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早稻獲總產量增幅6.2% 晚稻已插到田1438.2萬畝

2020-12-06 中國青年網

南方網訊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

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各級政府周密部署,深挖潛力,落實落細各項政策措施,早稻生產喜獲豐收。

六七月,我省遭遇旱情,對晚稻栽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部署要求科學抗旱、確保糧食生產穩定。各地採取強力措施,抓住8月以來幾輪降雨的有利時機,搶辦田、搶插秧、搶進度,力保晚稻生產面積穩定不減少。根據農情調度,截至8月20日,晚稻已栽插到田1438.2萬畝,超過去年晚稻播種面積。當前,我省晚稻基本栽插完畢,全面轉入田間管理階段。

省農業農村廳介紹,下一步,我省將落實省委、省政府對糧食生產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抗災奪豐收,推動高產穩產技術措施落地見效,努力提高糧食單產,增加總產,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只增不減硬任務。做好氣象災害防禦,打好「蟲口奪糧」攻堅戰,狠抓提高單產,及早謀劃冬種生產。

南方日報記者 黃進 通訊員 粵農軒

(來源:南方網)

相關焦點

  • 廣東早稻豐收 總產量增幅6.2% 晚稻栽插超去年播種面積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 通訊員/粵農軒)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 廣東早稻喜獲豐收 晚稻生產穩步推進
    51.7萬畝,增幅4.1%,是廣東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許悅、通訊員粵農軒報導: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9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
  • 廣東早稻總產量比去年增30.3萬噸,晚稻播種面積超去年水平
    南都訊 記者 莫郅驊 通訊員 粵農軒 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9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廣東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南雄市農民進行田間施肥。南雄市利用無人機開展統防統治。
  • 早稻為何能增產?中稻、晚稻生產態勢又如何?
    8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早稻總產量546億斤,比2019年增加20.6億斤,增長3.9%,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夏糧豐收和早稻增產,奠定了全年糧食穩定生產的基礎,為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堅實保障。
  • 江西:早稻受災最嚴重 緊急部署晚稻栽插工作
    人民網南昌7月23日電(記者 秦海峰)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李明23日表示,今年江西省早稻種植面積1826.3萬畝,同比增182.5萬畝,增幅11.1%,本次汛情早稻受災最為嚴重,且汛情期間正值早稻收割的關鍵期,做好早稻搶收搶烘工作是全省農業防汛救災的重中之重。
  •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來源:紅網 作者:隆清泉 編輯:楊潔 2014-03-27 08:44:26
  • 江西都昌:「早稻翻秋」搶種退水農田4.2萬畝
    連日來,在都昌縣的沿湖鄉鎮,各退水田內,一派繁忙的景象,打田的農機把剛剛退出的水田進行翻耕整平,然後村民們在該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江洪的指導下,拋灑「早稻甬燦15」谷種。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時至立秋,再種晚稻風險較高,因晚稻生長期較長,如果在成熟期碰到寒流過早到來,將會嚴重減產。
  • 湖北將儘可能壓減早稻種植面積,調增中稻和一季晚稻種植面積
    湖北將儘可能壓減早稻種植面積,調增中稻和一季晚稻種植面積 新華社武漢2月22日消息,基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早稻生產的影響,湖北省今年水稻生產在穩定總播面的前提下,將儘可能壓減早稻種植面積,調增中稻和一季晚稻種植面積
  • 【權威解讀】克服疫情洪災雙重影響,2020年江西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一、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60.9萬畝,增長2.9%今年以來,全省不斷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省糧食播種面積5658.6萬畝,比上年增加160.9萬畝,增長2.9%。
  • 教你如何區分小麥、水稻、夏糧、秋糧、早中晚稻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在17億畝以上。其中,水稻約為4.5億畝,小麥約為3.6億畝,玉米約為6.2億畝。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超過1.3萬億斤。今年,已經豐收到手的夏糧總產量為2856億斤,略超去年夏糧產量。
  • 衡陽市150萬畝適收中稻和一季晚稻完成收割
    衡陽日報10月23日訊(記者許珂)10月21日,記者從衡陽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150萬畝適收中稻和一季晚稻全部收割完成。今年,衡陽市水稻種植面積694.8萬畝,其中早稻種植面積249.1萬畝,全市組織完成機耕、機插機拋和機收面積分別為244.4萬畝、103.1萬畝、241.5萬畝,機耕率、機插機拋率和機收率分別為98.1%、41.4%、96.9%;中稻種植面積156.5萬畝,完成機耕、機插機拋和機收面積分別為153.37萬畝、46.1萬畝、129.03萬畝,機耕率、
  • 26人種萬畝田
    新華社南昌11月26日電題:26人種萬畝田新華社記者陳春園鄱陽湖畔,「江南糧倉」南昌縣蔣巷鎮,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的晚稻剛收割完,運糧車來回駛過,驚起在田裡覓食的鳥群。從2018年起,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當地流轉了1萬多畝低洼地,種植優質水稻,只僱用了26個職業農民,其中的秘訣就是「智能化、機械化」。
  • 袁隆平團隊雙季稻晚稻畝產 912 公斤,早稻加晚稻畝產 1700 公斤!
    袁隆平團隊迎雙季稻畝產3000斤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在7月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此前,袁隆平及其團隊研究的雜交水稻已屢破水稻單產紀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 今年早稻面積、產量同比增長率全國排名第三
    據介紹,我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根據最新公布的土地變更調查數據,全區耕地面積438.59萬公頃,比國家下達目標任務多2.19萬公頃。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全區早稻優質稻品種佔比達40%以上,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超過3000萬畝。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 糧食生產「十七連豐」
    田凱平攝(人民視覺)我國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與農業現代化和土地充分利用密不可分。圖為今年秋季一名農民駕駛收割機在海南海口龍華區龍泉鎮新江村收割晚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對本報記者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澇災害等衝擊下,今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且產量創歷史新高,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中國糧食生產已實現『十七連豐』,這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及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 嘉興176.3萬畝晚稻豐收在望 部分早熟品種搶先開鐮
    浙江在線10月15日訊眼下正是晚稻灌漿成熟期,部分早熟品種已經搶先開鐮。農技專家分析,從目前的長勢看,今年全市176.3萬畝晚稻又將迎來一個豐收年,畝產比去年略有增加,總產與去年基本持平。  秀洲區高照街道高家橋村種糧大戶金仁法今年種了165畝晚稻,日前,他種的20畝早熟品種已經搶先開鐮,成為收割的第一批晚稻。
  • 耒陽市繃緊糧食生產弦,實插早中晚稻101.75萬畝
    耒陽市繃緊糧食生產弦,今年該市早稻專業化商品化集中育秧面積6.21萬畝(大田),實插早稻42.96萬畝、一季中稻11.36萬畝、晚稻47.43萬畝3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達4941戶。 8月21日上午,站在遙田鎮紅橋村現代農業高質高效綜合示範基地的高崗上,只見稻菽千重浪,一派豐收景象。
  • 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減產74億斤,國家統計局:仍屬豐收年景
    中國糧食總產量出現三年內的第二次下降。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的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下降了0.6%為65789萬噸(13158 億斤),不過官方仍認為全年糧食產量減幅不大,仍屬於豐收年景。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度我國糧食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13158億斤),比2017年減少371萬噸(74億斤),下降0.6%。其中穀物產量61019萬噸(12204億斤),比2017年減少502萬噸(100億斤),下降0.8%。
  • 晚稻豐產喜售糧
    眼下正是晚稻收割高峰期,售糧的農戶接踵而至。合作社的糧食烘乾廠馬不停蹄地運轉,他走不開。「售糧的隊伍等你開門」,曹喜平說,「都是附近村莊的農民,有的種糧大戶一天就送來四五萬斤。」曹喜平指著正在揮鍬卸糧的劉定華說:「他是附近夏塘村的,種了20畝晚稻,現在才是上午10點多,就來了幾趟了。」話音剛落,另一名夏塘村民劉潤玉的糧車已開到倉庫門口,曹喜平連忙給他安排卸糧場地。
  • 袁隆平團隊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
    來源:央視原標題:袁隆平團隊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 晚稻畝產911.7公斤!湖南衡南基地衝擊雙季稻畝產紀錄成功!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