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老祖宗留下的生意經,誠不欺人!

2020-12-04 江南煙雨細如冪

俗語,作為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文化,是一代代人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俗語的內容也包含各個方面,大到各行各業,小到種地經營,生活習慣,俗語作為農村的一種文化符號,一直以來被人們口口相傳,津津樂道的同時,也值得我們研究並學習!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老一輩人對於生意的看法:「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十個字簡單概括了他們的生意經精髓。

那麼具體是哪三不做,哪三不幹呢?

人窮不做三

1、風險比較大的生意不做

凡是生意都會有風險,只不過有些生意風險大,有些風險小。

高風險意味著高回報,但這並不適合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生活上不寬裕的人如果刻意追求高風險,從事一些自己不熟悉,不適合的領域,很可能導致失敗,進而導致手中的資金周轉不開,陷入更加貧苦的境地。

不要覺得風險大收益大,就去嘗試。但是做生意類似賭博,賭贏了好說,賭輸了的話也沒有資本來翻身了。不但得不償失,最後可能還會血本無歸。

2、投資比較大的生意不要做

窮苦的人往往都是省吃簡穿,對於錢財十分看重,投資太大的生意不僅會短時間掏空家庭的存儲,還有可能加大自己的精神壓力,如果家裡面比較貧窮,相對來說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會弱一些。所以在做生意之前我們就要明確這樁生意的風險能不能承受得住。

3、合夥的生意不要做

很多人在創業初期會因為缺乏資金而選擇與身邊的朋友合夥,雖說這個方法的確能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可也會為後來埋下隱患。很多親戚朋友就是因為收益分配出現矛盾,關係無法修復,甚至走上了法庭。

另外,生意的初期很難有大的進帳,本來就掙得不多,還得分給合伙人,這就直接影響了以後生意的發展。

沒錢三不幹

1、超出能力範圍的生意不幹

做買賣本來就是把自己的本事拿出來掙錢的事情,如果盲目地涉及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在還沒有把這些東西變為利潤之前你就可能已經賠的差不多了,做自己擅長的買賣,掙自己能掙到的錢,才是正經事。

不光是做生意,就連平時的生活也是這樣,不要為了讓別人感激你就去接受一些能力範圍外的事情。到了做生意的時候,因為資金不足,也無法尋找別的合伙人來共同完成這件事,到最後只能人財兩空。

2、不幹有違誠信的買賣

誠信本來就是商人的立身之本,做生意人最重要的就是信譽,如果想要把生意做大就絕對要保證誠信!

這不僅僅是對資金不足的生意人來說,而是對所有生意人都適用。

缺斤少兩可能會讓你短時間內佔到便宜,但時間久了一定會以其他形式償還的。所以說,誠信經營是生意人的第一準則。

3、不幹賒帳打白條的生意

窮苦人做生意往往利潤不大,但是在很多時候收上來的往往都是白條。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做生意本來講究的就是流水,要有收入進帳才能循環往復。

當遇到對方不還錢的時候就很有可能就會導致你的生意因為資金問題出現麻煩。嚴重很有可能經營不下去最後關門,這樣的生意是不能多做的! 

商人是一種區別於窮苦人的職業,老祖宗們在成為商人的道路上根據自身的情況和所見所聞歸納出了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這樣一個道理,為從商指明了道路。

俗語是古時候代代相傳的,是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智慧,包含著無數人的祝福和愛意。這樣的句子應該被後代所銘記,其中包含的精神更加要被學習。

不可否認的是俗語作為民間文化,在這片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豐富了人民群眾的認知,給大家帶來了借鑑。當然時光荏苒轉瞬即逝,人類也在不斷的進步,很多俗語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後的俗語,更加流光溢彩。

「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

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重多「金句」,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語句簡練,通俗易懂。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世間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腹有詩書氣自華,筆下能點旌旗軍。

《增廣賢文》從廣義上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

裡面除了這一句之外,經典語錄還有更多,比如: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

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這樣的「金句」,文中還有很多,想要讀到更多的話,建議大家還是自己讀一讀。

讀《增廣賢文》,真覺得字字精闢,句句經典,在沒有事情的時候,可以讀讀,不僅能夠增長見識,還能夠學到不少為人處世的智慧。

《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它以「性本惡」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看似無情如穿腸毒藥,實際上卻是字字璣珠的真知灼見。

書裡邊的句子多數是對仗的、以對聯形式出現的,文義也相對比較淺白,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又飽含哲理的話。

有些看似負能量,卻飽含智慧的句子: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哪一句不是我們可以用血淋淋的現實驗證出來的?

當然,書中也有勸導人們及時行孝的句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激發人們珍惜時間的句子:黑髮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

可以說,《增廣賢文》是一本什麼時候讀都會有收穫的好書,我們自己讀了之後,還可以把其中的道理教給自己的孩子,不僅自己學到處世之道,還能讓孩子懂得孝順,珍惜時間等等。

總之,想要吸取國學精華,從簡單文字中獲得處世之道,看《增廣賢文》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想要吸取書中智慧的朋友,也會有點擔心,不是大白話,我們會看不懂。不過沒關係,我們只要選擇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的版本就可以了。

《增廣賢文》精裝正版,只需要49元,也就是2包煙錢,就能讓你收益終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教給孩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重要的是這本書的評價也非常不錯,夥伴們可以買來看一看。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老祖宗俗語: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來年還想做生意的不妨一看
    老祖宗俗語: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來年還想做生意的不妨一看當今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被迫向「錢」看,追求利益成了生活的主題,有些人為了賺錢甚至不惜突破底線,實在是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老一輩人的觀念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有些老人說的「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到了年末還想做生意的可以了解了解。
  • 「莫欺少年窮」這話還有上一句,可惜很多人不知道,知道卻也不能學
    而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不僅是物質財富,更多的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比如聖人偉人們把道理一一闡述出來,讓更多的人可以「朝聞道」。就像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就是將孔子的一言一行就錄下來,把精神財富留傳後世人。其實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老祖宗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智慧,我們要去發掘它們,研究它們,讀了這些道理,我們就會醍醐灌頂,發人深省,最好可以學以致用。
  • 老祖宗留下的10句經典俗語,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老祖宗留下的10句經典俗語,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人老心不老,人窮志不窮。語見《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人身體雖衰老了而雄心猶在,人雖然窮困但志氣沒有消磨。二、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語見《後漢書·孔融傳》:「座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座位上常常坐滿了客人,杯子裡總是倒滿了酒。三、禮義興於富足,盜賊出於貧窮。
  • 俗語「莫欺少年窮」,前一句很多人不知道,知道後不能學
    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俗語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化,主要流傳在老百姓口中。俗語語言比較簡單,但蘊含這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莫欺少年窮」,這句話的主要教導大家要關心關愛護青少年,幫助它們健康快樂成長。
  • 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老祖宗的話蘊含處世道理
    有的俗語雖然流傳的年代比較久,對於現代人也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當今社會依舊受用,比如古人曾經說過這句話: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因此古人覺得人再窮也要保證營養,這筆錢不能省。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文/青山獨往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說到農業生產,在我國已經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遠古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種植莊稼。但在古時候,由於技術有限,經驗的作用便十分關鍵,而俗語一開始便起著傳遞農業生產經驗的作用。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俗語也經過了發展,內容越多,作用也更廣。即使是到了今天,其中的一些內容也依舊適用。今天筆者來和大家聊聊借錢方面的俗語,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來看這句:「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精華在下半句,老祖宗留下的忠告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俗語都是一種不入流的文化。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卻是一種茶餘飯後的談資。很多人在說話的時候,都會有一套一套的感覺,這其實就是俗語所帶來的魅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農村俗語,簡直就是農村文化的代言人。
  • 俗語:「三十發福,棺材當屋」,老祖宗留下的3句俗語,受益匪淺
    俗語:「三十發福,棺材當屋」,老祖宗留下的3句俗語,受益匪淺俗語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智慧和文化,在古代的惡劣環境下,老祖宗們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卻還是能夠在苦中作樂,為我們後人留下了一筆又一筆的俗語財富,為我們後人提供了很多有借鑑意義的俗語,更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注入了更多的內涵
  • 老祖宗:人窮不叫三朋友,落難不求三種人,話裡到底有什麼內涵?
    中國的文化是悠久的,老祖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的俗語,這些俗語對於我們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即便是到了今天,有一些俗語仍然適用於我們的生活。人生活在社會當中,交際是免不了的。關於社交的俗語老祖宗也留下了不少。
  • 俗語「人窮不交三朋友,落難不求三種人」,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人生在世,為人處世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畢竟每個人的生活都少不了與人交往,要如何處理處理這些人際關係自然十分重要。不得不說的是,越有閱歷的人在這方面越加拿手,我們的老祖宗也留下了很多經驗,有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地方。
  •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句句戳心
    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人生有的時候時運未至,很容易就會陷入窮困窘迫的生活之中,但是人生起起落落,貧窮有時,富貴亦有時,暫時窮困終有富貴之望。然而根據老祖宗的經驗總結,若是在窮困時犯了這幾個忌諱,只怕就很難翻身之時了。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遇到過借錢方面的問題,就算你沒找別人借過錢,別人也會找你借錢,是不是什麼人找你借錢你都會借給他呢?而下面這一句俗語就是告訴我們關於借錢這一方面的知識,「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借給別人錢時,有三種情況是能借的,有兩種情況是不能借錢給別人的。能借的三種情況是什麼呢?
  • 俗語:「人過四十,不睡三覺,不求三人」,老祖宗說的句句有理!
    家裡的長輩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說起俗語可是一套一套的,前幾天回老家,就聽到這麼一句,「人過四十,不睡三覺,不求三人」,從表面來看,就是說人到了40歲以後,有三種覺不能睡,有三種人不能求,俗語的特點就在於這,言簡意賅,要真想理解其中的道理,還是要明白具體說的是啥。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老祖宗的勸世良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綿延不絕,有長城故宮這樣的歷史遺產,也有唐詩宋詞這樣的文化遺產,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為祖國強大感到自豪的同時,也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驕傲,文化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我們的根基。歷史上,除了留下這些偉大的燦爛文明外,還有一些民間的智慧俗語,往往為我們所忽視。
  • 人在低谷時不做三件事,老祖宗總結出一句俗語,這就是智慧
    人在低谷時不做三件事,老祖宗總結出一句俗語,這就是智慧人生就是一個起起落落的過程。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有的人的人生比較順利,而有的人的人生卻是坎坎坷坷。因為一個人越不順利,他的的思想可能就越狹隘,看不全面,就更難走出低谷。而關於人生低谷時期該注意一些什麼,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總結出來了。人在低谷一定不可以做這三件事。第一件就是窮不思貴人。當我們身陷困苦之時,總是希望能有一個人能拉我們一把,將我們帶出低谷。這個人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貴人。
  • 俗語「人窮不碰三生意,沒錢不做三買賣」想做生意的人,不妨看看
    俗語「人窮不碰三生意,沒錢不做三買賣」古人的生意經,值得一看在過去社會,人們都是靠傳統的農耕為生,農民種田地都是靠天來吃飯,年成好的時候老百姓得以豐衣足食,然而災年的時候百姓們就遭殃了,為了擺脫這種靠天為生的日子,於是很多人們都走上了做生意的道路
  • 農村俗語「人窮時不串三種門」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依然受用
    而就算不辦喜酒,在年底的時候,很多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回到了老家,也是要去走親戚、串門的。在農村裡,大家都是一個熟人的圈子,平時不忙的時候就很喜歡相互串門,聚在一起聊一些生活中的瑣碎事。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喜歡串門了,但是老輩人還是樂此不彼的。而說到串門,老祖宗留下來一句俗語:「人窮時不串三種門」,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在今天依然還適用。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血淚忠告!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民間俗語是老一輩人們根據自身的生活閱歷總結而成,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修飾和完善最終形成的,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教導作用。儘管民間俗語像一把雙刃劍,但是只有懂得利用鋒芒的人才能不斷自我完善,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成為生活的強者。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指的是啥?牢記老祖宗的忠告!
    (本篇為俗語之第036期)一個人的一生,註定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會經歷波峰和波谷期。有些人因為一兩次的挫折就喪失了鬥志,從此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卻將失敗和挫折當作上天給予自己的歷練。雖然一時被打倒,但很快這些人便會拍掉身上的土,對自己微微一笑,以大無畏的堅持不懈,繼續在人生路上奮鬥。
  • 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聽老人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