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李明:中國的球鞋買家都應該感謝資本和「毒」

2020-12-13 B座12樓

剛入行的炒鞋者沒有想到,比財務自由更早到來的,是央行的「黃牌警告」

從「10年前你錯過炒房,5年前你錯過炒比特幣,現在難道你還要錯過炒鞋嗎?」到如今的「球鞋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風向驟轉,K線圖上的球鞋和球鞋電商平臺一起成為風暴中心。

為了探究球鞋電商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邀請到了運動裝備潮流電商平臺「get 」 創始人兼CEO李明

「get」是國內最早入局球鞋交易的平臺,填補了當時的市場空白, 2014年獲得盈動資本的天使輪投資。

以下是李明的分享內容,關鍵詞:補貼戰、證券化、馬太效應:

「get」 誕生快五年了,我們是中國第一個做球鞋交易模式的平臺,「毒」比我們晚了三個月

那個時候除了非常懂球鞋的發燒友,大部分人都不理解。2017年夏天,我找到蔣舜,跟他解釋了兩個多小時,我們在做什麼,這是一種什麼模式。當時美國「GOAT」做了一年,勢頭已經起來了。很多大型一線基金看到了中國有人在做「GOAT」,就來找我們,但就是不理解。

其實這個模式直到現在也沒有具體的名字,有人叫它C2C,但不是,它實際上是一個「驗貨+競價」的模式。

這個模式本身的價值,我覺得核心有兩點:

一是非常嚴格的上遊控制。很多人擔心這個市場會變化,經常問:耐克和阿迪怎麼還不進來?萬一它調貨量怎麼辦?改變發售價怎麼辦?萬一它自己做個交易平臺怎麼辦?

其實這幾乎不可能。中國的球鞋交易市場,預估已經超過500億,算是一個中型電商市場,但這點貨的貨量,以及品牌方銷售時的批發價總收入,在耐克和阿迪的年報上,佔比不到10%。因為500億球鞋交易市場是由這些鞋子大比例溢價和反覆倒手的交易組成的。

所以耐克阿迪對這件事情一點興趣沒有,他們的財報是由那90%的普貨決定的。所以這個行業有一個存在的先決條件:這個貨是相對限量的。

二是交易模式的巨大進步。從前,買到一雙球鞋尖貨需要非常了不起的專業能力,因為信息不透明,渠道不方便,效率很低,基本上只能靠轉售,貨量有限,造成這個行業在供給和購買效率上非常落後,很多人喜歡但買著費勁,這個需求一直被壓抑。

(羅志祥的ins狀態。據說他有超過5000雙球鞋,幾乎所有鞋迷渴求的AJ、Yeezy都有。)

兩年前球鞋交易模式出現後,需求開始井噴。尖貨球鞋本身就是一個消費者只要看了就喜歡的東西,但是因為過去的供給不足,所以大家誤以為這個市場很小。

這個市場是急需資本去催化的。後來行業的勢頭起來,大家也知道,是因為「毒」。「毒」一下子拿出幾千萬美金的資本,非常有魄力地按照上億美金的補貼的方法來打。

其實現在中國所有的球鞋消費者都應該感謝資本和「毒」,因為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進入了歷史上第一個買球鞋如此方便、補貼力度如此大,中間商如此不賺錢的階段。

我們這個行業的硬成本,不含物流,只是驗貨的人工、包裝,一次交易成本就在30塊以上。這裡面還存在很多交易糾紛和售後問題,所以一次交易的服務費如果低於5%,就根本不賺錢。但實際上很多平臺是不收錢的,或者只收1%服務費,驗貨收十幾塊錢就已經是賠錢的,同時還給買家發優惠券,買1000減88,成本硬虧。

所以前兩年就是:誰捨得往裡貼錢,誰的增長就非常明顯。早期買量做投放的時候,獲客成本大幾十塊甚至更高,這個行業全世界從來沒有過這麼多補貼的做法。那是一個非常殘酷的階段。

但在這場補貼戰裡,「get」是缺席的。很多人會問,「get」 是不是沒有戰鬥力,為什麼做得那麼早但是後面卻掉隊了。

現在回頭復盤,確實是那個時候不夠勇敢,創業公司最厲害的能力應該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冒險,我們的冒險能力弱了一點。

但「get」替行業踩了不少坑。我們是中國第一個做求購功能,第一個做預售功能,也是第一個做二手的平臺。我們對二手鞋做消毒、清理和抗氧化服務,然後收10塊錢的服務費。但殘酷的現實是,這個行業買二手的比例非常低,而且價格上也不佔優勢,新鞋3000元,九成新或微瑕疵的鞋也要2500。到今天只有「NICE」還在做這件事,但是業務佔比非常低也只是一個補充業務,解決不了現在規模競爭的根本問題。

所有人上來融了錢全在玩命搶流量做補貼,後來就開始做差異,現在的中國市場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衍生出了各種玩法,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寄售

一雙鞋交易完成,賣家寄到倉庫,兩天,倉庫拿到之後拆包驗貨,一個工作日,再把貨寄給買家,這個過程需要五天,一雙鞋五天之內只能貢獻一次交易。

所以想了一個辦法,既能省錢又能加批次。買家買鞋之後寄存在倉庫,都不需要拆包發快遞,只需要做一次驗貨。

一般球鞋發售後的一兩周內價格都會上漲,所以這雙鞋大概率會被賣出去甚至多次交易。在最終有消費者要求真正發貨之前的這些交易,二次驗貨、拆包、包裝成本全沒了,以這雙鞋作為貨權來回交易就好。

慢慢進化出更誇張的一種方式:連貨都沒有,只有一張提貨券。券上寫好:幾月幾日,一定給你一雙鞋,定好顏色和尺碼。現在提前一個月,這個貨權就可以放出來,比如2000元把貨權賣出去,然後擊鼓傳花,2200、2400、2600、2800來回交易,像股票一樣。

(這是2018年年底「get」倉庫偶然收到的一雙交易中的商品,這是李明第一次看到插滿了三家平臺的防調包扣,後來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

有一些炒鞋的人,本身就沒有提貨的需求,甚至提貨了反而麻煩,還得保管和再寄出。這張券你可以交易一萬次,不需要物流介入,沒有任何成本,但是極端狀態下可能創造出幾百萬、幾千萬交易額

之前有人擔心,國外的平臺會不會進入中國市場,因為他們具備貨源上的優勢,但是我覺得機率很小,因為中國市場的玩法他們根本看不懂。「GOAT」和stockX在美國競爭多年,但是直到現在還是都在正常收10%以上的服務費,我們國內創業公司上來就不收錢打補貼戰,老外暈頭轉向。

年初幣圈的一些人接觸球鞋圈,因為他們發現,球鞋比空氣幣要好。這兩者有共性,比如價格浮動非常活躍,單價又可高可低。而且球鞋的教育成本和交易門檻更低,比起虛擬的貨幣,一雙看得見摸得著的球鞋更具價格上的安全感。

我看到一些空氣幣交易所已經在做這件事,而且能像買股票一樣買球鞋。比如小朋友兜裡就5000塊錢,他還能分散投資,一雙3500的限量椰子鞋,分成100份,35塊錢一份,可以買兩份。你又看好這雙AJ1,來個10份,這就可以非常均勻、合理地拼成一支你的個人基金,由各種充滿了漲價潛力的鞋款組成。

這就徹底把一個電商的事變成一個極具想像力的但同時也非常危險的資本市場證券化的事,這可能會讓這個市場產生五倍、十倍的增長。但是現在因為監管的原因,這件事情應該又會退回到電商領域。

其實直到去年底,這個行業的高度增長階段就已經結束了。

平臺從一個能做到的最快速度開始趨緩,但是大家都不認輸。行業外的人和媒體只看到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但對於行業內的人來說,這是一場馬拉松賽

即使是正常交易過程,還存在很多沒有被解決的矛盾,比如電商法規定「七天無理由退換貨」,這個聽起來正常,但放在我們行業內就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情。

因為球鞋交易現在和A股已經沒有區別了。一雙球鞋和茅臺股票一樣,今天1800明天就可能1300。你買下之後,平臺也同時把貨款結給賣家,如果價格跌了,買家要求退貨,那中間的500元由誰承擔呢?

(Nice平臺K線交易圖)

所以這就處於一種博弈狀態,現在很多平臺都會加一條交易規則,限定籤收之前可以退換貨,但籤收之後不行。還有人提議加一個冷靜期,但其中的深淺利益需要非常艱難的抗衡。

這個行業發展到現在,很多VC開始冷靜下來,他們開始等待最後的終局變化。在國家監管有動作之後,這種爆炸增長三五倍的機會沒有了,但是做好運營,每年百分之幾十的增長還是沒問題的。

從交易量來看,這一兩年的競爭幾乎沒有任何在排名上和市場佔比上的變化,「毒」和「NICE」的佔比越來越高,其他平臺的佔比在萎縮,馬太效應非常明顯。

「毒」的資本太強了,「NICE」是目前運營能力、產品優化能力最強的,而且補貼和打法的靈活程度做得也是最好,所以一直跟得很牢。

但是這兩家目前還沒有到最後拼生死的狀態,補貼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今年「雙十一」還沒到來,但國慶節之前幾家平臺的力度已經比去年「雙十一」還要高,服務費幾乎不收,還發各種各樣的券,今年的力度應該會遠超從前。

今天「雙十一」如果能迎來一個小爆發的話,二級轉賣市場的轉售貨量和用戶量也會產生快速增長。現在的行業規模已經超過500億,三年之內可以過1000億。

「get」 走到現在,有錢的時候燒錢,沒錢的時候養活團隊,這些都經歷過。幸運的是,我們是行業內少數有淨利的平臺,而且我們手裡還有行業領先的鑑定師團隊和鑑定業務量的等各種壁壘資源。

我沒有感覺到太多的遺憾。球鞋電商的戰火,不遜於共享單車和網約車,當然,每個行業故事裡的勝者不一樣,但首先,我們要活下來。

- 201901018 No.1923 -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

相關焦點

  • 毒App改名「得物」,背後是中國潮流文化發展史
    「毒」APP改名了。新的名字叫做「得物」,根據官方介紹,新更名的得物APP會變成一個更多元品類的潮流網購社區。改名後,新的APP依舊保持著原來的業務架構,但名字中的「物」說明一切,平臺未來的方向將不局限在鞋類,而是延伸到潮流萬物,改名僅僅是第一步。
  • 你為什麼中了得物的「毒」?
    「中底走線」、「鋼印」、「OFF-TIE」,一些不熟悉球鞋文化的人走進得物的辦公室會感到非常疑惑:這家公司會議室的命名怎麼這麼奇怪?球鞋圈內人士則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名字都是球鞋圈內專業名詞或者代號。比如鋼印,鞋盒和球鞋內部腳踩的位置都會有的一串數字,人們通常能從鋼印鑑定出這雙球鞋的真假。
  • 「我想要做球鞋文化傳播者」|專訪Sneaker Con伍宇明
    「千禧年代」初,網際網路上關於球鞋和潮牌的信息並不多,更沒有相關垂直信息平臺。尋找心愛球鞋同時,吳玉明發現了市場缺口。大學畢業之後,他單槍匹馬做了一個名叫「Freshness Mag」網站,專門提供球鞋、街頭文化、潮流玩具等方面的資訊內容平臺。這是當時網際網路上首個涉足潮流、球鞋的交流論壇。
  • 「無南服飾」之「蒙古王爺WANG YEH款T恤」買家秀
    買家秀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大圖集」回複數字2. 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小圖集」回複數字3. 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蒙古風格大圖集」回複數字4. 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蒙古風格小圖集」回複數字5. 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美式風格圖集」回複數字6.
  • 不愧是「行走Boyish穿搭教科書」!連腳上的球鞋也比男生猛!
    不久前,美國電影評論網站「TC Candler」公布了今年亞太地區「最美的百大臉孔」的榜單,由MAMAMOO 的玟星打敗眾多呼聲超高的女星:Jennie、周子瑜、Angelababy拿下第二名的位置讓她再度登上網絡熱搜!
  • 從今日頭條到知乎,給男生「種草」為什麼這麼難? | 愛範兒
    最近風頭正勁的拼多多,每次津津樂道的都是其在短時間內的高速增長,「尤其是在大家都認為格局已定的電商領域」,足可見電商競爭的激烈。阿里巴巴、京東加上拼多多,幾乎壟斷了中國電商市場。「毒」是一個典型的男性潮流運動電商平臺,特色功能是鑑別限量款球鞋真偽,平臺以球鞋為主,延伸到潮牌服裝、手辦、樂高模型、手錶和數碼產品等男性向的商品。毒 app 和小紅書的設計完全相反。小紅書將「發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用戶發布的筆記來組織信息流。這裡沒有嚴格的分類、導航,圖片、視頻的地位被最大程度加強。
  • 從「物以類聚」到「人以群分」,淘寶想做什麼?
    新生代崛起,淘寶推出「造物節」和「BUY+」兩個計劃,想用一些新方式抓住年輕人的心。直播與購物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VR 和購物結合,淘寶又能玩出什麼新花樣?舞臺上的新主角對於網際網路購物到底意味著什麼?青年人的期待和期待中的青年人「80 後、90 後佔全國總人口的 31%,卻佔中國網購人群的 73%」,數據不會說謊,「青年購買力正在崛起」。
  • ...實用句型「加班」、「請假」、「代班」、「出差」英文如何表達?
    打工、實習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這些工作上超級實用的英文不能不會啊!另外,以下這句道地的口語用法也能代表「收工、下班」的意思!to call it a day 這句話使用的頻率很高哦!只要想表達活動告一個段落,或是建議共事者該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去休息了都適用,意思是「今天就 (暫時) 到此為止吧!」
  • 唐彬森的「元氣帝國」和「隱秘角落」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元氣森林不僅投資了一家輕食品牌「田園主義」,同時還投資過一家做日式拉麵的餐飲企業「山鬼雞湯」,而且持股的比例都不低,山鬼雞湯的佔比竟高達80%。鮮被關注和提及的是,唐彬森在創立元氣森林之前,成立了挑戰者資本,至今仍是最大股東,持股達78.75%。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挑戰者資本公開投資事件達76起,主投消費和TMT兩個方向。而在消費領域的投資案例,過往有拉麵說、熊貓精釀、觀雲白酒等,近期又投資了王小滷、食族人、NeverCoffee,個個算得上細分領域的精兵強將。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日本和中國同屬漢字文化圈,因此不少中國人即使不會日語還是能辨識一些文字及符號,但依然有一些看起來奇怪的符號,學過日語都不見得讀的出來。今天跟這明好小語種再來看一下其他的文字&符號。表示最後動作的「〆」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
  • 阜興「樓塌」,「富二代」掌門末路狂奔
    這期間「阜興系」的「爆雷」事態漸漸嚴重,「阜興系」旗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所發上百隻產品兌付無門,與之關係密切的P2P平臺近期也被爆出問題,投資者艱難維權,背後牽連出銀行、信託等十多家金融機構,市界獲得的信息顯示,阜興系背後資金黑洞可能在250億元到300億元之間。市界在調查「阜興系」資本運作手段時,也試圖了解朱一棟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 創投日報|「墨者」獲映客天使投資,「會議桌」獲晨興資本數百萬...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融資新聞報導依託「興趣社交」構建泛文娛社交平臺,「墨者」獲映客天使投資要提高企業遠程溝通協作效率,可視化團隊協作工具「會議桌」獲晨興資本數百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 如何解決「應該賺錢的行情沒賺到錢」這個問題?
    以上種種,我們慣性將其診斷為「該賺錢的行情沒賺到錢」綜合症,這是病,得治。 這病不是什麼絕症,頂多算個疑難雜症,類似於牛皮癬,怎麼治都治不好,有時候看似好了,過段時間又復發。 市場裡大部分玩家有這病,區別是,有些玩家症狀比較輕,有些玩家症狀重,一經發作就懷疑人生「為什麼行情總是和我作對?」
  • 「邏輯判斷-真假能否」解題思路與難題解析
    其中,小紅和小偉不相鄰,小亮和小明相鄰……」上面這些句子都是「真假能否」題型常見的框架。相比起很容易讓考生糾結的「最強程度」題和平淡無奇又需要下功夫的「條件推理」題,「真假能否」題給考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非常有趣,又愛恨交織。
  • 日語中的雞蛋,「玉子」和「卵」的區別
    「玉子」と「卵」「玉子」和「卵」都讀作「たまご」。你能正確理解「玉子」和「卵」的區別嗎?卵焼き還是玉子焼き,或者ゆで玉子還是ゆで卵,討論這些的人也有吧。無論哪一方都是平時不經意地使用的字,在什麼狀態的情況時使用「卵」,何時又稱為「玉子」其實是被明確的區分的。因為其中有認為是品牌差異的錯認情況,因此在這裡好好理解區別,正確的掌握使用吧。
  • 長安馬自達:「悅馬星空」,感謝有你_易車網
    長安馬自達的車主以及熟悉它的人應該非常清楚,作為馬自達唯一一家海外集研產銷一體的整車製造企業,這家合資公司多多少少繼承了後者的執拗,但同時,後者一向堅持以技術服務粉絲的精神也在此得以傳承。據介紹,該計劃將在未來三年圍繞「品牌&用戶價值共創」遠景,依託「悅馬星空」線上工具,打造「悅聯」、「悅創」、「悅享」三大平臺,開展「智享購車」、「舒享用車」、「專享管車」、「價值傳遞」、「價值共創」、「合伙人計劃」、「產品共創」七大行動,進一步強化品牌和用戶粉絲的互動與連接,最終實現「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和「客戶生態圈建設」兩大目標。
  • 創投日報|「鑫蜂維」獲至臨資本近億元A輪融資,「智領雲」獲數千萬...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服融資披露:提供數位化組織打造服務,「鑫蜂維」獲至臨資本近億元A輪融資(查看更多請點這裡)定位雲原生數據中臺,「智領雲」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36氪獲悉,「智領雲」獲金沙江聯合資本領投,線性資本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市場拓展和產品線完善。此前,智領雲在2019年5月獲得線性資本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
  • 更名「大麥」,「頭部玩家」「科發源」意在全球植髮市場
    「科發源」成立於1997年——彼時植髮技術才進入中國,是國內最早的一批植髮機構,現已在國內主要城市和芝加哥建立了33家直營分院,累計進行約16萬例無痕植髮手術,保持50%-80%的增長率,年營收數億元。
  • 日語中「醫者」「醫師」「先生」的區別是什麼?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將其賦予了新的含義,隨著其它詞彙一起又逆向輸入回了中國。這個詞多用於比較正式的場合,口語中較少使用。明治維新之前,幾乎任何人都能做「醫者」,但明治維新以後,只有通過資格考試的人才能稱為「醫師」,才具有行醫資格。 「醫者」多用於口語中,可以使用尊敬的稱呼「お醫者さん」,但在加上醫生名字的時候不能使用「醫者」這個詞,需要使用「〇〇醫師」這種表達方式。
  • 有道破「壁」,周楓執「刃」
    而正式由於這種先花錢獲課再掙錢的模式,目前大部分的在線教育公司都屬於虧損狀態。「我們一大優勢是我們有比較多的資源量,有道有 2250 萬的日活。以前大家會問一個問題,工具產品和課程產品之間的導流成立不成立?這個答案非常明確,是成立的。當然不是每個團隊都會做這個事情,至少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這個完全可以的,這樣就使得我們獲客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