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細作」的華為雲DevCloud,讓工業APP開發更高效

2020-12-08 ITBear科技資訊

  日前,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蘇州召開,論壇以「數字賦能,標準引領」為主題,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受邀參加,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一起,就工業APP行業發展與實踐進行深入交流。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還分享了華為雲DevCloud在軟體工程領域長期的探索和優秀成績,並展示了對華為雲在推動工業APP發展方面所做諸多支撐工作。

  華為雲產業發展專家認為,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海量工業APP開發和應用,是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將在2020年完成30萬工業APP開發。工業APP開發平臺基於工業網際網路,承載工業知識和經驗,不僅需要助力企業提升研發效率、縮短交付周期;也需要幫助企業減少成本,輕資產運作和專注於核心業務創新;幫助企業快速集成和復用現有的工業軟體資產,提升快速市場響應力。

  實際上,在華為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研發模式、流程、工具在不斷演進,在DevOps實踐上也進行了積極地探索並取得成果。華為雲DevCloud通過雲服務的方式對外開放,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安全可信的DevOps平臺。華為雲DevCloud 踐行DevOps理念,從組織、流程、工具、環境等幾個方面來承載DevOps的完整實踐過程。目前華為雲DevCloud覆蓋軟體交付的全生命周期,打造全雲化研發場景,開發、測試、部署、運維、運營等一起研發活動都在雲中完成,全面支撐落地DevOps,助力軟體企業研發模式轉型,提升軟體研發效率和質量。

  數字經濟的發展對軟體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軟體產業當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華為人才培養雲以華為雲DevCloud為底座,面向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DevOps軟體工程等領域提供一站式教學與實踐平臺,覆蓋教學、實踐、人才市場對接場景,建設100+優質課程,包括軟體工程類,基礎編程類,軟體平臺應用類,系統體系類四大類型課程形式,覆蓋C,Java等8種程式語言,6000+自動判題題庫。同時,華為雲DevCloud將集結業界的力量,定期舉辦技術論壇、技術沙龍、技術培訓、開發者大賽等各種活動。

  未來,華為雲DevCloud將繼續秉承華為「深耕細作」的產品理念,為數字世界的建設者,提供更好的雲端DevOps服務,並進一步開放能力,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應用開發核心技術能力。

  重磅活動推薦: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

  萬眾矚目的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即將在今年9月18日-9月20日上海世博中心舉辦,在這裡你可以在業界大咖牛人的演講中學習,在與名企零距離交流中收穫,更能現場圍觀各個開發者大賽的競技PK。目前,華為全聯接大會的限量早鳥票現已開售,早鳥票價低至150元,學生更是享受驚爆價99元。

  即刻加入華為全聯接大會,與我們一起共創智能新高度!

  百度搜索「DevCloud」,點擊進入華為雲DevCloud官網,在最新活動中點擊「華為HC大會開發者專場門票熱銷中」,進入購票通道,尊享HC大會早鳥票,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相關焦點

  • 華為雲深耕細作,攜政企智能化轉型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華為雲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雲深耕細作,攜政企智能化轉型
  • 華為雲DevCloud助力話機世界打造智慧零售
    為了更高效的開展團隊研發工作,話機世界進行過很多嘗試。比如應用市面上的開發流程控制平臺,但由於產品自身缺陷和限制過多,最終放棄;採用項目管理單項工具,但發布、構建功能尚需集成其他產品完成,切換繁瑣;基於開源框架自建管理平臺,效果欠佳且耗費大量資源…..
  • 華為雲如何「撬動」工業網際網路?
    華為雲在11月26日舉辦了TechWave工業網際網路專題日,與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東莞德普特電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河南鑫磊集團、九牧集團等,共同探討工業網際網路前沿技術並分享相關實踐應用。面對不同類型行業和企業對三大流程的差異化需求,華為雲有針對性地提供不同的技術,比如應用開發使能,數據使能和AI使能。工業網際網路的落地,也更需要企業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推動。」而具體到實踐環節,華為雲在助力工業企業進行數位化、智能化升級方面是如何做的?
  • 華為盛凱:深耕細作篤前行,與「懂行人」一起,打造新業態下的未來...
    與「懂行人」一起,深耕細作,砥礪前行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認為,「懂行」需要不斷深入行業的生產決策系統中,理解關鍵業務場景轉型需求,並將數位技術與需求相融合,攜手「內行」的合作夥伴,打造真正符合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釋放轉型的真正價值。
  • 華為雲定義雲原生2.0: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
    ,為企業提供一鍵式部署、可感知應用的智能化調度、全方位監控與運維能力,使應用生命周期管理更高效、智能。應用敏捷:華為雲DevCloud支持全流程DevSecOps,3種開發模式覆蓋7大開發場景,實現10倍效率提升,讓應用開發更敏捷;華為雲微服務解決方案具備雙棧和全場景兩大特點,業界最強,讓應用治理更靈活;華為雲能實現傳統應用和雲原生應用並存、協同,讓應用集成更高效。
  • 華為與Avira合作高效雲查殺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華為與Avira通力合作,為客戶提供了增強型防病毒能力並能保證系統高性能運轉。華為下一代防火牆擁有本地基於流的引擎,利用專業的智能感知引擎和不斷更新的病毒特徵庫實現對病毒文件的檢測和處理,開啟聯動檢測功能後,還可以利用沙箱對文件進行深度檢測。
  • 阿里雲、騰訊雲、浪潮雲、華為雲,工業網際網路新階段誰將更勝一籌?
    因此工業網際網路持續高景氣度將加速工業企業上雲速度,在這一利好條件的刺激下相關企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政策的指引下吸引著各行業企業紛紛布局。梳理國內工業網際網路的進程,可以看到三條分支在其中盤繞:一是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阿里雲、騰訊雲、浪潮雲、華為雲等提供公有雲服務的廠商為主;二是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海爾、三一重工等廠商為主,不提供公有雲服務;三是區域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 5G+AI 時代,華為雲助力下一個十年的超級 APP 大爆發
    華為雲提供的全流程APP主站業務服務,具有強大平臺化優勢:為應對APP流量起伏,通過緩存和分布式中間件提供高性能、高並發訪問能力;為提高資源利用率,採用更細粒度的管理和調度能力;加上自動彈性伸縮、敏捷開發、快速部署和高可靠容災性等特徵,讓這些APP在接觸AI能力之前,先在後臺部署上變得穩定可靠。
  • 華為雲: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賦能產業集群式創新
    華為雲 創新雲作為深耕ICT領域的「老兵」,華為持續將基礎研究與科技創新視為發展基石,如今這種創新,延伸到了雲服務。短短3年的時間,華為雲已經服務全國100+城市,以創新中心為載體,為地方產業數位化轉型賦能,助力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 雲南旅遊需要的是深耕細作
    玉龍雪山的遊人也很多當然旅遊價格的低是要靠購物來彌補,除了全程差不多十個購物點外,更讓我受不了的是導遊的語言暴力當然是個別人,美好的風光給個別導遊搞得大打折扣,心情好複雜。西雙版納的風光希望雲南旅遊能夠深耕細作,在購物方式上多動動腦筋,讓遊客能愉快接受。還有就是能做到細分市場,有多種多樣的旅遊形態,在收費方面更加合理,比如萬畝茶院完全可以收一點費同時也給每位遊客送上一份茶葉。
  • 芯端雲協同,華為雲HiLens賦能AI開發應用的閉環邏輯
    搭建端雲協同AI開發應用平臺自研AI晶片的能力,成為華為全棧全場景AI戰略的重要一環,作為雲服務廠商,華為雲更多技術能力仍是潛藏在其搭建的雲上AI平臺中。HiLens Kit極大地簡化了應用開發流程,實現了免搭建開發環境,開箱即用。硬體預置開發框架,封裝多媒體庫、算子庫、模型管理庫,提供音視頻管理、外部接口管理、數據自動採集等能力;預適配ROS系統,更便捷開發自動控制類應用;兼容TensorFlow、Caffe等主流深度學習框架;支持Python和C++主流語言,可快速應用開發。
  • 華為雲在容器軟體市場拿了中國第一,憑什麼?
    而過去五年來,華為雲在雲原生領域持續深耕,社區代碼貢獻和Maintainer席位數均位居亞洲第一,並貢獻了首個雲原生智能邊緣項目KubeEdge和批量計算項目Volcano,持續引領雲原生技術發展方向,今年,華為雲又入選了國際頂尖開源社區Istio社區的指導委員會,是亞洲唯一入選該席位的企業。
  • 以應用為中心:華為雲全面升級雲原生基礎設施
    11月30日,華為雲在北京發布雲原生2.0全景圖,基於全面升級的「以應用為中心」的雲原生基礎設施,使能企業應用敏捷創新。同時,華為雲聯合Forrester發布了雲原生思想領導力白皮書,並宣布將聯合產業組織、行業雲原生技術精英、合作夥伴等,打造雲原生高端交流平臺——「創原會」,共同加速雲原生行業落地與產業繁榮。
  • 華為雲空間 DIGIX創意研究所對話林海音,解鎖高效攝影創作新方式
    當攝影創作和華為雲空間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11月27日晚7點,華為雲空間在杭州湖濱銀泰in77店舉辦了主題為「合作無間,光影在線」的線下沙龍分享會,邀請華為2020新影像大賽「年度攝影師」林海音親臨現場,為用戶講述獲獎作品《馬王與馬》創作背後的故事。
  • HC 2016感悟:華為IT大放異彩為哪般?_雲計算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
    藉助雲驅動的技術和價值重構,為企業提供了智能化的管理和開放的創新生態。通過幾年的高速發展,雲計算推動著ICT產業大步向前。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一直致力於在雲領域的深耕,並在HUAWEICONNECT2016上發布了基於FusionCloud的31款雲服務、FusionStorage 6.0雲存儲與FusionStage PaaS平臺。
  • 華為雲賈永利:工業網際網路使能製造業三大業務流智化升級
    日前,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總裁賈永利在2019中國智造業年會上表示,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新技術將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助力建設智慧城市、驅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全面提升消費體驗;智能技術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引擎,將推動全球的進步與發展。賈永利表示,不僅是華為公司內部,對任何工業製造企業來講,都有三個主要流程,包括價值流、生產製造流及產品生命周期流。
  • 華為三朵雲平臺_華為三朵雲方案平臺 - CSDN
    體驗雲、知識雲、方案雲這三朵營銷雲解決的是全球客戶體驗一致性的問題,以及人和人、人和知識的連接。當員工在崗位上的時候,知識庫裡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會主動推送給員工,讓員工在更短的時間裡高質量完成任務。通過華為IT 2.0的實施,華為實現了業務場景化,針對業務場景解構為一個個的業務時刻,然後建立相應業務規則,對應業務規則建立微服務。
  • 華為雲&Forrester雲原生白皮書發布
    雲原生2.0是企業智能升級新階段,企業雲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成為「新雲原生企業」,新生能力與既有能力立而不破、有機協同,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  2020年11月30日,華為雲發布雲原生產業白皮書、雲原生2.0全景圖和行動計劃,並分享了華為自身基於雲原生進行的數位化轉型實踐,全方位賦能企業雲原生落地,加速雲原生產業繁榮。
  • 哩咕遊戲談中小發行生存,精準定位深耕細作方可突圍
    成立於2017年的哩咕遊戲,非常明確的選擇了後者,在自己擅長且未被壟斷的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同時在海外市場尋找一切可能性。中小發行應在垂直領域深耕細作哩咕科技,成立於2017年7月,公司主營遊戲代理、發行和運營業務,同時還服務全球的中小型遊戲和內容供應商出海臺港澳、韓國、東南亞、歐美等地區。
  • 華為雲IoT助力構建數字孿生,打造智能化基礎設施
    數字孿生結合華為工業智能體,依託大數據分析,可以提供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全鏈式智能服務,通過分析、挖掘數據價值,助力企業藉助新技術構築領先優勢。華為雲IoT數據分析服務以數字孿生模型為中心,通過標準化的建模語言DTML,與資產模型深度整合,在數據分析作業中,開發者可以方便地引用物聯網模型數據,並結合華為雲工業智能體預置多種算法模型,基於業界和華為實踐,客戶開箱即用,大大提升了數據分析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