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結婚成家後,決定家庭幸福的,除了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還有逃不開的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處得好,會為家庭幸福錦上添花。婆媳關係處不好,家庭幸福隱患大。不少寶媽在孩子三歲前和老公離婚,難解的婆媳關係就是一大誘因。
婆媳之間難道是天生仇敵嗎?當然不是,畢竟也有婆媳之間相處十分和睦的。我就曾經向一位朋友取經,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
「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我有一朋友,跟婆婆的相處過程就像在坐過山車,她們曾經歷過要好——鬧掰——和平相處三個階段。朋友在回顧這段經歷時,很有感觸地說「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沒有關係」?難道是老死不相往來嗎?當然不。「沒有關係」指的是心理上最輕鬆的階段。這個時候可以不被婆媳之事困擾,不必想著要如何討婆婆歡心,也不必覺得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到位,更不會想到要處理婆媳關係就頭疼。
如何將「婆媳關係」做到「沒有關係」?
①拋棄不合理期待
朋友新婚時跟我說,她不相信婆媳之間一定有矛盾,她會將婆婆當親媽看待,人心比人心,肯定能換來婆婆對她的好。但是一年之後她失望了,說「永遠不要將婆婆當親媽,誰這麼想誰受傷」。
說實話,不少剛結婚的女性都會有類似朋友的想法,但現實中她們失望的機率很大。到底出於什麼原因呢?
其實很簡單,「把婆婆當親媽」,這樣的做法隱藏了「我也希望她把我當女兒」的不合理期待。
要知道婆媳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她們的唯一聯繫是那個男人,一個是她的兒子,一個是她的老公。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硬要嘗試將對方當血濃於水的親人,根本不可能。況且,這兩個人本身還有一定程度上的競爭關係。
拋棄不合理期待,知道婆婆不可能將你當閨女,也知道兒媳不可能拿你當親媽,這才是邁開婆媳和諧的第一步。
②明確界限
很多時候,婆媳之間有矛盾,往往是出於界限問題。比如婆婆以過來人的經驗,覺得兒子兒媳在某些事上走了彎路,想要勸誡一番;或者兩人生活習慣不合,比如你愛吃辣我愛吃薑,都想讓對方聽自己的。
如果能明確各自的界限互不侵犯,那麼婆媳之間的明爭暗鬥會少很多。
③如果對方總是觸犯底線,解決辦法如下
也許有寶媽會問,我很尊重婆婆,平時也絕對不強迫她為我而活。可她卻不懂界限,總想要幹涉我該怎麼辦?有兩種解決辦法:
一是保持物理距離。既然對方是控制型的,那就遠離,在物理空間上拉開距離。天高皇帝遠,你能耐我何?如果婆婆在電話裡各種囑咐加建議,這邊只需點頭即可,反正掛了電話,誰也管不著我。
二是當對方侵犯界限時,時刻提醒,溫和堅定。現實生活中,一些小夫妻不得不和老人住在同一屋簷下。這時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老人指揮或者界限被侵犯。只需要語氣堅定地告知即可。告知一次不聽,下次遇到繼續說,不聽還要說。聽煩了總會改的。
如果屢次提醒老人就是明知故犯怎麼辦?這就需要運用一些智慧了。
還拿朋友的事情舉例。朋友婆婆剛來城市帶娃時,用完馬桶沒有衝水的習慣,朋友委婉提醒幾次,婆婆只當沒聽見。就這麼著磨合了幾個月,到了夏天,沒衝的馬桶味道大,朋友實在忍不了了。
某次朋友婆婆又一次去了衛生間,留下沒衝的馬桶。朋友靈機一動,把正在玩耍的孩子抱到衛生間,同時慌張大喊「不好,孩子喝了馬桶的水了!」這時老公和婆婆聞訊而來。
老公首先看到馬桶裡帶顏色的液體,臉先綠了「這是誰沒衝馬桶?」婆婆不吭聲。朋友給老公使個眼色。老公趁機高聲宣布「以後不管是誰,用了衛生間要第一時間衝馬桶,不然孩子這麼小,誰知道下次會抓到啥東西?!」經過這一番折騰,婆婆以後就記得衝馬桶了。畢竟,她也不願意坑了自己的小孫子啊。
「沒有關係」的核心要素:客氣有禮
有人曾說,婆媳之間其實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做到客氣有禮就行,不需要距離太近,我覺得這也是對「沒有關係」的一種解讀。畢竟,我們對陌生人沒什麼期待,不必過分熱絡,但也不至於冷冰冰,基本的客氣禮貌也會有,面對公婆,這樣的態度足夠了。
不必存有「討好」之心,也不必在意自己在他們心裡的位置,當然自己也不對他們有所求,樹立好界限,侵犯到了就告知。這樣的相處,看似沒有人情味,卻讓雙方都舒服。
【話題討論:你和公婆之間相處得怎樣,有什麼秘訣嗎?歡迎分享哦。】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