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2020-12-21 三個老頭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們從小在農村就聽到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老人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以前人們的生活都是靠種地為生,農忙結束以後,他們才有時間坐在一起聊聊天,雖然那個時候的人們,文化水平都不高,說出來的話也沒有出口成章,但是卻教會了我們一些道理。

在以前的農村,那個時候人們都是依靠勞動力。家裡的人口是越多越好,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是也能把小孩養大。不管是吃米,吃麵,吃糠,孩子都會健康成長。那個時候,家裡小孩多,但是老人養老卻成了問題。慢慢地,老人就常說「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1、藝多養不了家

在農村,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有出息,學一點手藝,將來好養活自己家庭。畢竟,以前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不是每個小孩都能上得起學。有些小孩上不起學,只能外出打工,或者是學點手藝。這也是老一輩給我們留下來的家訓,讓我們每個人有藝在身,這樣就能更好的生活。

雖然,父母都希望我們學好手藝。但是,有些人卻這山望的那山高,自己的手藝還沒有學精,看得別人掙錢,就想著和別人學一樣的手藝。這樣,一來二去,自己的手藝也沒有學精,別的手藝也沒有學會,到最後就是竹藍打水一場空。這樣,不僅是浪費時間還浪費錢財,最後什麼都不會,更別說可以養家餬口了。

2、兒多養不了母

其實,這句話的道理和上句話的道理差不多。在以前的社會裡,每家的小孩都有好幾個,有些人卻會羨慕說等到老了以後,不愁吃喝,有這麼多子女。但是,有幾個子女成家以後是孝順自己的父母的。老人常說,兒子成家以後,大多數的精力都是在自己的小家庭上了,而且兄弟姐妹這麼多,他還覺得,他不管,有人會管的這種思想。

在農村,兒女多了就有了相互依賴的習慣,把父母向踢皮球一樣,踢來踢去的。不管是去誰家,誰家都不願意照顧的時間太久。他們總覺得誰家照顧的時間長,誰家就會吃虧,這樣把父母推來推去,都不想承擔撫養父母的責任。自古以來,兒媳和婆婆也合不來,住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婆媳戰爭。

不管,家裡兄弟姐妹幾個,都有義務和責任來照顧父母。我們在沒事的時候,還是要多回去看看。不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為了不管自己的兒女增添麻煩,他們也會為自己的養老考慮。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可以購買一些保險,在老的時候也為自己有個保證。

對於今天分享的話題:【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大家對此又有何看法和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分享、交流!

本文為百家首發原創文章,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俗語:「養兒不養三,養三沒有家」是啥意思?兒子多了不好嗎?
    俗語:「養兒不養三,養三沒有家」是啥意思?兒子多了不好嗎?俗語這種類型的文化,在我們國家五千多年的時光之後,佔據了很是重要的地位。就看著這經過千百年的文化,至今還在人們口中傳播,就知道這些俗語有多麼的重要。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老話「雙貓獨狗,越過越有」是啥意思?養貓狗的朋友懂嗎?
    如今很多城裡人都喜歡養寵物,像寵物貓、寵物狗的價格還不低,動輒數百元、上千元一隻,並且還要給它們購買玩具、貓糧、狗糧等等。其實,在農村裡農民也養貓、養狗。但是和城裡人所飼養的寵物貓、寵物狗不一樣,農村所飼養的這些動物,都是以實用性為主,比如貓就是用來抓老鼠的,狗是用來看家護院的。在農村裡也流傳著一些貓狗相關的老話,而「雙貓獨狗,越過越有」就是很多的老人常說的。那你知道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嗎?對於這句農村老話,估計有些養貓狗的朋友們都未必懂。
  • 農村俗語「一母可養七兒,七兒難養一母」,是什麼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一母可養七兒,七兒難養一母」,是什麼意思?一:一母可養七兒,七兒難養一母這句俗語的意思也是非常的通俗易懂母親的偉大是人盡皆知的,不管家裡面過得多差,母親還是能夠把很多兒子給一手帶大。但是等到母親年老,需要兒子們來贍養的時候,兒子們都不能盡到贍養母親的職責。我們農村這種不孝順的人大有人在,他們被母親含辛茹苦帶大之後,最後都忘了當年母親對自己的愛。在這裡小編告誡大家,做為兒女一定得盡到孝道,不能狼心狗肺當一個不孝的人。
  • 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歲要藏」是啥意思呢?這在農村屬於一句關於人對歲數避諱的老話,農村對於這方面的規矩還是挺多的,比如說以前誰家有個男孩子了,喜歡娶個賤名來養,比如狗蛋、二驢啥的,名字最賤越好養活。
  • 農村人說「老貓八年,老狗十年,必定成精」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農村俗語了,有些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被遺忘,但仍有一些經久傳唱而又蘊含哲理的俗語被傳承下來,俗語的問世至今已有數千年,隨著歷史和語言的發展,俗語也不斷的演化,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內涵,在一定程度上俗語也算了與時俱進了,這些俗語簡短意賅,通俗易懂,包羅萬象,朗朗上口,並流傳在農村的大街小巷。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熱衷於農村俗語的我,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整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說,窮的人就去養兔子,富裕點的人,才去養蜜蜂;或是指窮人養兔子,會越養越窮;富人養蜂蜜,會越來越富有。窮養兔子!在農村,那些溫飽都有問題的窮人,一般會去養兔子來致富。養兔子的成本相對養蜂蜜的成本來說,是比較低的。只需要多買幾隻母兔子,兩隻公的兔子,放在一起養,等母兔子能生寶寶的時候,一隻母兔子可以生5.6隻小兔子。那對窮人而言,就是賺了。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在農村很多老人碰到陰雨天氣無法下地幹活的時候或者在喝灑的時候,經常會聚在一起把對俗語當成一種樂趣。而這些俗語聽起來很,可是理卻一點也不含糊。往往很多的俗語會讓人受益一生,而小編也很喜歡聽老人家說這些俗語,總感覺這些俗語裡有一種很強大的魄力。話不多說,今天小編也跟大家說幾句農村俗語,看看大家聽過這些俗語沒有?知道這些俗語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人講的老話「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現在還有道理嗎?
    我們農村地域廣大,人們勤勞努力。農村有許多老話,這些老話很「土」但是卻很有意思。我們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經常聽到老人說:養兒防老,這句話反映出農村老人,對待年老後生活問題的態度,老人們希望兒子在身邊,兒子是生活寄託。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啥意思,這話有什麼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啥意思,這話有什麼道理嗎?在農村我們經常聽老人說起一些老話。這些老話有講人的面面貌的,還有說天氣的等等。有些老話雖然聽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它卻有著很深刻的道理。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人人都需要買菜。可是買菜是非常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聽老人講話。
  • 農村俗語說的: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啥意思呢,老農說有道理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除了天大地大,就是自己的父母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兒女們永不能忘的,百善孝為先,不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只有孝順父母,才能行走於世間,一個連生你養你的父母都不去很好的贍養,誰還會能夠成為你的知心人呢?在過去對於孝敬父母,可比現在說法要多的多,甚至很多仕途還都是通過孝順,才能步入,像很古時候的舉孝廉,就是以孝敬父母為本,才能走出嶄新的一步。
  • 農村老話「老婆長得醜,活到九十九」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老婆長得醜,活到九十九」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不夥伴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老人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其實這些老話都是一些普通的句子,但就是這些普通的句子,卻有著很豐富的人生道理。只要在農村生活的人都聽說過幾句老話,有些老話有可能自己說上來了,但是也聽身邊的老人講過。
  • 農村老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句農村俗話屬於怎麼教育孩子範疇之內。千百年來,多數人都認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也有無數人舉出了母親因為太溺愛孩子,最後導致了孩子一生悲劇的例子來證明這句話的正確性。
  • 老話「半路夫妻硬如鐵,紮腳夫妻親如棉」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老話「半路夫妻硬如鐵,紮腳夫妻親如棉」啥意思,有道理嗎?那個時候人們的收入只有種地這一項,但是近幾年來,能賺錢的途徑也變多了,而且我們的國家也給了很多的支持。現在農村裡面變化的非常的好,房子都是很整齊的,而且都是綠樹,莊稼長得也不錯。
  • 「養豬窮,養狗富,養貓的都能開當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不知大家是否有聽過一句話:"養豬窮,養狗富,養貓的都能開當鋪」,關於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一直以來都有各種說法, 人們的解釋也不相同。這裡小編就來說說在農村老人那裡聽到的一個版本。豬是一種大家都很熟悉的動物,在農村以前更是家家戶戶都有養。要知道在經濟不發達的時候,豬肉的價格可是很高昂的,一頭可以賣不少錢。那為何還會有人說養豬的人窮?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會生下來養大。
  • 農村老話「狗不嫌家窮 兒不嫌娘醜」,說的什麼意思?
    在農村,老人們經常說:「狗不嫌家窮,兒不嫌娘醜」,從字面上看,很容易就明白它的意思,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弄明白它的內涵,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兒不嫌娘醜」?狗不嫌家貧動物裡面最通人性,最忠誠的就非狗莫屬了,農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一條狗,有的人家裡甚至會養好幾條,一來看家護院,二來現在的農村裡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小孩小學去了,就是老人們最孤單的時候,這時狗就成了他們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