根據自己口味增添。 首先將所有材料切成小粒 根據鄉下的說法,春節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過了今天,這個「年」就算過完了。天涯海角,此時此刻,來來來,吃了這一碗油飯。
  • 《舌尖上的中國2》菏澤西瓜醬姥姥的春節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菏澤鄆城那個西瓜醬姥姥嗎?這個和藹可親的老太太正是小編老公的姥姥,而齊魯網小編這次陪伴家人返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看到了更多電視裡沒有的故事。  「對姥姥來說,西瓜醬最好的滋味,要等兒女們回來。那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光……」視頻結尾處的這句,終於實現了。
  • 陳曉卿:20歲少年得志,20年窮困落魄,成敗皆因《舌尖上的中國》
    》為標誌,接著《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等流量片紛紛出爐,是標準的商業化階段。2012年的中國,有兩個娛綜節目——陳曉卿的《舌尖上的中國》與高曉松的《曉說》幾乎同時上線,也都從「落魄」狀態徹底翻盤,這是有標誌性意義的。陳曉卿自己,起碼前幾年是心有不甘的。2014年前後,在一次受訪中,他明確說到,「很多人會問我為何要拍美食紀錄片?簡單說四個字:養家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