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捨命之交》羊左之交的故事

2021-01-15 米得說故事

一米姐姐:恩。雨雪天氣,在原始森林前行那是更困難了。左伯桃身體差,這時已經走不動了。雪更大了,山路積雪已經有一尺多厚了,踩下去就要陷到大腿根了。正好路邊有一棵桑枯樹,還可遮擋風雪。但樹洞僅能容下一人,羊角哀扶左伯桃進去坐下,想敲石取火,可這樣的天氣,哪裡能生起火來。左伯桃艱難地脫了所有的外衣放在一邊。羊角哀大吃一驚:「兄長,你這是幹什麼?」 「我想不出什麼辦法,賢弟趕緊穿上我這衣服,背上乾糧快走,我甘願死在這裡。要不然咱們兩個都要死在這裡!」羊角哀上前抱住左伯桃放聲大哭:「嗚嗚,你我結為兄弟,應該同生共死,怎麼能分離呢?」 「不,弟弟,如果都死了,誰來埋葬咱們呢?」「即然這樣,我情願解下衣服給兄長穿上,兄長可帶上乾糧走,我寧可死在這裡。」 「弟弟呀,我原本多病,賢弟年輕體壯,比我強得多,加上胸中學問,我更趕不上。你如能見到楚王,必然受到重用。我死不足惜?賢弟不要耽誤了,快走,快走。」 「兄長死在這兒,我獨自去取功名,這種不義之人,我不會做的。」兩人就這樣僵持住了。看看不是辦法,左伯桃心一橫,趁著羊角哀不注意,拿起寶劍自刎而死。羊角哀愣住了,放聲痛哭,也想隨著兄長死去,可又一想:「我死了。誰來埋葬兄長呢?」於是在此地做了記號,在雪中哭拜而去。左伯桃的死換來了羊角哀的生。就這樣,羊角哀艱難地到了楚國,見到楚王,果然受到了重用,被封為中大夫之職。賞黃金百兩,彩緞百匹。羊角哀拜謝時痛哭流涕。楚元王大吃一驚:「你為什麼哭呀?」羊角哀就把左伯桃脫衣讓糧之事,一一說明。元王和眾大臣聽了深受感動。元王問:「你打算怎麼辦?」「臣請大王準假,讓我到那裡安葬完伯桃兄長,再來聽命於大王。」元王於是追贈已死的左伯桃也為中大夫之職,並厚贈喪葬費,派人跟隨羊角哀車馬同去。羊角哀找到那棵枯桑,只見左伯桃屍身尚在,面貌還和生前一樣。羊角哀跪倒在地,痛哭不止,叫隨從召集附近鄉間父老,選了一個諸峰環抱,風水甚好的地方。將左伯桃穿戴上中大夫的衣服,趕置了內外棺,建起了高大的墳墓。四面建起圍牆,栽上松樹,離墳數十米處建了祠堂,塑了左伯桃塑像,立起華表柱,上掛牌匾。還蓋了瓦房,僱人看守。造完後,就在祠堂祭奠左伯桃。什麼是祭奠呀,就是是對去世人的一種悼念儀式,像清明節,咱們都要去上墳,那就是一種祭奠活動。對了,清明節,用英文是?


一得:Tomb Sweeping Day  美 [tuːm ˈswiːpɪŋ deɪ]


一米姐姐:恩。祭奠時,羊角哀哭得十分悲切,引得鄉人和隨從也悲傷不己。這天夜裡,羊角哀面對燭火獨坐,回首往事,心中感傷不已。隱約間,他睡著了,可左伯桃託夢給他,說自己的墓地離荊軻墓不遠,荊軻就是那個刺殺秦王的勇士。所以在陰間,荊軻的手下有很多人,不允許自己呆在這地方。羊角哀一夢驚醒,夢中所有的事記得明明白白。一打聽,果然附近有一座荊軻墓。還有大家給他建的一座廟。知道自己的兄長在陰間被欺負,羊角哀十分不安,他扎了幾十個草人,在墓前燒化,讓他們幫助兄長去和荊軻的部下打仗,可打不贏。他又取來火種,想要燒掉荊軻廟。但村民們再三哀求:「大人,這是全村的神廟,要是觸犯了,恐怕要給百姓帶來災禍。」羊角哀一想,立即寫了一封書信,上奏楚王說:「以前左伯桃兄長把糧食讓給臣,所以我才活了下來,並遇到了聖明的君主。蒙您加官進爵,使我此生無憾,請容我來世再去報答。」信中言語十分懇切。把信交給隨從後,羊角哀來到左伯桃墓前大哭一場,對隨從說:「我兄長被荊軻強魂所逼,無處安身,我忍不下去。想要燒荊軻廟掘墳,又怕違背了村民的意願。唉,我寧可死在九泉下做鬼,也要幫助兄長戰勝這個強魂。你們把我的屍體葬在兄長墳墓的右側,生死與共,以報答兄長。回去奏明楚王,望聽納我的忠言,永保江山社稷。」說完,拔出佩劍,自刎而死。隨從急忙搶救,已經來不及了,只好儘快準備了衣物棺木收殮,將他埋在伯桃墓旁。這天深夜,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天地變色。天亮一看,荊軻墓上震裂的象大火燒過一樣,白骨散了一地。墓邊松柏連根拔起。荊軻廟突然起火,燒得片瓦無存。村民們大吃一驚,知道這是羊、左兩個異性兄弟在陰間打敗了強敵。大家都去羊、左二墓旁焚香拜祭。羊角哀的隨從回到楚國上奏元王,元王被二人的意氣所感動,派人在墓前建廟,賜廟名「忠義之祠」,並立碑記載這件事。


一得:這真是捨命之交呀!


一米姐姐:哈哈,是的,很傳奇的一個故事。捨命之交,又叫羊左之交,意思是說像羊角哀與左伯桃那樣的交情。比喻生死之交的朋友。好了,咱們先來溫習一下今天故事中的英文單詞吧。

相關焦點

  • 【微故事】羊左之交
    交朋友,就要交有義氣又充滿正能量的朋友。真正的朋友 ,不是雙方有意識的交往,而是彼此間的無意識的滲透與融入。有意識的交往,往往懷有目的性和功利慾,或含蓄或濃烈;而滲透與融入,則不然,雲淡風清,無欲無求,是一種相互認可,相互尊敬,相互欣賞、相互感知的過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故事有點長,但耐人尋味……春秋時,楚王招納賢士。
  • 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原來「八拜之交」是這些
    八拜之交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八拜之交」源於邵伯溫《聞見前錄》:「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
  • 足球界的「羊左之交」
    聽郭德綱的相聲知道了一個典故「羊左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流傳千古的友情,左伯桃捨命救羊角哀,左伯桃託夢羊角哀受荊軻欺負,羊角哀馬上拔劍自殺陪左伯桃。雖然有杜撰和誇大的成分,但充分的說明了兩人的友情至深,無獨有偶足球界也有這樣的「友情」:梅西與巴塞隆納!
  • 2020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基知識點:從八拜之交來看古代的交往
    這件事傳開之後,民間也就有了「八拜」之說。後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這也是「八拜之交」的來龍去脈。不過,「八拜之交」卻並不是這麼簡單,因為後人又給它賦予了新的內涵,到最後,它又演變為了八種不同的交往,這八種不同的交往,分別為: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 處世哲學 | 羊左之交
    「羊左」,是指春秋時期的羊角哀和左伯桃。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可是年近四十,仍然功不成名不就。聽說楚王「招賢納士」,他就冒著嚴寒風雪奔向楚國,途中求宿於羊角哀,受到羊角哀熱情接待。當夜,兩人抵足而眠,共談胸中學問,談得十分投機。第二天,他們就結為兄弟,並決定結伴一同前往楚國求功名。誰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陰雨做難,後風雪又來攔路,他們盤纏用盡,身上衣服單薄,所帶乾糧又不多。
  • 羊左之交——令人三嘆而流涕
    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難窮。瞻拜有期,伏惟照鑑。」此書盡顯雲長之忠義,讀來令人肝膽懼熱,感慨萬千。書中所說的左伯桃與羊角哀何許人也?下面為大家介紹「羊左之交」。
  • 「八拜之交」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
    「八拜之交」,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成語,一個文化內涵極為深厚的成語!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這個成語,也深知它所表達的意思,然而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這「八拜」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想必知曉的朋友肯定不多吧!
  • 為什麼關於友誼的「左羊之交」沒有「管鮑之交」的知名度高
    隨著全國高考的陸續落幕,全國卷一的作文題關於齊恆公、管仲、鮑叔牙的故事屢屢被提上熱搜。關於管仲和鮑叔牙「管鮑之交」友情的故事,也被很多考生在作文中用到。鮑叔牙向齊恆公力薦管仲,管仲被拜相官居其之上的故事,讓世人都看到了管仲和鮑叔牙的知人和包容。
  • 成語故事:刎頸之交
    刎 頸 之 交刎頸:割脖子。
  • 成語故事:羊車望幸
    羊 車 望 幸意思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
  • 成語故事 | 布衣之交
    【成語】: 布衣之交【拼音】:bù yī zhī jiāo【解釋】:布衣:平民。舊指貧寒老友。【出處】:《戰國策·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願君以此從衛君遊。」【近義詞】:貧賤之交 患難之交【反義詞】:酒肉朋友 狐朋狗友【例句】:他們年輕時結為布衣之交,互相鼓勵。
  • 在保定,有一種友誼叫羊左之交
    其實,在保定,除了這桃園式的友誼,還有一種友誼:羊左之交yáng zuǒ zhī jiāo羊左,是兩個人,一個是羊角哀,一個是左伯桃,春秋時期燕國人。大致相當於現在保定易縣一帶。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可是年近四十,仍不成功名。聽說楚王「招賢納士」,他就冒著嚴寒風雪奔向楚國,途中求宿於羊角哀,受到羊角哀熱情接待。當夜,兩人抵足而眠,共談胸中學問,談得十分投機。第二天,他們就結為兄弟,並決定結伴同往楚國求功名。
  • 成語故事·樂羊子妻
    成語故事·樂羊子妻新寫作者:木子(學海岸上的縴夫hyh)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為何氏之女也。不料妻曰妾聞志士——渴死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汙行乎!羊子大慚捐金於野,而遠尋師以求真學。年歸來妻跪問其故,羊子輕言細語而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引刀趨機而言曰:織自蠶繭成於機杼。
  • 十二生肖簡短故事-羊
    《左傳》中有則故事,宣公十二年,楚國攻打鄭國,鄭國被打敗了。鄭伯在投降的時候,「肉袒牽羊以迎」。「肉袒」是說鄭伯脫-衣露體,表示請降,含有誠惶誠恐之意。但鄭伯牽羊為何?因為羊象徵著吉祥,在亡國之際,獻上羊以祈求得到楚國的寬恕,免遭於難。鄭伯的作為,既是無奈,也是羞恥。然而,一頭羊,在遭此奇恥大辱之時,會對自我價值產生疑慮麼?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君子之交—八拜之交
    在生活中時常聽到「八拜之交」的說法,對於這個詞語,在中國古代最早指舊時漢族社會的交際習俗,最初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後指八種朋友之間的關係,歷史上最廣泛說法是: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捨命之交、生死之交、管鮑之交、忘年之交。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八拜之交
    這件事傳開之後,民間也就有了「八拜」之說。後來,人們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這也是「八拜之交」的來龍去脈。   不過,「八拜之交」卻並不是這麼簡單,因為後人又給它賦予了新的內涵,到最後,它又演變為了八種不同的交往,這八種不同的交往,分別為: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 歷史成語小故事之,歧路亡羊的來歷
    歷史成語小故事之,歧路亡羊的來歷!歡迎大家來到阿四講故事,讓阿四帶你們走近那些成語的故事之中,探尋其中奧秘,領悟其中道理,增強我們的知識素養水平,好了話不多說讓我們走進今天的歷史故事歧路亡羊的故事。世間有傳言稱他的言論為「天下之言不歸楊便歸墨」的說法,可見此人在當時的地位影響力之大。楊子(古代的尊稱)有個鄰居家裡丟失了一隻羊,這位鄰居得知十分著急,於是派了很多親朋好友去尋找這隻羊,後面還請來了揚子的童僕來協助去尋找。楊子很是疑惑地問道:「找一隻羊不至於這麼多人追出去吧!」鄰居無奈地說道:「我也不想啊!奈何岔路太多了,必須找很多人去尋找。」
  • 膾炙人口:膾炙和羊棗哪個好吃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18
  • 2021安徽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君子之交—八拜之交
    2021安徽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君子之交—八拜之交 在生活中時常聽到「八拜之交」的說法,對於這個詞語,在中國古代最早指舊時漢族社會的交際習俗,最初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後指八種朋友之間的關係,歷史上最廣泛說法是: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捨命之交、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