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川虎王
蹉跎歲月,人世滄桑。在人生的河流中,我們大部分人讀過《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這篇短文。這是一篇短篇小說,是明代通俗小說家馮夢龍先生撰寫的白話小說集《警世通言》中的經典名篇。
小說講述,明代萬曆年間,京師名妓杜十娘久有從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煙花的公子哥們,由於傾家蕩產,很難歸見父母。她日積月累,積攢了一個百寶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裡,希望將來潤色郎裝,翁姑能體諒自己的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緣。經過長期考驗和尋覓,她選擇了京師太學生李甲,並且想把終身託付於他。於是她讓李甲四處借貸,她又拿出自己積蓄的銀兩,完成自己從良的心願。
投奔他人從良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姐妹們聽說後,紛紛相送,並以資相助為盤纏,將百寶箱還給了杜十娘。李甲學業完成,欲南行歸家,已經贖身的杜十娘跟隨他南行。一路歡暢,行走到吳越一帶。一天,他們行走在江面上,李甲心事重重。李甲擔心歸家不為嚴父所容。在途中,商人孫富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的美貌,心生貪慕,就趁與李甲飲酒之機,巧言離開,誘惑並使李甲以千金銀兩之價把杜十娘賣給了他。杜十娘得知,萬念俱灰。她假裝同意他們的交易,然後卻在正式交易之際,當眾打開百寶箱,怒斥孫富,怒斥李甲,她抱著百寶箱投江而死。這篇小說塑造了一位執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願望的女性形象。
杜十娘為了贖身從良,追求真愛,將自己的終身託付給李甲。可李甲生性軟弱,自私,雖然他對杜十娘真心愛戀,但當環境變化時,李甲屈從於社會,屈從於家庭的禮教觀念。他變了,拋棄了愛情,拋棄了杜十娘。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杜十娘以妓從良,願望美好,人之常情。只是以李甲為代表的封建禮念最終害死了杜十娘,造成了一樁人間悲劇。
然而,時間到了二十一世紀,網絡時代。有多少中青年男女,玩著QQ,玩著微信,玩著凱歌,玩著抖音,他們觀念模糊,線上聊天,線下見面,喜歡點讚,喜歡評論,鮮花相贈,禮物相送,情深意切,欲壑難平。有多少男女沉迷於網絡聊天,線下見面,約會吃飯,飯後故事。曖昧聊天,精神出軌,有多少個家庭被拆散得支離破碎。現代社會的一些中青年女性,她們連杜十娘都不如,以良慕娼,以良奔娼,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更有甚者,包二奶、小三,比比皆是,互相效仿,汙染了人們的頭腦,綁架了人們的道德觀念。官場中的以上欺下,權色交易,屢見不鮮,敗壞風氣,道德淪喪。湖南省頭號女貪蔣豔萍案,甘肅武威火書記案,正是權色交易腐敗案的典型。網絡與腐敗,這一切,正在侵蝕著人們的靈魂。
杜十娘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四百多年,它帶給人們無盡的思考。現代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它服務於民生;用偏了,它則會毒害人生。重溫這一故事,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應該去深思:男耕女織的傳統愛情並不過時,正確的道德觀需要不時地去洗滌人們的頭腦,去淨化人們的心靈,去鞭策人們走向真、善、美,家庭和睦,社會穩定,中國才會更加繁榮富強,中國夢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