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版音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首登中國

2020-11-21 中國新聞網

24小時版音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首登中國

2015-10-16 11:31: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上海10月16日電 (記者 鄒瑞玥)作為第十七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24小時音樂會版華格納巨製《尼伯龍根的指環》16日起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演。這部演出時間長達16小時、通常需要4天才能演全的音樂劇,目前全世界只有一個樂團能完成連軸演出。

  《尼伯龍根的指環》由德國作曲家華格納編劇及作曲,取材自北歐神話和德國史詩。侏儒、眾神、巨人、英雄、凡人等三界力量,捲入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這部作品體量巨大,自1876年誕生以來,多分為四天上演,只有奧地利蒂羅爾音樂節製作出一個24小時連演版本。此次這部作品被原版引入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並保留藝術總監古斯塔夫·庫恩對於音樂、戲劇和舞臺場景的所有探索。

  為什麼要做出這樣一部挑戰耐力和感官極限體驗的連演版本?古斯塔夫·庫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華格納的作品可以把人帶入一種冥想的狀態,連續的演出更能讓觀眾沉浸到華格納的藝術魅力之中,「24小時一氣呵成,尾音落下觀眾會體會到一個新的世界。」

  「其實在2000年前,不論是中國戲曲還是歐洲戲劇,七八小時連續演出都是常態,只不過現代人生活在快節奏的世界,凡事都追求效率,與這種觀劇方式疏遠了。」庫恩表示。此次出動由120餘人交響樂隊、80人合唱團及39名獨唱演員組成的超強陣容來滬,光是戲服就多達三百餘件,整整裝滿了22個大箱子,另有9個大儲物箱用來放置演員的鞋子、帽子等配飾。整支隊伍目前保持著每天10多個小時的「魔鬼式集訓」。「我們樂隊裡的圓號演奏者同時還要演奏華格納大號,並在兩個樂器之間完成轉換,這是非常有挑戰的。」庫恩自豪地表示,自己的樂隊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完成如此創舉的樂隊,樂手沒有四五年的超強訓練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回憶起自己製作「24小時版」的場景,庫恩調侃說,很多人認為這件事情太瘋狂,「他們擔心我會死在舞臺上。」首場演出,當最後一個尾音收下來的時候,現場沒有聲音,「我在想是不是大家都回家了,大概過了3秒鐘,掌聲突然響起來,一直持續了40分鐘。」

  在劇情和舞美改編上,「24小時版」也是最大膽新奇的一個,不僅故事背景被轉移到了現代,人物設定也頗為前衛,眾神被設定為喝著雞尾酒的享樂主義者,巨人成了棒球和冰球運動員,火神羅格用起了手機,女武神騎上了山地自行車,齊格弗裡德喝的藥酒換成了可樂……

  庫恩表示,以不同形式表現《尼伯龍根的指環》,是為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品。華格納想要以音樂的方式解釋這個世界的基礎和根本,而要深入地詮釋華格納的世界,音樂家需要到更深的理解層面。

  24小時音樂會版《尼伯龍根的指環》序幕《萊茵的黃金》16日晚率先上演,後續三部主體《女武神》、《齊格弗裡德》和《眾神的黃昏》分別於10月17日17點至次日17點日夜連軸呈現。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闢出公共區域供觀眾休息,並特別聯繫附近餐廳及計程車運營公司為觀眾提供服務。(完)

相關焦點

  • 《真理之戒》走進《尼伯龍根的指環》
    1948年,草擬了《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散文草稿。1874年,《尼伯龍根的指環》四聯劇長達26年的創作歷程劃上了句號。1876年,《尼伯龍根的指環》在漢斯·裡希特的執棒下在拜羅伊特首演,引起歐洲文化界的轟動。
  • 實驗京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即將亮相德國
    實驗京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即將亮相德國 2019-12-20 10:16: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如何評價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答|百度派 @要是不跑調就好了改正一下題目,《尼伯龍根的指環》是一部「樂劇」,由四部歌劇《萊茵的黃金》、《女武神》、《西格夫裡特》、《諸神的薄暮》構成。不知道題主看的是哪一部,限於篇幅,我就大略說說《萊茵的黃金》好了。
  • 華格納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9月上海演出
    看完「史上最偉大歌劇」 需耗時4天共15個小時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歌劇」,音樂巨匠華格納耗時26年寫作完成,並專門為它的上演在拜羅伊特建造了一座劇院,從此令這部曠世巨作風靡全球。如今,在樂迷心中的歌劇聖地德國拜羅伊特,要看一次《尼伯龍根的指環》甚至需提前十年訂票,且是要連續訂十年。
  • 實驗京劇《尼伯龍根的指環》首演驚豔德國柏林
    中新社柏林12月21日電 當地時間20日晚,柏林Radialsystem劇院上演了一場中國傳統京劇與德國華格納歌劇跨越時空的對話。當地時間12月20日晚,中德兩國合作的實驗京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在德國柏林首演取得成功。
  • 歌劇音樂會《尼伯龍根的指環》將在柏林上演
    柏林2012年6月1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馬雷克-亞諾夫斯基 (Marek Janowski) 和柏林廣播交響樂團(Rundfunk-Sinfonieorchester Berlin) 演出的華格納系列音樂會的最後部分 《尼伯龍根的指環
  • 北歐神話電影:《尼伯龍根的指環》
    《尼伯龍根的指環》   Ring of the Nibelungs   《尼伯龍根的指環》是根據德國民間史詩《尼白龍根之歌》和北歐《沃爾松格傳說》改編。
  • 《尼伯龍根的指環》大結局今晚降臨(圖)
    MUSIC.SOHU.COM 2005年11月01日07:48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世界音樂大師華格納的四聯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1848年11月,華格納草擬了戲劇腳本《齊格弗裡德之死》,1851年5月完成定稿,並於1862年出版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四聯劇」全劇的戲劇腳本。期間華格納曾為《齊格弗裡德之死》創作過一些場景音樂,但等到1872年7月22日才完成了《齊格弗裡德之死》的全部音樂設計,同時將劇名改為《諸神的黃昏》。
  • 《真理之戒》解析華格納創作《尼伯龍根指環》的契機
    在歌劇史上《尼伯龍根指環》無疑擁有崇高的地位。可是創作它的作者華格納卻是個非常有爭議的人。他猶太人,筆下的人物帶有納粹主義的色彩,是德國種族主義推崇的對象。他忘恩負義,對給予他幫助的人苛待。因為這些負面影響造成他所創作的《尼伯龍根指環》也被人帶有偏見的解讀。再加上有皮埃爾布萊茨演繹《指環》的音樂,帕特裡斯謝羅諷刺《指環》的劇本。那之後《指環》被認為是結構華格納本人乃至其對人類狀態的整個構想的契機。
  • 中央歌劇院成中國首個完成華格納「指環」系列的歌劇院
    中央歌劇院成中國首個完成華格納「指環」系列的歌劇院 2016-09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應妮)正在進行的2016年度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中央歌劇院將完成華格納的鴻篇巨製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收官,這將使中央歌劇院成為中國目前唯一能以一己之力完整演繹「指環」系列的歌劇院。
  • 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再造「指環」傳奇
    中青在線北京 10月1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時隔12年,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再次唱響北京國際音樂節舞臺 。選自「指環」四聯劇的華格納力作《女武神》,將於10月24日、27日 兩晚在保利劇院上演。指揮大師梵志登將執棒香港管弦樂團,與多位國際頂尖華格納歌唱家聯袂登臺,再造「指環」傳奇。
  • 《尼伯龍根的指環》
    直到《龍槍》系列和《指環王》等集大成者出現,歐洲以外的世界才開始了解整個體系,美國拿去做電影,中國拿來模仿出了無數似是而非的所謂奇幻小說。然而,奇幻小說屬於80後一代,此前出生的人群,初次接觸北歐神話大抵上是通過《聖鬥士之北歐篇》《銀河英雄傳說》和《神話時代》遊戲系列。北歐神話的顯著特點是整個神族命中注定被毀滅,即所謂「諸神的黃昏」。
  • 得此指環者可得天下——尼伯龍根的指環(上)
    它就是北歐神話中一個重要的外傳故事「尼伯龍根的指環」。關於「尼伯龍根的指環」,可能很多人會有疑惑,它是什麼?怎麼會在北歐神話中佔據一席之地?在談論它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在北歐神話中,想成名或是出人頭地的人都應該怎麼做。
  • 拜羅伊特、《尼伯龍根的指環》與華格納
    一直聽說拜羅伊特歌劇節一票難求,筆者很幸運,在網上搶到了套票《尼伯龍根的指環》(以下簡稱《指環》),多年的夙願終於成行。今年的拜羅伊特歌劇節舉辦於7月25日到8月28日,《指環》演出是在8月8日、9日、11日和13日。
  • 《尼伯龍根的指環》經典一夜愛情片,史詩級的翻拍!
    在片尾高潮處,公主從冰島女王口中得知女王就是她當初給尼伯龍根灌下愛藥時所忽略的那個受傷者,整個故事真相大白。片中接下來要關注尼伯龍根之死,沒有餘地給公主以抒情的空間,但是我相信看過本片的人都會感受到那種感覺。
  • 《幻書啟世錄》龍娘陣容怎麼搭配 尼伯龍根的指環搭配攻略為你呈上
    《幻書啟世錄》龍娘陣容怎麼搭配 尼伯龍根的指環搭配攻略為你呈上時間:2020-12-18 17:4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幻書啟世錄》龍娘陣容怎麼搭配 尼伯龍根的指環搭配攻略為你呈上 幻書啟世錄龍娘陣容怎麼搭配?
  • 神鬥士捷克弗裡德與北歐神話故事《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淵源
    紫龍發現了捷克弗裡德的弱點捷克弗裡德的原型就是北歐神話故事《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鐵匠齊格弗裡德。在葬禮上,公主丟棄了那枚帶來悲劇的指環,國王與哈根立馬爭搶。在爭搶中哈根刺死了國王。這個時候伯倫希爾出現了,她重新系上腰帶,殺了哈根為齊格弗裡德報仇。人們把齊格弗裡德的遺體裝在船裡漂向水中,並點火燒著。這時伯倫希爾出現在小船上,用劍自刎,和齊格弗裡德死在了一起。
  • 看50年後復刻的卡拉揚版《女武神》,你才明白他為什麼「偉大」
    《女武神》是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第二部分,這部耗費20年完成的巨著,全劇長達15個小時。《尼伯龍根的指環》1879年在拜羅伊特音樂節的全本首演堪稱饕餮盛宴,一個世紀以來,圍繞這部作品所延伸出來的音樂與哲學思想,讓不同領域的學者挖掘出自由、權利、生死等深刻內涵。
  • 一枚指環中的世界觀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熊文霞 中國畫報出版社「指環」是當代流行文化中一個並不陌生的符號。在電影《魔戒》(《指環王》)中,有一枚可以賦予巨大力量的指環,它只服務於自身的製造者,而蠱惑其他拿到它的人。
  • 現實中的《尼伯龍根的指環》:音樂家華格納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崛起
    普法戰爭在普法戰爭時候,華格納完成了他的不朽傑作,《尼伯龍根的指環》。這部作品之所以花費時間很長,一方面是因為戰爭的陰影,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華格納的兒子齊格弗裡德在1869年6月6日出生。普法戰爭在1870年7月終於爆發,而隨著德國民族自豪感的高漲,巴伐利亞站到了普魯士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