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
什麼是人間的福報呢?古人講的福報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長壽;第二是富貴;第三是康寧;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終,擁有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狀態。但是能得全五福的人並不多,佛教講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種善因得善果,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世。今生的一切遭遇和前世多生前有關係,否則就沒有「人生酬業」這一詞了。今生要償還前世或多生前所造的善的業和惡的業,今生的福報也多來自前世或多生前。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認命了,畢竟還有「命由己造」,明白因果報應,就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廣做善事,不僅我們的命運,而且我們的容貌也會發生改變,畢竟「相由心生」嘛。
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
第一種面相:慈眉善目
福報深的人,必定是廣做善事的人,只有多做善事才能積累福報。而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實為善的大根大本。佛說孝養父母,福報是無盡的,還會得到天人的保護。這樣的人心是善的,「相由心生」,自然看上去就面善,慈眉善目,讓人容易親近。一個人的相貌會反映他真實的內心世界,內心越是善良,相貌也就越好看。一個慈眉善目,面容慈祥,樂善好施,不吝錢財,始終無怨無悔,救人苦難的人,一定是最有福報的人。
第二種面相:相貌端莊美麗
一個人的外貌與他的內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相貌的美醜就是內心思想的外在顯現。一個人起嗔恨心,那他面目肯定可憎,一個人起慈悲心,那他外貌肯定和善。所以我們要感恩,不能有嗔恨心。種善因得善果,廣積陰德,就會得到相貌端莊美麗的果報。說到善就得提到福報,因為行善能積累福報。在佛教看來,美貌也是一種福報,顏值高其實就是福報大,這是修福修來的樂報,值得大家隨喜讚嘆。所以一個人的相貌又和福報有關係,福報深的人長相端莊大方美麗。
第三種面相:面容平靜
生活就是你我他,就是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不是你吃了虧就是我佔了便宜,人和人交往相處總是會有矛盾,摩擦和不滿。心大量大的人,處變不驚,面不改色,不苛責於人,不遷怒於人,有容人之量,一定會贏得人心,做得成大事。心大量大的人,能容得下人,能容得下事,不會因為小事而生氣,不會因為大事而動怒,面容不平靜,內心沉穩。
第四種面相:相貌莊嚴
相貌莊嚴也是很深的福報,會受人敬畏。首先,要多修善業。佛教講「種善因,得善果」,相貌端莊。要常行布施,布施為菩薩六度之一,也是眾生成就佛道和培植福報的殊勝法門。佛經中說,如果能常行布施就能得到五種福報利益。其中之一就是身相端嚴,相貌莊嚴。眾生看到相好就會生起歡喜心,釋迦摩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就是相好太莊嚴了,阿難尊者看到佛的相好轉眼就跟佛歡喜出家了。
五、面目如憐愍相
一憐愍相謂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是為憐愍相。因為慈悲心重,有菩薩心腸,對一切眾生都心生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慈就是給其他人快樂,悲就是把其他人的苦拔除。「慈悲即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觀世音菩薩就是大慈大悲,尋聲救苦。你常懷慈悲心,你的相就很慈悲。常懷慈悲心的人,相貌會隨著日常的修煉而讓自己的相貌充滿慈悲之意。人有慈悲之心,相貌上會給你不可言喻的舒適感,讓人如沐春風。慈悲的人,很容易與人結下善緣。菩薩指的就是發心利益這一切有情眾生的人。佛經上說,菩薩們莊嚴殊勝的相貌並不是偶然得來的,每修一百福,才莊嚴一相,菩薩修行要經過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世間眾人為了永遠年輕美麗,想盡了一切辦法,使用種種的化妝品、保健品,吃各種美容食品、藥物,甚至不惜在臉上動刀整容,以獲得美麗的外貌。其實佛早就給我們說了「相由心生」,我們廣積福報發慈悲心持五戒十善,修布施忍辱,就會獲得以上5種相貌。而且是純天然的相貌,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而且美容整容不但花錢,還有後遺症。一位女士20年前,去做美容,做的鼻子。10年之後,毛病就發生了,苦不堪言。
如果我們想獲得佛陀般莊嚴的相貌,可以具足信願念佛,往生到西方淨土,即為不退轉菩薩,就算下品下生,一樣是圓證三不退,而且一生補處,一生成佛。不僅自渡,還可廣渡眾生。帶業往生的人,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華中化生,每一個人的相貌跟阿彌陀佛一樣,到底哪個是阿彌陀佛你會不會認錯。到那個地方去,你有智慧、有神通,不會認錯。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