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視野333 江蘇未來築夢之旅」臺灣大學生體驗交流側記

2020-12-11 參考消息

中國臺灣網2月15日南京訊 一衣帶水的兩城之間,有無數個敢於夢想的人,架設了一座所向通達的橋。1月16日至23日,由全國臺企聯主辦,江蘇省臺辦和江蘇團省委共同承辦的「創視野333,江蘇未來築夢之旅」臺灣大學生體驗交流活動圓滿結束。臺北大學40名師生一行,先後參訪了南京、鎮江、宿遷3座城市中的3所大學、3家企業和3個基地,大家進企業、進園區、進高校、進社區、進家庭、進寺廟,用眼洞察「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發展成就和機遇,用心感受兩岸同胞的血脈熔融和親情友善。

八天七夜中,臺北大學的師生們先後考察了「紫峰獎」獲獎企業南京銀杏湖農業觀光休閒有限公司、江蘇領先電子有限公司和中國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切身感受臺商在大陸的創業發展;走進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與大陸學生分組座談,共繪人生藍圖;走訪青年創業基地和創業園區,了解臺青創業歷程和大陸優惠扶持政策;深入宿遷普通家庭,感受大陸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享受有「溫度」的親情之旅;走進宿遷泗陽媽祖文化園「拜拜」,兩地同胞一起傳承的中華宗教文化信仰;漫步中山陵、鎮江古西津渡、宿遷項王故裡等3家對臺交流基地和南京老門東、夫子廟等金陵歷史文化長廊,探尋中華文化的歷史足跡。

此次築夢之旅在孫中山紀念館開營,緬懷中山先生,感悟先生思想,繼承先生為民族獨立、國家統一、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使命,意義更加深遠;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共同哀悼同胞收篇,大量中華民族屈辱的史料圖片還原了歷史的真相,喚醒了同學們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認同,不忘歷史,攜手前行。八天七夜中,蘇臺青年嘗香醋、品美酒、搓湯圓,包餃子、賞民俗,妙趣橫生的DIY製作、歡歌笑語的車廂文化、溫馨感人的生日宴會、精彩紛呈的同臺聯歡,洋溢著「兩岸一家親,共慶中國年」的濃厚氛圍。此次江蘇築夢之旅在兩岸引起廣泛關注和較強反響,其中《人民網》、《新華網》、《中國臺灣網》、《鳳凰網》、《大公報》、《南京晨報》、《南京發布》等十餘家媒體進行了跟蹤報導。臺灣師生紛紛在校園網、臉書、微信等發帖、發照片,記錄每天在蘇見聞,分享心中的收穫和喜悅,受到島內朋友和網民的跟帖、點讚和轉發。

魅力江蘇腳下行 撥雲見日識真容 

江蘇人文薈萃、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臺資企業集聚。此次築夢之旅的師生們大多第一次來大陸,大家拾階而上走在中山陵時,首次訪問南京的黃瀚玄同學說:「以前只在歷史課本中讀到孫中山先生的事跡,今日參觀最大的感概就是『歷史就在眼前』。」走在秦淮河畔、西津渡老街、項王故裡的歷史長廊之中,古色古香的建築雕刻著歷史的印記,流傳千古的故事述說著歲月的變遷,底蘊厚重的金陵文化和剛勁雄渾的楚漢文化風韻猶存,讓人震撼;徜徉鎮江百年老店恆順醋文化博物館,參訪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京東網、當當網等大陸企業,大家嘗香醋、品美酒,訪電商,師生們深深感受到「大陸速度」和「江蘇特色」。有位臺灣同學流連忘返於參訪之際,情不自禁賦詩一首:「唯美山水屬江蘇,有緣同遊是我幸;立足於此已忘返,秋去冬來恨天明。」此次活動的帶隊老師溫演福教授說:「中國大陸的發展實在太快了,讓我們有時候會嚇一跳」。

今識江蘇真面目,方知島聞是偏聽。隨團參訪的兩岸經貿文化發展協會會長黃子榕指出:「臺灣的歷史教科書選擇性忽視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就,很多電視節目甚至以醜化大陸為賣點,導致多數臺灣青年對於大陸嚴重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巨大誤解。」八天七夜的考察交流,臺灣青年學生看到了大陸真實的一面,改變了臺灣師生以往對大陸落後、廁所不衛生,孫中山影像在大陸屬於「禁區」等模糊認識,對大陸的觀感進一步好轉。同學們紛紛表示,回去後要把此行的收穫告訴家人和朋友,期待再次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

追攀更覺相逢晚 談笑難忘欲別前

臺灣師生們一行走進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3所大學和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多層次、多角度了解大陸先進的教學理念、雄厚的師資規模和優質的特色模式等,近距離感知大陸高校師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觀念。南京農業大學「中華文明博物館」中悠久的中華農耕文明讓同學們紛紛驚嘆和自豪,當「穿越」到金融學科綜合訓練中心參觀時,臺灣師生又對先進的科教設施,前沿的學術理念和大量的教育資金投入感到既好奇又羨慕;參訪江蘇大學圖書館,宏大的格局規模、珍貴的文獻典藏,大量的學術資料,讓臺灣青年嘆為觀止;走進類似臺灣五專體系的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時,旅遊餐桌禮儀、茶藝、咖啡調酒等模擬教室讓學子們大開眼界,大家都認為這樣的實境教學方式在臺灣不多見,兩地學校可以相互借鑑的地方很多。

此行只恨相逢晚,別時更覺情誼深。活動中,師生們先後與4所高校的青年學生舉行了兩場座談分享會。活動以就學就業、創新創業、歷史文化、智能軟體等為主題,以青年學生為主體,在前臺主持和組織,工作人員更多提供服務保障。小夥伴們年紀相仿,經歷相似、語言相通,在輕鬆自如的氛圍中,放開心扉,袒露心聲,積極參與主題分享、小組討論、視頻連線等互動環節中,時不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大家感概時間飛逝,紛紛主動留電話、建微信群,加強後期溝通。部分臺灣學生主動詢問來大陸院校交換的相關政策,表達了來大陸求學的意願。

江長海闊憑君躍 蘇風正勁任揚帆

臺灣青年現階段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主要是求學、就業和創業發展。此行師生們參訪了多家不同類型、層次和規模的企業,既有資產上億的南京銀杏湖農業觀光休閒有限公司、江蘇領先電子有限公司等大型臺企,也有青創園、文創創業空間中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既有江蘇洋河集團、鎮江香醋等特色傳統產業,又有京東網、當當網、途牛旅遊網等知名電子商務企業,涵蓋了娛樂休閒、飲食、電子商務、醫藥、現代農業、旅遊、文創等多個行業領域。

活動中,江蘇臺企領導「大咖」們親自接見並擔任嚮導,介紹自己的企業、廠房、產品以及家庭,與青年學生零距離交流互動,以親身經驗介紹大陸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扶持政策和前景規劃,分享心路歷程,引起同學們極大興趣。偶像們的諄諄教導如春風拂面,江蘇創業大學生勵志故事敲打心靈,大陸良好的就業環境和發展空間展現魅力,特別是臺青創業分享讓臺灣學子腦動大開。在蘇臺青與學子們成長軌跡相似,他們以「過來人」的身份,以互動問答的方式分享自己在大陸的求學、就業、創業心路歷程,熟悉的鄉音倍感親切,真實的案例很有說服力,學子們心中充滿「獲得感」。

事實勝於雄辯,真理不言自明。學子們在江蘇開了眼界,長了本領,找到了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標,有超過2/3的青年學生先後表達了來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的意願,對來江蘇發展充滿了憧憬和期待。臺北大學學生在校園網站發帖寫到:「相信只要努力,未來在中國大陸的創業舞臺上,臺灣青年也能開創一番天地。」

溫情如親倍覺暖 「走心」交流獲「五心」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此次活動少了走馬觀花式參訪,添了飽含「溫度」的走心。在宿遷參訪期間正值大陸傳統小年,臺灣學子分組走進市民家庭深度體驗一般民眾生活,感受著不一樣的蘇北年味和兩岸共同的傳統文化。配對的各家老少齊上陣,形式不拘一格,一起包餃子、玩遊戲、看電影、打紙牌;一起逛廟會、市場、超市;一起進KTV、圖書館、博物館,其樂融融,看著宿遷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態,分享著不同家庭的「幸福感」和家人般的友善,談笑聲中心貼近了,情更濃了。同學們對這種接地氣的交流紛紛點讚。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臨行前夜,臺灣學子與20多名赴臺陸生同臺聯歡,呈現了一場喜慶、精彩、感人的春節晚會,也將情感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當將22歲生日蛋糕送到臺北大學劉昱呈同學面前,全場80多人自發唱起生日歌,江蘇省臺辦副主任張為將寓意著「福」的江蘇宜興紫砂壺作為生日禮物送到壽星的手中,深感意外的劉昱呈激動地說:「沒想到自己會在南京過生日,這個特別的驚喜會讓我永生難忘!」活動中,臺灣師生分別用「家」、「合」、「和」、「緣」、「情」、「伴」等關鍵字表達了自己此行一路走來的感受,並由江蘇省美術館兩位書法名家現場揮毫潑墨為學生們送「字」、送「福」。晚會在《我們是一家人》的大合唱聲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歡送晚宴上,一桌男生在餐敘中碰杯相約:「苟富貴,莫相忘!」熱烈的氣氛早已看不出陸生、臺生有何區別,更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在此相聚。臨行前,省臺辦還為每名師生送上了印有「兩岸一家親,江蘇共築夢」字樣的中國結和活動像冊。同學們久久不願離去,紛紛相互擁抱,拍照留戀,相約再聚。正如黃子榕會長在《中國臺灣網》發表的《我在江蘇歲末迎新前的一場「走心」交流》中指出:「這樣的交流活動,將深深烙印在心裡,未來也會持續在兩岸交流事務上更加用心。用心、細心、感心、走心、暖心,這『五心』是這次對江蘇省臺辦安排的感言結語」。

海峽兩岸一家親,百脈通流炎黃血。從寒夜接機時那一杯溫暖的熱飲開始,八天七夜中一幅幅畫面將銘刻在臺灣大學生們的腦海裡,永久回味。活動雖然結束,但臺灣青年的江蘇築夢之旅正直掛雲帆,駛向祖國大陸母親更寬廣的懷抱。(江蘇省臺辦交流處 汪五七)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2018創視野333(武漢)未來築夢之旅夏令營開營
    8月13日,在武漢市臺辦的關心和支持下,由全國臺企聯發起,武漢臺資企業協會、武漢市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共同承辦的「創視野333(武漢)未來築夢之旅」夏令營歡樂開營。此次夏令營共吸引來自臺灣東南科技大學、臺灣中國醫藥大學、臺灣雲林科技大學、臺灣大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等6所高校的24名臺灣大學生參加。
  • 青春築夢樂業未來 臺灣大學生在江蘇的這些天
    7月14日上午,2017臺灣大學生江蘇實習就業特訓營「青春分享匯」在南京舉行。來自臺灣的200多名大學生、臺青成功人士以及實習企業、省市機關、各高校代表共同出席了交流活動。
  •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這次隨全國臺企聯「創視野333」臺灣青年參訪團到廣西,是第一次踏入這片神奇美麗的地方。與大陸沿海城市皆是高樓大廈不同,廣西依山傍水的自然風光和重視生態保護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群山環繞廣西,讓人不自覺地放慢腳步想要好好享受,享受那种放松的感覺。  在出發前,南寧對於我來說僅是一個地圖上美麗的名字,是長輩口中風景秀麗的城市,是廣袤祖國的一隅,但這些我都感覺到離我好遠。
  • 江蘇揚州暑期吸引近300名臺灣青少年交流實習
    新華社南京9月7日電(記者陸華東 陳席元)「謝謝你們,江蘇揚州,我們還會再來。」暑假結束,臺灣東吳大學的蕭宇辰和老師、同學們一起,踏上了返程的旅途。過去一周,蕭宇辰向淮揚菜大廚拜師,學做揚州炒飯;體驗了剪紙、雕版印刷等非遺文化;參加了兩岸文化交流與傳承創新論壇……臨別前,他和揚州的帶隊老師約定,明年「煙花三月」再來揚州,尋找創業創新、實習就業的機會。今年暑期,揚州市臺辦主辦的「我心飛揚·築夢揚州」揚州臺灣青少年交流月系列活動首次啟動。
  • 40名臺灣青年拜謁南京中山陵
    中新社南京1月17日電 (記者 朱曉穎)40名臺灣青年17日拜謁南京中山陵。他們是應江蘇省臺辦邀請,在江蘇多地展開「創視野築夢之旅」。南京是參訪首站。當天天氣寒冷,謁陵者從孫中山手書「博愛」坊出發,拾級而上,直達祭堂。
  • 青春築夢,相約虞城——2019首屆臺灣大學生常熟實習營活動紀實
    據了解,臺灣大學生是通過臺灣青年學生組織「鯤鵬會」發布的大陸實習需求信息來到大陸參訪研習,這是大陸向臺灣大學生發出的誠摯邀請,歡迎廣大臺灣青年在大陸追夢、築夢、圓夢。這15名臺灣實習大學生絕大多數是首次登上大陸土地的「首來族」。
  • 臺灣104位大學生來滬實習交流 開啟為期5個月築夢之旅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李一能)昨天下午,由上海市臺協舉辦的「築夢上海擁抱未來」2019臺灣六所高校來滬實習生歡迎餐敘交流會在神旺大酒店舉行。來自臺灣實踐大學、逢甲大學、世新大學、銘傳大學、東吳大學和東海大學6所大學的104位來滬實習學生,將參加為期5個月的臺灣大學生赴臺資企業實習活動。包括上海元祖、南僑食品、日月光集團、神旺大酒店、家樂福食品、麥可將文創等在內的近40家在滬臺資企業提供了120多個崗位職缺。圖說:臺灣學生與上海企業以及臺商協會代表合影。
  • 十位大學生體驗「築夢驛站」 貴陽市首家
    體驗者在看書。  體驗者在交流。  由貴陽市委組織部人才辦、共青團貴陽市委籌建的貴陽市首家青年人才「築夢驛站」將於3月1日後便可拎包入住。日前,「築夢驛站」特意邀請了貴州師範大學的十位大學生前往提前體驗驛站的便利生活。  設施齊全、交通便利……提及入住感受,十位大學生對「築夢驛站」提供的便利服務一致稱讚。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李倩茹是遵義人,她說,之前學校的學長學姐在找工作時,都需要解決住宿問題,不僅成本高,而且極不方便。尤其是外地大學生來貴陽找工作時,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找酒店、找工作,更是讓人頭痛。
  • 臺灣臺南市基層幹部交流團江蘇交流活動側記
    中國臺灣網5月14日鎮江訊 5月4日至11日,以中國國民黨全臺代表蔣大洋為團長的臺南市基層幹部交流團一行29人,來江蘇省南京、揚州、鎮江等地進行了為期8天的參訪交流。大陸的社區架構和臺灣的社區機制設置雖然有所區別,但其社會職能和服務對象都是相同的,既然大家是同行,又同祖同源,同文同種,交流起來就輕鬆了許多。  5月8日下午,蔣大洋一行來到鎮江潤州區迎江社區,車未來停穩,負責接待的社區副主任邵誠就帶著他的同伴們熱情地迎了上來:各位遠道而來的臺灣鄉親,大家下午好,歡迎你們來參訪交流!一句鄉親一下子把彼此的距離拉近。
  • 大陸是臺灣人的築夢之地
    2000年前後的第二代臺商,靠著新興電子科技產業在長三角區域跟上時代的腳步共享了大陸經濟發展的新機遇,緊鄰上海的江蘇崑山聚集了大量臺灣科技業人在定居此地,讓這裡有了「小臺北」之稱。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兩岸交流三十一載,臺灣人赴大陸就業創業生活的群體也在不斷的轉變,每一時期新進大陸的臺灣同胞裡,都有屬於自己一段不同的築夢故事,築夢的故事裡最重要的就是伴隨大陸一起的成長與進步。
  • 蘇經院師生奪冠江蘇省大學生雙創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項
    近日,2020年江蘇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項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70所晉級決賽的高校代表隊展開激烈角逐,最終來自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鄉守以墨」團隊斬獲一等獎。
  • 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
    天府之國,物華天寶……」講解員娓娓道來成都歷史,車輛行駛在黃葉點綴的初冬街頭,載著「重走蜀國英雄路——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採訪團一行開啟「成都行」。    「重走蜀國英雄路——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由國務院臺辦新聞局指導,四川省臺辦、川報新媒體中心和臺灣旺報社共同主辦,邀請了來自臺灣多個高校傳媒相關專業的10名大學生,與四川大學生組合後拆分為兩組,完成「採訪任務」。
  • 黑龍江省「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系列專題活動在牡丹江師範學院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 訊 近日,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黑龍江省「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啟動儀式及系列專題活動在牡丹江師範學院隆重舉行。  啟動儀式開始前,回顧了2017年「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精彩瞬間。牡丹江師範學院校長梁中賢介紹,牡師院以學校的中國抗聯研究中心為依託,充分發掘牡丹江地區紅色資源,開展創新創業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果。
  •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學生重要回信精神...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學生重要回信精神 引導青年學生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2017年8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的大學生回信,深切勉勵青年學生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
  • 臺灣大學生「我眼中的江蘇」隨手拍攝影比賽結果揭曉
    今年7至8月,我省相繼舉辦了臺灣大學生江蘇實習就業特訓營、青春相約創未來、兩岸名校大學生沿江騎行等蘇臺青少年交流活動,並在臺灣全體大學生中開展了以「江蘇風·文化根·兩岸情」為主題的「我眼中的江蘇」為主題的隨手拍攝影比賽。
  • 「緣」來一家人——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赴江蘇交流側記
    (圖片來源:江蘇省臺聯)  中國臺灣網5月24日南京訊 「你的家鄉在娜魯灣,我的家鄉在娜魯灣,從前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這是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在江蘇交流期間唱的最多的一首歌。  齊聲合唱「我們都是一家人」    14日,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抵達江蘇當天,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馬連美親切會見了全體成員。在致歡迎詞時,她笑言:「我是回族,加上來訪的臺灣少數民族九個族群代表,一共十個,在此我祝願參訪團的江蘇之行『十全十美』!」
  • 臺灣大學生重走「蜀國路」 航拍四川體驗三國文化
    11月19日至26日,「重走蜀國英雄路——臺灣傳媒大學生實習交流暨航拍體驗活動」在四川舉行。該活動由國務院臺辦新聞局指導,四川省臺辦、川報新媒體中心和臺灣旺報社共同主辦,邀請了來自臺灣多個高校傳媒相關專業的10名大學生,與四川高校學生組合結隊,重點完成一部包含現代科技和創新創業的成都題材短片,以及一部串聯武侯祠、劍閣、閬中古城等川內三國文化勝跡的航拍元素短片。
  • 臺灣大學生山東參加交流活動有感(四)
    (臺灣實踐大學財金系學生  張乃昕) 臺灣大學生訪魯感想之十六:我深深被中國千年歷史足跡所感動> 帶著興奮與期待的心情,一行人來到了青島;正如同我的心情一般,青島這迷人的城市,用熱情的陽光以及鮮明的市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和青大與海大學生們的相見歡,為這一星期的文化之旅開啟了燦爛的序幕。
  • 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之旅 用腳步感受大陸的溫度
    「本次研學營活動突出體驗式交流,在體驗中交流互動,獲取知識,增進友誼。」湖南省臺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實地體驗,我們還給臺灣大學生們布置一系列『特殊任務』,通過分組以團隊合作形式完成任務目標,檢驗學生們研學成果並交流研學體會。」「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由教育部、全國臺聯主辦,省委統戰部、湖南中醫藥大學、省臺聯承辦。
  • 臺灣大學生上海尋夢:我挺羨慕大陸 終生難忘的體驗
    這個盛夏,95名臺灣大學生在上海展開了尋夢之旅。由華夏經緯網、太平洋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會、上海建志教育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通向未來之路——臺灣大學生研習上海」活動7月12日至8月8日舉辦,來自臺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臺北科技大學等島內10餘所大學的學生在赫比國際公司、旺旺集團、中華航空等企業進行為期28天的在崗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