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一個闔家團聚的日子,但是並非所有人都那麼幸運,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的男男女女都做起了「北漂」「海漂」……在外打工漂泊的日子,說他們是享受慣了外面的燈紅酒綠,忘記了家鄉年邁夫妻期盼的目光,佝僂的脊背,其實誰又能知道他們在外奔波不能回家的心酸。
關於中秋節的一些小故事,大家都聽說過,但是關於茶的故事,大家就不一定聽說過了,這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中秋節那些與茶相關的故事。
中秋由來:
說起來也簡單,在古代和現代差不多,也都是將一年分為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也同樣是三個月,每個月他們又都有不同的稱呼,第二個月被稱為仲月,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仲月,還是秋天,所以就被稱為「中秋」。
除此之外,它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故事。
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位詩人,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雲遊四海,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在一個秋季的月圓之夜,他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雖然人口不多,又很僻靜,但是這裡的人們都過著自給自足的小日子。
來到這個小村莊以後,熱情好客的人們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招待他。老人們就著許多可口的糕點,泡著茶,聊著天;婦女們輕聲哄著自己的孩子,盡顯母愛;小孩子在一旁追逐打鬧,一副祥和美好的景象。
一陣微風吹過,夾雜著一陣一陣的菊花香氣,看著這個景象,詩人心頭縈繞著陣陣憂傷,思念親人的念頭這時候源源不斷地朝自己湧來,這時候阿婆給他拿來了一些用水果做的酥餅,端起一杯茶,看著圓月倒映在茶杯中,吃著阿婆送來的甜香的水果酥,於是突然腦子裡靈光一閃,將水果酥叫做「月餅」,用圓月來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從此為了紀念這個詩人,人們每逢八月十五月圓之時,就會做許多月餅,這一天也被人們稱為「中秋節」。
中秋與茶:
在唐末五代的時候,還是群雄逐鹿的時代,閔王為了懺悔造下的殺孽,更為了收買人心大道江山穩固的目的,開始信奉佛教,並且封了很多佛教大師作為國師,想讓他們指點迷津。
閔王來到西湖叩拜國師之一的扣冰古佛,請教治國攻略,國師也不說話,只是埋頭喝茶,雖然閔王不愛喝茶,這時候也只能硬著頭皮和國師喝茶,國師一直倒,直到水都溢出來了,還是一直倒,閔王不解地詢問為什麼,可是國師還是只是倒水。
無奈,閔王只能全部喝完,古佛繼續滿上,問他會喝茶嗎?閔王如實說道:「不會」。古佛就讓他學習茶,並且說他的心就像這個盛滿水的杯子,滿滿當當,如果不清空怎麼裝得下別的東西。閔王終於明白了他的用意,從此開始學習茶道。
佛教裡有句話叫做「一空萬有」,空是所有事情的前提,也是人生的一個境界。
大家還知道哪些中秋茶的典故,可以留言告訴曉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