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感受到京味文化的老字號一條街:大柵欄

2021-01-08 國俊吉祥

很多人都說:「沒到過大柵欄,就等於沒有來過北京城」。大柵欄這條街長275米,寬10米,就是這樣一條街,逐漸成為了大清朝京城裡數一數二的名片之一。大柵欄,是北京市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現也泛指大柵欄街及廊房頭條、糧食店街、煤市街在內的一個地片。大柵欄原名叫廊房四條,因為這條胡同的柵欄製作出色,保留長久,同時又大一些,而逐漸為京城所矚目,所以,後來大柵欄就成為這條胡同的名稱了。

大柵欄地處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自1420年(明朝永樂十八年)以來,經過500多年的沿革,逐漸發展成為店鋪林立的商業街了。

大柵欄原是元代大都的南城近郊,所以那一片,明清時期又叫」舊城「。由於是進京的入口,明清時期就成為商鋪林立的地方。自永樂初年,官府在皇城四門、鐘鼓樓、東四牌樓、西四牌樓及各城門附近大修數千間房舍。

大柵欄名字的由來,可追溯到1488年明孝宗弘治元年,當時北京有「宵禁」,每家鋪面的前場,都圍起一圈柵欄以劃定其鋪面地位。

同時,為了防止盜賊隱藏在大街小巷之內,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也建立了木柵欄,而廊坊四條這裡因為後來買賣越來越多,街裡的柵欄修的又大又好看,慢慢地「大柵欄」就取代了廊坊四條稱呼,這個名字就此傳開,之後沿襲下來。

大柵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興起於元代,建立於明朝,從清代開始繁盛至今。1900年義和團曾一把火將整條街付之一炬,重建後依舊繁華。

大柵欄承載著皇城商賈的百年變遷,見證著市井文化的興衰榮辱。匯聚商鋪酒肆、戲園茶社,雲集商賈官吏、三教九流,構成了鮮活多姿的老北京風俗畫,使大柵欄至今仍是中外遊客來京旅遊的必到之處。

大柵欄裡面的著名商鋪,還保存著很多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築。像瑞蚨祥綢布店、內聯升鞋店、北京絲綢商店、六必居醬菜園等至今仍然門庭若市,而以張一元、同仁堂、瑞蚨祥等為代表的眾多中華老字號,正是這條老街歷經百年,而魅力不衰的重要原因。

在這裡,不僅可以買到很多傳統的手工藝品,如果你是吃貨,還可以逛一下門框胡同和延壽街,這裡有地道的北京小吃,大柵欄還坐落著爆肚馮、瑞賓樓等京味小吃店,遊覽之餘不妨去嘗嘗鮮。

老北京有句順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橋,買東西到大柵欄。」「頭頂馬聚元,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說的都是早年間大柵欄的地位和繁華景象。

大柵欄還曾經是京城的一處娛樂中心,歷史上曾經有過五個大戲樓: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同樂園;北京歷史上最早的一座電影院大觀樓也是坐落在大柵欄的。另外,聞名遐邇的「八大胡同」也在大柵欄區域內。可以說,大柵欄是感受京味文化歷史的最佳去處。

相關焦點

  • 北京一條特色美食街,有許多老字號,遊客來北京的打卡地
    北京一條特色胡同,北京老字號美食街,京味特色、美食經典,也正是這些美食卻遭遊客吐槽?以前這裡是漕運碼頭,販賣鮮魚的地方,如今這裡是遊人來北京必去的地方,熱鬧非凡,不論是不是節假日,這裡永遠是人頭攢動,人流密集。
  • 大柵欄街區是皇城根下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別具一格老北京人生活吧
    文化氣息很濃厚,很有老北京的風格,而且建築還不錯。有老北京特色的一條街,挺熱鬧一條街。大柵欄商業街東起前門大街,西抵煤市街。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別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華的商業鬧市區。 這裡保存著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築。
  • 淺談北京前門大柵欄,著名的商業街,曾經是京城的娛樂中心
    大柵欄,讀做「大石爛兒」地處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街區中的購物,餐飲,娛樂和其他商店接連排列,其中包括老品牌,這是體驗北京文化的必備條件。它曾經是北京的娛樂中心。
  • 大柵欄的這些老字號讓人心動~
    大柵欄商業街坐落於北京的南中軸線上,它的北邊就是正陽門。作為北京城最具特色的一條傳統的商業街,大柵欄已經走過了數百年的滄桑歲月。從遼、金、元、明、清,直到今天,這條古老的街道不僅見證著歷史的風雲變幻,更用它的繁華講述著一個個商業傳奇......
  • 北京煤市街改造:大柵欄中西合璧大改造(組圖)
    據透露,規劃目標首先是保留歷史遺存,整治破敗建築,發揚能體現地方特色的商業文化。兩側地區將建成集四合院居住、傳統以及現代商業設施為一體的綜合社區,原有建築很大一部分進行修復,沒有保存價值的建築將被更新。改造完成前,該地區不修建臨時建築。煤市街地區老字號雲集。
  • 北京老字號小吃大柵欄重起爐灶 斥資2.44億修繕
    老字號小吃大柵欄重起爐灶  斥資2.44億元保護修繕 宣武大柵欄西街上午正式開街  本報訊(記者李潔通訊員江幗涓)投資2.44億元修繕保護的宣武大柵欄西街上午正式開街。在恢復民國時期歷史風貌的大柵欄西街上,有一處目前北京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轎子樓建築——青雲閣,11家曾經輝煌於大柵欄的名小吃齊聚於此,重現了當年門框胡同「小吃一條街」的勝景。
  • 大柵欄西街「轉身」之後:修繕後老街變成旅遊街
    「我打小就從陝西巷長大,早年間觀音寺街東口因為傍著大柵欄、煤市街,才有幾個店鋪。直到上世紀90年代,沒什麼遊客會來到這裡。」很多老居民仍然習慣稱呼這裡為「觀音寺街」而不是「大柵欄西街」。據《宣武區地名志》記載,大柵欄西街明代稱為「觀音寺」,因胡同西口有「護國觀音寺」。清代曾稱為「觀音寺街」,民國初年改回「觀音寺」,至1965年,改名為「大柵欄西街」。
  • 北京前門鮮魚口美食街重張 舊時繁華曾勝大柵欄
    昨日,民間藝人在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開街儀式上表演叫賣西瓜。新華社發  小街全長225米  前門大街、鮮魚口街、大柵欄街共同構成了老北京南城的傳統商業街區,鮮魚口街匯聚了北京著名的老字號、餐飲、戲園、茶樓和手工藝作坊等,是典型的北京民俗市井商業區域。  2005年,鮮魚口街整體拆遷修繕。
  • 北京改造很成功的一條老街,成了遊客到北京必逛的街,你去過沒有
    說到大柵欄,外地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老北京幾乎無人不曉,它是一條有500多年歷史的老街,後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經過重新改造後,成了遊客到北京必逛的街,你去過沒有? 大柵欄是北京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地處北京中心地段,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
  • 前門與大柵欄正對著的美食一條街,北京值得遊覽的歷史街區之一
    鮮魚口胡同在前門大街的東側,大柵欄在前門大街的西側,兩條街正對著。鮮魚口胡同的成名比大柵欄要早,但它的名氣卻沒有大柵欄大。去前門大街遊玩的遊客肯定會去大柵欄,但不一定去鮮魚口。但現在的鮮魚口一樣值得遊覽。鮮魚口胡同,是北京一條著名的胡同,它的名字老北京人更熟悉,特別是曾經居住在附近的老北京人對它的感情很深。所謂的老字號,是因為當地老百姓喜歡才叫老字號,而不是遊客喜歡才叫老字號。
  • 地道老北京:大柵欄裡的老字號
    大柵欄,北京老商街裡的大名家。舊時民間流行一句俗語:看玩意兒上天橋,買東西到大柵欄。大柵欄在哪兒?誰都知道,在前門大街。如果說它是在前門大街的0.618的位置上,你信嗎?大柵欄坐落於北京的南中軸線上,作為北京城最具特色的一條傳統的商業街,這條古老的街道不僅見證了數百年的風雲變幻的歷史,更匯聚了眾多聞名遐邇的老字號。逛大柵欄跟逛琉璃廠一樣,先得看匾。大柵欄老字號的匾額,那可是北京城一道歷史悠久的風光。說起老字號,繞不開這句: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
  • 大柵欄的繁華舊影
    民國時期的大柵欄。大柵欄其實不單指那條長275米、不足10米寬的胡同,而是涵蓋了廊房頭條、糧食店街、煤市街、珠寶市街等諸多支脈的街區。19世紀90年代的煤市街,胡同整潔,鋪面林立,洋車夫神態自若,似乎不愁活源。民國時期,大柵欄買賣興隆,洋車行人交錯,川流不息。
  • 北京:逛前門大街 品京味春節
    當日是農曆正月初九,許多遊客來到北京市前門大街等老商業街區,觀賞老建築和老北京民俗表演,品嘗各類美食小吃,感受京味春節。當日是農曆正月初九,許多遊客來到北京市前門大街等老商業街區,觀賞老建築和老北京民俗表演,品嘗各類美食小吃,感受京味春節。
  • 老北京情調:原汁原味的大柵欄
    大柵欄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別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華的商業鬧市區,過去人們以「京師之精華盡在於此,熱鬧繁華,亦莫過於此」的美譽來稱讚大柵欄。在1.26平方公裡的範圍內,保存著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築。這些古老的建築和發生在它們中間的「城南舊事」,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寶和文化資源。
  • 看看民國時期的北京大柵欄街啥樣?
    民國時期大柵欄街北京大柵欄街,位於前門大街西側,到了清代,這裡已成為主要的商業中心,因為買賣多,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盜賊,柵欄建得比其它地方都大,也都好看,「大柵欄」由此成為街名。「廊房四條胡同」逐漸被人忘掉。清末民國初年,街內有80家店鋪。百年老字號同仁堂藥鋪、瑞蚨祥綢布店、張一元茶莊、一品齋鞋莊都在此街內。 除了商號外還有五個大戲樓:同樂園、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大觀樓電影院也坐落在這條街上。
  • 大柵欄:不變的地道京味兒
    500多年保留有北京城區歷史延續最長的城市肌理也是老北京歷史文化遺產最密集的地區是一面折射北京城歷史發展的鏡子01 — 「大柵欄」名稱的由來 —為什麼非要去大柵欄?就因為大柵欄裡的老字號多。以前的民謠說:「大柵欄裡買賣全,綢緞煙鋪和戲院,藥鋪針線鞋帽店,車馬行人如水淹。」這裡說的買賣全,是指全都是老字號,可以說,沒有一家沒有出處,沒有一家沒有來頭,沒有一家沒賣出個特色來。
  • 京城老字號小吃 「鮮魚口」能否翻身
    之前兩次敗走前門的經歷,讓仍打著「京味特色、美食經典」的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備受關注。老字號兩次敗走前門早上8點不到,田秋紅就來到鮮魚口,站到天興居炒肝店鋪門前。這名退休職工,30多年光景是在鮮魚口土著老字號——天興居度過,見證了老字號的繁榮和鮮魚口的大拆大建。如今,天興居原址回遷正式開張。開張前,天興居已試營業半個多月。
  • 【走中國】第8站【「大拾爛兒」還是大柵欄。】劉生生紀實攝影系列
    我覺得近年來在北京逛街,"大拾爛兒"比王府井和西單都強,離天安門近,外地人從天安門廣場往南一走,前門外就是,這幾年整修得老味兒十足,儘管有點兒新,但也古色古香,老北京那點兒,大家耳熟能詳的吃的穿的、老字號挺齊全
  • 前門大柵欄的新風景
    1997年時的前門大柵欄,眾多北京老字號雲集於此┃ 記憶中的楊梅竹斜街我是無意中發現楊梅竹斜街的。那大概是2006年,我和朋友去琉璃廠的中國書店買書,然後順著琉璃廠東街繼續向東散步。經過一小段拐彎就來到了另外一條悠長的胡同。它乍看上去和普通的胡同沒有區別,實際卻充滿了許多頗有特點的建築。
  • 北京最古老街道,有500多年歷史,擁有11個行業36家北京老字號!
    提到北京,大家都覺得北京是一個很現代的城市,但北京又是一個古都,既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又是繁華的商業中心,在北京有很多的古建築,而其中有一條北京最古老的街道,成為遊人來北京首選的旅遊目的地。尤其是吃貨們,更是將這裡當成了美食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