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動地竇娥冤,三樁誓願全實現,關漢卿筆下的千古冤案有多悲慘

2020-12-04 作家鬼譚

《竇娥冤》是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的一部元雜劇,全名叫做《感天動地竇娥冤》。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作者關漢卿。

關漢卿原名不詳,歷史上沒有記載,漢卿只是他的字。解州人氏,即山西運城解州鎮人。這麼說來,我與關漢卿大師還是老鄉呢,因為我也是山西運城人。在很多場合我都說過,我們運城有個關漢卿,元雜劇大師。即使不知道關漢卿的人,也都知道《竇娥冤》,一說《竇娥冤》或者「六月雪」無人不知。關漢卿就是《竇娥冤》的作者,「六月雪」也是根據《竇娥冤》改編移植的戲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人小時候看過戲曲電影《竇娥冤》,正是關漢卿家鄉運城市蒲劇團演出的,主演是著名蒲劇演員王秀蘭老師。

關漢卿是元雜劇的奠基人,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而關漢卿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是我國元代著名的作家,戲劇家、散曲大家,被譽為「曲聖」。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雜劇,今天我們知道的有68部,流傳並留存下來的有18部。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感天動地竇娥冤》。至今他留下來的散曲小令有49首,也有說是57首。

據說他與元代另一位有名的戲曲作家王實甫關係很好,還有人說是他與王實甫一起合作完成了著名的雜劇《西廂記》。

順便說一句題外話,《西相記》故事發生地是普救寺,普救寺就在山西運城境內的永濟市,關漢卿是運城解州人氏,解州距離普救寺也就只有幾十公裡,說是關漢卿與王實甫合作創作了《西廂記》,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關漢卿不僅是在中國,在世界戲曲史上都是響噹噹的人物。法國《拉魯斯大百科全書》稱「關漢卿為第一流的偉大戲劇大家」,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稱他「為元代戲劇的興盛發達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英國《大不列顛大百科全書》稱關漢卿「創作了60多種戲劇的第一位有成就的著名戲劇大家」,蘇聯《大百科全書》稱他與王實甫、馬致遠、白樸代表著元代戲曲藝術發展的高峰」。

關漢卿的職業是一位「醫戶」,長期與下層民眾密切接觸,他自己又喜歡流連於勾欄瓦肆,對下層群體的生活非常熟悉,對民間疾苦有深切感受。他的代表作《感天動地竇娥冤》,其來取材於《烈女傳》之《東海孝女》,後來關漢卿將自己在民間所見所聞的底層百姓的悲慘故事,結合《東海孝女》的素材,創作出了傳世劇作《感天動地竇娥冤》,流傳至今,被稱為中國十大悲劇代表作之一。

《竇娥冤》描述了一位底層婦女被冤殺的案子,主要劇情如下:

民間女子竇娥因父親上京趕考後再無音訊,家境困窘的母親,把只有七歲的竇娥賣給蔡婆婆家做童養媳。竇娥長大後與蔡婆婆的兒子成婚,新婚不久丈夫卻因病去世,她與婆婆一起苦度時日。後來她和婆婆同時被村子裡的無賴張驢兒父子倆糾纏上了,張驢兒想要霸佔竇娥為妻,張父張老兒想霸佔蔡婆婆,父子倆一同住進蔡婆婆家裡。蔡婆婆膽小怕事無奈之下接受了張父,但竇娥卻堅決拒絕與張驢兒成親。張驢兒因此懷恨在心,設計陷害竇娥,趁蔡婆婆生病之機,在羊肚湯裡下毒給蔡婆婆喝,欲嫁禍給竇娥,然後以此要挾竇娥成親。結果,羊肚湯被張父張老兒誤喝了,當場毒藥發作死亡。張驢兒便嫁禍竇娥和蔡婆婆,以毒殺其父的罪名,將蔡婆婆和竇娥一起告到楚洲衙門。

竇娥受盡酷刑,拒不認罪。後來因為看到年邁的婆婆遭受嚴刑逼供,竇娥不忍心,為了保護年邁婆婆不受酷刑折磨,被迫招認是自己下毒殺人。

楚洲知府貪贓枉法,明知此案有冤,仍將竇娥屈殺。竇娥在刑場上對天發下誓言,死後一要血濺刑柱上三尺白練,滴血不落地,二要六月飛雪來鳴冤,三要楚洲地面三年大旱,讓世人明白她的冤屈。後來三件誓言果然一一兌現。竇娥冤死三年後,上京趕考後做官的父親回鄉巡視時聽到民間傳說竇娥的冤情,才予以平反雪冤,誣告竇娥的張驢兒被按律處死。

竇娥的悲劇,真實反映了元代社會司法及政治的黑暗,反映了底層民眾的疾苦與被壓迫的現實。關漢卿創作的《感天動地竇娥冤》一劇,其藝術手法誇張而浪漫,與現實主義敘事風格完美融合,以三樁誓願一一實現的超現實情節,顯示了正義的力量與底層人民的強力反抗,把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懲治邪惡的願望,用浪漫主義的手法變成了現實,表達了反抗社會黑暗的理想,成為中國古代悲劇的典範之作。

上千年來,中國司法進程是緩慢而滯後的,700多年前的竇娥的悲劇,到今天也還沒有完全消失,我們不時可以聽到或看到冤獄的發生。呼格吉圖案的發生,就是一樁現代的《竇娥冤》。希望我們國家的司法制度會越來越健全,法治社會早日實現,冤獄不再有,百姓永安寧。

相關焦點

  • 關漢卿筆下的《竇娥冤》,故事發生在淮安,淮安府署審的案子
    關漢卿以淮安府署為題材,編寫了戲劇《竇娥冤》。 進大門後會看到一座刻有「公生明」警句的戒石牌坊。著名戲曲家關漢卿筆下的千古名劇《竇娥冤》,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就是發生在這裡。圖為府署正堂,淮安府署的正堂,佔地500多平方米,是淮安知府升堂辦案,頒布大典的地方。
  • 關漢卿與《竇娥冤》
    元大都有個讀書人叫關漢卿,他從小喜歡看戲,會吹簫彈琴,還會唱歌跳舞,而且自己能編寫劇本。那時候,演員社會地位很低,關漢卿卻跟他們混得挺熟,有時候他自己也上場演出,在戲裡辦個角色。因為他讀過很多書,對戲劇又很有研究,所以編出來的戲也就格外精彩。
  • 《竇娥冤》第三折中,竇娥許下的三樁誓願是什麼?這些誓願實現,
    《竇娥冤》第三折中,竇娥許下的三樁誓願是什麼?這些誓願實現,包含何種思想意義有何藝術效果?查看答案解析【正確答案】 三樁誓願分別是: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沾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三伏天,天降三尺瑞雪,遮掩竇娥屍首;楚州亢旱三年。竇娥發下的三樁誓願撼人心魄,使得刑場籠罩在「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的陰慘氣氛之中。
  • 竇娥死前立下3樁毒誓,世人皆知「六月飛雪」,另外兩個是啥?
    尤其是《感天動地竇娥冤》,更是位列元雜曲四大悲劇之一。通過對主人公竇娥悲慘遭遇,描繪出了底層老百姓,有冤無處伸張的黑暗現實。悲苦命運註定悽慘結局竇娥是關漢卿筆下的一個悲劇人物,更是封建社會底層女性的重要代表。她自幼喪母、父親竇天章又是一個窮書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當官夢,就必須要進京趕考。
  • 細談關漢卿與其《竇娥冤》為何流傳千古
    關漢卿是偉大的元代戲劇家,文學素養超群,且舞臺經驗豐富。明人臧晉叔在《元曲選序》中指出,關漢卿「躬踐排場,面傅粉墨,以為我家生活,偶倡優而不辭」。當時著名演員朱簾秀與其交往甚密。這些都為他高質量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一生中創作了65種雜劇,其中以《竇娥冤》影響最為廣泛深遠。
  • 竇娥蒙冤後立下3樁毒誓,「六月飛雪」人盡皆知,其他兩項是什麼
    關漢卿作為元曲四大家之一,創作的《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等,時至今日依然被人們不斷傳誦。 尤其是《感天動地竇娥冤》,更是位列元雜曲四大悲劇之一。通過對主人公竇娥悲慘遭遇,描繪出了底層老百姓,有冤無處伸張的黑暗現實。
  • 都說「竇娥冤」,究竟竇娥冤在哪了?
    我們都知道這是竇娥臨被行刑,發了這三樁誓願,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夠昭示天下,以此洗刷自己的冤屈。而竇娥死後,這三樁誓願一一實現,也正是在說明竇娥確實是受了極大的冤屈,直到今日,我們遇到委屈之時,還會說自己比竇娥還冤。
  • 關漢卿作《竇娥冤》
    關漢卿是著名的元代雜劇作家,生平多與當時大都一帶的著名雜劇、散曲家及藝人來往,商酌文辭,評改作品,並時有親自登臺演出。關漢卿著有雜劇67部,現僅存18部,其中《調風月》、《拜月亭》、《西蜀夢》保存得較為完好。僅存作品中《竇娥冤》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 高三輔導:關漢卿《竇娥冤》教案
    元代的階級矛盾和十分尖銳,關漢卿不滿社會現實,不僅寫作劇本,有時還登臺演唱,借雜劇來揭露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他一生創作雜劇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現僅存15部。《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流傳很廣。其中的《竇娥冤》是我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我是蒸不爛、煮不熟、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
  • 中華上下五千年:歐洲來客馬可·波羅,《竇娥冤》感天動地
    《竇娥冤》感天動地由於元世祖採取了許多發展生產的措施,元朝初期的社會經濟十分繁榮。但是這種繁榮只使蒙古的王公貴族和地主官僚得到好處。為了滿足蒙古貴族過窮奢極欲的生活和軍事的需要,元世祖還任用了一批管理財政的大臣,幫助他搜刮財富。這批大臣勾結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無所不為。
  • 都說竇娥冤,誰知道她冤在何處
    我們都知道這是竇娥臨被行刑,發了這三樁誓願,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夠昭示天下,以此洗刷自己的冤屈。而竇娥死後,這三樁誓願一一實現,也正是在說明竇娥確實是受了極大的冤屈,直到今日,我們遇到委屈之時,還會說自己比竇娥還冤。
  • 關漢卿是我國偉大的戲曲家,創作了千古奇冤《竇娥冤》
    在元代,短短的幾十年間,產生了大批優秀的作品,湧現出了不少偉大的作家,關漢卿是其中最若名的戲劇家之關漢卿,大都(今北京市)人,他做過金代太醫院裡的小官,長期生活在社會的下層,看到封建官吏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對人民的痛苦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 《竇娥冤》「人物矛盾」,看完真的漲知識
    《竇娥冤》作為一出社會劇,是時代的特殊產物,而竇娥正是關漢卿那個時代的縮影。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有多少「竇娥式」的中下層百姓深受迫害,卻又無力反抗,這就本身造就了那個時代人們的複雜心理狀態,敢怒不敢言,想反抗卻又無能為力的狀態,它帶有歷史的矛盾性。
  • 歷史上竇娥是真實存在的嗎 竇娥冤的原型出處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竇娥是真實存在的嗎 竇娥冤的原型出處了解一下 《列女傳》中《東海孝婦》記載,婦女周青作為媳婦,在丈夫死後,是十分盡孝的.但仍然被誣陷處死.老天也為之不平,於是叫當地不下雨,亢旱三年.這一點與《竇娥冤》裡的情節一樣.但是,血濺三尺白綾就是關漢卿自己
  • 竇娥千古奇冤,臨終發下三個毒誓,結果全部應驗,上蒼證其清白
    元代的文學成就以雜曲最為興盛,元雜曲有四大悲劇,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感人的一部戲曲,正是關漢卿的《竇娥冤》。竇娥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竇天章是一位書生,幼年學習儒業,飽讀詩書。竇娥家境貧寒,三歲時就已經沒了母親,如此幼小的年紀卻遭遇了窮困之苦以及失恃之痛。
  • 竇娥千古奇冤,臨終發下三個毒誓,結果全部應驗,上蒼證其清白
    元代的文學成就以雜曲最為興盛,元雜曲有四大悲劇,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感人的一部戲曲,正是關漢卿的《竇娥冤》。竇娥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竇天章是一位書生,幼年學習儒業,飽讀詩書。危難之際,蔡氏婆媳被張驢兒父子救出,但是張氏父子卻不懷好意,他們救出蔡氏婆媳,其實是想要將兩個女子佔為己有。竇娥堅決不從,張驢兒懷恨在心,想要拿毒藥毒死蔡婆婆。不過他不小心把他的父親給毒死了。張驢兒把這件事情嫁禍給了竇娥,以上官府威脅竇娥。
  • 中國古代冤案:從東海孝婦到竇娥冤
    現在人們受到冤屈,往往會喊道:「我比竇娥還冤啊!」竇娥似乎成了冤案的代名詞,可見元代雜劇《竇娥冤》的影響。該劇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原型則是古書所載的「東海孝婦」故事。獄吏於公認為周青奉養婆婆十多年,以孝順聞名,不會有殺婆婆的行為。但太守不聽於公的意見,判決周青死刑。周青臨刑時發誓說:「如果我死得冤枉,就會血倒流,六月飛雪,大旱三年。」結果,周青的誓言一一應驗。新太守到周青墓前祭奠,刻石表彰她的德行,天上馬上下起大雨,當年糧食豐收。
  • 千古奇冤:竇娥的三大誓言,為何不直接咒兇手,反而牽連無辜百姓
    可憐的竇娥被冤枉至死,行刑前許了三個誓言,結果都一一實現了。但是為何竇娥臨死前不直接咒害他的張驢兒和糊塗的貪官呢,反而要楚州大旱三年,牽連無辜的百姓呢?關漢卿為何要這樣寫,究竟有何用意?就這樣,竇娥被她狠心的父親拋棄了,那個時候,竇娥才僅僅7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竇娥在蔡家過得並不如意,但是好歹有了個安身立命之所。十七歲的那年,竇娥與蔡婆婆的兒子成了親。若是日子就這樣平淡地過下去,不能說多差,至少落得個平平安安,也不至於發生後來的慘劇。
  • 關漢卿故裡何處?山西臨猗關原頭?
    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錦,免著我屍骸現;要什麼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 《竇娥冤》全稱為《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全劇共四折,刊行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該劇劇情取材於東漢「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講述了一位窮書生竇天章為還高利貸將女兒竇娥抵給蔡婆婆做童養媳,不出兩年竇娥的夫君早死。
  • 銅豌豆:「曲聖」關漢卿為何要寫《竇娥冤》?
    當時的大都人被分為四個等級,蒙古人是最高等級,而漢人和男人則排在最後,在元蒙貴族的暴力統治下,關漢卿無緣仕進,也不樂仕進,但他卻有著出眾的才華。在與社會底層人民長期的接觸過程中,關漢卿對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同情,逐漸形成了他蘊藉風流、滑稽多智、富於反抗的性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