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召麐: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守寡58年撫養八子,晚年被封傳奇

2020-12-16 眾說春秋

如今的時代裡,越來越多的女生變得獨立,自由選擇自己的職業,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男女平等也越來越變成了一個現實,可是在一百年前的中國,一個女子想要自己主宰人生,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然而,有這樣一位奇女子,她幼年喪父,中年喪父,人生三大苦經歷了兩樣,可是她卻沒有被打倒,而是與命運鬥爭,最終實現了從奇女子到大丈夫的轉變,驚豔眾人,她就是方召。

幼年喪父,中年喪夫

1914年,方召麐出生在無錫,新生命的誕生本應該讓父母很開心,但是由於方召是個女孩子,一心求子的父親還是感到很遺憾。不過,他還是為新生的寶寶準備了慶祝儀式,並且為她取名召麟,這個名字就和招弟一個道理,是希望能夠為家裡帶來男孩的意思。

漸漸長大後的方召麟,在明白名字的含義以後,就開始不太接受這個名字了。於是,她毅然決然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召麐」,寓意母麒麟,從這一點也能夠體會出她不願成為附屬品,她要做自己,為自己而活,她從不認為女孩子就應該認命。

因為她的父親方壽頤是實業家,家境非常優渥,所以小小的方召麐學習了很多東西,特別是繪畫,她先是跟隨老師陶伯芳進行學習,隨後又拜了錢松這位國畫大師為徒,很好地學習了繪畫,但是她還沒來得及施展才華,意外就已經來臨。

當時的中國陷入了戰爭之中,一時之間炮火紛飛,父親帶著全家輾轉逃難,卻不曾想父親不幸在炮火中去世,一時之間家中失去了頂梁柱。之後母親只能帶著她們回到老家,但是方召麐的母親極為開明,在家中非常困難的情況之下依舊要求孩子們必須讀書。

就這樣方召麐開始了自己的讀書生涯,先後讀完了高中和大學。之後她還出國進行了留學,也正是在留學中她遇到了她的一生所愛,那個儒雅俊秀又英氣十足的男人方心誥,兩人互生情愫,並定下了終生。

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兩人不得不又開始一段逃難的生涯,在這段逃難的時光裡,兩人越來越珍惜對方,越來越感覺生命的寶貴,與此同時兩個人愛情的結晶也紛紛降生,生活有充滿了希望。

等到戰爭停下來時,方召丈夫兩個人已經有了八個可愛的孩子,全家一起在香港定居,方召滿心歡喜地以為即將就可以過一段幸福且安定的時光,卻不曾想她人生的第二大劫難,在此時悄然到來。

丈夫方心誥在一場醫療事故中去世,離開了方召和他們可愛的孩子。就這樣方召麐又經歷了中年喪夫這樣的大痛,這個女人太難過了,命運一直在對她下手,讓她喘不過氣來,這次她撐不住了,哭暈在了床上。

從奇女子到大丈夫的轉變

但是生活依舊要繼續,孩子們還在等待著母親,方召只好重整旗鼓,整理好了心情再出發。但是此時的她忽然想要改變一種生活方式,在做了很多天的猶豫之後,方召麐決定重拾兒時的夢想,繼續自己的繪畫事業。

這樣的舉動遭到了很多的反對,畢竟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她還有八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可是方召麐義無反顧地堅持了下去,她開始自己制定計劃,早早地起床畫畫。並成功地拜師張大千,有了這樣的名師指導,她也可以走得更加順暢。

就這樣方召的繪畫事業開始順風順水起來,除了足夠的努力外,她在繪畫事業上還非常的有天賦,受到了張大千大師的欣賞,她的畫也開始變得值錢起來,名聲也越來越顯赫。

取得了這樣成就的方召卻並不滿足,她還想要走上更大的天地去,於是她開始籌謀出國留學的計劃,畢竟國外有更多的大師,也有更多的機會。決定好之後,周圍的人卻有人開始勸說她,畢竟對一個女人來說,生活穩妥再好不過了。

可是方召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她不甘心認命,更不會向命運屈服。在眾人的反對中,毅然決然踏上了留學的道路。方召麐也終於憑藉著努力得到了命運眷顧,在異國他鄉裡,她的畫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並且連續開了十幾場畫展。

這時她終於走上了人生巔峰,眾人對她的評價,也從奇女子變成了「大丈夫」,深刻地表達了對她的讚賞。生活會有很多的劫難,但只要我們不屈服,也終究不會被打垮,這是方召麐用一生經歷告訴我們的人生諫言。

相關焦點

  • 方召麐: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守寡58年撫養八子,晚年被封傳奇
    然而,有這樣一位奇女子,她幼年喪父,中年喪父,人生三大苦經歷了兩樣,可是她卻沒有被打倒,而是與命運鬥爭,最終實現了從奇女子到大丈夫的轉變,驚豔眾人,她就是方召麐。幼年喪父,中年喪夫1914年,方召麐出生在無錫
  • 女畫家少年喪父,中年喪夫,後重拾畫筆出國深造,晚年名震海外
    有這麼一個功成名就的女畫家,少年喪父,中年喪夫,後重拾畫筆出國深造繪畫,晚年名震海外。 昔日花團錦簇間,相戲鶴髮與童言,少年喪父 她少年喪父、中年喪夫,一人撫養八個孩子,守寡58年,在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下
  • 民國傳奇畫家:幼年喪父,中年喪偶,獨自撫養八子,晚年名揚海外
    童年喪父,中年喪夫,她一個人靠賣畫養八個孩子,事業十分成功藝術生在我國越來越普遍,但是隨之而來我們也會發現,選擇藝術這條路,也不容易,投入的金錢和精力都非常大,因此我們長開玩笑,藝術生尤其時美術生都是有錢人玩的,一般人玩不起
  • 她年少喪父、中年喪夫,獨自照料8子守寡58年,終成就傳奇人生
    之後她的人生年少喪父、中年喪父,她獨自照料8個孩子,守寡58年,最終成就了傳奇人生。懂事之後,她給自己改名為方召麐,「麐」有母麒麟之意。很有繪畫天賦的她後拜錢松喦為師,1年後她的畫就隨老師出展,如果生活平靜,她一定能很快學有所成,可惜她身處亂世,在1925年戰爭爆發的時候,她隨家人一起逃難,期間父親不幸中彈去世,這一年她才11歲。
  • 畫壇奇女子,少年喪父,中年喪夫,42歲獨自帶8個孩子出國留學
    她是大家閨秀卻少年喪父,嫁給真愛卻中年喪夫,獨自一人帶大八個子女,終成為一代繪畫大家。她一個人,集上述傳奇經歷於一身,她是民國女畫家,方召麐(zhào lín)。少女時代的方召麐,生活安逸。後來戰爭爆發,在一家人逃難途中,父親中槍身亡,那年她才11歲。命運翻轉,無論生活多麼困難,開明的母親堅持讓方召麐和妹妹接受優良的教育,母親希望女兒們把真才實學當成立身之本。
  • 幼年喪父,壯年喪夫,老年喪子,她堪稱中國古代最悲慘的女性!
    公元225年,距離周瑜去世整整十五年後,周瑜的女兒嫁給了孫權的長子孫登。孫權稱帝之後,孫登被立為太子,周氏順理成章地被冊封太子妃。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周氏的丈夫孫登雖然深得孫權喜愛,卻也是不長命,年僅33歲也去世了。
  • 方召麐:7歲喪父中年喪夫,獨自撫養8子,仍堅持畫畫直至離世
    幼年喪夫1914年,方召麐出生於一個江蘇無錫的實業世家,方召的父親方受頤是在江蘇做紡織實業的,在當地頗有名望,方召麐的到來為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少的歡笑。而方召麐也是爭氣,憑藉自己的才能,在19歲的時候跟隨國畫大師錢松、陳舊村學習國畫,兩位大師更是稱讚她「必成大器」。中年喪夫1936年,方召來到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而在這裡,方召麐認識了自己鍾愛一生的男子方心誥。
  • 畫家方召麐,中年喪夫一人養大8子,四十拜師張大千晚年功成名就
    但方召麐就如自己筆下的梅花一般,開得驕傲肆意,傲雪凌霜。生活的風霜就像是愈加雪白的背景板,映襯著她的藝術和生活更加鮮豔。她是一個傳奇的女子,無論是藝術和生活,在民國一眾靈魂有香氣的女藝術家中,她都像一枝凌寒的梅花,散發著淡淡的暗香。
  • 這個幼年喪父、中年喪夫的女神「徵服」了馬雲
    20年後,陳小英回憶起這段經歷,這樣說道:「那時每天要工作17個小時,沒有任何娛樂活動,但活得非常充實,覺得未來的發展很有希望。」天道酬勤,他們的努力總算收到回報。一年下來,只有3個人的小公司創下2萬淨利潤的奇蹟,這是陳小英的第一桶金。
  • 坐擁萬億資產的「可憐人」,早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險些喪子
    哪怕李嘉誠一生坐擁萬億資產,但卻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險些喪子,他的一生真的不值得大眾羨慕,甚至可以說,他只是一個擁有萬億資產的「可憐人」罷了。在很多人心中,李嘉誠從小就吃過很多苦,其家庭出身可能不是非常好。為了逃難,和家人一起趕往香港,投靠舅舅莊靜庵,遇上了人生第一個貴人。可惜父親很快就染上絕症,為此,年幼的李嘉誠不得不承擔起家庭重任。
  • 她是三國最悲慘的女人,年幼喪父,中年喪夫,最後三個兒子也慘死
    但是三國有一個最悲劇的女人,幼年喪父,中年喪夫,萬年喪子,可謂是一生悲苦。這個女人就是周瑜的女兒周氏。周氏出生在一個非常有名望的家庭,父親是吳國的大將周瑜,深受孫權的信任。據說周瑜這個人長得姿容俊美,而且精通音律,曾有「曲有誤,周郎顧」這一佳話。
  • 中年喪夫,老年喪女,她卻依然是《紅樓夢》中最樂觀的女人
    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妻),老年喪子(女)。一個人在幼年時,是最需要來自父母的關愛和照顧,這時若是沒有了父親或者母親,對此人的一生將是最大的不幸;同樣,中年失去配偶,老年失去子女,都是人生中很殘酷的一件事。
  • 一生4嫁喪父喪夫喪子,家財散盡命比黃連苦
    一生4嫁喪父喪夫喪子,家財散盡命比黃連苦提到美國名媛,人們可能首先想到是卡戴珊家族,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美國頂級名媛另有其人,她就是被評選為「美國末代名媛」的葛洛莉婭·范德比爾特。葛洛莉婭出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曾祖父是美國航運兼鐵路大亨Cornelius Vanderbilt。
  • 9歲喪母,12歲喪父,寄人籬下苦讀終成博士,楊振寧之父有多強?
    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楊武之背後的傳奇故事:他9歲喪母,12歲喪父,如何在寄人籬下的悲慘境遇中,寒窗苦讀,逆襲成為舊中國屈指可數的數學博士,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國數學進程呢?我們一起來品讀一番。1905年,楊武之的母親撒手人寰,三年之後,父親也感染鼠疫客死他鄉,楊武之兄弟倆無依無靠,成了孤兒,和叔叔生活在一起生活。我們常說人生有三大悲:幼年喪父母,中年喪配偶,晚年喪子女。
  • 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無兒無女,卻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
    2020年高考剛剛落下帷幕,這是張桂梅老師堅持陪考的第10個年頭,她說,只要自己還在這所學校,只要還能動,就一定會繼續陪考下去。 張桂梅原本是一位雲南普通的老師,和丈夫一起在大理白族自治區一所公辦中學支教。
  • 他是「中國高倉健」,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兒子又患尿毒症
    幼年喪父,蒙冤入獄,中年喪妻,晚年兒子又患尿毒症。楊在葆這一生,一直在苦難中創造了自己的傳奇,讓人敬仰至今。011935,楊在葆出生在安徽宿縣一個極其貧苦的家庭。經過幾年的磨鍊,楊在葆的演技已經得到了質的飛躍。1965年,楊在葆被分配到了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全面開啟了自己的大銀幕時代。同年,他與達式常合作主演了電影《年青的一代》,飾演地質隊小夥肖繼業。
  • 幼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喪夫,感動2020張桂梅「我有一個夢想」
    ——張桂梅,這位全國十大女傑究竟有哪些傳奇事跡?早年經歷故事最開始要從張桂梅遠赴雲南支教說起,張桂梅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可在她十七歲那年,同姐姐一道至雲南支邊,因其丈夫是喜洲人,後又跟隨他來到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原本打算就此安穩地度完餘生,張桂梅之所以願意隨姐姐一同遠赴雲南,是因為家中已無任何牽掛,幼年喪父,青年喪母,可以說姐姐就是她
  • 她17歲喪夫,守寡79年,臨終前道出實情
    她17歲喪夫,守寡79年,臨終前道出實情。我國古代都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正因如此,所以導致男子地位崇高,而女子地位地下的社會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祖輩們曾認為男子不僅可以傳宗接代,而且還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然而女子只會是家中的負擔。
  • 慈禧太后18歲喪父,26歲守寡,40歲斷後,苦命女人憑什麼掌權47年
    儘管如此,真正的權力卻一直在她的手裡,掌權時間達47年。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慈禧是一個賣國者、陰謀家,她貪圖享樂,極盡奢華,權力欲極重。但這只是她所留下的歷史形象中的一個側面。在對她的了解中,很少有人會注意這樣的細節:她18歲喪父,26歲守寡,40歲斷後。
  • 貧民窟諾貝爾:幼年喪父,母親半聾,47歲橫死,苦難是他的養分
    1960年1月4日,加繆乘坐出版商米歇爾.加利瑪的車,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加利瑪沒能控制好方向盤,汽車撞上大樹,這位天才作家當場停止心跳,橫死街頭。而加利瑪也在幾天後搶治無效去世。時間倒轉到事故發生的三年前,1957年,加繆剛攜著他的巨作《局外人》和《瘟疫》捧回了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