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樣做,教孩子學會讚美別人、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2020-11-20 跟著Yummy學營養

有的小孩在做好一件事情後,會希望得到大人的表揚,但是在看到別的小朋友因為表現好而得到大人表揚的時候,心裡卻不開心了。有的時候讓他誇獎一下別的小朋友,不久不情願做,甚至會表現出一副「這有什麼了不起,我一定能做的比他好」的語氣。其實,這說明他們在內心中感受到了自己與別人的差距,並產生了類似自卑、嫉妒的情感。

小孩子同大人一樣,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認可,渴望被別人誇獎。但除了被誇獎,生活中也同樣需要樂於誇獎別人的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優點是一種積極的情緒,相比較於吝惜讚美,學會讚美和欣賞別人是一種潛在的激勵自己的動力,更有助於自己的進步。因為當我們讚揚別人的時候,這種榜樣的力量也會帶動我們繼續努力,使我們表現得更好。而對別人的讚美和欣賞,也會讓別人獲得鼓勵,從而對自己產生好感。所以一個善於發現別人長處、善於讚揚別人優點的人,必然也會得到很大的回報。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自尊和自我實現是一個人較高層次的需求,它一般表現為榮譽感和成就感。而榮譽和成就的取得,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而讚揚的作用,就是把他人需要的榮譽感和成就感,送到對方手裡。當對方的行為得到你真心實意的讚許時,對方看到的是別人對自己努力的認同和肯定。

在現實生活中,說讚美的話是與人交際中必備的技巧。讚美得體,不但能保護對方的面子,給人積極的影響,還能給對方的心靈帶來溫暖。讚美是個人修養的體現,向別人傳遞一個真誠的讚美,有著巨大的效力,孩子的讚美也具有同樣的影響力,所以家長有必要讓孩子學會讚美別人,可以從這幾方面教導孩子:

1.讚美別人時要明確,家長在教孩子讚美別人時,要讚美事情本身,而不是空洞地讚美,毫無所指的讚美不僅沒有意義,還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2.讚美一定要真誠。如果別的小朋友把事情搞砸了,你卻恰好在這種時候讚美他,那麼這種讚美就變成了一種諷刺。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不真誠的讚美會起反作用,不但不會使別人舒暢,反倒會傷害別人,只有真誠讚美別人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別人的愛。

3.培養孩子發現美的能力。引導孩子通過視覺、聽覺來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家長應不時地用語言向孩子講述這些「美」的東西,讓「美」的感受在孩子的大腦中保存下來。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社交範圍不斷擴大、生活經驗不斷積累,可以開始讓他對家人和接觸的外人的優點進行讚揚。

4.學習多種表現方式,間接讚美也是一種讚美,除了口頭讚美,還可以通過眼神、面部表情、舉止、手勢等來讚美別人。而且這些方式也更容易被對方接受。

相關焦點

  • 家長如何教會孩子真誠讚美別人
    讓孩子學會讚美別人 讚美別人是一種美德,善於讚美的人總是能收穫更多的好朋友,這對寶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讓孩子學會讚美別人,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1.多肯定寶寶的優點 自信的人會大方接受別人的表揚,也會真心讚美他人
  • 學會這樣讚美對方,夫妻生活才會更加和諧,更加幸福
    但中國傳統文化內斂、含蓄,夫妻間尤其不善於表達感情。其實,多鼓勵、讚美伴侶,對方就越有信心,在婚姻中也會表現更好專家坦承,婚姻幸福的首要秘訣就是「重複承諾」。再婚後,每年紀念日,都會舉辦一個小型聚會,和丈夫重溫結婚誓言,承諾要相親相愛。心理專家認為,重溫承諾會讓彼此感覺到,自己在婚姻中是有價值的。
  • 「寬容」影響孩子未來格局,想讓孩子學會寬容,家長需要這樣做
    家長要告訴孩子,對於別人的性格,要包容,別人的缺點要試著理解和忍耐。人無完人,我們自身也有很多缺點,在於人相處的過程中,只有試著寬容別人,理解別人的不同之處,才能與他人友好交往,只有求同存異才能與他人合作。2、寬容是消除仇恨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懂得仇恨是什麼意思,會說出:「我恨某人(某事)。」這樣的話,父母要告訴孩子,仇恨是心中的病毒,擁有仇恨的人不會獲得幸福。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明智的家長這樣做,孩子不再犯
    「偷東西」在我們心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但是家長發現,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卻經常會出現「偷東西」的情況,這經常讓大人感到羞愧恐慌,覺得孩子的品行出現了問題,會對孩子義正言辭進行批評教育甚至打罵。琳琳媽媽最近就遇到了一件讓她很頭疼的事,她發現4歲的女兒琳琳偷偷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了家,這已經是第二次了。
  • 八成孩子有社交恐懼症,學會正常交朋友,媽媽的引導起重要作用
    比如,有的家長怕孩子被陌生人拐騙,不讓孩子和陌生人說話,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孩子就會開始害怕和別人交往。有科學家做過調查,越是被家長保護寵愛的孩子,在出門遇到外人的時候,就越會抗拒,性格內向,喜歡躲在媽媽身後,不主動跟外人打招呼。但是如果經常和家長出去玩,或者生活在一大家子裡面的孩子,當他們遇到鄰居親友的時候,往往不會怯場,和別人交談起來也更加自如。所以多帶孩子出門玩耍,是有利於加強孩子的社交能力的。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嘴笨的孩子不討人喜歡,被說情商低,3招教孩子學會表達從孩子還不會說話開始,家長就開始教孩子說話,但是能說話不代表會說話。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會表達的孩子往往情商更高更招人喜歡。
  • 會讚美,也是會表達的表現,家長應多教孩子學會運用讚美的詞語
    【案例】美國「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非常擅長讚美他人。有一次,他到郵局寄掛號信,郵局的人很多,忙成一片。卡耐基注意到,負責掛號的工作人員面露慍色,處理事務也顯得心不在焉。卡耐基告訴自己:「平時他不是這樣的態度,或許是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又或者總是單調重複相同的工作。
  • 有一種高情商,叫學會讚美他人,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一路走來,我們就會發現,無論什麼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真正的智者,從來都懂得欣賞別人、讚美別人、鼓勵別人!美國心理學家威譜 · 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生活中,凡是能夠發現他人美好的人,其內心一定是美好的。沒有人喜歡一直被別人批評,人人都希望得到長輩、老闆的誇讚和鼓勵。
  • 別抓著「別人家孩子」不放了,做「鈍感型」家長,孩子從容且幸福
    縱觀生活,有許多的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說別人家的孩子多好,誇讚別人家孩子的時候還不忘貶低自家孩子,這是極其不好的做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許多的不利影響。學會做"鈍感型"家長,孩子才能從容且幸福。抓著"別人家孩子"是不可取的戳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變自卑。
  • 5歲兒子被開除,孩子竟然在學校做這樣的事情,家長真的需要反省
    軒軒爸趕緊給老師發信息,問問什麼情況,在聽老師解釋的時候,軒軒爸爸也在心裡想,我家孩子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呢。軒軒的老師說,你們家軒軒,經常做惡作劇,欺負別的小朋友,還往別的小朋友水杯裡放蟲子,回到家裡就生病了。而且孩子都這麼大了,連最基本的上廁所都沒辦法自己去,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我們實在是教不了。
  • 教孩子學會說這個字,將來才不會被當軟柿子捏,家長要牢記
    朋友說別看孩子年紀小,其實不懂事才是最大的惡意,同齡人之間恃強凌弱的現象非常嚴重,當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教自己的孩子不受別人欺負。朋友是個直性子的人,直接說學校只會教孩子如何做一個有素質,懂禮貌的人,卻沒有開設被沒有素質的人欺負了,要怎麼處理的課程。
  • 孩子說話晚是你不會教,這樣做讓寶寶早開口
    首先,這顯然是人們一種美好的想像,並不科學。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夠聰明,口齒伶俐甚至舌燦蓮花,似乎這樣的孩子看起來更招人喜歡。可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就是開口晚,學說話也更晚。如果在2到3歲的年紀,仍沒有學會說話,那麼家長就要人為幹預,考慮是否屬於語言發育遲緩。必要的情況下要尋求科學的救治,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連最基本的社交都沒法完成。
  • 高情商的必備技能之一,學會讚美別人,你將成為一個不一般的人
    我認為影響情商有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學會控制情緒和學會說話,今天我們主要探討一下學會說話之一,先學會讚美,如何控制情緒我們在下一篇文章一起探討!高情商就是會說話,而要好好說話,就需要先學會如何讚美別人?讚美不是拍馬屁,更不是阿諛奉承去迎合他人。
  • 孩子經常受到這樣的教育,將來肯定是個高情商,家長偷著樂吧
    ,因為孩子的情商是潛移默化的被培養的,而孩子是不是高情商也體現在日常的行為和語言中,這個和智商不一樣,不需要什麼證明,表現的也並不明顯,但是經過長時間的驗證和反應就會發現這是個高情商的孩子。孩子招所有人喜歡,家長們求教秘訣彭彭媽媽前幾天去給彭彭開家長會,彭彭才上小學一年級,彭彭平時的學習成績並不算太好,但是卻受到了老師的表揚,開完家長會老師還和彭彭媽媽說,別看彭彭小小年紀,情商特別的高,所有老師都喜歡他,和同學也相處的特別好,回家之後彭彭媽媽發現很多的家長通過群聊加她好友,這些家長都來向彭彭媽媽求教把培養孩子情商的秘訣
  • 想讓孩子善解人意,乖巧懂事,家長要先教他學會「察顏觀色」
    因為平時她的女兒不管大人在忙什麼,只要她想和大人一起玩,都非要拉著別人陪她一起玩的;女兒想要的東西,如果得不到就又哭又鬧的,非要拿到手為止。因此她問燕紅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把女兒培養得這麼乖巧懂事的?現在的孩子,生活幸福,豐衣足食,雖然這一切都是父母提供給孩子的,但是很多孩子卻不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
  • 孩子學會罵人厭人煩,家長學會這3招,幫孩子遠離「語言誤區」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在平和、有修養的環境中成長,家長在孩子面前也會非常注意,自己不說髒話,但孩子肯定是要接觸社會的,從幼兒園、學校開始,孩子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不同層次的人群,被別人影響也是屬於正常現象,問題是家長發現這類情況之後,該以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
  • 他人的認同感對一個人的發展很重要,家長要學會正確地表揚孩子
    自我認同並不是先天就能夠產生的,它是在後天通過不斷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去得到的。比如說,當家長在學孩子做的某件事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自信幸福,他們會更多的做這件事,也覺得做這件事是有價值的,從而獲得自我的認同。
  • 孩子被人「欺負」了怎麼辦?打回去是下策,家長這樣做孩子更勇敢
    孩子被欺負了,家長要怎樣做才能更好的保護和鍛鍊孩子呢?作為家長,首先要重視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有時候一帆風順對孩子並沒有好處,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很多時候都會脫離父母的視線,有了自己的小生活,這時候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家長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本身就離不開挫折和鍛鍊,不要害怕孩子的生活中出現狀況,怎樣正確的處理和教養孩子,才是父母應該做到的。
  • 學會讚美,懂得讚美
    卡內基說: 「他最會讚美別人,這是他最值錢的本事。」卡內基為自己寫的基志銘是這樣的: 「這裡躺著一個人,他懂得如何讓比他聰明的人更開心。」可見,讚美在社會交際中是多麼重要,它是你混社會的金鑰匙。人都有獲得尊重的需要,而讚美則會使人的這一需要得到極大的滿足。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每個人都有渴求別人讚揚的心理期望,人被認定其價值時,總是喜不自勝。
  • 媽媽睡到11點,孩子喊吃飯:別人家的孩子,都是這麼「教」出來的
    估計,每個家長都盼望著有這樣一個兒子,能自覺寫作業,主動做家務,甚至還能夠自己來完成做飯這個大「工程」,乖巧懂事,自主意識強,是別人家的孩子無疑了。每個家長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學習好,小明的家長自然也不例外。小明父母一直希望孩子能成績優異,成為一個聽話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