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南市基層幹部交流團江蘇交流活動側記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14日鎮江訊 5月4日至11日,以中國國民黨全臺代表蔣大洋為團長的臺南市基層幹部交流團一行29人,來江蘇省南京、揚州、鎮江等地進行了為期8天的參訪交流。

  期間,蔣大洋一行先後參觀了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揚州東關街歷史街區、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句容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等,拜謁了南京中山陵,重點對鎮江社區建設和發展以及鎮江臺資企業進行了考察交流。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大陸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給交流團留下深刻印象。筆者一路陪同,感同身受。整個交流過程反映了臺灣基層民眾熱愛和平、促進統一、要求融合、力求發展的強烈願望。

  5月5日早晨,蔣大洋一行冒著大雨來到中山陵,拾392級石階,抵達祭堂。全體靜默,肅立行三鞠躬禮。走過孫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橫額墓門,繞靈一周,憑弔瞻仰。

  隨後,蔣大洋一行顧不得風大雨急,又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大家邊走邊看,切切私語,心情顯得格外沉重,最後在和平雕塑前合影留念。

  在回程的路上,中國國民黨黃國平黨部委員姚錦雲先生,接過導遊的話筒,道出了自己的感慨:「我雖然老家在江蘇灌雲,但從小在臺灣眷村長大,這是第一次來南京,縱觀孫中山先生一生,他推翻帝制、締造共和,開創了新的時代;從祭堂四周遺著《建國大綱》,可見他心中抱有強盛民族屹於世界的宏圖。作為中華兒女,我們熱愛和平,能為民族復興盡一己之力,是對中山先生最好的告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一個非常值得看的地方,應該讓臺灣的年輕人多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可以重新認知那些歷史,了解當時發生的事情,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車上的人頻頻點頭,並報以熱烈的掌聲。

  基層社區交流是這次活動的重頭戲。大陸的社區架構和臺灣的社區機制設置雖然有所區別,但其社會職能和服務對象都是相同的,既然大家是同行,又同祖同源,同文同種,交流起來就輕鬆了許多。

  5月8日下午,蔣大洋一行來到鎮江潤州區迎江社區,車未來停穩,負責接待的社區副主任邵誠就帶著他的同伴們熱情地迎了上來:各位遠道而來的臺灣鄉親,大家下午好,歡迎你們來參訪交流!一句鄉親一下子把彼此的距離拉近。

  在邵誠的陪同下,先後參觀了助老中心、殘疾人活動中心、議事大廳等。大家邊走邊看、邊問邊拍照。當助殘中心工作人員向交流團員們展示殘疾人手工製作的工藝品後,大家嘖嘖稱讚,紛紛掏錢購買,表示敬獻一份愛心。

  交流中,迎江社區以「一崗一中心一基地」的特色服務和「一鍵呼」「康乃馨」助老平臺引起客人好奇。邵誠介紹道:一崗就是黨員志願服務崗,在辦事大廳前臺,直接面對市民,收集服務需求;一中心就是成立康乃馨惠民服務中心,設有24小時服務熱線、康復室、料理室、配餐室等;一基地就是建立了志願服務組織孵化基地——「致和公益新天地」,與省市級文明單位和知名公益組織結對共建,已培育並吸引了18支志願團隊入駐,設立志願服務「時間銀行」,規範志願者註冊登記、時間積累和嘉許回饋制度;設立「志願者課堂」,有計劃、有組織、經常性開展助老、助殘、專項急救等技能培訓。「一鍵呼」就是一個僅有鑰匙扣大小的電子發射器,一旦有人按響,康乃馨平臺就有信息顯示,並通過電腦終端了解求助人檔案信息,專業的志願者上門服務。此外,社區還推出了愛心飯桌,全年免費為三無老人提供愛心午餐。社區專門組建了一支志願者送餐小分隊,無論雨雪酷熱為老人送餐上門,開展「鄰家廚房」,保證老人用餐安全。我們還推出了「四點鐘學校」,為有效解決未成年人放學後盲點時段的管理髮揮了積極作用。一連串的新名詞讓客人們聽得入神。

  臺南市大林裡裡長劉相明不惑地發問,社區1200平方米文體中心,包含圖書閱覽室、民間藝人工作室、綠色網吧、書畫室及「四點鐘學校」等,這些都是免費的嗎?是的,我們所有的設施和服務全是免費的。面對肯定的回答,劉相明表示,不出來不知道,出來一看嚇一跳,大陸的進步太快了。臺灣真的是無藥可救,整天忙選舉,搞內鬥,什麼都要錢,大陸每年給退人員加薪,臺灣不但軍工教減薪,就連最基層的老百姓也不放過。我們的出路在統一,搞臺獨只有死光光。

  參觀當地臺資企業,是交流團主動提出的要求。自己的鄉親在大陸到底發展得如何,大家想探個究竟。於是,臺辦工作人員臨時安排,就看江蘇領先電子有限公司吧,公司總經理林玉雀女士是臺南人,在鎮江發展28年了。

  5月8日上午,江蘇領先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接到電話,臺南的老鄉要來公司看看,他鄉遇故知,當然是一件高興的事。當交流團的車輛還未抵達公司,就遠遠看到林玉雀總經理已經迎候在大門口。

  客人下車後,沒等陪同人員介紹,林玉雀一聲地道的臺灣問候語就被來訪的鄉親們圍住了。一陣寒喧過後,先是參觀工廠,然後坐下來介紹情況,從公司在大陸選址建廠,公司的起步、發展、壯大,公司產品的轉型升級到品牌創新,從大陸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服務到以及個人的歷練、打拼和成長進步,林總經理是娓娓道來。當然講得最多的是大陸的開放政策、經濟發展、人才的重視培養和對臺灣的闊廣胸懷、包容心態以及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林玉雀說,中共十九大後,大陸又推出惠臺31條,鼓勵臺灣同胞來大陸發展,可是有些人非但不領情,還要說三道四,真是想不動呀。大陸真的很大,市場大、經濟體量大,發展太快了,臺灣只有融合到大陸的發展中來才會有出路,我們的「小確幸」們只有來大陸發展才會有希望。一番話聽得大家除了點頭就是豎大拇指。

  交流團員王詠川表示,如果我沒有退休,如果我再年輕10歲,我一定會選擇來大陸發展。

  農村如何把個體經濟變成強有力的集體效益,農村怎樣才能留得住年輕人?這是交流團員們關心是話題。鎮江句容市丁莊村葡萄合作聯社推動發展葡萄小鎮的做法,引起了交流團極大的興趣。

  5月10日下午,蔣大洋一行來到句容市茅山鎮丁莊村,迎接交流團的除了當地村書記、主任外,還有省委組織部、省臺辦和鎮江市委組織部的部門領導。因為這個村是省委組織部大學選調生和大學生村官創業的試點。

  引導大家參觀並作講解的就是丁莊葡萄聯社副書記、省委組織部大學選調生朱濤。他介紹說,茅山鎮是革命老區,也是過去經濟比較落後的地方,而丁莊村則是茅山鎮比較落後的村,全村11.18平方公裡,居民1389戶,共3500多人,靠傳統農業維持生活。村裡的壯年全部外出打工,年輕人更是不願留在村裡。從1989年開始,全村引進2畝葡萄種植,繼而逐步推廣,使葡萄種植成為現在的主業。目前,全村有12000畝46個品種葡萄,其自有品牌享譽全國。2016年丁莊被評為「中國特色產業村」及「中國葡萄之鄉」,2017年「丁莊葡萄」獲批為國家地理標誌。丁莊葡萄歷經近30年的發展,從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到合作聯社的區域性統籌發展,不僅提高了產業化組織程度,開發了以葡萄酒、葡萄酵素、葡萄乾、葡萄果凍等24個葡萄衍生產品,還打造了以葡萄為特色的鄉村精品旅遊。2017年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實現葡萄銷售額5億元。

  參觀結束後的交流會上,大學生村官汪厚俊激動地告訴大家,發展是硬道理,丁莊村的變化,靠的是黨的富民政策,靠的是政府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作為一名大學生,能有這樣一個施展個人才能的舞臺,感到非常榮幸。村裡富了,不但沒有人外出打工,還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來村裡就業,年輕人也樂意留下來創業。

  蔣大洋表示,這次帶臺南的基層幹部來江蘇交流,不虛此行。我們感受到了江蘇人民的熱情好客,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的親情,更感受到了大陸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在基層,各級領導務實為民,年輕人積極向上,老百姓安居樂業,讓我們很羨慕,我們一定把很多好的做法和經驗帶回去,傳遞、學習和效仿。

  8天的行程結束了,交流團隊裡很多人覺得時間過得太快。話別時,筆者從大家依依不捨的表情中注意到,臺灣同胞充滿了對祖大陸的嚮往和對臺灣當局的失望和無奈。(中國臺灣網鎮江市臺辦通訊員 章邦勇)

相關焦點

  • 臺灣臺南市直轄市商業會應邀到廣州參訪交流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廣州訊 為了促進穗臺兩地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展示廣州近年來的發展新成就,廣州市臺聯邀請臺南市直轄市商業會陳慶輝理事長及蔡崇名榮譽理事長率該會理監事等一行32人,於2016年5月8日至12日到廣州、東莞等地參觀交流。
  • 臺灣陳璸學術交流團來湛參訪交流
    3月21日至23日,以臺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林登順為團長的臺灣陳璸學術交流團一行6人訪問湛江,開展陳璸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市政協主席鄧碧泉、湛江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海濤等出席了湛臺陳璸學術研討會。
  • 臺灣陳璸學術交流團來廣東湛江參訪交流
    臺灣陳璸學術交流團來廣東湛江參訪交流 2014年03月27日 09:3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27日湛江消息 日前,以臺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林登順為團長的臺灣陳璸學術交流團一行6人訪問湛江,開展陳璸文化交流系列活動。
  • 「緣」來一家人——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赴江蘇交流側記
    (圖片來源:江蘇省臺聯)  中國臺灣網5月24日南京訊 「你的家鄉在娜魯灣,我的家鄉在娜魯灣,從前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這是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在江蘇交流期間唱的最多的一首歌。應江蘇省臺聯的邀請,5月14日至20日,臺灣原住民議事聯盟主席根志優帶領阿美、太魯閣、排灣、魯凱、布農、撒奇萊雅、鄒、賽夏、泰雅等九個族群的長老和首領共30人,在省臺聯會長鄒振球的全程陪同下,在南京、高郵、無錫、蘇州等地進行了豐富多彩的參訪交流。短短七天,參訪團一行不僅感受到了濃濃的鄉緣,體會到了神奇的佛緣,還尋找了合作的商緣。「緣」來一家人,成為參訪團成員們的共同心聲。
  • 廣東:廣州市海珠區政協副主席黃國強率團赴臺交流
    廣東:廣州市海珠區政協副主席黃國強率團赴臺交流 2011年10月31日 14:4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廣州消息 日前,廣州市海珠區政協副主席黃國強率團赴臺開展交流活動,區臺辦主任崔智亮隨團赴臺。
  • 臺灣桃竹苗基層鄉裡長及民眾參訪團在黑龍江省參訪交流
    參觀哈爾濱城市規劃展覽館在北大荒博物館感受北大荒精神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10月12日至19日,來自臺灣桃竹苗地區的基層鄉裡長及民眾參訪團一行35人在黑龍江省參訪交流,參觀哈爾濱市基層社區,與大慶市蒙古族自治縣有關部門及鄉鎮代表座談,交換兩岸社區工作經驗,了解我省民族自治模式。
  • 臺灣澎湖縣基層幹部到廣西桂林五通畫村參訪交流
    臺灣澎湖縣基層幹部到廣西桂林五通畫村參訪交流 2016年09月14日 10: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14日桂林訊 9月7日,臺灣澎湖縣裡長幹部參訪團一行在馬公市長葉竹林的率領下,參觀廣西桂林市臨桂區五通鎮畫村農民畫一條街和農民畫坊。
  • 臺灣寺廟金蘭會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活動在江蘇舉辦
    中國臺灣網9月18日南京消息 9月11日至16日,臺灣寺廟金蘭會會長、臺南鹿耳門聖母廟主任委員王增榮率團來南京、揚州、鎮江、江陰、常州等地開展兩岸宗教文化交流參訪。江蘇省副省長傅自應在南京親切會見了金蘭會代表團部分成員,對王增榮會長一行來蘇參訪表示熱烈歡迎。國臺辦交流局、省臺辦、省宗教局,各相關市分管領導分別會見了參訪團一行。
  • 臺灣新同盟會參訪團來龍泉開展交流活動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了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10月8日,臺灣新同盟會參訪團一行40人來龍泉開展交流活動,先後參訪了中國青瓷小鎮、青瓷博物館、香菇博物館、龍泉寶劍廠等,感受龍泉的特色產業發展、深厚的文化底蘊及自然風光之美。
  • 湖北黃岡市城市規劃交流團赴臺交流
    湖北黃岡市城市規劃交流團赴臺交流 2015年09月11日 13:19: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11日黃岡訊 應臺灣「中華文化經濟交流協會
  • 臺灣中華木蘭婦女交流協會參訪團到汕頭交流
    臺灣中華木蘭婦女交流協會參訪團到汕頭交流 2018年03月27日 16: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27日汕頭訊 日前,由臺灣桃園市議員楊朝偉、臺灣中華木蘭婦女交流協會理事長王秀惠率領的臺灣中華木蘭婦女交流協會參訪團一行22人到汕頭市參訪交流,參訪團成員大都是第一次到汕頭。
  • 臺灣基隆基層"訪日照看齊魯"收穫大感觸豐 期待加強交流互動
    基隆市基層交流團一行來魯開展「訪日照看齊魯」參訪交流活動。(圖片來源:日照市委統戰部)  中國臺灣網7月2日訊 6月18日至2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基隆市前市長張通榮先生率基隆市基層交流團一行,來魯開展「訪日照看齊魯」參訪交流活動。
  • 「創視野333 江蘇未來築夢之旅」臺灣大學生體驗交流側記
    中國臺灣網2月15日南京訊 一衣帶水的兩城之間,有無數個敢於夢想的人,架設了一座所向通達的橋。1月16日至23日,由全國臺企聯主辦,江蘇省臺辦和江蘇團省委共同承辦的「創視野333,江蘇未來築夢之旅」臺灣大學生體驗交流活動圓滿結束。
  • 中國國民黨新竹縣黨部交流參訪團在重慶交流考察
    新華社重慶6月12日電(記者 王松濤) 中共重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汪洋12日下午會見中國國民黨新竹縣黨部重慶市交流參訪團時表示,臺灣同胞為重慶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這次國民黨新竹縣黨部組團訪渝,必將有利於推動重慶市與新竹縣在經貿、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 臺灣桃園裡長參訪團到焦作開展社區體驗交流
    臺灣桃園裡長參訪團與太極拳愛好者互動交流    4月26日至27日,臺灣桃園市裡長參訪團一行28人在桃園市議員劉茂群率領下到我市開展基層社區交流。省臺辦交流協調處處長孫林陪同,焦作市臺辦主任王玉柱,解放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孫迎新,區臺辦主任趙保國等參加活動。    在26日的座談中,孫林處長介紹了開展此項活動的意義,並表示,大陸與臺灣同根同源,希望臺灣客人通過基層社區的交流,能夠親身感受河南在社區建設方面的情況,相互學習借鑑,取長補短,更好的服務社區民眾。
  • 臺灣南投縣仁愛鄉參訪團來麗參訪交流
    原標題:臺灣南投縣仁愛鄉參訪團來麗參訪交流 日前,臺灣南投縣仁愛鄉參訪團來麗水市參訪交流。29名團員先後走進麗水市縉雲、景寧、龍泉、蓮都、青田等地,體驗風俗民情,品味詩畫麗水的獨特韻味。 麗水與臺灣南投縣仁愛鄉頗有緣分。
  • 兩岸萬名青年大交流主題聯歡活動側記
    海峽連心,青春同行--兩岸萬名青年大交流主題聯歡活動側記  新華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李寒芳 陳鍵興)「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6000多名兩岸青年齊聲高唱起那首熟悉的歌曲,激昂澎湃的歌聲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裡久久迴蕩。
  • 臺灣潮汕社團到汕尾市參訪交流
    為進一步加強與臺灣潮汕社團的交流與合作,11月12至13日,中華臺灣潮汕同鄉總會、臺北市、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潮汕同鄉會、臺灣汕尾市鄉親聯誼會等7個潮汕社團的主要負責人及骨幹一行37人到我市參訪交流,市政府副市長蔡少華會見了參訪交流團一行。    在歡迎會上,蔡少華向參訪交流團介紹了近年來汕尾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 臺灣裡長交流團來嵐 推動嵐臺民間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原標題:臺灣裡長交流團來嵐 推動嵐臺民間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28日至29日,臺灣臺中豐原區、石岡區裡長組團來嵐回訪。考察團走訪了澳前客運碼頭、區規劃館和臺灣創業園等地,並與區臺灣工作部、白青鄉國彩村、嵐城鄉上樓村和潭城鎮東門社區相關負責人座談,就村居規劃、社區管理等進行探討,雙方希望兩岸村裡長交流活動能常態化開展,推動嵐臺民間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 湄洲媽祖金身巡臺十年側記:媽祖文化交流不可阻
    中新社莆田五月二十八日電 題:兩岸媽祖文化交流不可阻擋   ——湄洲媽祖金身巡臺十周年側記  中新社記者 黃翔   「湄洲媽祖金身巡遊臺灣,在海外內引起非常大的反響,是兩岸交流交往史上規模空前、影響空前的一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