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落盡大義街

2020-12-08 騰訊網

老界首有句俗話,叫做:界首集的南門,有個大義。

何為大義?也就是說,做人要以仁義為上,做生意不能見利忘義。界首這塊兒地處兩省交界,來來往往做生意的多,大義就是每個人的心裡那桿秤。

宋代之時,《元豐九域志》始有界溝鎮之名。當時老城不大,南北長二百五十多米,東西寬五百多米,四周以黃土築成寨牆,上開十個寨門。城內商戶不足百戶,人口不過五千。範圍南到大義街南首,緊靠沙河;北到至公街南側第一小學(今四中);東到臧家公館(縣供銷社家屬院);西到新華街西首。老城內南北縱橫四條街,是為大義街、花布街、笆子街、大關帝巷。老人常言老界溝集為四街十大門,即源於此。

界首集的南門,就叫做大義門。大義門建在沙河堤岸上,前有紅石條臺階直通河下,是當時有名的大碼頭,後為界首第一渡口。八十年代初,界首出版《王莽趕劉秀》民間故事集,搜集有《關帝廟的傳說》一文,文中後人回憶:大義門四面兒是金龍吞珠的大紅柱子,上面是淡綠色的挑角兒琉璃瓦,東西南北四個角上掛著四個迎風大銅鈴鐺,要多氣派有多氣派,進去的出來的都打這門裡過!

饒保東提供

南起大義門,北至大關帝廟(位於今新華街,現不存),這之間南低北高的街道即是大義街。「七七事變」之後,戰火蔓延。日軍對國民黨統治區實施經濟封鎖,人民日用必需品如火柴、煤油、食鹽、糖等奇缺,藉此,位於兩省通衢孔道的界首,商戶雲集,走私猖獗,藉助水運地理優勢迅速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小上海」。大義街因有大義門裝卸碼頭優勢,街內商戶雲集,俱是行棧,其中最大的商行是「德勝公司」,主營外商品種,如亞細亞煤油、炮臺牌、哈德門洋菸等,前店後庫,也有少量棉布綢緞店。位於大義街卅六號的界首信中煙廠,主打產品「大金城」牌香菸,煙標上所使用的城樓圖樣,當是大義門的繪本。

大義街南首、大義門裡邊路西的樂天居戲樓,始建於1929年,是界首第一家戲園,由郭子原、郭明甫出資合建,上下二層,可容納七百名觀眾,內分池座、樓座、站籤3種,男女分坐。1947年4月16日,豫皖蘇軍區副司令員兼二分區司令員魏鳳樓率部到界首剿匪,在沈鹿淮縣人民武裝大隊的配合下,打跑了國民黨聯防區大隊,第一次解放界首城。據張士友老人回憶,黎明時分聽到西方啪啪地響起了槍聲,他急忙起床打聽消息,才知道是共產黨魏鳳樓的部隊來了。吃過早飯,聽聞魏鳳樓司令員在樂天居召開群眾大會,他隨眾進去,只見人坐得滿滿的,魏司令的聲音很洪亮,向民眾宣傳黨的政策,要求大家遵守秩序,不要聽信謠言。散會後,魏司令去了界首鎮商會會長饒紹周的家,饒已逃走,魏部沒收其部分財物並分給貧苦人民,於傍晚時分撤離界首。

1947年10月1日,界首市解放。48年至49年期間,鑑於界首周邊殘匪被肅清殆盡,群眾生活穩定,市政府決定整頓城市,進行擴建,原老城牆寨門均被拆除,大義門也不例外。樂天居戲樓於1948年廢毀。

其後,大義門碼頭廢棄,作為臺階的紅石條被撬下移作市內明溝上的路橋。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路溝填平,這些石條現已難覓蹤影。受水路交通衰落的影響,大義街完全失去了商業作用,沿街店鋪紛紛關閉,僅南首有一家俗稱豆腐店的豆製品加工廠,八十年代中期,豆腐店關閉,大義街終繁花落盡,令人扼腕嘆息。

1976年,原界首磷肥化工廠轉產為界首縣捲菸廠,以機械驅動,生產「界首」、「春燕」、「雙喜」等多個品牌的香菸。其間,試製生產了「大義門」牌香菸,煙標樣式仿照上海名煙「大前門」,其大義門圖像似是取自「大金城」煙標,但又作了進一步的美化,勾起了多少老界首的記憶!可惜,由於經營不善,縣捲菸廠於1978年停業,這枚煙標已經成為人們記憶中最美好的一頁。

春節之後,我帶著照相機,從大義街的北面一直向南走到河堤上,一路拍照,記錄下眼前的景象。老街有小部分蓋起了還算好看的住宅,而大部分地方,依舊是破敗不堪的低矮平房。街心有一間坍塌的老屋,空曠見天,殘留的土坯牆體倔強矗立,讓人心中留下無盡的蒼涼。作為沿河的棚戶區,大義街納入老城區改造規劃是遲早的事情,經濟社會的發展會讓百姓生活得更好,相信承載界首老城記憶的這條老街,其寓意深刻的大義二字,將會永遠流傳下去。

資料來源:《界首縣誌》、《安徽省界首縣地名錄》、《界首文物志》、《小上海歲月》、《界首史話集萃》

作者:柴進

通聯:皖界首市委老幹部局

郵編:236500

相關焦點

  • 蘇州最著名的兩條街:山塘街和觀前街,誰才是「蘇州第一街」?
    如果之前也曾去過蘇州旅遊,對於這兩條街或許有所了解,分別是觀前街和山塘街,為蘇州人氣最旺的兩條街巷。山塘街和觀前街是風格截然不同的商業街,有的人喜歡山塘街,有的也則更傾向於觀前街,「蘇州第一街」之爭也是難分勝負。
  • 濟寧文化:財神閣街,白衣堂街,關帝廟街名稱的由來
    在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濟寧直隸州志》上記載,這條長為302米,寬7.7米的街,早些年在街的西首建有閣樓一座,因裡面供奉著「財神」遂命名為「財神閣」,這條街也因此得名「財神閣街」。 1953年財神閣被拆除,而街名卻沿用至今。濟寧的財神閣十分的低矮窄小,又是在州城偏遠的一個角落,很不起眼。但要說起這財神閣,還有個小故事呢。
  • 新加坡牛車水是美食街,也是妓女街和死人街.
    牛車水大致上為北到新加坡河,西至新橋路;南至"麥斯威爾"路和克塔艾爾路,東到塞西爾街。不管你何時來到牛車水,這裡永遠熙熙攘攘,不光是華人,老外也特別愛逛牛車水,來這裡感受這份華人世界的民俗。而妓女街和死人街的故事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史密斯街紅燈區就在牛車水的一角。史密斯街俗稱「戲院街」,因為戰前牛車水的娛樂中心梨春院就坐落在此。橫巷為丁加奴街(登嘉樓街)。史密斯街也曾叫 「紅燈區」, 因為在1901年,在這條街上有超過25間妓院。
  • 棲霞街、十二屬相街、陶瓷廠街,有了新歸宿!
    與它命運相同的十二屬相街、陶瓷廠街區也即將煥發新生。棲霞街的繁榮仍在持續,達官豪商依舊醉生夢死,販夫走卒剃頭修腳,匯集三教九流,處處人聲鼎沸。新中國成立後,棲霞街已不再只是城外的商業區,進一步發展成為這座海濱小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第二輕工廠、橡膠廠、書店、鐘錶廠,都圍著棲霞街建立。物資局、農業局、水產局等重要的機關單位也設在棲霞街辦公,很多領導幹部也居住在棲霞街的公管房裡。
  • 「蘇州第一街」,觀前街興衰史
    觀前集市,後來慢慢就叫做觀前街。但隨著蘇州城市的發展,新興商業體的競爭,觀前街逐漸淪落為「外地遊客熱門打卡地「。你有多久沒去觀前街了?這個問題問倒了許多蘇州人。 01. 觀前街的「洋氣」始於民國 那時候的觀前街北局,風光無限。基督青年教會開設了高檔浴室、理髮室、會食堂……中西大餐和西點咖啡讓傳統的蘇州人開了眼,一時間這裡成了蘇州最「洋氣」的社交集聚地。 1926年,大光明影城駐紮觀前街,一呆就是近百年。
  • 南寧美食街——記憶中的美食街
    位於廣西首府南寧的這條美食街擁有著數百年的歷史,曾多次面臨整改搬遷卻屢次脫險,周圍的許多住房陸陸續續被拆遷重建,唯獨這條街能保存下來還越來越火。沒錯,這條小吃街就是位於市中心朝陽的中山路美食街。提到中山路,想到的就是吃,這條街可以說是老南寧人的情懷,作為南寧人,如果沒有到這條小吃街,那就妄為南寧人了。中山路這條給人「晚上似天堂白天如草房」般印象的路,用腳從街頭走到街尾用不上5分鐘,用嘴卻可以讓你念叨好幾年的路。首先最先推介的就是它的豆漿油條,這裡的豆漿、油條鋪還曾被南寧電視臺作為南寧十佳美食報導,這裡的豆漿是用人工現磨而成,油條也是當場現炸,是早起上班族、晚班下班的上班族的不二之選。
  • 蘇州非常著名的兩條街,山塘街、觀前街,誰才是蘇州第一街?
    在這樣的發展之上就有了每個城市不同的文化發展,能夠符合一個城市的一些發展,才能夠為這裡帶來更多的發展動力,也能夠為他吸引更多的遊客,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蘇州非常著名的兩條街來看一看,你都認不認識吧?蘇州其實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個能夠體現我國古典文化的一個區域,而這樣的一個地方,在這些街道上也自然會有一些更不一樣的印象,首先要介紹的就是蘇州的山塘街,這一條街道最初被人們認識,就是因為白居易曾經在這裡當過刺史。
  • 一條既古老又年輕的街——襄陽古治街
    襄陽古治街南接荊州街,北臨濱江路;跨過濱江路是漢江邊的拱宸門(大北門)甕城。劉表在襄陽城處理公務衙門所在的街,叫荊州治街,簡稱治街。治街當在今荊州街西,治街是一條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街。後來,襄陽城逐漸向東擴展,治街掩覆在舊城中。
  • 尋找到長沙最短的街:福臨街
    按圖索驥來到長沙福臨街,按街牌指示北面就是福臨街一段,從解放西路到金線街和衛國街交叉口。誰知進去後發現,這40來米長的路段,門牌號碼卻標示的是衛國街,這是怎麼回事?趕緊請問路邊擺小攤的老人。「這裡原本就是福臨街,後來搞亂了。」
  • 上海風情街——上海___1930風情街
    上海___1930風情街這是一條懷舊情調的市民休閒街,取名為「上海___1930風情街」它是城市規劃展示館展示內容的一部分。 在這條街上,還有上海茶館、老虎灶、咖啡館、石庫門客堂間和1:1複製的舊式消防栓,配上變幻的天幕,仿佛將遊客帶入到30年代老上海的城區之中,令人回味無窮。
  • 「啦喜街」是個什麼街?·城報
    說起濱江「垃圾街」,好像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惋惜,去年年底,隨著明德路周邊的拆遷,原本在這裡的不少店面都搬遷撤出了。但是,熟悉這一塊的人都知道「垃圾街」其實並沒有徹底消失,起碼吃貨們的去處還在。 雖然原本「垃圾街」的主體明德路已經開始拆遷了,不過在與明德路交叉的楊家墩商業街口,有了一塊新招牌,十米左右高的牌坊,最上面寫著「啦喜街歡迎您」,兩旁還分別寫著對聯式的幾個字,「品中華美食 盡在啦喜街」。用杭州話讀下來,「啦喜街」,「垃圾街」,讀音差不多,「垃圾街」似乎以某種方式還在這一塊區域繼續成長。 楊家墩商業街一直由楊家墩社區的一家企業負責管理。
  • 鴨寮街:被稱為「電器街」,也是淘音響的好去處!
    鴨寮街,又被稱為「電器街」,因早年蓋滿鴨寮而得此名,以售賣手機、平價電子零件、二手及水貨電器聞名,吸引不少本地人光顧。在二十世紀初,鴨寮街並不存在,那裡仍然是一片大海。直至其後政府在深水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增加土地包括現今汝州街、欽州街、黃竹街等。
  • 高潭最早命名「馬克思街」、「列寧街」
    惠東縣高潭鎮煥然一新的馬克思街。高潭鎮馬克思街和列寧街已進行整體改造「馬列主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有沒有想過可以在「馬克思街」、「列寧街」上走走逛逛?馬克思街和列寧街就位於惠州市惠東縣高潭鎮。1927年11月11日,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當天,高潭圩鎮的新街和老街分別命名為「馬克思街」和「列寧街」。
  • 蘇州山塘街和觀前街,哪個才是「蘇州第一街」?網友一直爭論不休
    蘇州山塘街和觀前街,哪個才是「蘇州第一街」?網友一直爭論不休蘇州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東邊離上海很近,西邊又靠近太湖,南邊離浙江也很近。這座城市發展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作為東吳文化的發祥地,是當之無愧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蘇州第一名街-山塘街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水鄉,景色秀麗,是我心馳神往的地方,美味佳餚…小橋流水,臨水而居的人家與河中的烏篷船,油紙傘,青石巷,那麼古樸,韻味、仿佛仙境一般,讓我迷離…傍晚,我們來到山塘街。山塘街引人入勝的地方還有很多,她的美麗是無法用文字描述得盡的。站在石橋上,俯瞰這兩岸鱗次櫛比的白牆黛瓦,遊船流動,行人穿梭,優美的崑曲從遠方飄來,我想這就對了,這就是山塘街,是曹雪芹口中那"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 哈爾濱美食街在哪 哈爾濱美食一條街在哪
    去年跟家人去了一趟哈爾濱,哈爾濱最佳旅行時間應該是10月份到2月份,哈爾濱有很多古老的建築群,走在哈爾濱大街上,仿佛置身在歐洲,當然了,最讓我驚喜的還是哈爾濱美食,去了哈爾濱美食街,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美味,哈爾濱美食一條街在哪你知道嗎?現在就告訴你哈爾濱美食街在哪,哪些美食街最火!
  • 明府城的城市書齋:縣學街和泮宮街
    (原標題:明府城的城市書齋:縣學街和泮宮街)
  • 盤點全國著名美食街,城隍廟回民街好吃街,旅遊打卡之地!
    導語:盤點全國著名美食街,城隍廟回民街好吃街,旅遊打卡之地!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那一些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街,它們非常的有名,每天都有大量的遊客去參觀。這些美食街上,有我們最熟悉的狗不理包子、長沙臭豆腐、天津大麻花,品種非常齊全!
  • 享有「報館街」美譽的上海望平街
    1916年的上海望平街。望平街是上海一條普通的小馬路,南起福州路,北到南京東路,長306米,寬約10米,如今是山東中路的一段。這條馬路於19世紀50年代後期闢築,1865年鋪設碎石路面,命名山東路,又名望平街。望平街在中國近代史上獲得大名,是因為星羅棋布著50多家報館,享有「報館街」的美譽。上海開埠以後,以商而興的上海人早已懂得信息交流的重要性,看報紙成了每日的必修課,這也催生了上海新聞出版業的興盛。
  • 蘇州的觀前街和山塘街,誰是蘇州第一名街,網友們紛紛爭論不休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蘇州最有名的兩條街,誰是蘇州的第一名街,網友們爭論不休,各有說辭。首先便是觀前街,觀前街運用「儒道互補」的原理,以玄妙觀為核心,觀前街的建築體量小,形成低矮的建築輪廓線,建築色彩以黑、白、灰為主。在2018年,觀前街入選江蘇省首批老字號集聚街區。第二個便是蘇州的山塘街了,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稱為山塘街,沿街均為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