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能創業就不要打工,打工很難變有錢,你怎麼看?3點分析

2020-12-10 學習委猿

「打工是不可能有錢的」,這句話確實說中了很多底層打工者的心聲,很多人都覺得,打工是賺不了多少錢的,要想發財就得創業。

阿祖在鎮裡的單位幹了幾年,太過於安穩,他找上我說要辭職,問我要不要一起創業。他說:待在單位裡實在賺不到什麼錢,有本事的人都創業去了。

我勸他:賺錢不一定非得創業,找份好工作,依然能有不錯的薪酬收入。

他卻說:沒本事的人才打工,打工的人永遠賺不到多少錢,有錢人都做了老闆。

類似的話我聽不少人講過,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只有翻身做老闆,才能賺大錢,才算得上是成功人士,否則永遠都是個打工仔。

這樣的話很能煽動人心,也很危險,只有理性看清其中的利益關係,才做出適合自己的妥當選擇。

否則,我就見過很多大老闆創業失敗,一夜之間,一無所有,心態徹底崩潰。

01如何定義「有錢」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缺錢,很窮。這種所謂的「窮」,並不是真的貧困到沒地方住,連飯都吃不起,而是現有的經濟實力達不到自己的欲望追求。

年薪幾萬的人喊窮,年薪二十萬的人也喊窮。說到底,都是相對性貧窮,衣食住行沒有問題,但就是覺得自己的經濟水平處於社會的底層,或是生活品質比不上別人。

以目前社會對家庭經濟的基本要求來說,有房有車可以是小康家庭的標準。如果以此來定論「有錢」,進入公司打工也能達到這個目標。

如果是以財務自由作為「有錢」的標準,那大部分創業者也沒有達到這個標準,而也有一些職場人在拿到公司股份後達到財務自由的。

以我自身經歷來說,就是通過打工實現財務自由的。而我身邊一些辭去單位工作,貿然創業的朋友,雖說是小公司的老闆,但整天為經濟發愁,經常找人借錢。

說到底,即便是以「賺錢的可能性」來衡量創業和打工,創業未必就一定比打工好。

如果是考慮到風險和壓力的話,打工反而是更好的選擇,畢竟只要你有實力有價值,能競爭好崗位,風險有公司給你扛著。

而創業的話,隨時都有可能大起大落,從白手起家,到家財萬貫,再到一無所有,也是分分鐘的事而已。

02兩個平臺各有優劣

考上清華北大可以說是有本事了吧,但你看清華北大出來的有幾個去創業,20%的比例不到。是因為不去創業的人都沒本事嗎?顯然不是。

對真正有本事的人來說,創業還是進公司,不過是平臺的選擇而已。如果能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平臺,進公司當然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沒有,那就只能創業,造個平臺讓自己發揮。

很多人創業,實際上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任正非因為失察導致公司被騙200萬,請求公司給機會將功補過,最後還是被辭退,只能創業。

馬雲大學畢業後到處投簡歷,都被刷掉,連去肯德基面試,也只有他一個人被淘汰,那就創業吧。

也正是創業,使得他們成為頂尖的企業家。也是因為創業,讓他們吃盡苦頭,任正非還患上了抑鬱症。

創業的優勢在於更「自由」,和擁有更高的可能性。所謂的自由,不是每天逍遙自在,而是可以決定自己想做什麼。更高的可能性,包括賺更多錢,以及發展到企業頂尖位置的可能。

而創業的劣勢在於,巨大風險,創業失敗率甚至超過90%。以及巨大的壓力,即便你成功把公司搞起來,作為老闆,你也要扛住帶領公司發展,帶領下面一群人的壓力。

選擇工作的平臺,優勢在於壓力相對更小,更有保障,只要自身有實力,可以在不同的公司裡跳動。

打工的劣勢則在於,在一定程度上被壓榨,工作上的自由空間很小,工作內容聽安排,工作時間要看老闆,薪酬也是得看公司的,想發展還得看機會。

03三個方面選擇適合發展的路

作為一名有實力的職場人,應該選擇打工還是創業呢?還得結合自身實際,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1、有多大的野心

有的人選擇創業純粹是出於自身喜好,不喜歡在公司裡安安穩穩賺錢,更想要自己出來打拼,創造自己想要平臺,自己做產品,追求刺激等。

所以還得看自己對事業追求的野心在哪裡,如果是想穩定的家庭和事業狀態,對經濟上沒有那麼高的追求,找個能夠供房供車的工作,會更適合。

如果是想要打拼,實現自己的事業追求,希望大富大貴,財務自由的,創業確實是最有可能的選擇。

對創業者來說,野心確實很重要,當遇到各種困境和壓力的適合,往往是欲望和野心支撐著你往前闖。

2、抗風險和抗壓能力

如果是想要創業,就要有抗風險和抗壓能力的準備。

創業失敗的概率很高,即便是前期抗起來,市場競爭激烈,生存壓力也會很大,前幾年基本都有隨時競爭失敗的風險。

創業者要儘可能保證不影響到家庭經濟,至少確保創業失敗不會使得家人的基本生存都出現困難,或是無家可歸。

另一方面則是,做好24小時加班工作的心理準備,面對市場競爭和內部管理的壓力,要熬得住,或者花大錢請高手來扛住。

所以創業前一定要做好可行性的評估分析,如果沒有這幾點準備,則不要選擇創業,好好找份工作先積累自己的資本。

3、自身的實力優勢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比如技術性人才,更適合找個好老闆,進入適合自己成長和發揮優勢的平臺,在公司裡面埋頭苦幹。

通常適合創業的基本都是領導型人才,雖然自身硬實力沒那麼強,也沒那麼專業,但很有個人魅力和風範。

如馬雲,能凝聚人心,帶動大家的積極性,有足夠的眼界,大家也衷心跟隨。蔡崇信第一眼見到馬雲,就辭掉幾百萬的工作,跟著他創業,可見其魅力。

另一種優勢則是,有資本或是有資源,比如有一定的門路能拿到項目,有人才資源、貨物資源、合作夥伴資源等,通過資源整合也能帶動創業的成功。

所以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優勢在哪裡,是適合崗位上的工作,管理工作,還是適合做一名領導,帶著團隊打拼出一條路。

選擇對了,成功的機會自然就會比較大。

相關焦點

  • 打工太穩,創業賺錢才狠?看不透這三點,你的創業只有三個月
    關於打工還是創業,早已經不是個新鮮的話題,但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它卻永遠是個新話題。打工者一直羨慕創業者的自由,羨慕創業者的「暴富」,而你怎麼能知道有多少創業者為了員工的薪資,為了產品的銷售而夜不能寐呢?!
  • 為什麼有人說不能去親戚家打工?
    我們經常會說「關係戶」,無論在職場還是創業中,讓人羨慕不已。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到哪裡打工都是打工,還不如到親戚的公司裡打工,可以利用關係得到一些照顧,工資可能會更高,也許還會有更好的發展。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大多數我們聽到都是不歡而散。
  • 千萬不要進工廠打工了,這個說法對嗎?
    有人說:「千萬不要進工廠打工了,誰去誰後悔。」越來越多的人,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特別羨慕那些家裡很有錢,可以常常去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的人,摩拳擦掌,想要創業,辛苦幾年之後,一輩子都可以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了,可以在四十多歲就「退休」。
  • 不想打工,創業又怕後悔怎麼辦?看完之後前行之路不再迷茫
    許多人想要改變現狀,不想默默無聞的一輩子打工,想要創造自己的事業,創業已經是許多人內心的渴求了。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這些情況,老闆不好工資太低,在工作上一點成就感都沒有,想要離開工作崗位。工作換了好幾個始終都沒碰到合適的,打工已經不適合自己了。自己創業不僅能賺錢還能做老闆,很多人就開始走上創業之路。
  • 大學生在校期間到底要不要打工賺錢
    前天在今日*條看到有人在問:大學生在校期間,到底要不要打工賺錢?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其實應該因人而異,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且即使打工的人,他們的目的也不一樣。那他們的想法主要是為了去體驗下工作,去鍛鍊下自己,以便自己以後能更快適應職場的需要。當然,打工還能為自己補貼一些零花錢,很朋友逛街、吃飯什麼的也沒有什麼壓力。第三種:有創業或經商意識的,利用打工去了解市場。這種學生可能在總量上佔比不大,但是每個人身邊都肯定能看到或找得到。
  • 打工時一肚子不滿,如今鼓勵創業、養殖,農民又不為所動,為啥?
    3、居住環境差,板房冬冷夏熱,工地上的夥食也不好。4、不被尊重,工作權益沒保障。真讓農民說下去的話,我估計農民工能說一天一夜,大家對打工的不滿,由此可見有多深。今年由於內外的雙重作用,城市適合農民工打工的崗位銳減,3億農民工的龐大群體已經不能消化,為此專家還建議恢復了此前已經被禁掉的養殖和地攤。
  • 不能出門打工,但又沒錢創業,還有什麼辦法賺錢?
    打工的心酸,我們不必多說,想必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埋藏著一段艱辛。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人沒法出去打工,但生活還是要繼續,想創業又沒有錢,這個時候可以趁空閒時間提前思考一下,疫情解除後如何利用現有資源,找準創業方向和項目。其實擺在我們面前的其實也就三種選擇!
  • 創業才能讓窮人翻身,為了打工而打工,那都是在浪費時間
    我是川叫獸,每天早上6點不見不散!近幾年,體制內的工作也一直在改革,前幾天看到一條消息,從2020年起,逐漸取消事業編制,編制工變成合同工已經成為定局,「鐵飯碗」宣布被打破,遊戲規則正在改變,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永遠都是錯的。我們普通人靠打工不會有出路,我一直都這麼認為。
  • 百度直播看「打工皇帝」和「創業女神」有何話說
    我們無疑處在一個好時代,成功的創業者層出不窮,努力打拼的職場人也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打工皇帝」,拿千萬乃至過億的年薪。那麼,問題來了,你選擇打工還是創業?正如唐俊曾經的著作《我的成功可以複製》,他的職業經歷堪稱「打工模板」:國內名校畢業,出國留學並進入大公司打拼,然後一路高升,從小職員做到微軟中國公司總裁,跳槽後進入新公司也總能引動風雲,不僅逐漸成長為中國最為著名的職業經理人之一,更以「打工皇帝」之稱成為了一代人的榜樣。現在的中國,渴望像他一樣成功的打工者比比皆是。
  • 40歲以上的男人選擇創業還是打工呢?
    貓哥建議還是自己創業比較合適。因為打工也發不了財,如果是創業的話,萬一成功了,那你就有錢啦。如果失敗的話大不了還是沒錢。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或者還有存款的話。因為打工的收入還是穩定的。如果創業的話,萬一失敗了。那上有老下有小就沒法過日子了。貓哥今年也43歲啦,從來沒有上過班的貓哥一心想上一次班。
  • 厭倦了打工?介紹3個很賺錢的門路,有人賺到做夢都笑醒,不騙你
    所以,綜合來說,以下3個門路,最適合咱們廣大農村朋友創業了,因為有人已經賺到做夢都笑醒了,絕不騙你。什麼門路?咱們一起來看看。一、做燒臘(做鴨)當大家都紛紛外出打工,出門求財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仔細留意過,一些在農村鄉鎮做開燒臘店的朋友,在家門口往往也是賺個盆滿缽滿。
  • 夢見去外國打工是怎麼回事
    一直為某段感情竭盡心力的你人,這兩天會選擇輕鬆地放下;進行愛情長跑的你人,也會選擇在這兩天給對方一個交代……這兩天也往往會因為情感的變動,工作/學業和生活也向你展開了新的一面!孕婦夢見看到很多外國人,之前想要追尋的虛幻事物,頓時有大夢初醒的感覺。遠方的彩虹雖然美麗但終究是可看不可及,回到現實中來雖然讓人失落但才是最真實的。
  • 在外打工十年的大哥說,不要跟太窮的人結親,她能拖垮你一輩子啊
    1、哥們,我就不揭穿你了,好自為之2、這是誰弄得,我都不好意思損毀了3、小姐姐你有這樣的老公挺好的!5、本以為你會掉下去的,沒想到你還能玩花樣6、在外打工十年的大哥說,千萬不要跟太窮的人結親,她能拖垮你一輩子啊7、哈哈鏡嗎,挺好玩的8、妹子,鼻屎作為武器這樣真的好嗎9、少年身手真的不錯
  • 打工不如養殖?農民辭職回家養10頭驢,年底一算帳懵了,不如打工
    首先對於養10頭驢到底能不能賺到錢,這個問題你說能賺到或者是不能賺到都是片面的,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的情況來判定,也要看你做這個決定是一時起義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在農村要去做養殖這種投資,也算是一種風險比較大的產業,它需要不斷的投入資金,買飼料,清潔等,而且見效並沒有那麼快,利潤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證。
  • 在農村,為什麼有些人很窮,卻不願外出打工?有兩個原因!
    這裡面多少有點偏見,因為萬事不絕對,農民也並不是只有打工一條出路。黑嫂分別說一下這個問題。Ⅰ:在家也能致富現在對於農村的扶持力度非常大,鼓勵農村年輕人在家創業,也鼓勵農村年輕人在農村發展。究竟農村能不能創業,能不能發展呢?是能的!
  • 年輕人應該創業還是打工?給你一個答案!
    對於自己是不是適合創業,其實主要看五大點:資源是否到位?能否抓住機遇?有無自律性?可做好吃苦的準備?可有終身學習的意識?現在我們來一一分析一下:1,資源是否到位?首先,創業並不是盲目的。沒有人什麼都不懂為了創業而去創業。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打成吃土人,尾款你還好嗎?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在座各位"打工人"如今應該已經升級了吧?畢竟自從"雲養貓"開啟到現在也有一個月了,你們現在可能已經不是"打工人"了,而是進階版的"尾款人"了吧?什麼?你說你沒有?這個雙十一,難道打工的錢只配讓你買點土吃吃,連尾款都不配擁有了嗎?不能吧,買土不是也得花錢嗎!不說別的,小編為了爭當"尾款人"可是拼了命的養貓付定金,各種玩法真是讓小編頭暈眼花,只能在內心默默跪求不要再有這麼複雜的玩法了,就算精力跟得上,咱這腦子也不夠用啊!就不能單純一點嗎?
  • 被誤會在「劇組打工人」,黃子韜 急上線澄清:我怎麼可能打工人?
    黃子韜被誤會在「劇組打工人」 急上線澄清:我怎麼可能是打工人的人?就在前幾天傍晚小編在刷抖音的時候,赫然發現「黃子韜打工人」上了抖音的熱搜,而當小編點開視頻下方的評論,小編發現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一臉懵逼的點進來,然後又一臉懵逼的點了出去。
  • 李嘉誠說: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只理解字面意思,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些年來,關於打工者的話題還是比較多的,社會上也經常有人會討論關於打工者的事情。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發財夢,都想要成為老闆,只不過這比較困難而已。有些人選擇了創業,當然,創業的人也要承擔更多的風險,有些人想要穩妥的收入,最後選擇了打工。
  • 進擊社:想要暴富,在打工時期練就一口真氣
    三,打工的結果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 說走咱就走。 ——《好漢歌》 就是能攢夠技術,資源, 說走就走, 為自己的創業暴富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