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數聚賦能 智惠齊魯」融媒體山東行第二站來到濰坊,記者一行分別採訪了青州智能物聯網產業園、壽光田柳鎮現代化農業創新創業示範園區、智慧壽光大數據工程、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以及濰坊民意輿情大數據平臺。
近年來,濰坊市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建設,積極推進數據驅動發展戰略,開山東省內先河,首個開展數字經濟頂層設計,出臺了園區認定管理辦法。分兩批認定了12個市級數字經濟特色園區。今年,在濰坊市大數據局的大力支持和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園區順利入選2019年度省級示範數字經濟園區(試點)名單。
青州智能物聯網產業園
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端產業扎堆古城青州
青州智能物聯網產業園佔地1500畝,作為青州開發區重點發展科技園區,現已引進數字經濟領域耐威智能科技、德國思愛普(SAP)、科而泰重工、新松智慧機器人、濰微科技等11家高新技術企業。園區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億元,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增幅16.9%,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接近8億元。
壽光田柳鎮現代化農業創新創業示範園區
農業大棚玩轉大數據 物聯網平臺速圍觀
壽光市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範園是由壽光市金投集團投資建設,由壽光市恆蔬無疆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園區總投資1.7億元,面積1500畝,建設高標準冬暖式大棚160個,4000平方米智能溫室2棟,配套農資超市、檢測中心、培訓中心等為農服務設施,高標準建設水電路等。
大棚內配備了各種智能化設備,包括各種環境傳感器、智能放風機、植保機、補光燈、二氧化碳發生器、智能噴淋系統、水肥一體機等,這些智能化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讓蔬菜生產更精準更科學。通過介紹,記者了解到,這些設備可以通過物聯網在手機上運行,也就是說可以通過一個手機app就能實現對大棚智能化設備的遠程操控。
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
「高效自動化的機器換人,全數位化集成的柔性運營」
面向智能製造,歌爾進行了諸多有效探索和實踐:2016年,歌爾申報的「可穿戴設備智能工廠試點示範」項目成為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該項目以「高效自動化的機器換人,全數位化集成的柔性運營」為核心內容,打造具有「全面感知、設備互聯、數字集成、智能決策」等特點的智能工廠示範;2017年,工信部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面向可重構和微服務的可穿戴產品智慧工廠建設」項目投產,這是行業首創的全新一代智能手錶柔性生產線;2018年,歌爾的「精密電聲器件數位化車間技改項目」及「基於邊緣計算的智能傳感器數位化車間集成應用項目」先後獲得國家部委立項。
此外,濰坊市大數據局著力推進「流程再造」和「一次辦好」等方面工作,做好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規劃工作,不斷提升網站的建設管理水平。切實發揮政府網站在打造陽光服務型政府、展示濰坊城市形象和密切聯繫群眾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民意輿情大數據平臺
平臺整合多條熱線 為開展決策治理提供數據基礎支撐
濰坊整合匯聚全域民意輿情數據資源,實現社會數據資源、政府各部門資源的共享互通。平臺整合打通了市政務服務熱線12345、司法服務熱線12348、市政服務熱線12319、旅發服務熱線12301等熱線數據、「市長信箱」、政務APP、信訪系統、全網涉濰輿情以及公安、城管等部門視頻類數據,數據量達到3億多條,為開展民意大數據輔助決策治理提供數據基礎支撐。
智慧壽光大數據工程
1.9億條數據全流通 全方位實現共享共用
據悉,去年以來,壽光市大數據中心負責以壽光本土上市企業——山東環球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為技術支撐,開發數據應用管理平臺,實施大數據工程,以應用為導向,全面開展數據統籌工作。
記者了解到,目前,壽光已統籌46個部門單位218類1.9億條數據。其中43個部門單位的152類數據對20個部門實現了共享共用。基於已統籌的數據,累計開發了義務教育入學服務、社保卡一卡通、診療信息共享、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應用,已累計減少群眾企業跑腿49.5萬次,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數聚賦能·智惠齊魯」融媒體山東行活動,由中央和省市重點新聞網站、知名「兩微一端」、山東省內主要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等組成採訪團,於2019年12月23日至27日赴濟南、青島、煙臺、濰坊進行實地採訪,採用全方位、多樣態、全時段、立體化的融媒體報導方式,展現數字山東建設的新進展、新經驗以及創新成果,用媒體獨特的視角發現大數據帶來的變化,講述數字山東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