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的飯桌你坐對位置了嗎,看古人對於坐次排位的那些嚴苛講究

2020-09-05 司馬徽瑜

又是一年年關將至,在外奔波一年的人們都希望儘快的趕回老家與父母團聚,同全家人圍坐一桌吃頓年夜飯是一年中最愜意溫馨的時光。中國人的飯桌坐次是最有講究的,就拿年夜飯來說,飯桌的北方是為上位,坐北朝南者一般為家中最長者,晚輩如果做錯了位置是會被父母或者他人訓斥的,當然除去逢年過節或家中有親戚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不是太講究這些事。

如今快節奏的人們對於舊時的禮節已經越來越簡單化,那麼在制度繁複嚴苛的古代,關於尊卑等級以及坐次排位制度又會有著什麼樣的特殊講究呢?

一:坐北朝南帝王位

在古代帝王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帝王的座位自然也是最為尊崇的上尊位,帝王位講究南向為尊,即帝王的正面要朝著南方,也就是坐北朝南。

江山易主王朝演變,但帝位朝向這一點是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所遵從的,最為直觀的表現是故宮太和殿中的龍椅正是坐北朝南的擺向。

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有載:「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皇帝坐北面南,臣子面君自然要面北。

北面稱臣也和帝王位的朝向一樣歷朝歷代都沒有改變。

大殿之上皇帝端坐龍椅,底下的文武群臣東西分列,這是大家經常在電視裡看到的畫面,不過關於文武群臣東西分列的制度具體起源何時已經不可具體考據。

二:文武分列臣子位

在《史記·叔孫通傳》中記載,漢高祖劉邦因天下初定而朝禮制度簡單,文臣武將朝堂之上混亂散漫,高祖頗為不悅,叔孫通毛遂自薦為高祖定製了一套朝堂禮儀,東文西武的排列最早始見於此。

東文西武也就是左文右武,這裡的左右是以皇帝視角來決定,帝王坐北朝南,則帝之左為東列文臣,帝之右為西列武將,而後在以地位高低前後依次排列。

老子所言:「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正是個道理,而左文右武這一制度也被隨後歷朝歷代所延續下去。

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史記·叔孫通傳》

三:文武混編制度

叔孫通在為劉邦制定朝堂禮儀時曾對劉邦說:

「臣願頗採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顯然當時的漢禮融合了秦儀,左文右武很有可能自秦朝時已有,但並不能確定。

朝議模式雛形始於春秋,在春秋至戰國時期朝議具體禮節已無從考究,不過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卻有這樣的記載,戰國時期的趙國的藺相如因為有功被升為上卿,職位高過了廉頗並被排在了廉頗的右邊,廉頗為此頗為不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吾羞,不忍為之下。」

這裡的「位在廉頗之右」顯然是以右為上,結合上文所說這就很難讓人理解,在漢初的文武排列中,以皇帝的視角來說武將位列其右是肯定不符合這裡的記載的,以臣子的視角來看文臣本就位列於武將之右,肯定也不符合。

最大的可能是戰國時期有可能部分國家存在著文武混編的情況,古人以右為上,很可能文武群臣混編按地位高低從右至左依次排列。

之所以說是部分國家,是因為漢承秦制,如上文所說當時的秦國有可能已經實行文左武右的制度了。

所以我們在看春秋戰國時期的影視劇時,文武群臣或分列或混編都是允許的。

左文右武憐君榮,白銅鞮上慚清明。——《遠公亭特丹》唐·李鹹用

四:制度的變化

不過這一制度有時也會發生意外,在《萬曆野獲編·朝班》中就記載了這樣一件趣事,由於明神宗幾十年不曾上朝,群臣因排位前後發生矛盾,最後由司掌禮儀的蔡獻臣出面,以常朝大朝之說互相說調才算罷休。

所謂「常朝」顧名思義即日常的朝會,「大朝」是指在特殊的節氣或節日所舉行的禮儀性朝會,蔡獻臣正是以所爭執的二人在「兩朝」各自有理為說辭才打的圓場。

在古代朝堂之上除了皇帝位萬年不變,臣子的排位歷朝歷代都有所不同,除了上面說的分列與混編,也有文武面相對向而不是面朝皇帝的,也有文臣或武將排列在王公之前的,臣子朝會時在形體上甚至有跪坐、站立和跪姿的演變過程。

五:坐次制度的樣板——鴻門宴

如果要深究坐次排位制度,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鴻門宴,與其它史書記載不同,司馬遷在記載鴻門宴時把在場的每個人的坐次順序都記載下來,看似無用實則是有一定道理的。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項伯東鄉坐。亞父南鄉坐。亞父者,範增也。沛公北鄉坐,張良西鄉侍。

項羽與項伯坐西向東,範增坐北向南,劉邦坐南朝北,張良坐東向西。

這裡的排位坐次很有意思,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項羽自視甚高且實力是高於劉邦的,加上又是東道主,所以項羽在這裡的坐次是尊者位,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尊位同父,自然要和項羽坐在一起。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項羽的坐西朝東位應是為上尊位。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坐北朝南的位置才是最為尊崇的,怎麼到這裡變成了範增坐北朝南,項羽卻要坐西朝東呢?他不是早就把自己當成了帝王了嗎?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區分「堂」和「室」的區別。

六:室中東為尊

鴻門宴的本質說白了就是項羽請劉邦吃飯,既是吃飯自然不可能跑到大殿上去,室內才為宴請之所,所以室內的座位尊次和殿堂上的尊卑制度是不一樣的。

《稱謂錄》: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


古人講究室內以東向為尊,也就是坐西向東,在宴請賓客時只有最為尊貴的客人才可以坐西面東。當然賓客不可能就一個人,南向坐的賓客尊崇也是僅次於東向坐的,有了客人主人還會叫朋友來作陪,而陪客一般是坐南朝北的北向坐,剩下的坐東朝西的東向坐是最為低次的,一般主人會坐在那裡,以表示來的都是尊貴的客人,包括朋友充當的陪客。

我們在以此對照鴻門宴的坐次再看一下,項羽顯然把自己當成最尊貴的人坐在了貴賓位,亞父範增也同樣很受項羽尊敬所以坐在了南向位,而本應坐貴賓位的劉邦卻淪落到了陪客的位置,這顯然是項羽對劉邦的一種奚落嘲諷。至於張良,在此危機四伏的場合下估計他也不會在乎這些。

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之所以要交代每個人的具體坐次,就是要為了表現項羽自視要勝過劉邦一等的高傲心理。

室內東向為尊的講究並不是在宴請賓客時如此,在任何時候都是如此,這在史書中的記載有很多,比如漢朝名相周勃年輕時很不愛讀書,每次跟仕儒們談話總是很不客氣的坐在東向坐上。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勃不好文學,每召諸生說士,東鄉坐而責之:「趣為我語。」

七:三昭三穆

室內以東向為尊的另一側面表現在祭祖的制度上,天子祭祖的地點在太廟,太廟中當朝太祖的牌位即為座西向東的東向位,太祖左邊三世牌位稱為三昭,右邊稱為三穆,這便是宗廟所謂的三昭三穆制度。

天子若要祭拜只有站東向西的祭拜,在列祖列宗面前作為晚輩輩分自然最低,這也符合室內東向為尊而西向為最次的等級制度。

經過漫長的朝代更替,這一制度最終還是會發生改變,東向為尊的制度到了明朝就演變成了以南向為尊,在《柳敬亭傳》中柳敬亭因受眾人尊敬而「使之南面上坐」,南向坐也就是開篇所說的坐北朝南的皇帝坐,當然這裡是在室內,所以說古代的坐次排位制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柳敬亭傳》:嘗奉命至金陵,是時朝中皆畏寧南,聞其使人來,莫不傾動加禮,宰執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稱柳將軍,敬亭亦無所不安也。


結語:

總而言之,古代的坐次尊卑制度是有著堂和室的本質區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室中東向為尊上,堂上南向為君王,你記住了嗎?

最後,筆者友情提醒,臨近除夕,如開篇所言如果你是家中的晚輩,過年回家儘量不要做東向坐和南向坐,也就是本文所說的「皇帝坐」和「項羽坐」,西向坐和北向坐你可以大膽放心的坐下,更可借本文內容「順便」給大家普及知識,屆時滿座皆親朋皆為你折服,豈不快哉?

—全文結束—

相關焦點

  • 四川人的年夜飯菜單,看看你家的飯桌上有這些菜嗎?
    對中國人來說,年夜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餐,遠方的遊子奔赴千裡,為的就是這一餐家宴。在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地吃年夜飯的風俗儀式不盡相同。年夜飯上,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年輕一輩,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表達對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 古人赴宴講究「尊人立莫坐」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食禮是古人家庭啟蒙禮教的重要內容。中國宴會繁縟食禮的基礎儀程和中心環節之一,即是宴席上的座次之禮——「安席」。古人對於座次十分講究,是分別尊卑、長幼、親疏、貴賤的重要方式。文字整理/楊杉在當今社會,中餐的席位排列,同樣關係到來賓的身份和主人給予對方的禮遇。學習古人講究安席之禮,對於我們在社會中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 黃埭人過年必吃的10道菜,你家的年夜飯菜單列好了嗎?
    大寒與立春相交接,講究的人家在飲食上也會順應季節的變化。 鼠年新年將近 今年的年夜飯菜單準備好了嗎?
  • 古人吃飯的規矩,或者說吃飯的禮儀,有沒有教養飯桌上就看出來了
    一日三餐,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生活的大事,雖然普通,但是必不可少,但你知道嗎?古人對吃飯很講究。最早的原因就是禮儀來自於飲食,畢竟,人以食為天,首先,這個人必須注意他吃的是什麼樣的飯菜,飯菜的擺放方式和客人座位的順序都非常精緻,非常的有講究。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看一下。
  • 打牌坐位置有講究嗎 打牌坐哪個方向贏錢2020 打牌必贏的小妙招
    在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聚在一起打打牌搓搓麻將,打牌贏錢技術是一方面,其實還跟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就包含你的座位,如果坐的位置比較好,也會帶給自己好運。那麼打牌坐位置有講究嗎?打牌坐哪個方向贏錢2020?一、打牌坐位置有講究嗎打牌坐位置有講究嗎?首先我們先要確定一下方位,以門為一個定點,在接近門的座位定為前方,與之相對的為後方。面向門在左手方的座位為左方,在右手的座位為右方。
  • 打麻將位置有講究,這四個位置不要坐
    很多時候做事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要素對於打麻將也十分的適用。打麻將的時候,位置沒選好可是非常不利的。有的時候只是位置的轉換,牌運就天差地別。下面就來聊聊打麻將選位置的玄學技巧,選對位置讓你胡牌胡得更加過癮。
  • 看看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年夜飯都吃些什麼?1萬的年夜飯你怎麼看
    1萬的年夜飯你怎麼看春節在很多看來就是中國獨有的節日,其實不然,在很多國家人們也是春節這個節日,而且和中國人一樣在春節前一天就除夕夜看看日本一個普通家庭年夜飯都吃些什麼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真的是窮人了吧。
  • ——飯桌上的「老講究」
    這當中不只是菜系和菜品的豐富程度,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一套代代相傳的飲食禮儀,我把它稱為:飯桌上的「老講究」。一、吃飯要端起飯碗用筷子夾飯送進嘴裡。不能用嘴靠著碗邊撥飯吃,更不能把碗擱在桌上低頭扒飯。手託飯碗,夾飯找嘴是不受飢苦的貴相;而低嘴找飯碗是一生貧寒,食不飽腹的賤相。
  • 易烊千璽吃飯不坐主位,備受稱讚,這些飯桌禮儀你要懂
    飲食的座位禮儀《禮記》中有記載:「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於下……」雖然我們現代社會非常講究平等,不再用長幼尊卑的概念,但是在飯桌上,還是會非常重視座位。尤其是在多人一起用餐,或者是家庭聚餐、宴請賓客時,座位就非常有講究。提到飲食座次,就不得不提到「鴻門宴」,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錄了鴻門宴的座次,「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範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樣的座位安排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 來開封,享別樣年味,赴一場年夜飯盛宴!
    豐盛的家宴擺滿飯桌 人們心頭是難以言喻的安定 一家人團團圓圓 圍桌而坐 吃著熱熱鬧鬧的年夜飯 這才是過年
  • 年味從一桌團圓開始,你記憶中的年夜飯是什麼樣子?
    蒸帶魚、蒸雞塊、蒸排骨……你家年夜飯有扣碗這道菜嗎?全國各地網友曬出的年夜飯海邊的網友曬出的年夜飯,餐桌上搞成了龍王大會!那條鮮紅色的「大魷魚」,真的很搶鏡啊!小時候的年夜飯是什麼樣子的?隨著年齡的長大,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一切都在變化著。周圍的所有事物,從小時候到現在都在潛移默化的變化著。還記得小時候是怎麼過年的嗎?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記憶中小時候的年夜飯。
  • 在中國的「酒桌」上,坐的位置到底有什麼講究?很多人都坐錯了
    問題:在中國的「酒桌」上,坐的位置到底有什麼講究?很多人都坐錯了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守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那在中國的「酒桌」上,坐的位置到底有什麼講究?很多人都坐錯了,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哪三盤菜?
    我們就拿吃飯來說吧,老祖宗認為吃飯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是依照俗語來進行,如果主家和客人因為不懂吃飯講究而出了洋相,自然也是被別人嘲笑而貽笑大方。而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也正是說的這個意思,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老祖宗這麼認為呢?
  • 除夕為什麼要年夜飯
    吃過飯後,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閒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所以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吃團圓飯的習慣。2、除夕是大年三十嗎大年三十是除夕,除夕不一定是大年三十。農曆臘月三十是除夕,有時農曆臘月二十九是除夕,反正除夕就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其中,從引客入席開始,到座次禮節講究,再到敬酒讓菜等一系列的流程中,都可以明確體現出我國的餐桌文化。時至今日,老祖宗依舊留下了「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的飯桌規矩。 那麼,這樣的飯桌禮儀規矩是什麼意思呢? 事實上,老祖宗之所以留下這樣的規矩,其中所蘊含的意思很明顯帶有一些不好的寓意。
  • 飯桌上的講究
    飯桌上的講究中國人大都熱情好客,逢年過節,總會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一頓飯,倒不是中國人喜歡一起吃飯,而是聚在一起吃飯就相當於聚在一起聊天,交流感情。這其實就和西方國家的party一樣,無非就是聯誼的一種手段。有意思的是,也因為中國這種獨特的文化——餐桌上決定很多東西,比如生意訂單,比如雙方感情,比如談判,中國人不得不「創造」了許多適應不同情況的餐桌禮儀。
  • 飯桌上的禁忌:「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飯桌上的禁忌:「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有何深意?古代人雖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遵禮守規」卻做得要比現代人周到。比如說吃飯這樣的小事,就有許多規矩。
  • 聊聊中國古式坐禮,看古人的坐相有多講究
    據史料記載,現代常見的椅子,大約是在唐代時傳入中國的,也就是說在唐代以前,咱們的祖先對於坐,這個日常再普通不過的行為,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行為規範的。千萬別覺得,古人就是為了放鬆和休息才會去「坐下」,事實上在古代 ,「坐」的姿勢與現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公眾場合的「坐姿」,不僅關係到對他人禮貌和禮儀問題,更是與自身的形象緊密相關的。
  • 年夜飯桌那些具有象徵意義的菜,你都知道幾道,一句團圓道盡所有
    ,咱們不說春晚,咱們就來看看咱們這些年來的除夕晚宴上的那些美食,一想到那些好吃的,似乎就有些忍不住要流口水了。除夕夜的飯是比較講究的,可以說裡面的每一道菜都是蘊含著中國樸實的人們最誠摯迫切的期望和願望,比如說這道蘿蔔燉排骨,蘿蔔有一個俗稱,叫做菜頭,菜頭菜頭,那不就是彩頭嘛,那就用蘿蔔做個菜吧,討個好彩頭,所以,咱們的年夜飯的飯桌上,蘿蔔是少不了的,特別是胡蘿蔔,而不管怎麼去做這個蘿蔔,不管是蘿蔔燒肉,還是蘿蔔燉湯,人們做這個菜的寓意都是不會變的,畢竟誰的心裡不盼著一個好呢,對吧
  • 年夜飯圖片一覽:全國各地年夜飯菜譜大全(附來歷習俗)
    過春節,「吃」往往是大部分中國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透著喜慶熱鬧勁兒。年夜飯的來歷  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對中國人是極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愛、共敘天倫,圍坐餐桌旁,倍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