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如何「撬動」工業網際網路?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工業網際網路正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2020年,在製造業的新訴求、疫情影響和國家發展戰略下,工業網際網路作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關鍵變量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推動5G網絡、工業網際網路等加快發展;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作出加快工業網際網路、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的重要部署;

2020年7月10日,工信部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專項工作組2020年工作計劃》,明確了十大類別的重點工作,包括提升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向「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的賀信中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以上這些政策文件和產業風向,均指向了工業「新底座」——工業網際網路。

如今,當我們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口審視自身,工業網際網路的各類主體力量要如何用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助力『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升級轉型?

華為雲在11月26日舉辦了TechWave工業網際網路專題日,與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東莞德普特電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河南鑫磊集團、九牧集團等,共同探討工業網際網路前沿技術並分享相關實踐應用。

會上,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總裁賈永利表示:

「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FusionPlant,圍繞企業的生產製造流、產品生命周期流和價值創造流三大業務流,幫助工業企業智能化升級。面對不同類型行業和企業對三大流程的差異化需求,華為雲有針對性地提供不同的技術,比如應用開發使能,數據使能和AI使能。工業網際網路的落地,也更需要企業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推動。」

而具體到實踐環節,華為雲在助力工業企業進行數位化、智能化升級方面是如何做的?

兩大核心要素:FusionPlant平臺、知識計算解決方案

根據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市場規模超過43.6億美元。在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場景落地相關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38.2億美元,2019-2023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33.4%。

如此高速增長的市場,相信很難有科技巨頭不動心。此外,工業升級轉型還需要大數據平臺、工業AI、工業機器人、工業軟體等,考慮到這一層面,情況就更複雜了。

目前,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FusionPlant,是聚焦了三方面構建能力,包括包括EI工業智能體,工業應用平臺,數字工廠平臺、網絡連接,定位做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黑土地」,聚焦「雲+AI+聯接」。

據了解,該平臺沉澱了華為過去30多年裡服務廣大企業的To B經驗,以及華為在製造業方面的能力。同時,基於FusionPlant平臺,華為雲在工業網際網路方面的對外賦能已在石油、化纖、石化、鋼鐵、煤焦化、電子裝備、汽車製造、電動車製造等多個領域擁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雲的知識計算解決方案。眾所周知,近年來以NLP、知識圖譜、對話系統為代表的認知智能技術逐步開始深入企業應用,但如何推動AI進入核心業務系統,以及使其與行業知識進行深度融合,既是一個難點問題,同時也是工業轉型升級中的必考題。

據公開信息,華為雲知識計算解決方案是業界首個全生命周期知識計算解決方案,通過華為雲知識計算解決方案構建的知識計算平臺可以完成行業知識的獲取,行業知識的建模,行業知識的管理。

「談到工業網際網路,首先是要理解工業,同時,我們華為本身就是來自於電子製造類的通信企業。結合華為自身的情況,我們認為工業都會涉及到三個流程。」賈永利表示:

「首先,是產品的研發流程。包括需求的整理到產品的定義、設計、仿真、開發、驗證以及上市之後的生命周期的維護和改進。」

「其次,當產品研發出來後,其在生產車間的製造流程,這裡面會涉及到很多工藝、工程方法的問題。」

「最後,是大規模的生產。這會涉及從合同訂單的獲取到原材料採購等整個供應的管理,一直到倉儲上市、物流管理,以及資金收回等經營運作、價值創造的流程。」

我們知道,不同類型的工業製造類企業,有可能是流程性製造業,也有可能是離散性製造業,那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商如何更好地為不同種類的工業企業賦能?

工業網際網路進入落地為王階段

據了解,工業網際網路在落地實踐中,依然存在著諸多挑戰。具體體現在:

在機械設備管理方面,數據協議繁多且每個設備的生命周期差別很大,很難對機器設備統一、清晰地管理;

設備聯接方面,儘管連接技術很多但各有不足,不能完全滿足工業網際網路的所有需求,且系統和系統之間難以完全打通;

AI是企業創新的重要引擎,但傳統產業與技術開發之間的行業壁壘較高,人才難以互通,致使企業無法順利地利用AI技術開展工作。

但隨著5G、雲服務和AI更深入地應用到各個細分領域,這些技術之間的聚合將釋放出更大的能量,成為推動工業智能化升級的新引擎。

就現階段來看,華為雲就已在石油勘探、焦炭生產的配煤環節和家居產品智能定製等方面有著成功的經驗。

知識計算讓石油勘探更高效

為了加快大數據、5G、AI等技術在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應用力度,中國石油與華為雲進行深度合作,基於華為雲知識計算解決方案合作打造了「認知計算平臺」。中國石油基於該平臺在長慶油田和大港油田開展了測井領域的探索及相關應用。通過AI技術的應用,使得測井油氣層識別研究周期縮短了約70%,油氣層的識別準確度已經達到90%以上。目前,中國石油還在嘗試通過井震聯合來進行油藏的反演,未來全面計劃在石油勘探開發、鑽井測井、地震、裝備製造等領域應用。

華為雲助力河南鑫磊集團「智能配煤」

作為傳統的能源轉換產業,焦炭生產最核心的技術環節是配煤技術。通過業務系統,河南鑫磊集團將運營數據、焦炭數據、原料煤數據、生產過程設備傳感器數據等整合後上傳到華為雲,依託華為雲EI工業智能體先進的訓練架構及強大的算力,開發出AI配煤優化模型,將人工配煤升級為智能配煤解決方案,實現了「降本提質」。

數位化供應鏈協同平臺助力九牧智能定製

由於當下C端客戶差異化需求增多,企業需要擁有面對需求變化的敏捷生產能力。基於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FusionPlant推出的數位化供應鏈協同平臺,在九牧自身渠道、供應鏈優勢的基礎上,幫助九牧構建了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生態圈和業務中臺。客戶可以在九牧門店設計自己喜歡的產品,生成定製訂單,訂單從門店直接下發到生產工廠,接到訂單後,將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工廠及數位化供應鏈協同平臺,核實備料、確認供應商庫存情況、產線排期、運輸物流等信息,合理生成滿足客戶需求的生產流程。

可以說,現階段的工業網際網路儘管還處於發展的初期,但早已不是「空中樓閣」,除了以上案例外,華為雲在化纖、鋼鐵、電子裝備、汽車製造、電動車製造等多個領域擁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是「攪局」還是「破局」工業網際網路?

近日,在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華為聯合多家產業夥伴發布了《5G確定性網絡+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白皮書》。

據了解,該白皮書是業界首個描述5G確定性網絡+工業網際網路七大場景深度融合的白皮書,它從七類工業網際網路典型應用場景進行分析,探討這些場景對5G確定性網絡能力的相關度和匹配情況。

11月21日,華為(大連)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在大連正式揭牌,標誌著華為雲平臺正式上線運營。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華為雲已經在10多個行業600多個AI項目中進行了深入的實踐。此外,華為雲還將助力廣東省戰略產業集群創新發展與工業網際網路關鍵環節突破,並在全國乃至更大的區域性產業集群中發揮更大作用,引領工業製造的轉型升級。對於工業網際網路行業而言,華為雲是「攪局者」還是「破局者」,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阿里雲、騰訊雲、浪潮雲、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新階段誰將更勝一籌?
    因此工業網際網路持續高景氣度將加速工業企業上雲速度,在這一利好條件的刺激下相關企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政策的指引下吸引著各行業企業紛紛布局。梳理國內工業網際網路的進程,可以看到三條分支在其中盤繞:一是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阿里雲、騰訊雲、浪潮雲、華為雲等提供公有雲服務的廠商為主;二是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海爾、三一重工等廠商為主,不提供公有雲服務;三是區域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 華為雲賈永利:工業網際網路使能製造業三大業務流智化升級
    日前,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總裁賈永利在2019中國智造業年會上表示,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新技術將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助力建設智慧城市、驅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全面提升消費體驗;智能技術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引擎,將推動全球的進步與發展。賈永利表示,不僅是華為公司內部,對任何工業製造企業來講,都有三個主要流程,包括價值流、生產製造流及產品生命周期流。
  • 「深耕細作」的華為雲DevCloud,讓工業APP開發更高效
    日前,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蘇州召開,論壇以「數字賦能,標準引領」為主題,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受邀參加,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一起,就工業APP行業發展與實踐進行深入交流。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還分享了華為雲DevCloud在軟體工程領域長期的探索和優秀成績,並展示了對華為雲在推動工業APP發展方面所做諸多支撐工作。
  • 華為涪陵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上線 助力重慶打造智造重鎮
    峰會上發布了華為涪陵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並進行了涪陵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首批上線企業暨重點合作項目聯合籤約,重慶市涪陵區委書記周少政、重慶市涪陵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種及靈,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景根元,,華為公司副總裁、數字政府總裁楊瑞凱等出席了本次峰會。
  • 站在工業網際網路風口 華勝天成爭做工業雲獨角獸
    目前,BAT、華為、紫光、華勝天成、用友等科技領軍企業都在積極拓展工業雲市場,雖各有側重,但均聚焦在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助理產業升級轉型,提速供給側改革。而獨木難成林,強強聯合,尋求更高更廣領域的創新突破,已經成為趨勢。在過去兩年,華勝天成一面加大自身產品、技術和服務的研發創新,一面整合資源,合縱聯合拓展渠道。
  • 站在工業網際網路的風口 華勝天成爭做工業雲獨角獸
    目前,BAT、華為、紫光、華勝天成、用友等科技領軍企業都在積極拓展工業雲市場,雖各有側重,但均聚焦在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助理產業升級轉型,提速供給側改革。而獨木難成林,強強聯合,尋求更高更廣領域的創新突破,已經成為趨勢。在過去兩年,華勝天成一面加大自身產品、技術和服務的研發創新,一面整合資源,合縱聯合拓展渠道。
  • 2020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 華為蘇立清:企業數位化轉型之道
    9月18日,2020第二屆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中國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博覽會正式開幕。在下午舉辦的高峰論壇上,十餘位業界大咖分享了他們關於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思考和成功案例。其中,華為雲副總裁、首席數位化轉型官蘇立清發表了《企業數位化轉型之道》主題演講。
  • 「進而有為,智造未來」 2020華為青島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在青島...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高霖 通訊員 王曉先 青島報導  9月16日上午,以「進而有為,智造未來」為主題的2020華為青島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在青島高新區華為青島基地成功舉行
  • 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重構知識創新應用,賦能行業智能升級
    11月26日,華為雲舉辦TechWave工業網際網路專題日,與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東莞德普特電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河南鑫磊集團、九牧集團等企業及機構代表,共同探討工業網際網路前沿技術、行業優秀實踐,以及如何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落地。會上,華為雲聯合鼎捷軟體發布智能製造融合解決方案,助力製造行業智能化升級。
  • 5G+工業網際網路的中國登山隊,如何攀躍「產業化」山巒?
    11月20日,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武漢召開,政產學研用等各領域代表,在會上共同探討了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思路舉措。其中,華為以「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為參展主題亮相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發表了題為「5G+工業網際網路,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的主題演講。
  • 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未來雲服務一定是短板戰略,「任總希望華為雲...
    華為雲當下正如何解決這一經濟問題?一朵雲在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首日keynote演講中,鄭葉來講到,當前AI的發展引得對算力的需求爆發。數據顯示,每年算力需求增加了10倍左右,一些新算法的算力需求更出現百倍增長。華為除卻構建了全棧全場景的AI解決方案,同時還發布了面向工業製造行業的工業智能體。
  • 四大難題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亟待解決
    四大難題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亟待解決 2019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印發「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推進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到2022年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培育形成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疊加、互促共進、倍增發展的創新態勢。
  • 2020華為臨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論壇順利舉行 塑造臨沂競爭新優勢
    2020年12月11日,「數字臨沂,智造未來」——2020華為臨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論壇暨臨沂市工業網際網路協會大會順利舉行。華為將繼續聯合各行業夥伴,以臨沂華為大數據中心為載體,攜手臨沂,打造華為臨沂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臨沂市一起共建數字經濟的黑土地,構建開放繁榮的產業生態圈,支持本地產業快速進行數位化轉型升級,為臨沂市城市智能體及工業智能體的建設,為臨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城市新名片的打造,為臨沂新動能、新業態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希望華為與臨沂的合作開啟新的篇章。」
  • 發布華為雲Stack,華為雲政企市場有什麼王牌在手?
    來自網際網路女皇Bond Capital合伙人Mary Meeker發布的最新一期的《網際網路趨勢報告》中顯示,疫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社交隔離促進了辦公、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數位化。在中國,這種變化更為顯性。據統計,春節之後中國遠程辦公人數超過3億,而2019年這個數據還只是500萬。
  • 華為「雲平臺」來大連了!猜猜會發生啥
    11月21日,華為(大連)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立足大連、服務遼寧、輻射東北,建成華為工業網際網路東北三省一區總部中心。華為(大連)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雲平臺正式上線,惠及大連市和甘井子區20家華為生態夥伴企業和15家合作企業,賦能區內設備製造、食品加工、智能質檢、化工等多個領域的工業企業。「2020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同期舉行。
  • 工業網際網路時代誰主沉浮?
    阿里雲智能總裁、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工業網際網路的本質是數位化技術在工業應用並催生創新,雲提供了統一的IT基礎設施、數據化智能化技術、全產業鏈協同平臺和生態系統平臺四項價值。   三大運營商作為我國5G基礎設施的重要力量,此次網際網路大會也展示了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布局。
  • 美的工業網際網路2.0正式發布賦能智能製造打造工業雲生態
    未來,這家「航母級」企業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而被廣泛關注。   發布會現場,美的工業網際網路輸出平臺企業、美雲智數總裁金江稱,經過這些年的基礎工作搭建,美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強有力地支撐了美的集團的快速發展。
  • 華為25億加碼F5G 關注全光產業與工業網際網路
    我們認為,在新基建政策背景以及華為等科技巨頭的推動之下,F5G時代有望加速到來,建議投資者關注全光產業與工業網際網路投資機會。核心觀點【本周重點關注——華為25億加碼F5G,關注全光產業與工業網際網路】F5G是以10G PON、Wi-Fi 6、200G/400G等技術為代表的第五代固定網絡通信技術。
  • 企業「登雲上網」,長三角、珠三角如何實現工業網際網路落地?
    工業網際網路搭建「雲上長三角」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我國先進位造業基地以及智慧城市建設的先行區。在2017年1月,上海市便發布了專門支持其發展的《上海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提出到2019年,上海市工業雲聯網生態體系初步形成,力爭成為國家級工業雲聯網創新示範城市。
  • 生態攜手,鼎捷軟體&華為雲聯合發布智能製造融合解決方案!
    在產業數位化的整體大背景下,很多製造業企業開始依託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藉助工業網際網路等平臺,重構和優化工業製造和服務過程的各環節,推動數位化轉型的加速實踐落地。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對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實現途徑。正是在此共識下,數位化轉型的場景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