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文化:財神閣街,白衣堂街,關帝廟街名稱的由來

2020-12-09 聚焦濟寧

濟寧寺觀廟堂與街巷名稱由來的故事

在歷代府、州、縣誌記載中,濟寧老城區的街巷胡同中,布設著不同類型的廟宇。曾有老話兒這樣形容:關帝廟對著天香閣,慈燈寺靠呂公堂。。。順河門上關帝閣,要問幾個文昌閣,城裡城外有三個。。。說起地名歌謠來,那是一串一串的。而以這寺、廟、宮、觀、庵、堂、壇命名的街巷胡同,昔日在運河老城濟寧可謂是不勝枚舉,其中古蹟建築歷經滄桑,多已毀圮。但時至今日,不少寺廟的稱謂卻仍流傳下來,演化為現在的街、路、巷、裡地名標記,成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如觀音閣北街、奶奶閣街等,有些街巷裡的寺廟建築現仍保存完整,如鐵塔寺等,已成為濟寧一大靚麗的景觀。

財神閣街:在咱老濟寧城裡以寺廟命名的街巷,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比如說財神閣街。它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街,西起古槐路,東到文昌閣街,北邊連著井家胡同,南靠翰林坑涯。在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濟寧直隸州志》上記載,這條長為302米,寬7.7米的街,早些年在街的西首建有閣樓一座,因裡面供奉著「財神」遂命名為「財神閣」,這條街也因此得名「財神閣街」。 1953年財神閣被拆除,而街名卻沿用至今。

濟寧的財神閣十分的低矮窄小,又是在州城偏遠的一個角落,很不起眼。但要說起這財神閣,還有個小故事呢。在很久以前,京城裡來了一位新上任的州官老爺。從上任以來,一不拜見州裡聲勢顯赫的世宦大族,二不宴請當地的巨商大賈,日日微服私訪,夜夜默對孤燈。

州裡的大小貪官聽說此事後,個個膽戰心驚,不知道大老爺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大約過了兩個月之後,知州大老爺帶著州裡的大小官員,吹吹打打,風風火火地到財神閣焚香祈福。並許願:如果村裡人都富裕起來,就翻蓋廟宇,大塑金身。不幾日,往日荒涼冷落的小廟便青煙繚繞,金鐘長鳴、熱鬧非凡,到財神閣求福祈貴的人也越來越多,窮人都成了富翁。時間過的很快,眨眼三年過去了,財神閣再沒有翻蓋,金身也沒大塑。無人問津的財神閣,又回復到了老樣子,財神爺也不再顯靈,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可憐巴巴的財神閣就牆倒屋塌,夷為平地了。

類似財神閣這種以神話人物命名的街,還有如白衣堂街,這也是濟寧地名中的一大特色。

白衣堂街,西起縣前街,東到孫家街。因該街路南曾有清代建的一座「白衣觀音庵」,俗稱是「白衣堂」。清·宣統三年(1911年)《濟寧直隸州續志》記載:白衣堂裡供奉的是白衣觀音,觀音菩薩為民間之神,佛教說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而在中國佛教寺院中一般塑像和圖像多作女相。1953年,白衣堂被拆除,這條街因此而得名「白衣堂街」,沿用至今。

關帝廟街:關羽,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他可是三國時的蜀漢大將,後來被人們神化,尊稱「關公」、「關帝」。而在咱濟寧城的街巷名稱裡,涉及到關羽的那也是特別的多。你比如說:關帝廟街、三神廟街、協議街、濟安臺等等,今天咱就說說這其中的幾個與關羽有關的典型街名。

關帝廟街,北起環城北路,南到紅星中路,長為332米,兩側多為市民住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濟寧直隸州志》記載:在街的北首建有關帝廟一座,而得名「關帝廟街」。在城西北隅大關帝廟附近有關帝廟東街、關帝廟西街,南關有武勝橋、鐵鼓廟、義井巷等。那在咱們濟寧為什麼把關羽捧得這麼高,影響又非常普遍呢?

有這麼一個傳說,說清高宗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登基後,為了緩和民族矛盾,籠絡漢民族人心,他就想了一個妙法。

一次,乾隆帝對大臣劉墉說:「孤近日常夢見一個紅臉大漢在我身後。」劉墉回答說:「啟奏萬歲,如下次再夢見這紅臉漢子,可問問他後面是何人。」時隔幾天後,乾隆又對劉墉說:「我已經問了,他說是二弟雲長。我又問三弟何在,他說在關外遼陽當總兵的便是,名叫馬舫。」劉墉心領神會,說:「如此看來,陛下洪福齊天,不是凡人,可昭告天下加封關公,增設關帝廟,重塑金身。並令遼陽總兵急速進京。」不料遼陽總兵馬舫接到聖旨後,不知是福是禍,怕步宋朝嶽飛十二金牌之後塵,自刎身死。次日早朝禮畢,乾隆皇帝一本正經地宣布:「朕於昨晚在御花園散步,聽到背後有腳步聲、刀環聲,問後面何人,答二弟雲長,問三弟何在?答在遼陽總兵。」劉墉急忙出班隨和說:「據此看來,當今天子乃大漢昭烈皇帝轉世,請萬歲加封。」文武百官連忙叩頭,恭請聖上下旨。

最後乾隆皇帝昭告天下,廣設關帝廟,廟前立一旗杆,加封「協天大帝」,象徵忠義獨一無二之意。這就是濟寧關帝廟多的原因所在。

濟寧城最大的關帝廟在西北隅,與河督部院衙門相對。在清代因為連續死了幾個官,認為是關羽正氣之故,於是在今院后街北側建一閣,上面供奉劉備,以兄長的身份擋住關羽。又因為劉備不是神,建閣後只燒過一柱香,取柱香敬天之意,名為「天香閣」,該街也因此命名為「天香閣街」,並沿用至今。

西南關有個協議街,於1939年由火神廟街、棉花市街合併而成。因當時路北有座關帝廟,廟前高懸象徵忠義的「協天大帝」旗一面,故取「協義」為其街名。說起與寺觀廟堂有關的街巷名字呀,那是多了去了。你像還有前面我們沒有說到的北起郭家花園街、南到紅星中路的三神廟街、棗店閣街等等。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如今只存有街巷名稱了。其他還有許多以寺廟命名的胡同,諸如奶奶閣街、金山庵街、佛爺廟街等也都已舊貌變了新顏。

相關焦點

  • 汶上有一街,三種文化交相輝映
    有一條街很特別,在它的地盤上,儒釋道三種文化互相包容、和平共處、交相輝映,是國內最有特色的一條街。這條街,就是濟寧市汶上縣的尚書路,「儒釋道」在這條街上得到完美展示。據廟碑記載,元代中葉,汶上久旱無雨,黎民百姓祈求關帝顯靈,普降甘露,自願捐資修建關帝廟。從明代兵部尚書路迎開始,直到清朝同治年間,多次進行修繕。目前,關帝廟建有廟門、武聖殿、慈航殿、財神殿、娘娘殿和結義堂,廟宇氣勢恢宏、風格獨特、自成一派,站在尚書路大街,向北望去,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清晰可見,義薄雲天、同生共死的道義精神撲面襲來。
  • 遷安三元街的由來,作為遷安人你知道嗎?
    今天唐山潤強網絡為您整理了文章:遷安三元街的由來隨著遷安市區規模的不斷擴大,遷安鎮劉季莊村從一個城區邊緣的村莊迅速成為市區的一部分,新闢街道三元街成了劉季莊村的代稱。將街道命名為「三元」,是取舊時科舉考試「連中三元」之意。
  • 山西省大同市內鼓樓東街關帝廟調查
    他是忠義的化身,他是武財神,他也是「關聖帝君」。世界上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關帝廟4萬多座,信眾廣泛。大同關帝廟俗稱大廟,坐落在大同市內鼓樓東街。佔地規模12000平米,為世界「八大關帝廟」之一。這裡僅次於山西解州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和湖北當陽關陵,與河南周口關廟不相上下,比湖北荊州關廟、河南許昌關廟和福建東山關廟都大。
  • 姑蘇第一街——觀前街:古典與現代、文化與商業共舞的地方
    名字由來:宋代,玄妙觀名天慶觀,故街名天慶觀前,又名碎錦街。元代,天慶觀改名玄妙觀,街名隨即改為玄妙觀前,後又演化為觀前街。所以,這條街的名字你讀對了嗎?觀(第四聲)前街——在玄妙觀前面的街。雖然蘇州還有龍湖、圓融、蘇州中心等商業中心,但是觀前仍舊憑藉其古典與現代相交融、文化與商業共存的特點在人們心中佔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 濟寧將重現「河道總督衙門」,縣前街這棵老槐樹身價看漲
    濟寧城區附屬醫院西鄰有一條縣前街,沿縣前街向北不遠有一處著名古蹟黃家街教堂。再向北不遠,在路東側有一棵老槐樹。這棵老槐樹雖然看起來樹皮斑駁,虯枝突兀,老態十足,但是和附屬醫院東邊古槐路上那棵山陽古槐比起來,似乎默默無聞,無人知曉。
  • 濱河新區,追尋街名的由來
    今年4月21日,銀川市濱河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布了新區已建成的26條道路的街名,與銀川市其他城區的街名相比,這26個街名有其特色:有的街名引用古詩詞,傳承歷史文化特色;有的街名彰顯新區現代化風貌,同時也寄予了未來藍圖。 目前,新區已公布的26條新道路分為三個部分:主要幹道、景城區域道路、橫城區域道路。
  • 高潭最早命名「馬克思街」、「列寧街」
    惠東縣高潭鎮煥然一新的馬克思街。高潭鎮馬克思街和列寧街已進行整體改造「馬列主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有沒有想過可以在「馬克思街」、「列寧街」上走走逛逛?馬克思街和列寧街就位於惠州市惠東縣高潭鎮。1927年11月11日,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當天,高潭圩鎮的新街和老街分別命名為「馬克思街」和「列寧街」。
  • 明府城的城市書齋:縣學街和泮宮街
    本報記者 朱文龍  濟南長期作為縣、府、省三級衙署聚集地,是全省文化教育中心,擁有大型的文廟、貢院、書院、學堂,而它們所在的縣學街、泮宮街、皇華館街、貢院牆根街、榜棚街、庠門裡等一系列老街巷,代表了這個城市傳承千年的文化榮耀。
  • 青源街廣源街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本報訊(見習記者 肖凱文 通訊員王巖)7月11日至14日,青源街廣源街以「和諧北辰,魅力雙青;建幸福家庭,創文明城區」為主題,連續4天舉辦4場消夏晚會演出,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助力街道打造文化品牌,推動北辰公共文化體系示範區建設。
  • 赤坎這些古老的街名是怎麼來的?藏著什麼「秘密」?
    福建街、潮州街、高州街等街名,反映了這一段歷史;由於商船商人祈望貿易暢通、水路平安,大通街、平安街等名,也在此時出現。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國收回法國租借地廣州灣建湛江市,為適應這一歷史性變化,赤坎街道名稱來了一次大調整。把法國人所起的街名全部廢除,重新命名了一批新街道,有勝利路、光復路、中興街、興漢路、興國路、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等。
  • 哈爾濱市這八條「數字街」街名從古詩文中「走」來(圖)
    四明街和五瑞街之間的廣場 街名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歷史淵源,哈爾濱作為中西融合的城市,地名中既有中西文化融合的街名,更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的街名。在此次地名普查中專家發現,哈爾濱市的一些數字街路,從一到十都以數字開頭命名,看似簡單的名字卻極具寓意,其中一些更出自古語、古詩,體現了傳統文化哲理。17日,記者與曾編著哈爾濱市街道釋名的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丁廣惠一起探訪哈爾濱市最有名的數字街區,解讀這些文化味十足的數字街路。
  • 賞畫兒講歷史:北京楊梅竹斜街
    「楊梅竹」是一條斜街東起煤市街,西至延壽街。因為該街的走向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從明代開始就稱斜街,這條斜街與附近的鐵樹斜街(原名李鐵拐斜街)、櫻桃斜街和棕樹斜街(原名王廣福斜街)都是人走出來的。元滅金後,元政府放棄金中都城,在中都城東北另建大都城。中都城的施仁門(今虎坊橋西側)內的丁字街(菜市口附近)是個繁華市場。新建的元大都城的商業尚沒有發展起來,城內的百姓都願意到中都城購買所需物品。
  • 南京不僅有「長樂路」,還有條「長樂街」,知道的人可不多!
    大家好,我是致力於弘揚南京歷史文化的小歐。這「篾街」名稱的由來,有學者認為這裡是古代南京的竹器作坊的所在地。(您看「篾」字的偏旁部首便是「竹」字頭)然而,這「篾街」又被稱呼為「滅街」,「滅街」名稱的來歷有2種歷史說法:1.
  • 瑞安城古街老巷「虹南篇」所坦街
    瑞安所置千戶所於街北,這條街逐名所前街。後因千戶所圮廢,僅留下一處空坦。後人有感千戶所在抗擊倭寇和確保百姓生命財產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改稱所坦街,1969年改稱勝利街,1981年12月恢復所坦街名稱至今。所坦街古名周正議巷,宋朝時,因當時任正議大夫的周泳從湖嶺周家灣攜妻帶二子周行己、周承己遷居於此而得名。
  •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山塘街的夜色
    去年十一月去蘇州山塘街,這裡確實很美。山塘街位於江蘇省蘇州古城西北,東至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西至「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全長約3600米,唐代,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開挖成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稱為山塘街,沿街均為古建築。古建築大多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築,為幾落幾進構成的建築群體,縱向為落,橫向為進。
  • 最能感受到京味文化的老字號一條街:大柵欄
    大柵欄這條街長275米,寬10米,就是這樣一條街,逐漸成為了大清朝京城裡數一數二的名片之一。大柵欄,是北京市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現也泛指大柵欄街及廊房頭條、糧食店街、煤市街在內的一個地片。大柵欄原名叫廊房四條,因為這條胡同的柵欄製作出色,保留長久,同時又大一些,而逐漸為京城所矚目,所以,後來大柵欄就成為這條胡同的名稱了。
  • 北京國子監街歷史文化名街怎麼快成了風水街
    4月12日,一名「大師」在北京國子監街一家經營工藝品的店鋪內一角給一名遊客批「八字」。  北京國子監街是位於安定門內大街東側的古老街區,已有700年的悠久歷史,孔廟和國子監就坐落於此。2009年6月10日,國子監街入選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但近年來,國子監街相當一部分店鋪都打起起名、看相、看風水、預測命運的招牌,歷史文化名街儼然成了「風水一條街」。  北京市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崗表示,看相、看風水作為一種歷史遺留產物,很多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由於不少老百姓非常相信「風水之說」,一些人就利用套著歷史文化外衣的「風水學說」大做文章,騙取錢財。
  • 張北縣地名辦關於徵集主城區未命名街路名稱的公告
    為方便社會管理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擬對縣主城區9條街路進行命名,現向社會公開徵集街路名稱,敬請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並提出寶貴意見及建議。(圖6)附圖中陰影部分為擬命名街路。二、徵集街路名稱要求街路名稱的命名應當符合下列要求:1.街路命名必須符合《河北省地名管理規定》《河北省居民地名稱和標誌設置管理規範》的相關規定。
  • 繁華落盡大義街
    範圍南到大義街南首,緊靠沙河;北到至公街南側第一小學(今四中);東到臧家公館(縣供銷社家屬院);西到新華街西首。老城內南北縱橫四條街,是為大義街、花布街、笆子街、大關帝巷。老人常言老界溝集為四街十大門,即源於此。
  • 成都力壓菊樂路的*汙街終於出現了!
    ,忠烈祠街、紅瓦寺街、惜字宮街,並沒有那麼多路、上海路。 wuli成都作為是一座千年來從未更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每條街的名字背後,都有故事,或者事故。。。 柿子巷 一條不足300米的小巷,清朝時叫永平胡同,因巷內有一大柿子樹,初改名柿子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