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啥意思?老祖宗的話,也很有道理

2020-10-17 無風起念

前言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總結出了不少寶貴的經驗雜談,而在我國的農村地區,總會流傳下來很多通俗、有趣的俗語。

這些俗語雖然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那麼地高大上,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它們的確講的都是人生中最受用的道理,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

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公公」這個詞,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古代,「公公」主要有以下的兩種意思。第一種是有錢有勢的達官貴人,另外一種意思就是家中比較年長的長輩。也就是說這句俗語的大體意思是:在自己有事需要幫助的時候,就去求助有權有勢的人,但是平時又對這些人不聞不問。

這句俗語其實尖銳地指出了社會上的這樣一類人,他們大多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比較不會為他人著想。因此平時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懂得要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態看待這個社會,只會用一種不斷索取的姿態對待他人,所以一旦自己有事無法解決的時候,他們又會對身邊可以幫助自己的人萬分討好,百般阿諛奉承。一旦他人沒有了利用價值,這些人便會毫不留情地將這個人踢開,絕對不會有半點的愧疚感。

我們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對自己的朋友幫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卻得不到這些人的半點感恩。但是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一個人做事一直都是「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的作風的話,是不可能長久地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

很多人可能念著彼此的情分,會選擇救你於水深火熱一次。但是如果你不懂得感恩,很多人幫助了你一次之後,是絕對不可能再幫助你的。任何一個人對於他人的付出都不是應該的,之所以你身邊的人選擇去幫助你,都是他們善心的一種表現,我們更應該保持著一份感恩的心態才對。

而這個道理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知曉了,這句農村俗語雖然是在揭露這個社會的現實,同時也是在警示著我們,不能成為這樣的人。

善待他人,便是善待自己

對身邊的人,我們平時應該學會關心照顧他人,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有時候我們做的事情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對於需要幫助的人卻是很大的支持與鼓勵,這就是一種積德的表現。

當我們能夠以這樣善良的態度對待他人時,那麼當我們有一天陷入了困境之中,也會多一點機會脫離自己的瓶頸。換句話說,平時的積善積德也是在為自己以後的人生留下了一條後路

老祖宗們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才流傳下來了這些俗語。作為後人的我們,更要珍惜這些寶貴的人生財富,並且將他們牢記在自己的心中,以此來警示幫助自己走向成功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文化概覽》


無風起念,一個專注於分享中國古代史,偶爾分享近代史的歷史愛好者~

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史感興趣,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無風起念。

關注後你可以獲取:

1、古代史交流群,限歷史愛好者加入~

2、中國古代史相關電子書~

相關焦點

  • 俗語:「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啥意思?年輕夫妻值得一看
    俗語,有稱為諺語。俗語在我國已經歷經兩千年之久,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有俗語的存在。俗語大多都是由平凡百姓創造的,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以及生活願望。俗語一般通俗易懂,但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才會一輩一輩流傳下來。
  • 農村俗語「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是啥意思?內涵入木三分
    許多農村俗語看起來說得簡單明了,而實際上有時卻十分形象生動,有的其內涵還是入木三分的哩。比如「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就是極其形象地刻畫了社會上的一種人,並且把這種人異常現實和勢利的嘴臉面孔昭然若揭,簡直就是維妙維肖。那麼,我們要如何理解這句俗語的深刻含意呢?
  • 這些流傳千年的俗語,到現在還深有體會,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
    在中國有很多的俗語老話,是長期觀察以後,經驗的總結,所以多半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是關乎到農業生產,有的是關係到衣食住行,自然就很受關注。看起來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一解釋便大徹大悟通透明白,要說它們到底有沒有意義和科學依據,只能說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博大精深,要意會不要斷章取義,要取精華去其糟粕。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仰面睡覺,在古人看來就如橫屍一樣,是十分不吉利、不健康的。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
  • 俗語「入土不拜客,熱孝不登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特別是那精妙絕倫的俗語,更是鮮少提及。俗語作為民間文化傳承的載體,它深深地影響著每個人。從俗語中我們能看到,具體的農業生產過程,大量寶貴的農業生產經驗,人文情懷,習俗,價值觀念等等。 俗語作為古人學習的途徑之一,它包羅萬象,有學習類,生產類的,擇偶類的,喪葬類的,習俗類的,禁忌類,農諺類的等等
  • 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聽老人講話。
  • 俗語:「眉不過目,一生勞碌」,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古時候,有很多相面的,他們以此為生,也算是一門手藝。過去人們對此深信不疑,他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相,來推測出這個人將來的命運如何,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這樣的牛人,我們的老祖宗對此也是很有心得,總結出了很多關於面相的俗語,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眉不過目,一生勞碌」,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文/當年一木民間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我國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為我國擁有源遠流長的文化感到自豪。不得不說,古代文化有它的時代局限性,很多說法已經被淘汰了,但是有些農村人,還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對於一些俗語深信不疑,比如「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勢不隨無德之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俗語,非常簡單的話語,但是非常的經典,仔細品讀,回味無窮,從中能夠領悟到很多生活的真諦,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勢不隨無德之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有東無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大城市到處都是燈紅酒綠的,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喜歡生活在農村,因為生活在農村是件美妙的事情,在農村不僅可以一睹一覽無遺的田園風光,還可以領略農村樸實的博大精深的俗語文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是關於房子風水有關的俗語,那就是「有東無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那麼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有沒有科學道理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下。「有東無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家裡的房子如果只有東廂房沒有西廂房的話,那麼對家中的女人不好,反之同樣的道理,如果只建西廂房,不建東廂房的話,對家中的男人不好。
  • 老祖宗說:「酒不上臉,為人陰險」,啥意思?喝酒上臉有啥說法?
    老祖宗說:「酒不上臉,為人陰險」,啥意思?喝酒上臉有啥說法?歷經幾千年的積累,我們形成了非常優秀的文化體系。從古至今,多樣化的文化出現在我們的歷史中,很多優秀的文化都在歷史航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有這樣的一種語言,它就會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之間的一些簡短的聊天可能都會有著它的出現。它是老祖宗們對生活的理解,對生活的總結,然後整理出來給我們留下的一種優秀的語言,它就是俗語!在一句句聽起來非常通俗的俗語中,總是包含著一些對生活,對人的小常識和道理。在老祖宗們的經驗之中,有很多俗語都是來教導我們如何分辨人的。
  • 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浩瀚五千年,在歲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留下無數的文化瑰寶,浩繁如煙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銅器,嘆為觀止的陶瓷,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俗語,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明大國,昔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民諺對大家幫助最大。
  • 俗語:「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是古人對生活中瑣碎小事的經驗總結。俗語很短,但卻蘊藏著深刻的人生道理。當我們明白了古人的寓意之後,這些俗語就像一盞盞燈光一樣,為在黑夜迷途的我們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俗語來源於古人的生活,同時俗語又以它的通俗易懂服務於普通百姓。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這樣的人你身邊有多少?
    我國民間自古就流傳很多老話和諺語,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俗語文化。可以說俗語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星,由於其字面意思淺顯易懂,背後的道理又極為深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和關注。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鍾無豔首先這句俗語中的鐘無豔和夏迎春,都是一個人名。鍾無豔是齊宣王的王后,但是外貌極醜,民間稱其為「醜娘娘」。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俗話說得好,日間所想的晚上或許能夢到,這樣子的生理活動,大家應該都經歷過的吧,如果對有些事鍋人特別惦念的時候,就有可能在夢中出現。雖然有時比較荒謬,醒來的時候就什麼都沒有了,但有的時候還是能記得的,有可能還會跟周圍的人分享夢裡的事情。然而,像今天再正常的一件事情,在古人觀念的中,卻是很忌諱的,尤其是人在早上的時候,更是不吉利的。其實,有時上面傳下來的規矩忌諱還蠻多的。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再古時候早上以及晚上不能幹的兩件事情,早上不說夢話,晚上不梳頭,那麼這兩句話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可信嗎?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可能時不時的都會聽到老人們講到一些俗語,這些語言是在咱們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語言,經過數千年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流傳至今。
  •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每一個十年就是一個階段,而每一個階段都應該有不同的見解,見識也應該有所增長,而且古人還覺得越老,就越不能放棄自己的志向,曹操在詩中就說過「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這樣的話,雖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老」這個字上,古人也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日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如果人的精氣旺盛,他做什麼事情都是順利順心的,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精氣神,那麼他終日鬱鬱寡歡,做什麼事情都是無疾而終。因此來說,這「老不洩殘精」自然也是這個意思。而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當人老了以後,在一些事情上,要順其自然為好。如果過分的話,必然會逆勢而行,對自己的身體是不好的,而這也是老祖宗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