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城東5公裡處,南靠驪山,北臨渭水。贏政(即後來的秦始皇)13歲繼承王位起,就開始為自己營造陵墓,歷時36年建成,耗費糜甚,創歷代統治者重死厚葬之先河。高聳的丘冢被視為皇權顯赫的象徵。引人注意的是,我國歷代帝王之陵大部分坐北朝南,以示死後也要君臨天下。然而,秦始皇的陵墓偏偏坐西向東,這是為什麼呢?史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觀點有三。1.秦始皇陵之所以坐西向東,與秦漢之際的禮儀內容有關。《禮儀·土冠禮》云:「認主人東西(面向東)答拜,乃宿賓」;《史記》之《項羽本紀》記載鴻門宴時,「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些都是主人面向東坐的實例。在那個時代:從皇帝(秦始皇)、諸侯上將軍(項羽)直到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都是坐西向東的,秦始皇生前是天下之主,死後的陵墓理所當然地也要坐西向東了。2.與秦始皇的雄心壯志有關。秦國在「戰國七雄」」 中處西部,秦王贏政把陵墓朝東建造就是表示一定要徵服六國的決心。後來秦統一了六國,秦始皇仍按原方向布局,是為了使自己死後的陰魂注視著東方六國,防止他們顛覆。3.秦始皇陵之所以朝東,除了顯示雄踞天下之威風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即生前無法覓到不死之方,死後也要閉著雙目瞻矚東溟,以求神仙引渡天國。縱觀秦始皇一生,他遣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洲諸仙境,並多次親自出巡,東臨碣石,南達會稽,在琅琊、芝罘一帶留連忘歸,對東海仙境分外嚮往。可是,徐福一去不返,自己多次東巡無法到達夜思念的仙境,因而只能在朝東的陵墓中,期待有朝一日靈魂升仙。究竟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還有待於進一步 研究考證。
作者簡介:惠煥章,陝西關中東府華縣人,1962年生,畢業於西安陸軍學院,曾在解放軍、武警部隊服役。現為陝西工人報記者。詩歌、散文、小說、雜文、報告文學、新聞,各種文體多有涉獵,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
每天都有新作品推送!
更多詳情,請關注「優秀作品收藏館」微信公眾號了解。
這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歡迎投稿,投稿郵箱42321865@qq.com。註:文學、書畫作品可拍照片發送。所有稿件請註明作者姓名、通信地址、郵箱。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