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心》中寫道:在我的家鄉鹿兒島,兩個叔叔和一個阿姨死於肺結核,全家陷入恐慌和陰影中。
小時候,稻盛和夫身體不好,生活失意。他的家人不僅負債纍纍,他的朋友也在遠方。更讓人痛心的是,他遭受了一系列打擊。他不僅學習不順利,而且做什麼都不走運。當時,稻盛和夫非常沮喪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哪裡。
直到那時,他養成了這兩個習慣:改變心態,加倍努力,學會善良,原諒一切人和不公平的事。
心態的改變決定了生活的不同
所有的災難都是被我們的內心所吸引,心中沒有強烈召喚的東西永遠不會來找我們。
這是稻盛和夫病後的感受。正是因為他明白「心」的力量決定了一切,所以他在災難中重新出發,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和糟糕的生活。
正是鑑於「心」的重塑,稻盛和夫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打敗,而是下定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的心態,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要盡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在這種不亞於任何努力的積極態度下,稻盛和夫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而且不斷增加收入。
這些變化都來源於心態的改變,心態來源於思維方式的改變,所以改變自己之後周圍的環境似乎也在變好。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生命是由心編織而成的,所以我們面前的一切事實都與心息息相關。如果我們改變心態,在困難面前改變態度和勇氣,那麼生活就會有新的定義和突破。
善良動機,引導事業走向成功
除了重啟內心,還有好的動機,也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條件。
也可以說,如果你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你就可以發展出相應的豐富精彩的人生。因為在我們全力以赴的同時,心胸狹窄不容易,掉下大雨也不容易。
當我們用善意對待人和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對人誠實。相反,如果我們只抱著「損人利己」的心態,即使取得了一時的成功,最終也會走向沒落。
這就是很多人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成功的原因。如果他們把注意力轉向自己的內心,保持正直和善良,他們的生活和事業會越來越好。
這樣的善良就是所謂的「利他」。以利他發起的行動,比任何行動都有效,也更容易奔赴成功。因此,善良動機和利他主義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捷徑。這也要求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對世界有益嗎?是否利他?
第二,你是否真心實意,坦誠相待,坦誠相待。
做到這兩點,無一例外都能獲得很好的結果。
由此可見,想要成就某項事業,不僅要有良好的心態,還要利他,不怕任何困難,這才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內心的純粹,是促成加倍努力後的美好
如果我們的心態改變了思維,善良洗滌了心靈,那麼努力就成就了一切美好。
因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想要完美一件事,就必須有強烈的願望去實現目標。從更多成功的經驗中學習,記得往下看,和稻盛和夫一起變得明智
而且欲望不是太功利,而是充滿了內心的純潔和希望。也就是說,我們內心的愛讓我們有了勇往直前、不可動搖的決心和意志。
比如我和朋友挑戰日班,28天至少輸出8篇文章。很多人說沒時間就做不到,但如果想做,如果願意逼自己更努力,大家肯定都可以。
如果你盡全力,你就能成功。這條規則適用於一切。因為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叫做「靈魂」的東西,人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核心的「真我」。當我們用最初的心去奮鬥時,「真我」就成為推動我們努力的最堅定的理由,它也會給我們一顆不亞於任何努力的赤子之心。
人類潛能的挖掘其實只是從磨礪自己的心智開始的,帶著利他,同時也迫使自己加倍努力。
永遠不要認為某件事做不到,只要你想去做,並做出相應的努力,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正是因為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陷入了「焦慮」的怪圈,但如果每天執著地追求名利、地位和財富,就會忽略內心的成長,所以越活越痛苦。
要想改變自己的貧窮,不被失敗摧毀,不怕負債,只能靠自己內心的力量,重建自己,用善良和寬恕,努力和勇氣去過特立獨行的生活。這時,成功就會不期而遇。
稻盛和夫,一生熱忱,一生智慧,凝集成心法。
#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