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三國曹魏將領張遼、張繡、張郃、張魯、張燕的關係及事跡

2020-10-03 杯中窺史

亂世出英雄,在三國紛爭的年代,可謂是英雄輩出,猛將如雲。如東吳政權的「朱治、朱然、朱績」,蜀漢政權的「關羽、關平、關興」,曹魏政權的「曹仁、曹純、曹洪」,他們間的關係不是父子便是兄弟,真所謂將門出虎子,而這在門閥階層特徵顯著的三國時期,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在曹操麾下有五員張姓大將,他們分別是張繡、張遼、張郃、張魯、張燕,那麼他們之間有關係嗎?他們都有哪些事跡?下面我們就一起穿越來到三國時期曹魏的許都,問問當地的耆老,張繡、張遼、張郃、張魯、張燕這五員曹魏大將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的具體事跡。

通過跟當地的耆老打聽了解到,張遼、張繡、張郃、張魯、張燕都是曹操麾下大將,但他們卻不屬於一個張氏。張遼祖上原本是雁門馬邑聶氏,後來為避禍而改姓為張,張繡出自武威郡張氏,家族是涼州地方豪族,張魯是沛國豐縣張氏,據說是張良的後代,張郃和張燕都是河北張氏,但也沒什麼關係。因此可以說曹操麾下的五員張姓大將張遼、張繡、張郃、張魯、張燕除了都姓張和都屬於曹魏陣營外,再無任何關係。當然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張遼和張郃同屬於陳壽筆下的五子良將。

張遼,字文遠,是漢武帝時期馬邑之謀發起人聶壹的後代,後來他的先祖為了避禍而改姓為張。張遼最早在并州刺史丁原的隊伍裡,因作戰勇猛異常,所以受到丁原的賞識。之後張遼奉丁原之命,帶兵前往洛陽幫助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此後張遼成為何進麾下部將。在何進被宦官殺死後,董卓帶兵進入洛陽,此時張遼及其所部又歸屬董卓,張遼自然成為董卓麾下將領。之後王允與呂布聯合斬殺董卓,張遼又成為呂布的部下。公元198年,也就是曹操迎接漢獻帝劉協到許都的第三年,這一年曹操擊敗並擒殺呂布,張遼率領部下歸附了曹操,被曹操任命為中郎將,並冊封關內侯的爵位。此時的張郃正在袁紹麾下做事,官職為寧國中郎將。

圖-張遼影視劇形象

張郃,字儁乂,是冀州河間郡(如今的河北任丘)人。東漢末年,張郃在家鄉應徵入伍,成為冀州牧韓馥麾下兵士,之後在討伐黃巾軍的戰鬥中立下功勞,被提拔為軍中司馬。在韓馥將冀州讓給袁紹後,張郃成為袁紹麾下將領。張郃在跟隨袁紹攻打公孫瓚時立下大功,因此被袁紹提拔為寧國中郎將。此時的張繡已成為割據宛城一帶的割據軍閥。

圖-張郃影視劇形象

張繡,武威郡祖厲(如今的甘肅靖遠)人,最早在叔父張濟的隊伍裡任職。張濟是董卓麾下的大將,在董卓被呂布斬殺後,張濟被朝廷任命為鎮東將軍,奉命鎮守弘農。公元196年,張濟在攻打劉表控制的穰城時,被流矢射中而亡,張繡隨即接管了張濟的隊伍。張繡隨後與劉表和談,並在名義上歸附了劉表,於是劉表讓張繡帶兵駐守宛城。此後張繡成為劉表在北方的勢力代表,也稱為割據宛城一帶的軍閥。

圖-張繡遊戲形象

公元197年,也就是建安二年,張繡審時度勢,率軍投降了曹操。不久曹操娶了張繡的嬸嬸(張濟的夫人),張繡因此而懷恨曹操,曹操得知張繡懷恨自己後,於是決定要秘密處決了張繡,結果消息走漏,張繡率軍偷襲曹操,曹操大敗而歸。隨後張繡再次與劉表聯盟,共同抵禦曹操。公元199年,也就是建安四年,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再次向曹操提出投降,曹操欣然同意,冊封張繡為揚武將軍,並與張繡做了兒女親家。此時的張燕正率領部下與袁紹的軍隊苦戰。

張燕,原名褚燕,在黃巾起義爆發後,便帶人入山為盜,隨後通過一系列戰鬥發展壯大,成為割據一方的勢力,他的隊伍自稱為黑山軍。朝廷對張燕勢力無力鎮壓,於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 ,讓他負責黃河以北山區的各項政務。在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時,張燕是公孫瓚的支持者,因此袁紹在打敗公孫瓚後,便派兵剿滅境內黑山軍,但卻始終無法擊敗張燕,最終只能撤兵。

圖-張燕遊戲形象

公元200年,曹操集團與袁紹集團間的小規模摩擦演變為大規模戰爭,三國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正式爆發。曹操在荀彧、荀攸等謀士的輔佐下,與強大的袁紹集團打成平手,雙方陷入拉鋸戰,但情況對曹操略為不利。之後袁紹陣營的許攸前來投奔曹操,並帶來了火燒烏巢之計,睿智的曹操當即採用了許攸之計,親自率領大軍襲擊烏巢並燒毀了袁紹的全部糧草,使得袁紹大軍軍心動搖,不久全線潰敗。官渡之戰最終以曹操集團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此戰之後,北方再無任何割據勢力能與曹操抗衡。

圖-曹操影視劇形象

官渡之戰後,張郃率軍投降了曹操,隨後張郃被曹操任命為偏將軍,並被冊封為都亭侯。張遼也在官渡之戰中也立下大功,被曹操提升為裨將軍。之後,張遼、張郃等將軍跟隨曹操乘勝追擊,沒過幾年便攻佔了袁紹及其子袁譚、袁尚、袁熙的全部地盤。在曹操大軍攻打袁尚的鄴城時,張燕派部將前來拜見曹操,請求出兵協助曹操進攻袁尚,於是曹操欣然同意,並任命他為平北將軍。次年四月,張燕率領麾下十多萬人部眾歸附曹操,曹操冊封張燕為安國亭侯,並命他帶兵到鄴城駐守。

在曹操攻打袁紹集團的一系列戰鬥中,張遼因戰功被提升為蕩寇將軍,張郃因戰功被提升為平狄將軍,張繡因戰功被提升為破羌將軍。公元207年,張繡在跟隨曹操徵討烏桓的途中去世,而張遼在徵討烏桓的白狼山之戰中,因其英武的表現,使得他在曹操麾下眾將領中脫穎而出,步入當時天下名將行列,當時其地位已躍居張郃等人之前。

圖-張遼影視劇形象

在赤壁之戰後,張遼率領張郃、牛蓋 等將成功平定陳蘭、梅成的叛亂,又立下大功。之後張遼帶兵長期鎮守軍事重鎮合肥,而張郃則隨曹操帶兵攻打佔據漢中一帶的張魯割據勢力。張魯,字公祺,據說是道教正一派創始人張陵的孫子,在襲殺漢中太守蘇固後割據漢中,割據經營漢中達三十年之久。公元215年,也就是漢獻帝建安二十年,此時的曹操正帶兵攻打張魯,孫權乘機率領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合肥,此時合肥僅有守軍七千多人。張遼因為合肥守城兵力不多,為了避免被動防守,於是率領八百勇士突襲孫權大營,甚至差一點斬殺孫權,令孫權大軍聞風喪膽,再無鬥志。

圖-張魯影視劇形象

孫權因為攻打合肥沒有佔到一點便宜,便下令撤軍回國,但張遼不可能讓他全身而退。在孫權大軍全軍班師回國之際,張遼率軍乘勢殺出,此前本就被嚇破膽的東吳軍隊一看張遼大旗立馬潰不成軍,江東名將陳武等人也在亂軍中被曹軍斬殺,甚至連孫權也差一點被捉住。經此一戰,張遼名震天下,隨後曹操提升張遼為徵東將軍。同年十一月,漢中張魯歸降曹操,曹操隨即任命張魯為鎮南將軍,並冊封為閬中侯,還與張魯做了兒女親家。次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張魯在鄴城大笑而亡。在張魯歸降曹操後,張郃因戰功被提拔為蕩寇將軍(蕩寇將軍原為張遼,在張遼提拔為徵東將軍後,張郃補此位置)

圖-張郃影視劇形象

公元220年,一代雄主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位,隨後曹丕冊封張遼為前將軍,任命張郃為左將軍。值得一提的是,曹丕為了表達對張遼的特殊獎勵,還額外封了張遼的一個侄子為侯爵。同年,曹丕代漢稱帝,進封張遼為晉陽侯,派遣張遼再次帶兵坐鎮合肥,主要防禦東吳方面的進攻,進封張郃為鄚侯,主要與曹真等人帶兵徵伐盤踞在安定一代的少數民族。

公元221年,也就是曹丕黃初二年,張遼在洛陽皇宮與曹丕聊起了當年率八百勇士突襲東吳軍營的事情,曹丕對此佩服不已,隆重表彰了張遼,隨後大力提拔了當年跟隨張遼突襲東吳軍營的將士們。次年,東吳再次向曹魏宣戰,曹丕派張遼前往海陵抵禦東吳大軍,不久張遼在江都病逝,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公元228年,也就是曹睿太和二年,張郃率軍在街亭大敗蜀軍,迫使諸葛亮退師,因此受到曹睿的大加獎賞。

公元231年,也就是曹睿太和五年,諸葛亮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四次北伐,曹睿派遣司馬懿統領張郃、郭淮等將領前往迎戰諸葛亮。在諸葛亮退還祁山後,司馬懿仍令張郃率軍追擊,張郃無奈只得服從,結果在木門谷被蜀軍伏擊,張郃被箭矢射中陣亡。曹睿為了彌補張郃,將他的四個兒子都封為列侯,並冊封他的小兒子為關內侯。

圖-張郃影視劇形象

相關焦點

  • 三國張氏八虎將:張郃第三,最厲害的那個不是張飛
    張姓歷來是個大姓,歷史上名人輩出,三國時期也是如此,除了三分天下的曹氏、孫氏和劉氏,接下來最牛的估計就得數張姓了,因為三國張姓的風雲人物實在不少,甚至不少人青史留名,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張氏八虎將:張郃第三,最厲害的那個不是張飛。
  • 三國張氏八虎將:張郃第三,最厲害的那個不是張飛
    張姓歷來是個大姓,歷史上名人輩出,三國時期也是如此,除了三分天下的曹氏、孫氏和劉氏,接下來最牛的估計就得數張姓了,因為三國張姓的風雲人物實在不少,甚至不少人青史留名,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張氏八虎將:張郃第三,最厲害的那個不是張飛。
  • 張飛、張遼、張郃、張任、張繡,群毆八虎騎,誰能贏?為什麼?
    張飛、張遼、張郃、張任、張繡五張,皆是三國時期名將,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張繡的表現頗少外,其餘四位差不多的都是一流以上水平。 而曹魏的八虎騎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曹仁、曹洪、曹純、曹真、曹休。他們都是曹氏宗親將領,是曹魏政權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員。不過在羅貫中的筆下,他們並不算厲害,武力值能上一流的僅僅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四將。
  • 五子良將的成名戰: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怎麼排名?
    張遼先說張遼。張遼原本是呂布麾下的大將,呂布兵敗後,張遼歸順曹操,成為曹操的麾下將領。曹操的成名戰,一般認為是「合肥之戰」。所謂宛城之戰,指的是「宛城戰張繡」,當年張魯的屬下張松曾拿這個戰例來挖苦曹操。話說建安二年,曹操討伐張繡。張繡見曹操兵強馬壯,於是心生畏懼,投降曹操。
  • 張遼和張郃是什麼關係 張郃和張遼誰厲害
    曹操底下的大將張郃和張遼都十分厲害,他們都是五子良將之一,後人經常拿來作比較,兩人雖然同姓張,但沒有親屬關係,那麼這兩人誰更厲害呢?   張遼和張郃是什麼關係   張遼和張郃雖然都是姓張的,但是二人只是同僚,都是曹操的部下。張遼在跟曹操之前是跟著呂布的,而張郃在跟曹操之前是跟袁紹的。二人效力於曹操之後,同為五子良將,不過三國志裡面默默的把張遼排在物資良將之首了。
  • 三國八大張姓名將,若單挑比拼武藝的話,誰最厲害誰最差有何根據
    三國八大張姓名將分別是:張飛、張遼、張郃、張繡、張任、張翼、張苞、張嶷。當然了,三國還有一些張姓的名人,但由於不是武將,就不能拿來單挑了,比如張角、張梁、張寶、張昭、張魯、張曼成、張燕、張揚、張紘、張邈、張松等人。
  • 三國:曹魏十大猛將排名,張遼第五,許褚第二,第一因曹操而死
    10、鄧艾很多人對鄧艾不是很熟悉,因為鄧艾大放異彩的時候已經快接近三國末期了,此時,三國中曾叱吒風雲的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都已經死了。蜀漢的頂梁柱就是趙雲和諸葛亮的徒弟姜維,而曹魏則是靠鄧艾在支撐。
  • 曹魏五子良將之張遼,徐晃、張郃誰武藝最高!
    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張郃等人多次出任先鋒,可謂是曹操出徵必備。而在五人中,張遼,徐晃,張郃的武藝也是相當高強,皆為三國一流水準。那作為曹魏五子良將的張遼,張郃,徐晃等人,誰的武藝最高呢?其實經過對比就可以得出結論,不出意外必是此人!首先說張郃,因為張郃可以活得最久的,官職也是最高的,到了後期官拜車騎將軍。
  • 張遼和張郃都是降將,為何投降曹操時,張郃的待遇高於張遼?
    在漢末三國時期,降將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存在,也即魏蜀吳三國都有不少降將。比如在蜀漢將領中,姜維、王平、夏侯霸等人都是出自曹魏的降將。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曹操麾下的武將中,也有不少都是降將出身中。特別是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張郃和張遼這兩大武將,就是比較典型的降將。
  • 曹魏五子良將中,誰的食邑最多?不是張遼也不是于禁!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雖然曹操在南徵北戰的過程中,非常倚重夏侯氏和曹氏的將領,但是,對於張遼、張郃、樂進、于禁、徐晃等將領,也為曹魏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 三國二十四位中名將有多少事跡是真實的!
    在民間藝術中,對三國名將有這樣一個順口溜式的排名:一呂(布)二趙(雲)三典韋,四關(羽)五馬(超)六張飛。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兩夏侯(夏侯惇、夏侯淵),二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槍神張繡和文顏(顏良、文丑),大末鄧艾和姜維。
  • 曹魏諸將軍職排名變遷(十),張遼的軍職曾一度是曹魏諸將之首
    張遼與李典、樂進擊敗孫權,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凌統等人 ,差點活捉孫權 。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曹操拜張遼為徵東將軍。是曹營手下第一個正式的四徵將軍,而之前曹仁僅擔任行(行使)四徵將軍之職。當時夏侯惇仍屬於漢官,而張遼是曹魏軍銜最高的將領。
  • 曹魏五子良將為什麼以張遼為首
    在曹操手下,還有這樣幾位武將,他們並稱「五子良將」,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跡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但估計不熟讀三國的朋友,有可能都不知道這五個人,或許只聽說過張遼。
  • 曹魏將領軍職變遷詳解(六),平定河北後,曹營外姓第一將竟是他
    同年,黑山軍首領張燕率領其部眾十餘萬人投降曹操。曹操平定河北後,大封群臣,曹魏將領軍職排名與軍區變化如下。一、曹營軍中將領排名:1、 平北將軍張燕(由平難中郎將遷)、安國亭侯張燕是東漢末年黑山軍首領,朝廷因無力徵討,便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
  • 帶你認識三國時期真正的曹魏五子良將,他排名第一歷代推崇!
    小編在這裡告訴你們,不要心灰,蜀漢沒有五虎,但曹魏有五子來彌補你們的失落。那什麼是五子良將呢?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 曹魏五子良將,人人作戰英勇,個個特點明顯
    大家可能知道,三國時期的五子良將,分別指的是服務於曹魏勢力的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位將軍。一. 防禦東吳的"定海神針",前將軍張遼張遼之前分別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帳下效過力。公元198年,呂布在下邳敗亡後,張遼歸順了曹操,從此他為曹魏南徵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 三國二十四名將有四個張姓大將,誰更厲害一些?張郃屈居第三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有四個姓張的名將入列,他們是張飛、張遼、張郃、張繡,其實我個人認為西蜀名將張任也很厲害,不過由於討論的是二十四名將,所以他不在討論範圍之內。探花——張郃張郃是曹魏集團「五子良將」之一,曹操時代五子中于禁的官是最大的,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張遼成為五子中官位最高的,但是到了曹睿時代名將凋零,張郃成為五子中碩果僅存的,官拜車騎將軍,論最終官職張郃是最高的。
  • 三國中,張郃和張遼誰更強一些?
    張遼通過觀察發現,每次張遼巡視東海城的時候昌豨都盯著他看,似乎有話要說,而且昌豨只是守城,並不出擊,也不放箭。張遼仔細分析了昌豨這一系列反常的行為,認為昌豨肯定是想投降,但是卻怕曹操落井下石殺了他,所以心有顧忌猶豫不決。於是張遼決定自己單人獨騎進城勸降,果然事情圓滿解決,昌豨投降了曹操,皆大歡喜。雖然時候曹操責備張遼身為大將不應該孤身犯險,但我卻不這麼認為。
  • 三國曹魏第一外姓武將,到底是張遼還是于禁
    三國是一個將星如雲的時代,三分天下之前,各路諸侯猛將便是層出不窮,溫侯呂布,顏良文丑,都是萬人莫敵的勇武之將。後來北方逐漸被曹操統治,南方依荊州二分,劉備和孫權一東一西佔據半壁江山。後來戰張繡,官渡鏖戰,于禁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于禁最後晚節不保,在關羽攻打襄樊之時,部隊被水淹,此時的他選擇了投降。再說生前的封號以及後世的評價。張遼作為五子良將之首,鎮守魏國東南門戶的大將,在合肥之戰之後聲名大噪,曹丕對其十分器重。經常拿他八百軍士破敵的英勇事跡說給群臣,後封前將軍,死後諡號剛侯。而于禁呢,官拜左將軍,死後諡號厲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