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格鬥
認識一對夫妻,結婚12年沒生孩子,其實夫妻倆也很喜歡孩子,但奈何身體原因一直懷不上,對外妻子就給別人說:
「我們不想生,想丁克」。
可周圍親朋好友,依然不停勸說夫妻二人生個寶寶。這當中屬一個人最「熱情」。就是丈夫的親哥。他經常勸夫妻倆趁著歲數還允許,趕緊要一個孩子,不然將來老了怎麼辦。
可慢慢地,眼見夫妻倆一直沒孩子。哥哥、嫂子開始玩起了「歪」心思,也惦記起這對夫妻的財產了。(這對夫妻工作都不錯,居住在省會城市,有房有車,這些年又沒孩子,所以攢了不少積蓄,家境也算小康了)
哥嫂說話時,明裡暗裡地各種試探,各種暗示:
以後侄子可以幫他們養老,但前提是要把財產過繼給侄子。
哥嫂甚至揚言:
「這是你親侄子,房不給他給誰」
丈夫直接回懟:
「血緣算個啥,對我好才行!」
對於哥嫂的異想天開,夫妻倆很是憤怒。尤其是妻子,想想哥嫂的話就很生氣,因為她自己也有姐姐,姐姐家也有孩子。
她自己即便一輩子沒孩子,也不必非要把財產留給侄子啊,自己姐姐家孩子,如果對自己好,也是可以考慮把財產分給姐姐家孩子的。
用妻子的話說:
「我不生,我姐姐家還有孩子啊!就算沒有,我也不會隨便把財產,分給那些從來沒有幫過忙,光想佔我便宜的所謂親人。」
前幾天,趁著放假,跟這對夫妻小聚了一下。
我發現,這對夫妻狀態很好。尤其妻子,雖然年過40,可皮膚、身材狀態都不錯。
反觀我自己,這3年多在家全職帶娃,整個人憔悴了很多。說實話,在某些瞬間,我其實還真挺羨慕他們夫妻倆的,一直過著甜蜜的二人世界。
而且閒聊中得知:當年惦記他們夫妻倆財產的哥嫂,已經離婚了。侄子受父母離婚打擊很大,現在很叛逆,不搭理媽媽,也不親近爸爸。
生活真的充滿未知的意外,誰也不知道,將來自己老了,孩子到底靠不靠得住。整天費勁心思惦記別人財產,想不勞而獲,大可不必。因為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人算不如天算。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1、丁克夫妻,晚年到底要怎麼辦?
丁克夫妻最大的隱憂就是晚年養老問題。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年頭,即便兒女成群,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晚年一定能靠得上兒女。
昨天剛看到一個視頻,80多歲的老人,顫顫巍巍地,自己去醫院掛號排隊。兩個兒子都是老師,也已經成家立業,可竟然沒一個管老人的身體安危。
丁克晚年養老,最好的選擇就是養老院。未來,養老院的發展趨勢將成為必然。
丁克年輕時,不需要為養孩子支付錢財,可以省下一大筆費用。所以若已經做了丁克,當下緊要任務就是做好財務管理,攢錢,攢夠養老錢。未來才有保障。
王爾德說:
「我年輕的時候,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等我老了才知道,真是這樣。」
前段時間有個5個姐妹去麗江組團養老,很多人羨慕壞了,說實話,我也羨慕,但前提是得有資金基礎。
這5個老姐妹,她們最終在麗江買了房,裝了修,天天一起遊玩看風景,生活好滋潤。
但這背後,有一件事被忽略了:
姐妹5個裝修花了180萬,麗江房價8300元一平米!
所以,這個令人稱羨組團養老,也需要資金實力呀。
不管丁克與否,當務之急都是趁著年輕,多多賺點錢吧。因為慢慢你會發現:金錢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你的老年生活更加體面和有尊嚴。
2、這個世界總有你不理解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別人的選擇。
說實話,讓我自己選,我依然不會丁克,我很喜歡小孩子,想陪一個小生命成長。
但我會尊重丁克。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
常常有人覺得丁克的人生不完整,其實換一個角度,人生沒有十全十美。養了娃依然有養娃的煩惱。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選擇權,如何定義幸與不幸,冷暖自知,沒必要過別人眼中所謂的幸福與美滿,更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他人。
做生活的有心人,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能過得有詩意。隨波逐流,再詩情畫意也不一定都是幸福的。
另外有的人,也許並不是真的選擇了丁克,可能是身體條件不允許生寶寶,這個時候,如果再去一味勸別人生娃,無異於傷口撒鹽。
過好自己,尊重別人。才是生活該有的善良。
【今日話題】面對丁克,你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聊聊~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3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