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韓網友因為「漢服抄襲韓服「事件,開啟網絡大戰 。
11月1日,中國畫手old先在推特上發布畫作,人物身穿穿明制韓服,十分養眼,沒想到卻被韓國網友狂噴「漢服抄襲韓服」。
一些韓國網友紛紛指責漫畫家old先抄襲韓國的韓服,還不標註來源,甚至演變成批鬥大會。
「請你標註好哪些是韓服!我太失望了。我還以為中國文化是不會把別的國家的文化偷過來然後假裝是自己的,太生氣了。」
「好好畫你們的漢服去,或者標註好這些是參考韓國傳統服飾的。要不然,這真的讓人很不爽,尤其是當看到有人混淆我們韓國和中國的東西。你最好學學你們國家的傳統服飾吧。」
而他們之所以認為漫畫中抄襲了韓服,是因為他們認為漫畫中人物戴著的就是韓國傳統的帽子。
甚至還有韓國網友「細緻」地用韓英中日四國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他們還特意「糾正」中國傳統帽子是什麼樣的.....
「請愛你們的中國傳統的帽子,而不是韓國的帽子。」
「這些才是你們的。」
最神奇的是,他們所謂的證據,居然是來自谷歌搜索。
搜索「韓國傳統帽子」出來的是和漫畫類似的笠帽;搜索「中國傳統帽子」出來的就是形成於明朝,流行於明、清、民國三代的瓜皮帽。
由此得出了他們想要的結論:漫畫中的帽子抄襲韓國傳統帽子(這邏輯,也是沒誰了!)
大兄弟!你搜的傳統帽子是比較常見的六合一統帽,但不代表中國只有一個朝代、就算一個朝代也不僅僅有一種帽子啊。既然把谷歌搜索的結果當成證據,你倒是搜的全面一些啊!
漫畫作者在發布次日就及時回應了漫畫中帽子的參考出處,說明參考服飾的來源是漢服,而不是韓服。中國網友也紛紛拿出證據表明 ,韓國網友爭議最大的笠帽,其實在明朝就已經有記錄,被稱為大帽。
但是人家才不管呢,紛紛表示:「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評論已經不能宣洩他們的情緒,韓國畫手們發起了「韓服挑戰賽」,表達他們的憤慨和「中國不要抄襲韓國」這樣的思想。
11月4日,正在拍攝《尚食》的許凱因為曬出了一組他穿著明朝傳統服飾戴著大簷帽的照片而被韓國網友們說成是在抄襲。
11月5日,於正在微博上發表的言論被掛在了韓網上,引發韓網熱議,甚至登上熱搜。有很多韓國人都在懟於正,言論也頗為粗俗。
而於正也完美上演「求錘得錘」,隨後就在ins上連續曬出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照片,給出了韓國網友想要的證據,這種帽子中國明朝早有了好麼!!
11月4日,中國歷史研究院在線闢謠,發文稱「漢服源於韓服?笑話!衣冠文物,悉同中國」。
原文較長,這裡簡單給大家畫下重點~
生活在如今韓、朝土地上的朝鮮民族,有史以來就與中華民族有著血脈相親的關係。
自商末周初箕子東走入朝建立朝鮮開始,「衣冠制度,悉通乎中國」。燕人衛滿代箕氏統治朝鮮;漢代在朝鮮設立漢四郡,朝鮮不是在中國管轄範圍,就是作為藩屬。即使相對獨立時期,諸如三國、高麗時期,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也與中國南朝、隋唐通好。新羅與唐聯繫密切,深受唐文化影響;高麗時期,與蒙元結成「翁婿之好」。到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親明大將李成桂廢國王自立,建立李氏朝鮮。李氏朝鮮歷經27代,共519年,與中國明清兩代相始終,在近6個世紀裡,尤其是明代,一直恪勤事大之禮,與中國保持密切的關係。
而這次飽受爭議的韓服也是形成於朝鮮李氏王朝(對應中國的明朝時期)。朝鮮皇族的服飾都是明朝天子賜予的,稱為大明「賜服」。在文化交流中,韓服學習、借鑑了很多明朝服飾的特點。也就是說,古代韓國本沒有自己的衣冠制度,根據明朝服飾進行改良,才形成了後來大家看到的古裝韓劇中的服飾。
朝鮮人崔溥曾說:「蓋我朝鮮地雖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國……」朝鮮文人徐居正亦曾作詩云:「明皇若問三韓事,衣冠文物上國同。」這裡的「上國」指的自然就是中國。明王朝對李氏朝鮮也格外施恩,明太祖曾言:「九州之外,則每世一朝,所貢方物,表誠敬而已。惟高麗頗知禮樂,故令三年一貢。」這些都道出了明朝與李朝非同一般的關係。
據統計,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李氏朝鮮共朝貢89次,平均每年4次。終明朝之世,朝鮮朝貢最頻繁的是洪熙(1424—1425年)、宣德年間(1425—1435年),11年時間裡共向明朝進貢67次,年均6次之多。
清王朝統治者是以少數民族「夷」的身份取代大明入主中原,而在具有「華夷之別」文化心理的朝鮮君臣看來,「夏華」的中國已經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夷狄」的世界。所以表面上朝鮮君臣無可奈何地承認清朝,但在背地裡不忘明朝舊恩,從文化心理的優越意識出發,視清朝為「夷狄」之邦。這種尊周攘夷的文化心態始終貫徹在朝鮮李朝後期。也正是這種文化心態,使得李氏朝鮮以接受明朝的賜服為榮耀,心甘情願地接受大明正統的華夏服飾文化,其冠服制度、服飾禮儀幾近大明,李氏朝鮮官員服飾、婦女禮服圓衫等都是模仿明朝服飾的。
直至今天,朝鮮傳統文化中仍保留了不少明式「遺蹟」,而「衣冠文物悉同中國」,這就是韓服的歷史真相。
華夏有衣,襟帶天地!事實勝於雄辯,歷史不容篡改!
最後想和那些說漢服源自於韓國的朋友們說一聲,還是要好好學習歷史課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