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見習記者 張家然
2015-05-08 18:48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5月8日從民政部區劃地名司獲悉,國務院日前已批覆同意撤銷廣東省肇慶市下轄的縣級市高要市,設立肇慶市高要區,相關的行政區域界線、政府駐地均未做調整。
澎湃新聞查閱民政部官網的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臺後發現,廣東省肇慶市下轄的高要市已經更名為高要區。
這意味著在高要市撤市設區的方案上報國家相關部委5年之後,終獲批覆。不過,當初與高要市一同上報撤市設區方案的四會市,此次未出現在國務院批覆文件之中。
高要市撤市設區之後,肇慶市將呈現3區、1縣級市、4縣的行政區劃格局。
根據民政部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臺提供的信息顯示,肇慶市現有人口427萬,面積15007平方千米,市政府駐地在端州區。
撤市設區後的高要區有人口79萬,面積2071平方千米,區政府駐地在高要區南岸街道。
根據廣東新聞網2010年1月26日報導顯示,肇慶市方面已在此前將四會市、高要市兩個縣級市撤市設區的方案上報國家相關部委。
上述廣東新聞網的報導提到,四會、高要撤市設區的方案是2009年自國家「珠三角規劃綱要」出臺後,肇慶作為後珠三角主體城市編制完成《肇慶市中心區域協調發展規劃》,首次系統地將端州、鼎湖、高要、四會和大旺肇慶高新區置於「同一盤棋上」。
四會是嶺南最早設縣的古郡之一,是廣東著名的僑鄉,至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1993年11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而與肇慶城區僅一江之隔的高要,也是著名的僑鄉,1993年9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結束了高要2104年的縣治歷史,設立高要市。
廣東新聞網的報導還提到,時任肇慶市委書記覃衛東表示,在高要四會撤市設區批覆之前,兩地要服從「大肇慶」的規劃,尤其是交通設施、城市建設、產業布局、公共服務等,加大與中心區域的銜接。
肇慶市對於高要市撤市設區的相關工作已經進行多年,不過多次因故未能實施。
澎湃新聞從肇慶市市政府官網查閱到的一份2009年九三學社肇慶市委員會提出的《關於撤縣級四會、高要市建肇慶市屬四會、高要區的建議》。該建議稱,「縣域經濟是農村經濟,區域經濟是城市經濟。四會、高要兩市已經具有一定的城鎮化水平,設立以四會、高要撤市建區與鼎湖、端州構成的大肇慶市區,對推進該區域城市化進程,擴大區域建設發展的空間,打造『西江經濟走廊』,具有重要意義。」
在肇慶市政府對九三學社肇慶市委員會上述建議的答覆中稱,「肇慶市民政局於2003年3月,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關於調整肇慶市行政區劃的工作方案》(肇民請〔2003〕10號),後因故沒有實施。2004年,市民政局又根據市領導的有關指示精神,對2003年的工作方案進行再次調研論證,反覆修改完善,並於當年10月,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關於調整我市行政區劃推進城市化的調研報告》(肇民報〔2004〕28號),但由於種種原因,該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也未能實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高要市,高要區,肇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