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舌尖上的東協」添味「中國年」
中新社南寧2月11日電 題:「舌尖上的東協」添味「中國年」
作者 黃豔梅 潘志忠
「連日來,我從上午9點忙到下午6點,有時甚至到晚上8點,每天向北京、四川、廣東、湖南等地發售東協水果超過10個貨櫃,銷量增長近四成。」在中越邊境廣西憑祥市從事東協水果進出口貿易的陳德禮1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得益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成、零關稅的實施以及便捷的物流通道,昔日昂貴的東協新鮮熱帶水果正以實惠的價格成為中國餐桌上的常客。隨著2018年春節臨近,越南龍眼、火龍果,泰國榴槤、山竹、蓮霧等東協水果走俏中國年貨市場,銷量比平日上漲。
憑祥與越南一市三縣接壤,是中國—東協水果進出口貿易最大口岸,已連續5年保持「中國水果進出口第一大市」,進入中國的東協水果每500克就有400克是經過憑祥進入。陳德禮介紹說,這幾天,憑祥友誼關、浦寨、弄懷等口岸一片忙碌,水果運輸車排起了長龍。
浦寨互市貿易點是中越邊境線上規模最大的邊貿市場。據憑祥市邊境貿易貨物監管中心統計,平日裡平均每日進出浦寨運輸水果等貨物的車輛為1100輛左右,臨近春節期間平均每天進出車輛增至1400輛左右,增長了24%。
11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寧市大型果蔬批發市場五裡亭批發市場,售賣產自越南、泰國的菠蘿蜜攤點前有不少市民在詢問價格。果商梁娟開市以來一直忙個不停,她說:「我們的菠蘿蜜是紅心的,味道很甜,市民很喜歡。雖然臨近春節價格有小幅上漲,但銷量相比平時提高了不少,一天大概能賣200多個。」
除了東協水果成為眾多中國民眾春節年貨單上的必需品,東協各地的各類糖果糕點等特產也受到中國百姓歡迎。正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中國—東協商品交易中心等地舉辦的年貨節上,越南綠豆糕、菠蘿蜜幹,泰國榴槤糖,馬來西亞咖啡、燕窩,柬埔寨香米等東協特產隨處可見。
「柬埔寨大米成了今年年貨市場的主角,一月底以來已經賣了800多袋。」南寧華南城東協國家產品體驗館營運部經理盧家榮介紹說,近年來,柬埔寨香米以其香醇口感及獨特香味受到中國民眾喜歡。近段時間,商家開展春節促銷活動,很多市民都選擇拿來送禮或者發福利。
作為中國—東協博覽會的長期舉辦地,南寧是中國面向東協國家開放合作的前沿和樞紐城市。如今,南寧的大街小巷,搖曳著豐富多彩的「東協元素」。融合東協傳統風格的地標建築拔地而起,「遍地開花」的東協特色菜餚不僅滿足本地人的味蕾,也讓在南寧經商和留學的東協友人找到了故鄉味道。
位於南寧市繁華商圈萬象城的一家東南亞餐廳主打泰國菜。為了迎接中國春節,餐廳特別推出688元和888元人民幣飽含中國式美好寓意的兩款年夜飯套餐。據工作人員介紹,餐廳除夕夜的包廂早已被訂滿,冬陰功海鮮湯、青檸檬蒸魚、炭燒豬頸肉、檸檬烤雞等泰國特色菜都是顧客年夜飯上必點的菜品。
除了「舌尖上的東協」四處飄香,南寧市官方還精心烹飪了一場集萃東協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的文化「家宴」——《春天的旋律·2018》跨國春節晚會。這場「家宴」中,廚房搬進了演播室成為第二舞臺,來自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原產食材及風味將貫穿其中,為華人呈現一臺視聽盛宴版的「團圓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