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記載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真實存在嗎,具體位置在哪裡?
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教稱有三千大世界,億萬小世界。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這也是佛教的整體世界觀。
根據佛經記載,須彌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周圍有四大部洲。
在這個世界中存在三十三天,四大部洲,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鐵圍山等等傳說中的區域劃分,在各個不同的層面上還存在著不同的時間線,有的一天等於四大部洲50年,有的一天等於1600年,時間線各不相同。
佛教發源於印度和尼泊爾境內,按照佛經的記述,佛生活於須彌山。既然佛祖源於地球,那麼佛經中描寫的小世界就應該和地球是分不開的,這一小世界應該就是地球。
自古以來,佛教就崇尚高山,他們往往將高山看做神山,現在的西藏境內許多山脈都被藏傳佛教奉為聖山,珠穆朗瑪峰也是其中之一,他們甚至將有些山脈列為禁地,不讓外人踏足。
因此,我們推斷須彌山就是珠穆朗瑪峰,四周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鐵圍山等分別為喜馬拉雅山的支脈。西牛賀州就是印度地區,南詹部洲就是現在的中國及東南亞區域,我很懷疑所謂的東勝神州實際上也許是早期的新疆青海一帶的海洋,而北俱蘆洲就是阿富汗、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等區域了,也就是這個四大部洲其實就是亞歐大陸塊。