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語言文字優秀翻譯作品展舉行

2020-12-16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民族語言文字優秀翻譯作品展在德令哈舉行。

展覽集中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翻譯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展品匯集了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7個語種近千種圖書。其中,由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翻譯的黨和國家十八大以來的重要文獻文件、法律法規在展覽中佔據重要位置。展覽中展出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5種少數民族文字版,被認為是代表了民族語言翻譯的最高水平,是少數民族語言翻譯出版新的裡程碑。展出作品還包括國內民族典籍翻譯的代表性成果,包括青海省資深翻譯家果洛南傑翻譯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叢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唐詩三百首》《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譯》等,這20部中華經典傳統文化藏文譯著,在藏區引起了積極反響,為增進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發揮了重要作用。

展覽使現場觀眾深刻感受到民族語言翻譯工作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促進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家一致認為,精品著作的翻譯傳播,將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堅定「四個自信」,增進「五個認同」,促進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

「展覽展示了從80年代到現在我省各類翻譯工作取得的成就。一路走來我省翻譯趨於成熟化,質量和數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我也學到了很多經驗方法,今後在工作中我將運用這些方法,繼續為翻譯事業作貢獻。」果洛州民語辦譯審紅生說。

相關焦點

  • 「綠水青山」優秀書法作品交流展在涪陵舉行
    本報訊 (見習記者 程淇)12月2日,由沙坪垻區文聯和涪陵區文聯共同舉辦的「綠水青山」優秀書法作品交流展在涪陵區美術館舉行,展出篆、隸、楷、行、草等5種書法作品80件,讓市民近距離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該活動將持續到12月13日。現場展出的書法作品款式豐富,法度謹嚴,筆墨鮮活,體現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採。
  • 人大代表建議將好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
    全國兩會期間,廣西代表團不少代表發出這樣的呼聲:廣西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亟待妥善保護、傳承、發展。  民歌:出彩的作品再多點  「提到蒙古族,大家都想到鳳凰傳奇;提到朝鮮族,就想到阿里郎組合;提到彝族,也有個彝人製造組合,但壯族民歌,卻缺少知名的流行歌手和組合,缺少廣為傳唱的『神曲』。」韋麗萍對此有些憂慮。
  • ​如何認識各民族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現在的漢語言文字(中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功能,無論從中國傳統文獻積累還是從國際化現代知識含量來看,都是全世界最強大的現代知識傳承體系之一,在中國國內乃至世界知識交流和知識創新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由於應用人口的規模,全國出版物98%以上是用漢語出版的,世界上科技、學術的前沿論文也是大量地迅速被翻譯成漢語,給通過漢語學習、掌握先進科學文化帶來了最大便利。
  • 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規劃《國家民委「十三五」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規劃》正式印發,國家通用語和少數民族語雙語人才隊伍建設、雙語公共服務志願者行動深入推進,第二批9個全國雙語和諧鄉村、和諧社區示範點建設全面啟動。同時,中央財政資助出版1,500種民文和雙語優秀出版物,「少數民族新聞出版東風工程」「少數民族文化數字出版促進工程」有序推進,國家吉林民文出版基地成立。
  • 首屆廣西寶玉石雕刻優秀作品展評在邕舉行
    作者:潘曉明 編輯:吳婷婷 廣西新聞網5月8日來南寧訊(記者 潘曉明)5月8日晚,作為第四屆「中國-東協礦業合作論壇暨推介展示會」系列專題活動之一,「天工神韻——首屆廣西寶玉石雕刻優秀作品展評
  • 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民族語言文字的學習研究——內蒙古大學兩...
    系統學習和深入研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民族語言文字,對發展語言文字研究事業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使用價值。」圍繞發展語言文字事業,內蒙古大學教授、內蒙古大學蒙古國研究中心主任白音門德,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達胡白乙拉分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白音門德說,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藏文智能翻譯軟體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2018年6月6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研發的藏文智能翻譯及交互式語音系統發布會在成都召開。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等技術迅速發展,語言翻譯需求多樣化,對新時代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 涉訴翻譯需通曉民族語言和法律知識
    刑訴法第9條規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 「翼——全國青年雕塑家優秀作品展「開幕
    開幕式現場2014年11月9日,由中國雕塑學會、惠安縣人民政府、雅昌藝術網聯合主辦的「翼——全國青年雕塑家優秀作品展暨中國雕塑學會青年推介計劃惠安站」的開幕儀式在福建省鼎立雕刻集團惠女廣場舉行此外,為了更豐富活動的內容,鼎立雕刻集團還同時舉行「三摩地·石創」新品展、鼎立文創石尚館開館的系列展覽活動,讓雕塑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有更多參觀和品鑑的機會。此次「翼——全國青年雕塑家優秀作品展暨中國雕塑學會青年推介計劃惠安站」共展出48位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家的96件作品,其中有7位惠安本土的雕塑藝術家王向榮、孔武戰、蔡建曉、張文山、陳玉坤、潘德春、張振雄的雕塑作品入選參與展出。
  • 教育部舉行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發布會
    原標題:介紹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發布有關報告  5月29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發布有關報告。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研製並印發了《語言文字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工程實施方案》,這一工程在去年啟動,進展非常順利。我們還立項支持開展機器翻譯、智能語言學習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匯聚了250多個語言文字類資料庫、資源庫、語料庫服務軟體的國家語委語言資源網正式上線,這一舉措促進了語言資源的共享和利用,也打造了國家語委比較權威的語言資源網。
  • 作家、譯者貝小金談其翻譯作品中的意境與技巧翻譯要實現語言對等
    24日上午,第353期文化茶座如期在寶圖舉行,作家、譯者、深圳華文文學協會常務副會長貝小金以「我翻譯作品中的意境與技巧」為主題,和寶安讀者分享自己在翻譯方面的經驗與體會。深圳是個國際大都市,不乏優秀的作家,不乏優秀的作品,卻鮮有作家將自己的作品翻譯成英文,也沒有譯者來做這件事情,這讓貝小金感到很遺憾。她很慶幸自己已走上這條路,她就想將她認為不錯的作品翻譯成英文,讓文字插上翅膀飛到各國的機場,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國作家的作品。
  • 牌匾語言的特性及翻譯原則
    是融漢語言、漢字書法、中國傳統建築、雕刻,繪畫於一體,集思想性、藝術性於一身的綜合藝術作品。牌匾不僅是指示標誌,而且是文化的標誌,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標誌。它廣泛應用於宮殿、牌坊、寺廟、中國古建築、中式裝飾的顯赫位置,向人們傳達皇權、文化、人物、信仰、商業等信息。
  • 朝鮮語言文字工作為我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
    今天是我州的「朝鮮語言文字日」。多年來,我州高度重視朝鮮語言文字工作,大力推進民族教育、翻譯、市面用語物規範等工作,將朝鮮語言文字工作與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繫起來,營造規範化的語言文字環境,為開創朝鮮語言文字工作新局面打下堅實基礎。
  • 首屆「司馬相如杯」全國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在蓬安舉行
    9月29日,由四川省文化館、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南充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蓬安縣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江上田園·愛城蓬安」—首屆「司馬相如杯」全國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開幕暨頒獎儀式在四川南充市蓬安縣舉行。
  • 於洪志:讓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跟上信息化時代步伐
    於洪志:讓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跟上信息化時代步伐   中新社蘭州8月4日電 題:專訪於洪志:讓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跟上信息化時代步伐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每一個民族都希望自己的語言文字能實現在計算機上的應用。
  • 嚴歌苓:中文翻譯讓人憷頭 文字是民族心理符號
    電腦開機前的空閒裡,嚴歌苓會翻開詩集讀上一段,雖然她和李商隱的語言風格有很大差別,但嚴歌苓覺得這可以使她進入一種很美的意境。「平常讀好的語言,包括英文,總是在給我營養。作家要不斷地被陶冶,學的語言越多越好,別人語言中總會有自己語言中沒有的養分,也可以從古文和現代文字中吸取大量養分。」  作為一位非常高產的作家,嚴歌苓說自己的創作就是厚積之後的瞬間爆發。
  • 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在巴黎舉行
    新華社巴黎10月10日電(記者 張曼)「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開幕式10日在位於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由兩位法國收藏家提供的近兩百件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精巧、風格別致,展現了獨特的服飾文化。此次展出的是貴州省苗族、侗族、布依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服飾,包括百褶裙、銀飾、童裝、刺繡等,並配以文字、照片、繪畫、地圖、影像資料等。所有展品均由法國漢學家紀可梅和「邁向中國」協會會長利昂內爾·亨利提供。
  • 小說《人民的名義》將被翻譯成12種語言文字出版
    小說《人民的名義》將被翻譯成12種語言文字出版 《人民的名義》作者、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周梅森新華網南京9月8日消息,江蘇籍作家周梅森的反腐題材小說《人民的名義
  • 遼寧紮實推進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
    近年來,遼寧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民族語文政策和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精神,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全省民族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編制《遼寧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十三五」規劃》,推動全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取得實效。 一、推動高校為核心培養滿語文實用人才。
  • 「陳沛彬書畫作品創意展」暨研討會在京舉行
    為期九天的「陳沛彬書畫作品創意展」在此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著名書法家陳沛彬的百米奧運長卷、甲骨印象、沛彬一筆、破筆書法和人體書法等系列百餘幅作品。開幕式結束後,旋即舉行陳沛彬書畫創意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著名書家踴躍發言,對陳沛彬的創意書畫給予積極評價。  「活龍不滯水」,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如此評價陳沛彬的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