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諾貝爾:幼年喪父,母親半聾,47歲橫死,苦難是他的養分

2020-12-14 雨末央歌

說起法國作家,就不得不提到阿爾貝.加繆,20世紀人類文化史上最閃耀的名字之一。

1960年1月4日,加繆乘坐出版商米歇爾.加利瑪的車,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加利瑪沒能控制好方向盤,汽車撞上大樹,這位天才作家當場停止心跳,橫死街頭。而加利瑪也在幾天後搶治無效去世。

時間倒轉到事故發生的三年前,1957年,加繆剛攜著他的巨作《局外人》和《瘟疫》捧回了諾貝爾文學獎。

在加繆生前,他曾經在一張紙上列出他心愛的詞:世界、痛苦、大地、母親、人類、沙漠、榮譽、苦難、夏日、大海。這些詞概括了他一生為之奉獻的全部事物。

1913年11月7日,加繆在阿爾及利亞的蒙多難出生。但在他出生沒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的父親就在一戰開始的馬恩河戰役中犧牲了。

那時候,加繆還不到一歲,在加繆的人生中,父親的角色永遠是缺席的。在他的父親去世的40多年後,已經功成名就的加繆回到家鄉去探望恩師時,順便來到他父親的墓地。

他被墓碑上父親的生卒年和照片驚到了,他父親死的時候是29歲,而此時的加繆已經40多歲了,他對自己的老師說:「葬在這塊石板下面的男人,那個曾是我父親的人,竟然比我還年輕。

這讓加繆感到十分的荒謬。

父親的死,對加繆的母親打擊非常大,後來還得了腦膜炎,成了一個半聾啞的寡婦。為了生活,她帶著加繆和他的哥哥回到阿爾及利亞貧民窟的外祖母家,加繆一家和外祖母、舅舅擠在擁擠不堪的工人居住區艱難度日。

貧困並沒有讓加繆感到不幸。相反,童年的經歷成了他日後創作的養分。因為經歷過沉重的生活,他對自由的渴望勝過任何人,因為見過貧窮的世界,他更執著於外面的世界,陽光和大海。

他說,無論如何,到底還有陽光溫暖著我們的身骨。因為置身於貧窮和陽光之間,他在生活的絕望裡感受到無盡的愛戀。於是,便有了那句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沒有對生活的絕望,就沒有對生活的熱愛。

幼年喪父,母親半聾又是文盲,祖母粗暴又專橫,如果不是一位老師發現了加繆的文學天賦,並極力說服他無知的母親和專橫的祖母繼續上學,加繆可能就會成了一個貧民區的工人,世上就少了一位天才作家。

關於母親,加繆是憐愛的。這是一個可憐的女人,中年喪夫,半聾半啞,膽怯軟弱,卻獨自辛苦撫養孩子長大。

在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1953年12月13日,他被邀請去於斯德哥爾大學座談,突然闖入了一位阿爾及利亞的學生,他厲聲質問加繆,作為阿爾及利亞人,為何對阿爾及利亞的獨立事業默不作聲

加繆回了一句話:「我相信正義,但在正義之前我將首先保衛我的母親。」

在《局外人》裡,加繆寫道: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設想期待過自己所愛的人的死亡。

他曾經無數次設想過母親死亡時,自己會是怎樣的狀態,於是他借用《局外人》的開篇寫道:「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養老院的一封電報,說:『母死。明日葬。專此通知。』這說明不了什麼。可能是昨天死的。」

只是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走在母親的前面。這不僅是一種殘忍,更是充滿了荒謬,如同《局外人》塑造的主人公莫爾索一樣,他行為驚世駭俗,言談離經叛道,實則是他用來抗擊這個荒謬世界的武器。莫爾索的種種怪誕行為乍一看,難以理解,但事實上,他才是活得最真實,最追求本真的那個人。他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荒謬,但至死都是幸福的。

在加繆47年的短暫人生裡,他經歷了苦難的童年,又遭遇了人類歷史上最血腥、最殘酷的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屠殺、流氓、集中營……讓他深深厭惡。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他需要面對的命運,需要承擔的痛苦,但當他們堅定地踏入這個世界時,愛也就由此產生。

在看似悖論的生活裡,加繆說:「我們聽說過的責任只有一個,那就是愛」,這種獨特的詩意,使讀者在其冰冷如刀的文字裡,仍然能感受到一份深沉的溫暖,讓我們懂得在無法逃離的荒誕與死亡面前,仍然有值得去追尋和堅持的幸福存在。

相關焦點

  • 胡適幼年喪父,全靠母親管教,從小溫文爾雅受人尊敬
    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很多人對胡適當教授和從政的事跡津津樂道,但是他的童年提及的卻不多。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盤點幾件胡適的童年趣事,也許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胡適。01:適者生存胡適的老家是安徽績溪,但是他本人於1891年12月17日出生在上海。
  • 幼年喪父,童年清苦,長相一般的她卻從十八歲一直紅到今天
    然而也有家世比普通人還不好的,比如馬天宇,周冬雨也是其中一位,家境並不好,幼年喪父,童年清苦,長相一般的她卻從十八歲一直紅到今天每次說到她的時候,人們就不禁想起張藝謀導演,沒錯,她就是憑藉著張導的電影迅速走紅的明星,也是名副其實的謀女郎。
  • 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範仲淹為何沒有成為問題少年?
    古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咦!看看範仲淹的童年是什麼樣子的呢?範仲淹兩歲喪父,四歲母親改嫁,幼年時代甚是悽慘。我的天吶,這不是要變成問題少年的節奏嗎?在常人眼裡,問題少年不都是童年不幸造成的嗎?然而範仲淹是何其的幸運,他的母親和繼父沒有讓他有一個悲慘至暗的童年,反而收穫了一份完整的父愛和母愛,日子雖然清苦,平常人家的溫暖和簡單如常的幸福,範仲淹是不缺少的。
  • 1歲喪父,36歲入獄,47歲喪妻,54歲再婚,硬漢楊在葆今怎樣了?
    1歲喪父,36歲入獄,47歲喪妻,54歲再婚,硬漢楊在葆今怎樣了?楊在葆是一個粗獷健壯、個性鮮明的男子漢,他有著刻苦鑽研和兢兢業業的艱苦創業精神。而且,他還是個進取心強,對藝術充滿激情而不肯休息的人,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演藝事業,在這條道路上獲得了很多榮譽。楊在葆的一生充滿了光榮,同時也經歷了時間的苦難。
  • 幼年喪父,壯年喪夫,老年喪子,她堪稱中國古代最悲慘的女性!
    周氏的丈夫孫登雖然深得孫權喜愛,卻也是不長命,年僅33歲也去世了。可憐的周氏,幼年經歷喪父之痛,壯年又經歷了喪夫之苦。在以夫為貴的朝代,年輕的周氏,只能獨自撫養三個兒子,希望他們平平安安長大。但是最倒黴、最致命的打擊又發生在了她的身上,周氏的長子孫璠和三子孫希又先後夭折了。好好的三個兒子,到最後只留下了次子孫英。
  • 慈禧太后18歲喪父,26歲守寡,40歲斷後,苦命女人憑什麼掌權47年
    儘管如此,真正的權力卻一直在她的手裡,掌權時間達47年。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慈禧是一個賣國者、陰謀家,她貪圖享樂,極盡奢華,權力欲極重。但這只是她所留下的歷史形象中的一個側面。在對她的了解中,很少有人會注意這樣的細節:她18歲喪父,26歲守寡,40歲斷後。
  • 為何大儒們多半幼年喪父(二)
    可以想像,幼年的孔丘詢問母親,父親是什麼樣的人,當時年紀還不過二十出頭的顏徵,說起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會是什麼口氣,而孔丘對父親的想像又會多麼的美好。也有可能,母親並不和孔丘談論父親。
  • 9歲喪母,12歲喪父,寄人籬下苦讀終成博士,楊振寧之父有多強?
    在中國,楊振寧是一個婦孺皆知的傳奇人物,他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楊武之背後的傳奇故事:他9歲喪母,12歲喪父,如何在寄人籬下的悲慘境遇中,寒窗苦讀,逆襲成為舊中國屈指可數的數學博士,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國數學進程呢?我們一起來品讀一番。
  • 他是「中國高倉健」,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兒子又患尿毒症
    楊在葆一生充滿了榮光,同時也歷盡了世間太多苦難。幼年喪父,蒙冤入獄,中年喪妻,晚年兒子又患尿毒症。楊在葆這一生,一直在苦難中創造了自己的傳奇,讓人敬仰至今。而楊在葆在一歲時,父親就因為腦溢血突發而去世,一家人陷入了絕望的困境。父親去世後,母親一個人帶著他們兄弟姊妹四處漂泊流浪,飽受疾苦。顛沛流離多年後,一家人才回到老家生活,楊在葆終於如願上了小學。
  • 胡適童年二三事:幼年喪父,因少年老成被周圍人戲稱糜先生
    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很多人對胡適當教授和從政的事跡津津樂道,但是他的童年提及的卻不多。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盤點幾件胡適的童年趣事,也許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胡適。
  • 方召麐: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守寡58年撫養八子,晚年被封傳奇
    然而,有這樣一位奇女子,她幼年喪父,中年喪父,人生三大苦經歷了兩樣,可是她卻沒有被打倒,而是與命運鬥爭,最終實現了從奇女子到大丈夫的轉變,驚豔眾人,她就是方召。幼年喪父,中年喪夫1914年,方召麐出生在無錫,新生命的誕生本應該讓父母很開心,但是由於方召是個女孩子,一心求子的父親還是感到很遺憾。不過,他還是為新生的寶寶準備了慶祝儀式,並且為她取名召麟,這個名字就和招弟一個道理,是希望能夠為家裡帶來男孩的意思。
  • 方召麐:幼年喪父、中年喪夫,守寡58年撫養八子,晚年被封傳奇
    然而,有這樣一位奇女子,她幼年喪父,中年喪父,人生三大苦經歷了兩樣,可是她卻沒有被打倒,而是與命運鬥爭,最終實現了從奇女子到大丈夫的轉變,驚豔眾人,她就是方召麐。幼年喪父,中年喪夫1914年,方召麐出生在無錫
  • 霍梅尼悲慘的一生:9個月喪父,7歲喪母,一生窮困潦倒
    【歷史】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這句話的意思是,但凡是牛人,強人,都有苦難和悽慘的人生。這反應現在世界更是如此,世界上很多強悍的人,其實一生都充滿苦難,充滿艱辛,悽苦到了極點。
  • 他幼年喪父,後成忠臣,為了國家的穩定,不惜2次當面頂撞皇后
    他幼年喪父,後成忠臣,為了國家的穩定,不惜2次當面頂撞皇后古往今來正直不阿的忠臣,都受到人們追捧和稱讚,我們每個人也都盼望著在身邊能有一心為民的官員,大家都遵從統一的法律制度,我們的國家因此和諧的發展。
  • 民國傳奇畫家:幼年喪父,中年喪偶,獨自撫養八子,晚年名揚海外
    童年喪父,中年喪夫,她一個人靠賣畫養八個孩子,事業十分成功藝術生在我國越來越普遍,但是隨之而來我們也會發現,選擇藝術這條路,也不容易,投入的金錢和精力都非常大,因此我們長開玩笑,藝術生尤其時美術生都是有錢人玩的,一般人玩不起
  • 慈禧太后18歲喪父,26歲守寡,40歲斷後,學者:每次打擊都是機遇
    儘管如此,真正的權力卻一直在她的手裡,掌權時間達47年。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慈禧是一個賣國者、陰謀家,她貪圖享樂,極盡奢華,權力欲極重。但這只是她所留下的歷史形象中的一個側面。在對她的了解中,很少有人會注意這樣的細節:她18歲喪父,26歲守寡,40歲斷後。
  • 15歲喪父67歲喪女,曾是改革風雲人物後卻鋃鐺入獄,84歲東山再起
    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於幼年喪父,中年喪妻、後年喪子。三件事情中有兩件讓褚時健碰到了,不過歲月卻沒有打倒這個男人。那些不能打倒你的,最後都會成你成功的墊腳石。褚時健的人生苦難遠遠不至於此,67歲鋃鐺入獄,之後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不過這一切都讓他給克服了。
  • 這個幼年喪父、中年喪夫的女神「徵服」了馬雲
    217歲,每天工作17個小時1976年,北京「地震」剛落下帷幕,遠在杭州桐廬縣的一戶農民家庭裡新添了一個女嬰。家人給她取名「陳小奇」。陳小英的童年過得異常艱辛。她很小的時候,家裡頂梁柱陳父病逝了。在親朋的接濟下熬過幾年後,她選擇了輟學打工。
  • 坐擁萬億資產的「可憐人」,早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險些喪子
    有人表示,如果李嘉誠公開具體財富的話,相信世界首富寶座絕對非他莫屬。不僅蟬聯15年華人首富,還憑藉自力更生成就了輝煌的人生。如今,李嘉誠已經慢慢消失在大眾視野中,自從宣布退休後,李嘉誠似乎就忙於培養家族第三代繼承人。和其他富豪不一樣的是,李嘉誠在妻子莊月明離世多年的情況下,也沒有選擇另娶他人。
  • 他是曹操最小的兒子,3歲喪母,5歲喪父,曹操死後稱呼曹丕阿翁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幹是王昭儀所生,但《魏略》的記載則說他又名曹良,本是陳妾所生,出生以後母親去世,於是曹操命王昭儀撫養。但在曹幹3歲那年,王昭儀也去世了。隨後2年,曹操病重,病中的他念念不忘這個小兒子,於是留下遺命給曹丕:「這個孩子可憐,3歲喪母、5歲失父,就只好拖累你了。」但這裡多少有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