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2020-12-07 湖南頻道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來源:紅網 作者:隆清泉 編輯:楊潔 2014-03-27 08:44:26

時刻新聞

—分享—

  紅網新邵站3月27日訊(通訊員 隆清泉)3月24日,湖南省新邵縣陳家坊鎮茅坪村的田壟一片熱鬧景象,新邵縣種糧大戶周輝耀僱請的幾十名工人正在忙著進行機插秧流水作業播種,今年他準備栽種1200畝早稻。
  
  3月份以來,新邵縣農業局45名早稻高產創建示範片聯點人員走村入戶宣傳糧食生產政策,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指導,在全縣掀起了發展雙季稻生產的熱潮。截至3月24日,全縣共落實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6.4萬畝,比省農業廳下達的目標任務增加0.4萬畝;全縣預計完成早稻播種面積33萬畝,比上年增加2.1萬畝。
  
  新邵縣是全省雙季稻區產糧大縣。2014年,新邵縣對雙季稻種植補貼資金發放方式調整進行,對種植雙季稻的農戶按照實際面積補貼,提高補貼的精準性、指向性。今年新邵縣種植雙季稻的農戶均可享受早稻補助150元/畝、晚稻補助200元/畝、早稻集中育秧按大田面積補助80元/畝、承租耕地30畝以上且種植雙季稻的種糧大戶按晚稻面積加補70元/畝。為使政府發展雙季稻生產的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縣農業局切實加大了宣傳力度,利用縣城醒目位置的電子顯示屏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滾動播出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在15個鄉鎮流動宣傳;利用農村趕集散發了「新邵縣2014年糧食生產有關政策」、「早稻育秧技術意見」等明白紙5萬份。
  
  新邵縣在全縣確立了3個雙季稻萬畝高產示範片,免費向示範片農戶提供早稻種子,並將全局除值班人員外的幹部職工聯繫到重點村,要求聯村幹部帶著「黨的群眾路線徵求意見表」面對面徵求群眾意見,實打實提供服務,心比心解決問題,很好地做到了學習教育活動與當前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相關焦點

  • 新邵:翻耕起壟育秧忙 - 區縣動態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3月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佳偉 通訊員 肖斌輝 胡金國)3月4日,新邵縣陳家坊鎮塘壠村的集中育秧基地裡,3臺耕田機在秧田裡穿梭作業。 育秧基地負責人周輝耀介紹,今年計劃種植早稻2700多畝,在農技員的指導下,播種、育秧將採用機械化作業和密室疊盤快速催芽技術。
  • 早稻超級稻中嘉早17,優質還高產,累計種植面積超過6534萬畝
    中嘉早17自選育審定以來推廣種植十多年了,累計種植面積超過6534萬畝,是近30年來具有重大突破的代表性水稻品種。中嘉早17在長江中下遊作雙季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09天左右,3下旬播種,7月上中旬能成熟收穫,熟期適中,合理安排播種時有利於早晚雙季銜接。中嘉早17的株高85-88釐米,株型適中,劍葉堅挺直立,且莖稈較粗壯,較耐肥抗倒,一般栽培條件下每畝有效穗20萬左右,每穗總粒數120-130粒,結實率80%-85%。
  • 耒陽市繃緊糧食生產弦,實插早中晚稻101.75萬畝
    耒陽市繃緊糧食生產弦,今年該市早稻專業化商品化集中育秧面積6.21萬畝(大田),實插早稻42.96萬畝、一季中稻11.36萬畝、晚稻47.43萬畝3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達4941戶。 8月21日上午,站在遙田鎮紅橋村現代農業高質高效綜合示範基地的高崗上,只見稻菽千重浪,一派豐收景象。
  • 永泰:工廠化育秧助力早稻種植跑出「加速度」
    近日,在永泰縣盤谷鄉福坪村的豐園蔬菜育苗有限公司一大批早稻秧苗長勢喜人基地負責人毛有倉告訴記者,此前公司主要培育中稻秧苗,這是公司首次嘗試用機械工廠化育秧技術培育早稻秧苗。從目前的長勢來看,秧苗的長勢喜人,屆時這批秧苗將供給東洋、塘前等鄉鎮。去年的中稻種植,盤谷鄉做了一些示範地,收穫良好的效果,所以今年我們就大膽地在永泰幾個鄉鎮,開展早稻生產示範點,今年總共培育了250畝左右的早稻秧苗。
  • 早稻為何能增產?中稻、晚稻生產態勢又如何?
    汛情發生正值早稻灌漿收穫、中稻田間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關鍵時期,給水稻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在此背景下,早稻為何能增產?中稻、晚稻生產態勢又如何?早稻面積大幅增加受南方部分地區嚴重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今年早稻單產有所下降,但得益於播種面積的大幅增加,全國早稻實現增產。
  • 我省今年發展早稻種植面積250萬畝,各地推出獎補保障政策,提高農民...
    廬江縣水稻種植大戶、合作社今年要忙活更「早」一些,早稻種植面積明顯擴大。「3月15日就開始播種了,今年種了1200畝早稻,其中1000畝是早稻再生稻,面積比往年整整翻了一番。」天壤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主管薛倫指著大棚裡的秧苗說。相比種植較多的中晚稻,早稻品質一般、投入產出比不太高。
  • 全國已收穫小麥麵積超1.6億畝,「三夏」正忙,農機助力
    三夏」是一年中第一個大忙,從每年5月下旬開始,至6月中旬結束。此時,上年秋季播下的麥子油菜成熟,需要搶時間收割,顆粒歸倉;一年中種植面積最多、最重要的農作物水稻,需要不誤農時栽種;種下的水稻需要一種就管,追施返青肥、發棵肥,確保長成豐產架子。
  • 廣東早稻總產量比去年增30.3萬噸,晚稻播種面積超去年水平
    南都訊 記者 莫郅驊 通訊員 粵農軒 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9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廣東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南雄市農民進行田間施肥。南雄市利用無人機開展統防統治。
  • 廣東早稻獲總產量增幅6.2% 晚稻已插到田1438.2萬畝
    南方網訊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 東鄉區小璜鎮多措並舉抓好早稻生產
    及時召開了鎮、村幹部大會,下發了抓好2020年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加大宣傳發動,採取張貼宣傳標語、掛橫幅、村村響廣播、微信宣傳等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早稻生產動員,各項惠農政策進行全方位宣傳,各村籤訂了糧食生產責任狀,落實早稻種植面積44100畝到村到組到戶;下發了「給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禁止耕地拋荒」,宣傳早稻種植激勵獎勵政策,鼓勵農民單季改雙季;實行早稻生產日調度制度
  • 廣東早稻豐收 總產量增幅6.2% 晚稻栽插超去年播種面積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 通訊員/粵農軒)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 黑龍江6000萬畝粳稻佔全國種植面積45% 部分地區嘗試水稻直播
    黑龍江是中國最大的粳稻生產省,常年種植面積約6000萬畝,佔全國粳稻種植面積的45%左右。近年來,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勞動力老齡化、生產成本高等諸多因素影響,插秧栽培的比較效益越來越低,我省部分地區農民嘗試輕簡的水稻直播栽培,面積逐年擴大。但由於缺乏直播型品種、優化的栽培技術和配套的播種機械,農戶盲目採用直播種稻風險很大。
  • 江西都昌:「早稻翻秋」搶種退水農田4.2萬畝
    農技人員正在指導村民拋灑育種技術(央廣網發 通訊員 提供)都昌縣薌溪鄉種田大戶萬金財今年被淹了200多畝農田,眼看栽種的黃金期即將過去,心急如焚,在縣鄉救災應急小分隊排查中了解這一情況,及時為他免費送來了500多斤的「早稻甬燦15」谷種,並現場指導拋灑育種技術,避免了退水農田的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