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知道,三國時期的五子良將,分別指的是服務於曹魏勢力的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位將軍。
五子良將圖
曹魏五子良將,可謂是人人作戰英勇,個個特點明顯啊,今天筆者就與大家總結一下他們各自不平凡的經歷。
一. 防禦東吳的"定海神針",前將軍張遼
張遼之前分別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帳下效過力。公元198年,呂布在下邳敗亡後,張遼歸順了曹操,從此他為曹魏南徵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張遼曾勸降昌豨,率領將士徵戰河北,掃蕩烏桓,平叛陳蘭、梅成。特別值得稱頌的是二個事例:
一是智破謀反,說的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張遼審時度勢判斷出所帶新軍中,有人故意惑亂人心意圖反叛,他讓眾人不要亂動、靜觀其變。自己親率數十人查出並擒獲了叛亂首領,徹底挫敗了軍中夜叛。之前曹操也曾遭遇過軍中夜叛,卻導致了四千人的軍隊只剩下五百人。所以曹操將張遼這種智破夜叛的方法向全軍推廣。
第二個是"張遼止啼":在公元215年的魏、吳合肥之戰中,因曹操西徵張魯帶走魏軍主力,只留下七千多將士給張遼固守合肥。而一心想要擴張的孫權,趁機領呂蒙、甘寧等眾多將軍,共率十萬軍隊前來進攻。張遼率領經挑選的八百精兵衝破東吳十萬大軍,直殺到離孫權僅幾丈遠處,嚇得孫權四處逃竄,張遼突出重圍後,為了救援陷入敵軍的將士們,再次殺入東吳部隊,眾多東吳將領都無法阻擋張遼,最終還被張遼擊破而敗走。從此,張遼威震江東。成為曹魏防禦東吳的"定海神針"。後來每當江東地區的小孩們啼哭不止,小孩們的父母就會說"張遼來了"來嚇唬小孩們。
張遼
張遼因為曹魏屢立戰功,深受曹操賞識,不僅給他封侯拜將,還列為曹魏五子良將之首。他也被歷代所推崇,成為古今64名將之一。
二. 三國中唯一不敗"戰神",右將軍樂進
樂進是五子良將中加入曹操時間最早的(還有于禁),他於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親自去揚州募兵得千多人,與當時兵少的曹操在河內會合,立下了頭功。
樂進的戰鬥經歷就是一部曹魏勢力的成長史。他擊呂布、戰張超、破橋蕤、徵張繡、圍眭固、攻劉備。每戰,樂進必為曹軍先鋒,殺敵陷陣,無堅不摧,屢立戰功。樂進是三國時期唯一沒有失敗過的"戰神",他位列五子良將第二位名副其實,其出色的戰例如下:
樂進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兩股勢力爆發了"官渡之戰"。漢末西園八校尉之一,與高覽、張郃齊名的勇將淳于瓊奉命押糧,駐守烏巢。樂進率軍攻擊烏巢,曹軍一邊圍攻營寨,一邊放火燒糧,在激戰中,樂進生俘淳于瓊。使得袁軍群龍無首,軍心渙散,迅速崩潰。
公元213年,樂進屯兵合肥,與張遼、李典成為阻擋東吳進攻的"鐵三角"。三人在消遙津(今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協同配合,以區區七千兵卒擋住了東吳十萬大軍的圍攻,還差點活捉孫權。
三. 唯一假節鉞之人,安遠將軍于禁
于禁也是五子良將中加入曹操時間最早的,他的經歷比較特殊,為曹魏南徵北戰,戰功赫赫,他不僅敢於攻擊不守軍紀的青州兵,而且治軍特別嚴厲,曾經為維護軍法而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因此被曹操稱讚為"勝過古代名將";他在戰鬥中所繳獲的財物從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其所有的將領中唯一的假節鉞(即可以不向上級請示,直接斬殺軍中犯罪的人)之人。
于禁
非常遺憾的是他的結局悲慘,因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水淹七軍失敗而投降,後來釋放回來後,魏文帝曹丕先升他官,後又羞辱他,迫使他憂憤而亡。
四. 令諸葛亮都忌憚的,徵西車騎將軍張郃
張郃是在官渡之戰中投奔曹操的,他同樣是為曹魏建功立業,戰績優異,功勳卓著。他的作戰風格以兵法善變,善於利用地形見長。
張郃著名的戰例是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伐魏,魏明帝曹叡派張郃應戰。兩軍在街亭對峙。張郃命人斷絕蜀軍水源。待蜀軍口渴難耐之際,發起進攻,一舉拔寨。隨後,魏軍席捲南安、天水、安定等郡,直接造成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敗。
張郃
這次事件既導致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又讓蜀漢軍中留下了陰影,自諸葛亮至下從此都忌憚張郃。可惜的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蜀軍因糧食供應不足撤退時,當時的魏軍主帥司馬懿認為有利可圖,強令張郃追擊,使得張郃在木門道遭遇蜀軍伏擊,右膝中箭,因傷重不治身亡。(這件事被後人猜測是司馬懿故意為之,說是因嫉妒張郃功高而借刀殺人)
五. 有周亞夫之風的,右將軍徐晃
徐晃是五子良將中難得的有勇有謀之將,他自從楊奉處轉投曹操後,就為曹魏立戰功無數,先後參與了徐州之戰、官渡之戰、冀州徵伐、白狼山之戰、南郡之戰、關中徵伐、夏侯淵平涼州之戰、漢中之戰等幾次重大戰役。還戰勝過關羽、馬超、顏良、文丑等眾多名將。
徐晃
其典型戰例是:公元219年,關羽圍攻樊城,徐晃奉命馳援。曹軍士兵大多是新兵,無法與關羽的老兵抗衡。他就命曹軍假意挖掘長塹,以示斷其後路。蜀軍人心浮動,燒營撤退。
徐晃利用與關羽是老鄉的關係,在戰前假裝與關羽見面敘舊。然後乘其不備,命曹軍"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關羽大吃一驚,問其原因,徐晃答:"這是國家大事啊!"兩軍激戰,關羽大敗,徐晃緊追掩殺,關羽無法立足,只好撤退,樊城之圍遂解。(徐晃真是公私分明啊!)
總之,曹魏五子良將,如上所述人人作戰英勇,個個特點明顯。他們兢兢業業、精忠報國的精神值得後人稱頌。
五子良將群英圖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